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2357U - 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2357U
CN221122357U CN202323018440.3U CN202323018440U CN221122357U CN 221122357 U CN221122357 U CN 221122357U CN 202323018440 U CN202323018440 U CN 202323018440U CN 221122357 U CN221122357 U CN 221122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radiator
heating container
temperature sensor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184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书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2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2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包括设备机架,设备机架的内部共有三层,上层设有加热容器、散热器、循环泵、膨胀液箱、液体管路和温度传感器;散热器位于上层的中央,散热器的顶部是送风口,下部是暖风出口,散热器的前侧有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循环泵与回液管路,散热器的后面布置有加热容器、加热线圈、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等,散热器的左侧是膨胀液箱,内盛有加热介质,散热器的右侧是液体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中层是引风装置,将散热器的热风引入,通过叶轮从送风口输出;最下层是驱动装置所在位置。本装置热效率高,供暖舒适,携带方便,可随时移动,并能够进行实时温度监测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背景技术
冬季取暖是我们生活中所需求的事情,目前,城市供暖大部分采用集中供热,但也有些边缘或其他原因未能使用上,城市中进行经营的小门店,小饭店,小菜店等未能使用上集中供热,还有经常搬来搬去的租户,野外作业的施工队伍驻地,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农户等等也会存在用暖不方便的问题,而暖风机是最普遍的空气采暖方式,暖风机可以提供洁净干燥的热空气,对整个空间加热,且温度均匀,从而解决用暖问题。
但现有的电磁热暖风设备因体积过大,进行移动时非常的费力,移动不方便,不便于携带,且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包括设备机架,所述设备机架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层、传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加热层与传热层之间设有水平放置的上隔板,所述传热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水平放置的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分别与设备机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设备机架的顶部设有送风口;所述加热层的内部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四周设有加热容器和膨胀液箱,所述加热容器和膨胀液箱位于上隔板的上方,加热容器和膨胀液箱与上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容器上套设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容器的上方设有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所述加热线圈与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相连,所述加热容器与散热器之间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液体管路上连接有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均与膨胀液箱相连,所述液体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所述膨胀液箱的内部设有加热介质;所述传热层的内部设有引风装置,所述隔热层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引风装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介质通过加热容器被加热后,从加热容器的出口端流出至散热器,并最终流入膨胀液箱,所述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与加热容器之间设有电源仪表控制板,所述液体管路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加热容器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电源仪表控制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送风口的边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电源仪表控制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容器上连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叶轮,所述叶轮位于上隔板通孔的正下方,所述叶轮的外侧设有送风机壳,所述送风机壳的四周开设有暖风出口。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机架内部的最下方,且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下隔板的顶端,并与叶轮相连。
优选的,所述设备机架的底部连接有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整合电磁加热和热力输送,散热器散热,暖风配送及热能检测控制功能为一体,利用电磁涡流加热技术,热效率高,供暖舒适,携带方便,可随时移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均与电源仪表控制板相连,对加热介质、室内温度和碳钢金属管进行实时温度监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电机;2-叶轮;3-加热容器;4-加热线圈;5-循环泵;6-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散热器;11-电源仪表控制板;12-送风机壳;13-设备机架;14-暖风出口;15-送风口;16-脚轮;17-进液管路;18-回液管路;19-加热介质;20-膨胀液箱;21-液体管路;22-上隔板;23-下隔板;24-吸热介质;25-送暖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包括设备机架13,设备机架13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层、传热层和隔热层,加热层与传热层之间设有水平放置的上隔板22,传热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水平放置的下隔板23,上隔板22和下隔板23分别与设备机架13的内壁固定连接,上隔板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设备机架13的顶部设有送风口15;加热层内设有散热器10,散热器10的四周设有加热容器3和膨胀液箱20,加热容器3和膨胀液箱20位于上隔板22的上方,加热容器3和膨胀液箱20与上隔板22固定连接,加热容器3上套设有加热线圈4,加热容器3的上方设有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加热线圈4与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相连,加热容器3与散热器10之间通过液体管路21连接,液体管路21上连接有进液管路17和回液管路18,进液管路17和回液管路18均与膨胀液箱20相连,液体管路21上连接有循环泵5,膨胀液箱20的内部设有加热介质19;传热层的内部设有引风装置,隔热层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引风装置相连。
将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外接电源后,通过加热线圈4对加热容器3输出交变电流,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加热容器3进行加热;加热容器3为盛装加热介质19的碳钢金属管,加热容器3的两端为球状结构,并进行封头,加热介质19吸收热量升温,加热容器3上连接有液体管路21,并通过循环泵5将加热介质19输送到散热器10内,散热器10升温,并通过引风装置将热量输送出,加热介质19通过液体管路21循环至膨胀液箱20内。
本装置采用超音频感应加热,输出的交变电流频率范围在一般在20KHZ-40KHZ左右,能够高效的对加热容器3进行加热;加热容器3的表面缠绕有保温层,在此保温层上缠绕加热线圈4,保温层材质可采用矿渣棉、岩棉等,保温层能减小热量损耗,提高加热效率;散热器10的结构采用管式翅片,提高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引风装置包括叶轮2,叶轮2位于上隔板22通孔的正下方,叶轮2的外侧设有送风机壳12,送风机壳12的四周开设有暖风出口14,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1位于机架13内部的最下方,且与机架13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端延伸出下隔板23的顶端,并与叶轮2相连,通过电机1带动叶轮2转动,从而将热气通过上隔板22通孔流动至传热层,并通过暖风出口14排出。
进一步的,设备机架13的底部连接有脚轮16,携带方便,可随时移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热能的检测控制,加热介质19通过加热容器3被加热后,从加热容器3的出口端流出至散热器10,并最终流入膨胀液箱20,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与加热容器3之间设有电源仪表控制板11,液体管路2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一温度传感器7位于加热容器3的出口端,第一温度传感器7与电源仪表控制板11相连,送风口15的边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8与电源仪表控制板11相连,加热容器3上连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9。
第一温度传感器7位于加热容器3的出口端,第一温度传感器7为加热介质19出口温度传感器,对加热介质的温度进行实时温度监测;送风口15的边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8为室内温度传感器,通过监测送风口15的温度,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加热容器3上连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9对碳钢金属管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和第三温度传感器9均与电源仪表控制板11相连,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热能进行检测控制。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外接电源后,通过加热线圈4对加热容器3输出交变电流,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加热容器3进行加热;加热容器3为盛装加热介质19的碳钢金属管,加热介质19吸收热量升温,加热容器3上连接有液体管路21,并通过循环泵5将加热介质19输送到散热器10内,散热器10升温,散热器10将吸热介质24加热后,并通过送暖风机25将热气排出(电机1和叶轮2组成送暖风机25,送暖风机25与散热器10之间为吸热介质24,吸热介质24为空气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包括设备机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架(13)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层、传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加热层与传热层之间设有水平放置的上隔板(22),所述传热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水平放置的下隔板(23),所述上隔板(22)和下隔板(23)分别与设备机架(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设备机架(13)的顶部开设有送风口(15);
所述加热层的内部设有散热器(10),所述散热器(10)的四周设有加热容器(3)和膨胀液箱(20),所述加热容器(3)和膨胀液箱(20)位于上隔板(22)的上方,加热容器(3)和膨胀液箱(20)与上隔板(2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容器(3)上套设有加热线圈(4),所述加热容器(3)的上方设有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所述加热线圈(4)与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相连,所述加热容器(3)与散热器(10)之间通过液体管路(21)连接,所述液体管路(21)上连接有进液管路(17)和回液管路(18),所述进液管路(17)和回液管路(18)均与膨胀液箱(20)相连,所述液体管路(21)上连接有循环泵(5),所述膨胀液箱(20)的内部设有加热介质(19);
所述传热层的内部设有引风装置,所述隔热层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引风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19)通过加热容器(3)被加热后,从加热容器(3)的出口端流出至散热器(10),并最终流入膨胀液箱(20),所述电磁感应共振控制器(6)与加热容器(3)之间设有电源仪表控制板(11),所述液体管路(2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位于加热容器(3)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与电源仪表控制板(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15)的边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与电源仪表控制板(1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3)上连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叶轮(2),所述叶轮(2)位于上隔板(22)通孔的正下方,所述叶轮(2)的外侧设有送风机壳(12),所述送风机壳(12)的四周开设有暖风出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位于机架(13)内部的最下方,且与机架(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延伸出下隔板(23)的顶端,并与叶轮(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架(13)的底部连接有脚轮(16)。
CN202323018440.3U 2023-11-08 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Active CN221122357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2357U true CN221122357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35647Y (zh) 设有水冷外套的空调压缩机
CN104344449A (zh) 多功能采暖器
CN221122357U (zh) 一种移动式电磁热暖风机
CN106059323A (zh) 一种变频器的冷却系统
CN208478961U (zh) 一种低压配电节能计量控制设备
CN203116195U (zh) 高效烟气余热回收热水器
CN206695204U (zh) 一种地暖互联网温控系统
CN102102905A (zh) 热泵热水器
CN201014823Y (zh) 制冷设备压缩机制热水装置
CN212431043U (zh) 一种能快速导热的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CN202109604U (zh) 循环水制冷系统
CN102840668A (zh) 环保型电热装置
CN205090660U (zh) 水池式四通三阀转换组合高效空调热水一体机
CN201852274U (zh) 一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室外机
CN207050218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CN207162823U (zh) 一种通信基站散热装置
CN201697327U (zh) 一种新型换热结构的热泵热水器
CN215372662U (zh) 一种太阳能排空供暖装置
CN210035685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19414957U (zh) 储能机组循环风道结构
CN219722936U (zh) 一种新型高低温试验箱
CN207815490U (zh) 一种翅片管散热器
CN220355589U (zh) 空调室外机升温系统
CN107238200A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CN216347083U (zh) 一种新型复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