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7232U - 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7232U
CN221117232U CN202322687535.8U CN202322687535U CN221117232U CN 221117232 U CN221117232 U CN 221117232U CN 202322687535 U CN202322687535 U CN 202322687535U CN 221117232 U CN221117232 U CN 221117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element
water inlet
pipeli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875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可可
李友铃
周曌
张量
侯桂林
张明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26875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17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7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7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净水系统,包括前置滤芯、后置滤芯和管路切换结构,前置滤芯进水口设有与自来水进口连通的进水管路,后置滤芯进水口与前置滤芯出水口连接,后置滤芯出水口连接取水口,后置滤芯出水口和前置滤芯出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接排水口,排水管路设有排水阀,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均有炭净水单元,再生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再生出水口与后置滤芯进水口相连,管路切换结构有使前置滤芯出水口与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状态、使再生出水口与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同时进行活性再生,延长二者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降低成本,也增加了整个净水系统额定净水量,经济效益优良。

Description

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自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铁锈、泥沙、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而带有净化功能的净水机可对自来水起到良好的除杂质净化作用。净水机的净水系统通常包括预处理滤芯、精滤芯、后处理滤芯,其中预处理滤芯用于去除有机物、胶体、重金属以及泥沙颗粒等,精滤芯(RO滤芯)精度极高,例如反渗透膜滤芯,是净水系统的核心处理滤芯,后处理滤芯用于去除微量元素、调整pH和饮用口感等。
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中的活性炭成分能够有效去除余氯等氧化性物质,因此活性炭成分是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中的活性炭成分相对于其他滤芯寿命较短、导致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需要频繁更换、成本较高且还限制了整机额定净水量标称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需要频繁更换、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前置滤芯、后置滤芯、再生管路和管路切换结构,所述前置滤芯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前置滤芯具有前置滤芯进水口、前置滤芯出水口,所述前置滤芯进水口连接有与自来水进口连通的进水管路,所述后置滤芯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后置滤芯具有后置滤芯进水口、后置滤芯出水口,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连接,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连接取水口,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和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还通过排水管路连接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阀,所述再生管路具有再生进水口、再生出水口,所述再生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相连,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具有使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状态、使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净水系统具有净水模式和热再生模式,所述净水模式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排水阀关闭,所述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所述冲洗状态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排水阀打开,对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热水。
有益效果:净水模式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排水阀关闭,自来水经进水管路依次流经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实现对自来水净化,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冲洗状态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排水阀打开,热水经进水管路依次流进前置滤芯、经再生管路流入后置滤芯,以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同时进行热冲洗,热水不仅有冲洗的效果,热水还可打破活性炭与污染吸附质之间的平衡,使污染物解析脱附,从而使炭净水单元恢复部分吸附能力、实现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再生,冲洗后的水通过排水管路排出。因此本申请的净水系统不仅能够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进行冲洗,还能够实现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活性再生,从而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减少其更换频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净水系统额定净水量,经济效益优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精滤芯,所述精滤芯具有精滤芯进水口、纯水口和废水口,所述精滤芯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进水阀,所述纯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打开,所述纯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关闭。
有益效果:精滤芯能够在净水模式时对来自前置滤芯的自来水进行高精度净化,净化后再输入至后置滤芯中,提升净化水质,在热再生模式下,则可以通过关闭第一进水阀,避免热水进入精滤芯对精滤芯造成损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纯水口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再生管路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开关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有益效果:将管路切换结构设置成包括在再生管路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第二管路的第二开关阀,通过控制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的通断来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纯水口、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均相连,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向阀将所述纯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向阀将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
有益效果:将管路切换结构设置换向阀的形式,通过换向阀的换向来连通纯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或者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切换方便、结构设置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热再生模式还包括浸泡状态,所述浸泡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水阀和所述排水阀均关闭。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活性再生的方式,即浸泡状态,利用进水管路流入的自来水,且自来水为热水以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均进行热浸泡,从而也能实现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热再生,相较于冲洗状态,浸泡状态能够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进行长时再生,起到更为持久的热再生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滤芯和/或所述后置滤芯的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获取所述浸泡状态时所述前置滤芯和/或所述后置滤芯的液位,来控制所述第二进水阀的启闭。
有益效果:通过液位检测器来获取浸泡状态时前置滤芯和/或后置滤芯的液位,以在热水的添加量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第二进水阀,以确保浸泡时的热水液位符合要求,保证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活性再生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具有冷却模式,所述冷却模式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进水阀关闭、所述排水阀打开,对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冷水。
有益效果:常温的自来水流经进水管路进入前置滤芯、流经再生管路进入后置滤芯,同时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自来水经排出管路排出,从而实现利用常温的自来水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同时进行冷却,避免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温度过高影响正常净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具有使所述热再生模式和所述冷却模式交替运行的工作状态。
有益效果:通过对前置滤芯进行热再生模式和冷却模式交替运行,实现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热再生-冷却-热再生-冷却,以此循环,既能确保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活性再生效果,又能避免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热再生模式导致损坏的情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路上并且位于所述再生管路和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处的上游;或者所述再生管路以及所述再生管路和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处的下游的所述进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所述加热部;或者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上均设置有所述加热部。
有益效果:加热部可对管路内的自来水或者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内的自来水加热,加热的水以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进行热再生,而加热部的位置设计包括外置和内置,外置设计可以仅设置一个发热部或两个发热部,再生时自来水经过发热部加热后,再同时进入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内置设计则是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中各带有一个发热部,自来水进入滤芯后才会进行加热,可选择性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加热部均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适于获取所述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值,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值调节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功率。
有益效果:通过温度检测器获取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以及时反馈水温至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值自动调节加热部的加热功率,以确保自来水的温度符合热再生要求,保证热再生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粗过滤滤芯,所述粗过滤滤芯具有粗过滤进水口、粗过滤出水口,所述粗过滤进水口连接所述自来水进口,所述粗过滤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前置滤芯进水口连接。
有益效果:自来水经自来水进口流入粗过滤滤芯,粗过滤滤芯可过滤自来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实现粗过滤的自来水经进水管路流向前置滤芯进水口,经前置滤芯进行再次过滤,以减轻对后续设置的前置滤芯的过滤负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路包括第一排水支管、第二排水支管和排水总管路,所述第一排水支管连接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所述第二排水支管连接于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所述排水总管路与所述第一排水支管和所述第二排水支管均连通,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所述排水总管路上。
有益效果:冲洗状态和冷却模式时,排水阀打开,前置滤芯的水经前置滤芯出水口流入第一排水支管,后置滤芯的水经后置滤芯出水口流入第二排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的水和第二排水支管的水汇流至排水总管路排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置滤芯通过取水管路连接所述取水口,所述取水管路上设有取水阀,所述取水阀适于在所述净水模式时打开;和/或,所述废水口连接有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上设有废水电磁阀。
有益效果:后置滤芯承接精滤芯过滤后的自来水纯水,可对自来水纯水进行再次过滤,以去除微量元素、调整pH和饮用口感,过滤后的自来水净水流向取水管路,用户通过控制取水阀即可取用净水,废水管路用于排出精滤芯过滤自来水时产生的废水,废水电磁阀则用于控制废水管路的通断,以对精滤芯实现增压净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净水系统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净水系统在净水模式下的自来水流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净水系统在热再生模式和冷却模式时的自来水流动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净水系统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净水系统在净水模式时的自来水流动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净水系统在热再生模式和冷却模式时的自来水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置滤芯;11、前置滤芯进水口;12、前置滤芯出水口;2、精滤芯;21、精滤芯进水口;22、废水口;23、纯水口;3、后置滤芯;31、后置滤芯进水口;32、后置滤芯出水口;4、排水管路;41、第一排水支管;42、第二排水支管;43、排水总管路;431、排水阀;5、再生管路;6、加热部;7、粗过滤滤芯;71、粗过滤进水口;72、粗过滤出水口;
100、进水管路;101、第二进水阀;200、第一管路;201、第一进水阀;300、第二管路;301、换向阀;400、废水管路;401、废水电磁阀;500、自来水入口管路;501、增压泵;600、取水管路;601、取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前置滤芯1、后置滤芯3、再生管路5和管路切换结构,前置滤芯1含有炭净水单元,前置滤芯1具有前置滤芯进水口11、前置滤芯出水口12,前置滤芯进水口11连接有与自来水进口连通的进水管路100,后置滤芯3含有炭净水单元,后置滤芯3具有后置滤芯进水口31、后置滤芯出水口32,后置滤芯进水口31与前置滤芯出水口12连接,后置滤芯出水口32连接取水口,后置滤芯出水口32和前置滤芯出水口12还通过排水管路4连接排水口,排水管路4上设有排水阀431,再生管路5具有再生进水口、再生出水口,再生进水口与进水管路100连接,再生出水口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相连,管路切换结构具有使前置滤芯出水口12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的第一状态、使再生出水口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的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具有净水模式和热再生模式,净水模式为净水系统的正常净化自来水路线,再生模式是用于对净水系统活性再生。具体的,净水模式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排水阀431关闭,自来水经进水管路100依次流经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实现对自来水净化,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冲洗状态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排水阀431打开,热水经进水管路100依次流进前置滤芯1、经再生管路5流入后置滤芯3,以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同时进行热冲洗,热水不仅有冲洗的效果,热水还可打破活性炭与污染吸附质之间的平衡,使污染物解析脱附,从而使活性炭成分恢复部分吸附能力、实现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再生,冲洗后的水通过排水管路4排出。因此本申请的净水系统不仅能够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冲洗,还能够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活性再生,从而延长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使用寿命、减少其更换频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净水系统额定净水量,经济效益优良。
本实施例中,净水系统还包括精滤芯2,精滤芯2具有精滤芯进水口21、纯水口23和废水口22,精滤芯进水口21通过第一管路200与前置滤芯出水口12连接,第一管路200上设有第一进水阀201,纯水口23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接,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进水阀201打开,纯水口23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进水阀201关闭。
上述设置,精滤芯2能够在净水模式时对来自前置滤芯1的自来水进行高精度净化,净化后再输入至后置滤芯3中,提升净化水质,在热再生模式下,则可以通过关闭第一进水阀201,避免热水进入精滤芯2对精滤芯2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前置滤芯1为包含多个炭净水单元的活性炭滤芯,其能够有效去除对精滤芯2造成损伤的余氯等氧化性物质、实现对精滤芯2的保护,但活性炭滤芯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其表面可能会滋生细菌、生成生物膜,导致净水性能下降,甚至可能直接污染净水,热再生模式时可利用热水对活性炭滤芯进行冲洗消毒,实现活性再生,从而延长活性炭滤芯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次,达到节省经济成本的目的。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置滤芯1还可以设为一级PP棉、超滤和活性炭串联组成的复合滤芯,该复合滤芯既能过滤胶体、重金属以及泥沙颗粒等,又能去除余氯等氧化性物质。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路100连接自来水进水端,以便于自来水远距离输送至净水系统。进水管路100上设有第二进水阀101,第二进水阀101用于控制进水管路100的通断,第二进水阀101打开、则进水管路100导通,自来水可通过进水管路100流入前置滤芯1,第二进水阀101关闭、则进水管路100断开,自来水无法流经进水管路100进入前置滤芯1中。
相较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精滤芯2的过滤精度更高,能够进一步对自来水进行高精度净化,其是净水系统的核心处理滤芯。精滤芯2具体可以是反渗透膜滤芯、RO膜滤芯等,具体根据过滤需求选择,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精滤芯进水口21通过第一管路200与前置滤芯出水口12相连,从而便于前置滤芯1过滤后的自来水经第一管路200流经精滤芯进水口21后进入精滤芯2,以实现更高精度的过滤,第一进水阀201则可以控制第一管路200通断,第一进水阀201打开,则第一管路200导通、使前置滤芯出水口12和精滤芯进水口21连通,自来水可从前置滤芯1流入精滤芯2;第一进水阀201关闭,则第一管路200阻断、使前置滤芯出水口12和精滤芯进水口21断开,热水不能通过前置滤芯1流入精滤芯2,对精滤芯2起到保护作用。
而废水口22则便于排出精滤芯2过滤自来水时产生的废水,纯水口23则便于精滤芯2过滤后的自来水纯水流出精滤芯2。
排水管路4与前置滤芯出水口12和后置滤芯出水口32均连接,可以在热再生模式时排出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中的剩余自来水以便于热水进入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以及排出冲洗后的热水、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连续冲洗。
再生管路5连接进水管路100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均连接,能够在热再生模式下将进水管路100内的热水同时输送至后置滤芯3内,以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同时热再生。
管路切换结构能够使前置滤芯出水口12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具体的,前置滤芯出水口12通过精滤芯2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以便于在净水模式下,前置滤芯1的自来水流经精滤芯2后流入后置滤芯3,还能使再生出水口与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以便于再生管路5的热水流入后置滤芯3。
本实施例中,后置滤芯进水口31通过第二管路300与纯水口23连接,以便于精滤芯2过滤后的自来水纯水经纯水口23流入第二管路300,然后流经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进入后置滤芯3。
本实施例中,管路切换结构包括换向阀301,换向阀301与纯水口23、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均相连,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换向阀301将纯水口23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换向阀301将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将管路切换结构设置换向阀301的形式,通过换向阀301的换向来连通纯水口23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或者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切换方便、结构设置简单。
具体的,换向阀301可以是双向阀。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管路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再生管路5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第二管路300的第二开关阀,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打开,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关闭,也能起到与本实施例的换向阀301相同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冲洗状态的冲洗时间可根据前置滤芯1的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定时冲洗15min、20min或者其他时长。
本实施例中,热再生模式还包括浸泡状态,浸泡状态时,第二进水阀101和排水431阀均关闭。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活性再生的方式,即浸泡状态,利用进水管路100流入的自来水,且自来水为热水以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均进行热浸泡,从而也能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热再生,相较于冲洗状态,浸泡状态能够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长时再生,起到更为持久的热再生效果。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浸泡状态到达一定的时长后,需要打开排出阀,将浸泡后的热水通过排出管路排出。
可选的,浸泡状态的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设置浸泡30min、1h、或者其他时长,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还具有冷却模式,冷却模式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进水阀201关闭、排水阀431打开,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冷水。此设置,常温的自来水流经进水管路100进入前置滤芯1、流经再生管路5进入后置滤芯3,同时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自来水经排出管路排出,从而实现利用常温的自来水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同时进行冷却,避免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温度过高影响正常净水。
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模式的开启时间一般在热再生模式运行之后,以对热再生模式下产生高温的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冷却,冷却之后净水系统才能进入净水模式。
本实施例中,净水系统具有使热再生模式和冷却模式交替运行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前置滤芯1进行热再生模式和冷却模式交替运行,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热再生-冷却-热再生-冷却,以此循环,既能确保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活性再生效果,又能避免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热再生模式导致损坏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净水量或者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污染程度进行选择任一种,例如,如果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污染较轻或者净水量较少时,则可以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短时消毒,即可以采用热再生模式的冲洗状态、实现流动再生,如果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污染较重或者净水量较多时,则可以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长时再生,即可以采用热再生模式的浸泡状态或者冷热水交替冲洗再生等方式,因此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热再生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净水系统还包括加热部6,加热部6设置于进水管路100上并且位于再生管路5和进水管路100连接处的上游。此设置,自来水流经进水管路100进入加热部6,加热部6将自来水加热成热水,热水从再生管路5和进水管路100的连接处分流,一部分流入前置滤芯1内、另一部分经再生管路5流向后置滤芯3,以同时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热再生,将发热部独立于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设置,并仅需设置一个,不影响滤芯的更换、设置成本低廉。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可在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上均设置加热部6,当自来水流入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后,利用加热部6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内的自来水分别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再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行热再生,加热部6内置于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可实现对两个滤芯的分别加热。可以理解的是,此方案下加热部6可以与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膜壳一体设置,可采取整芯丢弃式,或膜壳与内芯分离式、更换滤芯时仅需更换内芯。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再生管路5以及再生管路5和进水管路100连接处的下游的进水管路100上均设置加热部6,自来水经再生管路5上的加热部6加热后流向后置滤芯3、自来水经再生管路5和进水管路100连接处的下游的进水管路100上的加热部6加热后流向前置滤芯1,也能实现对自来水的加热。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中的加热部6的位置设计包括外置和内置,外置设计可以仅设置一个发热部或两个发热部,再生时自来水经过发热部加热后,再同时进入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内置设计则是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中各带有一个发热部,自来水进入滤芯后才会进行加热。
示例性的,加热部6具体可以是不锈钢加热管、电加热丝等。
本实施例中,净水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检测器和加热部6均通信连接,温度检测器适于获取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值,以使控制器根据温度值调节加热部6的加热功率。通过温度检测器获取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以及时反馈水温至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值自动调节加热部6的加热功率,以确保自来水的温度符合热再生要求,保证热再生效果。
具体的,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过低时,控制器则增大加热部6的加热功率,以对自来水进行快速加热,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则减小加热部6的加热功率,自来水温度会得到降低、同时也能减少加热部6的损耗。
就具体设置位置来说,温度检测器与加热部6的设置位置相关,当加热部6设置于进水管路100上时,温度检测器可以设置于进水管路100上并位于加热部6的下游、加热部6也可以设置于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上;当加热部6设置在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进水管路100上时,温度检测器也需要设置于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前置滤芯1和/或后置滤芯3的液位检测器,液位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获取浸泡状态时前置滤芯1和/或后置滤芯3的液位,来控制第二进水阀101的启闭。此设置,通过液位检测器来获取浸泡状态时前置滤芯1和/或后置滤芯3的液位,以在热水的添加量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第二进水阀101,以确保浸泡时的热水液位符合要求,保证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活性再生效果。
进一步的,控制器还可以与液位检测器和第二进水阀101均通信连接,液位检测器可将浸泡状态时前置滤芯1和/或后置滤芯3内的液位及时反馈至控制器,当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控制器则控制第二进水阀101关闭,以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浸泡。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液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的,可以在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内均分别同时设置液位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也可以在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中的一个上设置液位检测器、另一个上设置温度检测器,还可以在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液位检测器,而将温度检测器设置于进水管路100或者再生管路5上。
本实施例中,排水管路4包括第一排水支管41、第二排水支管42和排水总管路43,其中,第一排水支管41连接于前置滤芯出水口12,第二排水支管42连接于后置滤芯出水口32,排水总管路43与第一排水支管41和第二排水支管42均连通,排水阀431设置在排水总管路43上。冲洗状态和冷却模式时,排水阀431打开,前置滤芯1的水经前置滤芯出水口12流入第一排水支管41,后置滤芯3的水经后置滤芯出水口32流入第二排水支管42,第一排水支管41的水和第二排水支管42的水汇流至排水总管路43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也可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管路排水,在两个独立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排水阀431来控制管路通断,也能起到于本实施例相同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废水口22连接废水管路400,废水管路400上设有废水电磁阀401。废水管路400用于排出精滤芯2过滤自来水时产生的废水,废水电磁阀401则用于控制废水管路400的通断,以对精滤芯2实现增压净水。
后置滤芯3通过取水管路600连接取水口,取水管路600上设有取水阀601,取水阀601适于在净水模式时打开。后置滤芯3承接精滤芯2过滤后的自来水纯水,可对自来水纯水进行再次过滤,以去除微量元素、调整pH和饮用口感,过滤后的自来水净水流向取水管路600,用户通过控制取水阀601即可取用净水。
具体的,后置滤芯3也可以是活性炭滤芯或者含有炭净水单元的复合滤芯。
本实施例中,为减少管路设置、提升系统紧凑性,第一管路200与第一排水支管41连接、取水管路600与第二排水支管42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粗过滤滤芯7,粗过滤滤芯7具有粗过滤进水口71、粗过率出水口,粗过滤进水口71连接自来水进口,粗过滤出水口72通过进水管路100与前置滤芯进水口11连接。自来水经自来水进口流入粗过滤滤芯7,粗过滤滤芯7可过滤自来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实现粗过滤的自来水经进水管路100流向前置滤芯进水口11,经前置滤芯1进行再次过滤。
可选的,粗过滤滤芯7可以是PP棉或者过滤密网,以拦截自来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减轻对后续设置的前置滤芯1的过滤负荷。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粗过滤滤芯7,将前置滤芯1设为一级PP棉、超滤和活性炭串联组成的炭复合滤芯即可实现粗过滤和炭吸附的双重功能。
进一步的,粗过滤滤芯7进水口通过自来水入口管路500连接自来水进口,自来水入口管路500上设有增压泵501,以为整个净水系统的自来水的流动提供动力。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现以仅在进水管路100上设置一个加热部6的方案对净水系统的使用过程做如下介绍:
净水模式下,如图2所示,图2中粗线段及箭头指示的方向即为净水模式下自来水的流动方向,第一进水阀201、第二进水阀101、废水电磁阀401和增压泵501均打开、换向阀301将纯水口23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排水阀431和加热部6均关闭,自来水经自来水进口流经增压泵501进入粗过滤滤芯7,经粗过滤滤芯7粗过滤后流入进水管路100,并依次流经第二进水阀101、加热部6(关闭状态),流入前置滤芯1内,前置滤芯1对粗过滤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净化的自来水经前置滤芯出水口12流经第一管路200上的第一进水阀201后进入精滤芯2,精滤芯2对二次过滤的自来水进行高精度过滤,过滤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口22排入废水管路400,过滤后的自来水纯水经纯水口23流经第二管路300后进入后置滤芯3内,后置滤芯3再次对自来水纯水过滤并调节PH值,得到的净化水流向取水管路600;
热再生模式下的冲洗状态,如图3所示,图3中粗线段及箭头指示的方向即为冲洗状态下的热水的流动方向,第一进水阀201关闭,增压泵501、第二进水阀101、加热部6和排水阀431均打开、换向阀301将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自来水经自来水进口流经增压泵501进入粗过滤滤芯7,经粗过滤滤芯7流入进水管路100,并依次流经第二进水阀101、加热部6,经加热部6加热后的热水一部分流入前置滤芯1,另一部分流经再生管路5、换向阀301进入后置滤芯3,以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同时进行热冲洗,冲洗后的热水经排出管路排出,进而实现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活性再生;
热再生模式下的浸泡状态,第一进水阀201和排水阀431均关闭,增压泵501、第二进水阀101和加热部6均打开、换向阀301将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自来水经流经粗过滤滤芯7流入进水管路100,并依次流经第二进水阀101、加热部6,经加热部6加热后的热水一部分流入前置滤芯1,另一部分流经再生管路5、换向阀301进入后置滤芯3,当液位检测器检测到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的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增压泵501和第二进水阀101,利用加入的热水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同时进行热浸泡,浸泡一定时间后再打开排水阀431将浸泡后的热水经排出管路排出;
冷却模式下,如图3所示,图3中粗线段及箭头指示的方向即为冷却模式下自来水的流动方向,第一进水阀201和加热部6均关闭,增压泵501、第二进水阀101和排水阀431均打开、换向阀301将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自来水经自来水进口流经增压泵501进入粗过滤滤芯7,经粗过滤滤芯7流入进水管路100,并依次流经第二进水阀101、加热部6(关闭状态),一部分自来水流入前置滤芯1,另一部分自来水流经再生管路5、换向阀301进入后置滤芯3,以对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同时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自来水经排出管路排出,以将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冷却至常温。
需要说明的是,热再生模式的开启时机与净水模式的净水量和净水系统的停机时间相关,冷却模式的开启时间则是在热再生模式运行之后,热再生模式和冷却模式可以选择交替运行,而热再生模式中的浸泡状态和冲洗状态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运行。
不难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加热部6设置于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上时,其净水模式下自来水的流动方向如图5中粗线段及箭头指示的方向所示,其冲洗状态和冷却模式下的自来水的流动方向如图6中粗线段及箭头指示的方向所示,可以看出其使用过程中的自来水流动方向以及对各管路控制阀的控制与本实施例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一个是先在管路内将自来水加热再输入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而另一个是自来水进入前置滤芯1和后置滤芯3后再对自来水加热,因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置滤芯(1),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前置滤芯(1)具有前置滤芯进水口(11)、前置滤芯出水口(12),所述前置滤芯进水口(11)连接有与自来水进口连通的进水管路(100);
后置滤芯(3),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后置滤芯(3)具有后置滤芯进水口(31)、后置滤芯出水口(32),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12)连接,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32)连接取水口,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32)和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12)还通过排水管路(4)连接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路(4)上设有排水阀(431);
再生管路(5),具有再生进水口、再生出水口,所述再生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路(100)连接,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相连;
管路切换结构,具有使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12)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的第一状态、使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的第二状态;
所述净水系统具有净水模式和热再生模式;
所述净水模式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排水阀(431)关闭;
所述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所述冲洗状态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排水阀(431)打开,对所述前置滤芯(1)和所述后置滤芯(3)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热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滤芯(2),所述精滤芯(2)具有精滤芯进水口(21)、纯水口(23)和废水口(22),所述精滤芯进水口(21)通过第一管路(200)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12)连接,所述第一管路(200)上设有第一进水阀(201),所述纯水口(23)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201)打开,所述纯水口(23)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201)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通过第二管路(300)与所述纯水口(23)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再生管路(5)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300)的第二开关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换向阀(301),所述换向阀(301)与所述纯水口(23)、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均相连,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向阀(301)将所述纯水口(23)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向阀(301)将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00)上设有第二进水阀(101),所述热再生模式还包括浸泡状态,所述浸泡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水阀(101)和所述排水阀(431)均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滤芯(1)和/或所述后置滤芯(3)的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获取所述浸泡状态时所述前置滤芯(1)和/或所述后置滤芯(3)的液位,来控制所述第二进水阀(101)的启闭。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具有冷却模式,所述冷却模式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进水阀(201)关闭、所述排水阀(431)打开,对所述前置滤芯(1)和所述后置滤芯(3)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冷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具有使所述热再生模式和所述冷却模式交替运行的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部(6),所述加热部(6)设置于所述进水管路(100)上并且位于所述再生管路(5)和所述进水管路(100)连接处的上游;或者所述再生管路(5)以及所述再生管路(5)和所述进水管路(100)连接处的下游的所述进水管路(100)上均设置有所述加热部(6);或者所述前置滤芯(1)和所述后置滤芯(3)上均设置有所述加热部(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加热部(6)均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适于获取所述热再生模式时的自来水的温度值,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值调节所述加热部(6)的加热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过滤滤芯(7),所述粗过滤滤芯(7)具有粗过滤进水口(71)、粗过滤出水口(72),所述粗过滤进水口(71)连接所述自来水进口,所述粗过滤出水口(72)通过所述进水管路(100)与所述前置滤芯进水口(1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4)包括:
第一排水支管(41),连接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12);
第二排水支管(42),连接于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32);
排水总管路(43),与所述第一排水支管(41)和所述第二排水支管(42)均连通,所述排水阀(431)设置在所述排水总管路(4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芯(3)通过取水管路(600)连接所述取水口,所述取水管路(600)上设有取水阀(601),所述取水阀(601)适于在所述净水模式时打开;和/或,所述废水口(22)连接有废水管路(400),所述废水管路(400)上设有废水电磁阀(401)。
CN202322687535.8U 2023-10-07 2023-10-07 净水系统 Active CN221117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7535.8U CN221117232U (zh) 2023-10-07 2023-10-07 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7535.8U CN221117232U (zh) 2023-10-07 2023-10-07 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7232U true CN221117232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4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87535.8U Active CN221117232U (zh) 2023-10-07 2023-10-07 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17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1644A (zh) 净水系统及其清洗方法
CN201037121Y (zh) 长效型纯水机
CN101254967B (zh) 纯水机及纯水机工作方法
KR20100133123A (ko) 정수필터의 역세척이 가능한 정수기
CN205398178U (zh) 带有储水隔膜压力罐的自动正反冲洗超滤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01099627Y (zh) 节水、长效型纯水机
CN221117232U (zh) 净水系统
CN117105481A (zh) 净水系统
CN221117229U (zh) 净水系统
CN115676974A (zh) 直饮水净化系统及直饮水净化系统的超滤膜组正反冲洗方法
CN211847425U (zh) 一种防干烧的净水加热两用机
CN117228887A (zh) 净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069338A (zh) 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1117225U (zh) 净水系统
CN221217518U (zh) 净水系统
CN221117228U (zh) 净水系统
CN221117224U (zh) 净水系统
CN221217519U (zh) 净水装置
CN221117231U (zh) 净水系统
CN221117233U (zh) 净水装置
CN221117226U (zh) 净水系统
CN221117230U (zh) 净水系统
CN221821946U (zh) 净水机
CN215559177U (zh) 一种小流量台式净水系统和净水设备
KR0119056Y1 (ko) 정수기의 급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