CN221215325U - 一种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15325U
CN221215325U CN202322851919.9U CN202322851919U CN221215325U CN 221215325 U CN221215325 U CN 221215325U CN 202322851919 U CN202322851919 U CN 202322851919U CN 221215325 U CN221215325 U CN 221215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plat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519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倩
张圣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15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15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结构,属于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支撑框内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与支撑框转动连接,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摆放架,摆放架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从而便于对平面建筑工程材料和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承托;转杆与支撑框通过锁止件相连接,用以对支撑板的移动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杆与锁止件,能够使得支撑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从而便于利用摆放架对管状建材进行支撑,防止管状建材滚动,或利用支撑板对板状建材进行支撑,进而扩大支架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2583169U的文献提供一种管道环焊缝无损检测设备,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用支架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将第一固定板拉出时,第一固定板通过活动杆联动第二固定板,使得第二固定板同时拉出,两个第二固定板的设置,增加了施工范围,保证了施工效率,解决常规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面积大多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降低了施工范围同时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且拉杆的设置,可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定位,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第二固定板顶部为平面,当对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放置时,极易使得管状建筑材料发生滚动,难以根据建筑材料进行调节,进而容易影响支架的适用范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支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二固定板顶部为平面,当对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放置时,极易使得管状建筑材料发生滚动,难以根据建筑材料进行调节,进而容易影响支架的适用范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与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摆放架,所述摆放架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从而便于对平面建筑工程材料和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承托;
所述转杆与支撑框通过锁止件相连接,用以对支撑板的移动进行限位,进而便于防止支撑板随意转动,进而便于扩大对支架的适用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杆与锁止件,能够使得支撑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从而便于利用摆放架对管状建材进行支撑,防止管状建材滚动,或利用支撑板对板状建材进行支撑,进而扩大支架的适用范围。
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固定套设于其中一转杆外侧,所述安装环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侧滑动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条,且卡条滑动连接于卡槽内,进而便于防止转杆随意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止件,能够防止转杆随意转动,进而便于防止支撑板随意转动,保证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稳定承托。
可选的,所述滑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连接环相连接,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用以防止连接环脱离滑杆,进而便于防止连接环随意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能够使得连接环的移动存在移动阻力,从而便于防止连接环随意移动,进而便于防止卡条随意从卡槽内移动出来。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而便于对支撑框进行承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腿,便于对支撑框进行支撑。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开槽,所述支撑板对应开槽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开槽内,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支撑框的螺纹孔并且端部抵持于连接块上,用以防止支撑板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块与螺栓,能够进一步对支撑板进行加固,从而便于进一步保证支撑板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杆与锁止件,能够使得支撑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从而便于利用摆放架对管状建材进行支撑,防止管状建材滚动,或利用支撑板对板状建材进行支撑,进而扩大支架的适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与螺栓,能够进一步对支撑板进行加固,从而便于进一步保证支撑板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支架结构支撑板与摆放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支架结构滑杆与连接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框;2、支撑板;3、摆放架;4、转杆;5、锁止件;51、安装环;52、卡槽;53、连接环;54、滑杆;55、卡条;56、弹簧;57、限位板;6、开槽;7、连接块;8、螺栓;9、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结构,包括支撑框1,支撑框1内部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4,且转杆4与支撑框1转动连接,支撑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摆放架3,摆放架3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从而便于对平面建筑工程材料和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承托;
转杆4与支撑框1通过锁止件5相连接,用以对支撑板2的移动进行限位。
参照图2和图3,锁止件5包括安装环51,安装环51固定套设于其中一转杆4外侧,安装环51外侧开设有卡槽52,支撑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4,滑杆54外侧滑动套设有连接环53,连接环53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条55,且卡条55滑动连接于卡槽52内,进而便于防止转杆4随意转动。
参照图2和图3,卡条55与卡槽5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卡条55呈对称设置,两个卡槽52呈对称设置,进而便于转杆4每次能够转动一百八十度后被定位。
参照图2和图3,滑杆54的数量为两个,进而保证连接环53移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滑杆54外侧套设有弹簧56,弹簧56一端与支撑框1固定连接,弹簧56另一端与连接环53相连接,进而便于防止连接环53随意移动。
参照图2和图3,滑杆54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7,用以防止连接环53脱离滑杆54,限位板57的直径大于滑杆54一端的直径,进而便于防止连接环53与滑杆54相脱离。
参照图2和图3,滑杆54呈圆柱体,进而便于减少连接环53移动时的摩擦力。
参照图1和图2,放置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垫板,垫板为橡胶材质,进而便于增加垫板与管状建筑材料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2,垫板与放置槽的形状均呈弧形,进而便于放置管道,防止管道随意滚动。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框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开槽6,支撑板2对应开槽6设置有连接块7,连接块7位于开槽6内,支撑框1上设置有螺栓8,螺栓8贯穿支撑框1的螺纹孔并且端部抵持于连接块7上,用以防止支撑板2移动,进而便于保证支撑板2的承载能力。
参照图1,支撑框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进而便于对支撑框1进行承托。
参照图1,支撑腿9的高度大于支撑板2的宽度,从而保证支撑板2转动时,支撑板2与摆放架3不会触地。
参照图1,支撑腿9为可伸缩式,进而便于调节支撑框1的高度。
参照图1,其中一转杆4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转板外侧设有防滑纹,进而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杆4,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转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工作人员手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承托时,工作人员可以推动连接环53,使得连接环53带动卡条55从卡槽52内移动出来,然后转动转杆4,转杆4转动带动安装环51与支撑板2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板2转动一百八十度,将摆放架3转动到支撑框1顶部,然后松开连接环53,使得被挤压的弹簧56复位,进而使得连接环53套设在安装环51外侧,而卡条55进入卡槽52内部,然后在利用螺栓8将连接块7与支撑框1进行连接,此时可以将管状建筑工程材料置于摆放架3的顶部,从而不仅能够对板状、块状的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承托,也能对管状的建筑材料进行承托,扩大支架的适用范围。

Claims (5)

1.一种支架结构,包括支撑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与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摆放架,所述摆放架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从而便于对平面建筑工程材料和管状建筑材料进行承托;
所述转杆与支撑框通过锁止件相连接,用以对支撑板的移动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固定套设于其中一转杆外侧,所述安装环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侧滑动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条,且卡条滑动连接于卡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连接环相连接,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用以防止连接环脱离滑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而便于对支撑框进行承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开槽,所述支撑板对应开槽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开槽内,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支撑框的螺纹孔并且端部抵持于连接块上,用以防止支撑板移动。
CN202322851919.9U 2023-10-24 一种支架结构 Active CN221215325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15325U true CN221215325U (zh) 2024-06-25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2324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21215325U (zh) 一种支架结构
CN219196719U (zh) 一种进水塔施工悬挑支撑模板
CN203569923U (zh) 可折叠式舞台
CN2149957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CN21237632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04118541U (zh) 一种野外作业检修工具
CN213710269U (zh) 一种预制t梁施工操作平台
CN212201592U (zh) 一种设备检修用移动式伸缩围栏
CN221095026U (zh) 一种用钢筋丝杆连接的横缝模板下支腿保温支架
CN215367337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1710519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地基骨架结构
CN220647703U (zh) 现场测绘辅助装置
CN216007796U (zh) 模板支撑体系
CN2139276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网
CN217922959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219993048U (zh) 一种脚手架
CN215519246U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的钢构组件
CN217760232U (zh) 一种建筑施工装配式的支撑结构
CN217105155U (zh) 一种抗滑桩支护结构
CN218952421U (zh) 一种钢构架结构
CN218322435U (zh) 一种用于公路工程标志标牌的加固装置
CN215760898U (zh) 一种可以快速固定的建筑施工用基坑护栏
CN216340793U (zh) 一种新型外脚手架三角支撑装置
CN212224213U (zh) 一种可移动的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