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8972U -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8972U
CN221118972U CN202322967549.5U CN202322967549U CN221118972U CN 221118972 U CN221118972 U CN 221118972U CN 202322967549 U CN202322967549 U CN 202322967549U CN 221118972 U CN221118972 U CN 221118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lecting
photovoltaic
fixed
bracket
bea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675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坚
温翔宇
陈海波
郭鑫
王伟梁
周野
俞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Yune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Yune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Yune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Yune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8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8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房屋梁架上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房屋梁架的坡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集水槽之间铺设光伏组件,所述集水槽内固定有托架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紧固组件与托架组件固定;沿房屋梁架的坡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卡在集水槽的上端,且端部伸入集水槽内,所述导流槽的上端挂在光伏组件上;所述房屋梁架的两侧固定有天沟,所述集水槽较低的一端伸入天沟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按光伏建筑一体化思路进行轻量化设计,让光伏与建筑形成装配式结构的一部分,经济性好,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作成本少,有力的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BIPV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推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对全国市场的调研得知:现在很多企业屋面迫切需求一种轻量化的BIPV支架安装光伏组件,以解决建筑结构承载不足与屋面顽固漏水问题,这预示着未来的BIPV防水轻型支架市场将是巨大的需求。目前市场上BIPV防水支架的产品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满足经济化市场所需和提高产品竞争力,BIPV防水支架需具有轻量化和经济化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BIPV支架的竞争力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房屋梁架上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房屋梁架的坡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集水槽之间铺设光伏组件,所述集水槽内固定有托架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紧固组件与托架组件固定;沿房屋梁架的坡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卡在集水槽的上端,且端部伸入集水槽内,所述导流槽的上端挂在光伏组件上;所述房屋梁架的两侧固定有天沟,所述集水槽较低的一端伸入天沟内。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内设有泛水板,所述泛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流槽卡接,所述泛水板与集水槽的槽底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下端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压板卡接,所述压板通过螺栓与房屋梁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槽底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托架组件与第二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托架组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的上端设有支撑光伏组件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与紧固组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垫片和双肩压块,所述垫片穿过双肩压块与光伏组件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座的螺栓穿过双肩压块与垫片固定。
优选的,所述泛水板的上侧卡入连接座和光伏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房屋梁架沿其坡度方向上设有第一维修通道,所述房屋梁架的屋脊处设有第二维修通道,所述第一维修通道的两侧均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二维修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天沟的一侧卡入固定组件内,所述固定组件位于集水槽的下方,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螺栓与压板固定,所述压板的一端与第一卡槽卡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固有的建筑屋顶或结构上,安装多条纵向集水槽(即从屋脊至天沟)作为主要的支撑构件,集水槽下端的两侧边采用压板、螺栓固定于原建筑物,并形成一定坡面,再以太阳能光伏组件作为屋面板材安装在横向的H型导流槽内。光伏组件两端搭设在纵向的集水槽上,采用压块、防垫片、托架组件、螺栓进行上下串连锁定,将光伏组件顶面的雨水及横向的导流槽收集的雨水汇集至集水槽内,从而形成有组织的刚性排水,最终以重力的排水形式排至天沟;为方便后期检修,在光伏组件方阵中设置多个维修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在房屋梁架上的集水槽为光伏组件的安装提供支撑,不受屋面建材或类型限制,适用于保温型与非保温型的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型屋面、采光顶;其主要包括新、旧建筑的混凝土、及各类金属类压型板建筑屋面。本实用新型按光伏建筑一体化思路进行轻量化设计,不改变原有建筑设计风格,不影响原有建筑的功能,让光伏与建筑形成装配式结构的一部分,经济性好,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作成本少,有力的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光伏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天沟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固定在集水槽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维修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维修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槽的左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泛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房屋梁架,200.第一维修通道,300.第二维修通道,400.支撑架,1.集水槽,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2.光伏组件,3.托架组件,31.第一托架,32.第二托架,311.连接座,4.紧固组件,41.垫片,42.双肩压块,5.导流槽,51.第四卡槽,6.天沟,7.泛水板,71.第三卡槽,8.压板,9.固定组件,91.U型件,9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房屋梁架100上的集水槽1,集水槽1沿房屋梁架100的坡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集水槽1之间铺设光伏组件2,集水槽1内固定有托架组件3,光伏组件2通过紧固组件4与托架组件3固定;沿房屋梁架100的坡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之间设有导流槽5,导流槽5的两端卡在集水槽1的上端,且端部伸入集水槽1内,参照附图5,导流槽5的上端挂在光伏组件2上,具体的,导流槽5的上端设有挂板,导流槽5通过挂板挂在光伏组件2上;房屋梁架100的两侧固定有天沟6,集水槽1较低的一端伸入天沟6内。
固定在房屋梁架100上的集水槽1为光伏组件2的安装提供了基础,光伏组件2沿着房屋梁架100的坡度方向铺在集水槽1的上方,然后通过紧固组件4和托架组件3固定在集水槽1上。集水槽1通过卡接的方式支撑着导流槽5的两端,导流槽5的上端挂在光伏组件2上,从而使导流槽5能较稳定的卡在光伏组件2之间,导流槽5收集从光伏组件2上流下来的雨水,然后由两端汇入集水槽1内,形成有组织的刚性排水,然后再由集水槽1汇入天沟6内,最后从天沟6统一排出去。
具体的,天沟6连通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附图4,集水槽1内设有泛水板7,泛水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流槽5卡接,泛水板7与集水槽1的槽底留有空隙,雨水从空隙中流过。泛水板7的设置是用来针对恶劣天气出现的狂风特大暴雨或大雪结冰后产生的不良自然情况,阻断可能出现的水花飞溅或连续冰雪冻结层至集水槽1外。其次,遮挡风及灰尘直接灌落入室内。第三,阻断室内外空气直通,解决可能形成的冷凝水。
具体的,参照附图13,泛水板7的两端设有第三卡槽71,第三卡槽71与导流槽5的端部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集水槽1的下端设有两个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与压板8卡接,压板8通过螺栓与房屋梁架100固定。例如,压板8的一端与卡在第一卡槽11内,另一端压在檀条上,然后通过螺栓将压板8固定在檀条上,从而将集水槽1固定在檀条上。
集水槽1的槽底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12,托架组件3与第二卡槽12卡接。第二卡槽12设于第一卡槽11的上方,托架组件3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水槽1内。
托架组件3与第二卡槽12卡接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附图4,托架组件3包括第一托架31和第二托架32,第一托架31和第二托架32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槽12卡接,第一托架31和第二托架32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托架31第二托架32相向移动时与两个第二卡槽12卡接,然后将第一托架31和第二托架32通过螺栓固定,使两者不能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托架31的上端设有支撑光伏组件2的连接座311,连接座311通过螺栓与紧固组件4固定,光伏组件2的两端放置在连接座311上,紧固组件4将光伏组件2固定在连接座311上。
紧固组件4的一种实施方式:紧固组件4包括垫片41和双肩压块42,垫片41穿过双肩压块42与光伏组件2接触,连接连接座311的螺栓穿过双肩压块42与垫片41固定。垫片41的下端设有锯齿状的凸起,该凸起能轻松刺穿光伏组件2铝合金边框与支架表面的氧化层,起到导电避雷作用。双肩压块42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压在两个光伏组件2上,即一个双肩压块42能将四个光伏组件2固定在连接座31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泛水板7的上侧卡入连接座311和光伏组件2之间,具体的,连接座311与光伏组件2相连接的一面为台阶状,以便泛水板7卡入。集水槽1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泛水板7卡入到连接座311和光伏组件2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集水槽1内设有支撑架400,支撑架400的两端卡在集水槽1内,泛水板7放置在支撑架400上,即集水槽1通过支撑架400支撑泛水板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房屋梁架100沿其坡度方向上设有第一维修通道200,房屋梁架100的屋脊处设有第二维修通道300,参照附图10,第一维修通道200的两侧均设有集水槽1,第一维修通道200的两侧延伸至集水槽1的上方,第一维修通道200上的雨水流入集水槽1内;参照附图9,第二维修通道300的两侧均设有导流槽5,第二维修通道300的两侧延伸至导流槽5的上方,第二维修通道300上的雨水流入导流槽5内,集水槽1的一端与第二维修通道300连接,另一端与天沟6连接,与第二维修通道300连接的集水槽1的端部被封头板封住。第二维修通道300处的导流槽5的挂板比其它地方的导流槽5的挂板低。设置第一维修通道200和第二维修通道300方便后期检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附图6-8,天沟6的一侧卡入固定组件9内,固定组件9位于集水槽1的下方,固定组件9通过螺栓与压板8固定,压板8的一端与第一卡槽11卡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9连接。具体的,固定组件9包括U型件91和支撑件92,支撑件92设于U型件91内,天沟6的一侧(A侧)分别与支撑件92和U型件91贴合,通过该设置限制天沟6水平移动。同时天沟6的A侧的上端与U型件91相接触,A侧的下端与支撑件92贴合,通过该设置限制天沟6上下移动。集水槽1通过压板8和螺栓固定在檀条后,固定组件9通过其它压板8与集水槽1连接,然后通过螺栓将压板8和固定组件9固定在一起,从而将天沟6固定在集水槽1上。
具体的,参照附图11-12,导流槽5上设有第四卡槽51,第四卡槽51卡入集水槽1的上端,第四卡槽51内设有密封垫,密封垫位于集水槽1和导流槽5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固有的建筑屋顶或结构上,安装多条纵向集水槽1(即从屋脊至天沟6)作为主要的支撑构件,集水槽1下端的两侧边采用压板8、螺栓固定于原建筑物,并形成一定坡面,再以太阳能光伏组件2作为屋面板材安装在横向的H型导流槽5内。光伏组件2两端搭设在纵向的集水槽1上,采用压块、防垫片41、托架组件3、螺栓进行上下串连锁定,将光伏组件2顶面的雨水及横向的导流槽5收集的雨水汇集至集水槽1内,从而形成有组织的刚性排水,最终以重力的排水形式排至天沟6;为方便后期检修,在光伏组件2方阵中设置多个维修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在房屋梁架100上的集水槽1为光伏组件2的安装提供支撑,不受屋面建材或类型限制,适用于保温型与非保温型的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型屋面、采光顶;其主要包括新、旧建筑的混凝土、及各类金属类压型板建筑屋面。本实用新型按光伏建筑一体化思路进行轻量化设计,不改变原有建筑设计风格,不影响原有建筑的功能,让光伏与建筑形成装配式结构的一部分,经济性好,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作成本少,有力的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房屋梁架上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房屋梁架的坡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集水槽之间铺设光伏组件,所述集水槽内固定有托架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紧固组件与托架组件固定;沿房屋梁架的坡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卡在集水槽的上端,且端部伸入集水槽内,所述导流槽的上端挂在光伏组件上;所述房屋梁架的两侧固定有天沟,所述集水槽较低的一端伸入天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内设有泛水板,所述泛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流槽卡接,所述泛水板与集水槽的槽底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下端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压板卡接,所述压板通过螺栓与房屋梁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槽底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托架组件与第二卡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的上端设有支撑光伏组件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与紧固组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垫片和双肩压块,所述垫片穿过双肩压块与光伏组件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座的螺栓穿过双肩压块与垫片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板的上侧卡入连接座和光伏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梁架沿其坡度方向上设有第一维修通道,所述房屋梁架的屋脊处设有第二维修通道,所述第一维修通道的两侧均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二维修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导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的一侧卡入固定组件内,所述固定组件位于集水槽的下方,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螺栓与压板固定,所述压板的一端与第一卡槽卡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连接。
CN202322967549.5U 2023-11-03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Active CN22111897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8972U true CN221118972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2545A (zh) 一种具有纵横交错排水系统的双向光伏车棚
CN210067243U (zh) 一种屋顶结构
CN215907230U (zh) Bipv光伏支架
CN221118972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CN217150973U (zh) 一种用于屋面节能隔热结构
CN216290806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CN215407014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坡屋面与建筑一体化施工结构
CN212613410U (zh) 一种防漏水装置
CN114293718A (zh) 一种代替彩钢瓦的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系统
CN210780636U (zh) 全结构式防水光伏支架
CN113809983A (zh) 专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屋面系统
CN221118970U (zh) 一种导流槽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
CN113872518A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CN113482252A (zh) 一种坡屋面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9794441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3062658U (zh) 一种光伏板的支架
CN216893181U (zh) 一种铝合金新型防水支架
CN216751591U (zh) 一种防水光伏板支架
CN217105875U (zh) 一种排水支架式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
CN211791365U (zh) 一种新型bipv光伏屋顶
CN215716661U (zh) 一种光伏组件横向导水连接件
CN218970459U (zh) 一种应用于bipv钢结构屋面的接水槽
CN216713628U (zh) 一种代替彩钢瓦的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系统
CN220067284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