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7185U - 一种生态浮岛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浮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7185U
CN221117185U CN202322533362.4U CN202322533362U CN221117185U CN 221117185 U CN221117185 U CN 221117185U CN 202322533362 U CN202322533362 U CN 202322533362U CN 221117185 U CN221117185 U CN 221117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main frame
frame
island structure
floating is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333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otanical Garden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otanical Garden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otanical Garden filed Critical Hunan Botanical Gard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7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7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岛结构,包括主框架浮体,所述主框架浮体的外围具有五个尖角,所述主框架浮体于五个尖角所在面的上方为呈五棱锥形状的上部五棱锥框架、于五个尖角所在面的下方具有呈五棱锥形状的五棱锥镂空部,所述五棱锥镂空部的五边形底面与主框架浮体的底面重合,主框架浮体于上部五棱锥框架内和五个尖角下方均设有用于放置土壤的网格布,网格布上放置有土壤,所述网格布上的土壤上种植有植被。本生态浮岛结构能够将植被种值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利于种值不同种类的植被,对植被容量大,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浮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浮岛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浮岛是人工浮岛的一种,利用漂浮在水面的容器,加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的种植基质,种植水生植物,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富营养化有机质,净化水体的生态栽培技术。在有效改善水质指标的同时,还能抑制藻类生长。
但常见的生态浮岛装置一般包括水平浮体以及设置在水平浮体上的土壤和植被,如申请号为201120276656.8的生态浮岛,包括可漂浮在水面的骨架、生态盆子和设置在骨架上的水生植物,骨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供生态盆子放入的孔,水生植物设置在生态盆子里;又如申请号为201620911823.4的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浮岛本体包括若干个呈长方体的固定浮块,每个固定浮块内设有定植篮;相邻的固定浮块之间通过其相邻边相插接固定,围成田字格的四个固定浮块之间通过锁定件固定;又如申请号为202020276030.6的生态浮岛,包括相对设置且浮于水面的若干浮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浮筒的顶面且供拉结连接浮筒的架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架体且供种植所述绿植的若干种植框,架体的底面高于水面,以于水面与架体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流通通道,种植框部分位于水面以下。以上现有的生态浮岛均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稳定性不高;第二,浮体几乎只能在水平面平行展开,浮体上的植被几乎生长产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种植的植物通常只能是挺水植物的水生植物,不利于种值不同种类的植被,且对植被容量有限;第三,缺少立体感,可视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植被种值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利于种值不同种类的植被,对植被容量大,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的生态浮岛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浮岛结构,包括主框架浮体,所述主框架浮体的外围具有五个尖角,所述主框架浮体于五个尖角所在面的上方为呈五棱锥形状的上部五棱锥框架、于五个尖角所在面的下方具有呈五棱锥形状的五棱锥镂空部,所述五棱锥镂空部的五边形底面与主框架浮体的底面重合,所述主框架浮体于上部五棱锥框架内和五个尖角下方均设有用于放置土壤的网格布,所述网格布上放置有土壤,所述网格布上的土壤上种植有植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框架浮体由五个正三棱台框架拼接组成。
五个所述正三棱台框架的三角形底面组成上部五棱锥框架的五个侧面,五个所述正三棱台框架的三角形顶面组成五棱锥镂空部的五个侧面。
五个所述正三棱台框架的重叠边通过胶带捆绑。
所述主框架浮体的各边外包覆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浸有水泥浆。所述生态浮岛结构还包括浮框,所述主框架浮体的底面安装在浮框上。
所述浮框上固定有容器,所述容器内盛放有基质,所述基质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所述浮框上可拆卸地固定有用于调整浮框平衡度的漂浮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施新型的生态浮岛结构,上部为呈五棱锥形状的上部五棱锥框架,下部具有呈五棱锥形状的五棱锥镂空部,使用时,可将主框架浮体的底面安装在浮框上,再通过浮框浮在水面上。主框架浮体通过与五棱锥镂空部的五边形底面重合的底面安装在浮框上,上部五棱锥框架的重力作用于五棱锥镂空部的中部,整体重心归中,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五棱锥镂空部便于四周和上部植被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种值不同种类的植被,并且,本生态浮岛结构呈立体结构,能够将植被种值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对植被容量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岛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岛结构的主框架浮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岛结构的主框架浮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岛结构的正三棱台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岛结构的正三角形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主框架浮体;2、尖角;3、上部五棱锥框架;4、五棱锥镂空部;5、正三棱台框架;6、正三角形框;7、浮杆;8、浮框;9、网格布;91、土壤;92、植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至图5示出了本生态浮岛结构的一种实施列,本实施例的生态浮岛结构,包括主框架浮体1,主框架浮体1的外围具有五个尖角2,主框架浮体1于五个尖角2所在面的上方为呈五棱锥形状的上部五棱锥框架3、于五个尖角2所在面的下方具有呈五棱锥形状的五棱锥镂空部4,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边形底面与主框架浮体1的底面重合,主框架浮体1于上部五棱锥框架3内和五个尖角2下方均设有用于放置土壤91的网格布9。便于放置土壤91,种植植被92,网格布9上放置有土壤91,网格布9上的土壤91上种植有植被92。
本生态浮岛结构上部为呈五棱锥形状的上部五棱锥框架3,下部具有呈五棱锥形状的五棱锥镂空部4,使用时,可将主框架浮体1的底面安装在浮框8上,再通过浮框8浮在水面上。主框架浮体1通过与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边形底面重合的底面安装在浮框8上,上部五棱锥框架3的重力作用于五棱锥镂空部4的中部,整体重心归中,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五棱锥镂空部4便于四周和上部植被92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种值不同种类的植被92,并且,本生态浮岛结构呈立体结构,能够将植被92种值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对植被92容量大。
由于本生态浮岛结构围绕棱锥镂空部4能够种植不同种类的植被92(水生植物),能够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对各种自然或者人工水体进行净化,提高净化效率;并且,能够利用本生态浮岛结构在水面上构建园林景观体系,解决部分观赏性强的水生植物不适宜于深水环境生长的技术难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主框架浮体1由五个正三棱台框架5拼接组成。通过五个正三棱台框架5拼接即可组成主框架浮体1,组装方便,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五个正三棱台框架5的三角形底面组成上部五棱锥框架3的五个侧面,五个正三棱台框架5的三角形顶面组成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个侧面。结构布置合理,稳定性高,且可视性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五个正三棱台框架5的重叠边通过胶带捆绑,便于组装,且组装成本低。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正三棱台框架5由多个正三角形框6拼接组成,组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正三角形框6由三根浮杆7拼接组成。进一步地,浮杆7为竹杆,在其他实施例中,浮杆7可为木杆、塑料杆等具有浮力的杆。
进一步地,主框架浮体1的各节点之间通过螺钉和/或绳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主框架浮体1的各边粘贴塑料膜。
进一步地,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边形底面的各边均设有浮杆7,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边形底面各边上的浮杆7连接形成五边形结构,便于平稳设置。
进一步地,主框架浮体1的各边外包覆有浸有水泥浆的无纺布。浸有水泥浆的无纺布既能对主框架浮体1的各边起到防护作用(如防虫、防水、防腐),以能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实施例二:
图1至图5还示出了本生态浮岛结构的另一种实施列,本实施例的生态浮岛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生态浮岛结构还包括浮框8,主框架浮体1的底面安装在浮框8上。通过浮框8能够提高整体的浮力,并且通过浮框8形状的设计,能够提高漂浮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浮框8呈正多边,中部设有加强撑。
进一步地,浮框8上固定有容器(附图中未示出),容器内盛放有基质(附图中未示出),基质上种植有沉水植物(附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浮框8上可拆卸地固定有用于调整浮框8平衡度的漂浮体(附图中未示出)。可以通过在浮框8的不同部位设置漂浮体,以调整浮框8的整体浮力和平衡度,如在浮框8可能下入水中更深的部位安装漂浮体。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浮体(1),所述主框架浮体(1)的外围具有五个尖角(2),所述主框架浮体(1)于五个尖角(2)所在面的上方为呈五棱锥形状的上部五棱锥框架(3)、于五个尖角(2)所在面的下方具有呈五棱锥形状的五棱锥镂空部(4),所述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边形底面与主框架浮体(1)的底面重合,所术主框架浮体(1)于上部五棱锥框架(3)内和五个尖角(2)下方均设有用于放置土壤(91)的网格布(9),所述网格布(9)上放置有土壤(91),所述网格布(9)上的土壤(91)上种植有植被(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浮体(1)由五个正三棱台框架(5)拼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正三棱台框架(5)的三角形底面组成上部五棱锥框架(3)的五个侧面,五个所述正三棱台框架(5)的三角形顶面组成五棱锥镂空部(4)的五个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正三棱台框架(5)的重叠边通过胶带捆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浮体(1)的各边外包覆有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浸有水泥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结构还包括浮框(8),所述主框架浮体(1)的底面安装在浮框(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8)上固定有容器,所述容器内盛放有基质,所述基质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浮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8)上可拆卸地固定有用于调整浮框(8)平衡度的漂浮体。
CN202322533362.4U 2023-09-18 一种生态浮岛结构 Active CN221117185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7185U true CN221117185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4593B (zh) 沉水植物种植基质及利用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装置
CN101514052B (zh) 一种生物浮岛及其构建方法
CN104365528A (zh) 一种箱式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CN214192728U (zh) 一种多维度水体净化装置
CN108739334B (zh) 悬浮式水面绿化模块及利用其培、栽植植物的方法
CN201869614U (zh) 一种水生植物悬浮种植装置
KR20090118135A (ko) 인공섬유니트
CN221117185U (zh) 一种生态浮岛结构
CN1502223A (zh) 一种植物水上生长装置
CN217722418U (zh)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网片式人工鱼巢
CN210656366U (zh) 一种水质修复生态浮床
CN208532391U (zh) 一种人工生物浮岛
CN112520856A (zh) 一种组合式浮水植物生态浮岛及其应用
CN215836359U (zh) 一种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
CN213044356U (zh) 一种多节可调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20413064U (zh) 竹木结构植生浮床
CN213095393U (zh) 一种漂浮植物野外培养网箱
CN204897533U (zh) 一种箱式立体浮床
CN215592733U (zh) 一种用于提升水塘营养盐净化能力的生态组合装置
CN216853202U (zh) 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CN112645452B (zh) 一种河道用浮动生态滤床
CN216650620U (zh) 一种净化水质的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17535609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生态浮岛
CN218587732U (zh) 一种低碳节能的林业育苗装置
CN210764590U (zh) 一种基于弹性设计的生态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