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9171U - 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9171U
CN221079171U CN202322731696.2U CN202322731696U CN221079171U CN 221079171 U CN221079171 U CN 221079171U CN 202322731696 U CN202322731696 U CN 202322731696U CN 221079171 U CN221079171 U CN 221079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liquid
water
pip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316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骏
潘明月
丁丁
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heng Shu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heng Shu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heng Shu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heng Shu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9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9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该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包括投影机、散热机构、温控机构、监测机构和控制器,投影机包括密闭壳体和投影组件;散热机构包括散热装置;温控机构包括水泵、三通阀、冷排和制冷装置,三通阀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散热装置通过出液管连接至进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至冷排,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至制冷装置,散热装置的散热进液口通过进液管分别与冷排和制冷装置连接;监测机构包括用以获取密闭壳体外的温度的外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三通阀和制冷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冷排降低水冷液温度,能耗低且噪声小。

Description

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投影机一般采用开放式的散热方式,即风机吸入外部空气进入投影机内部,风机吹出的风在流经投影机内部再流出后会带走投影机内部的热量,这种散热方式即使加装防尘网依旧会使投影机内部出现积灰现象,投影机内部积灰严重可能会使投影机出现故障甚至损坏;且采用该散热方式的投影机也无法安装到高湿度环境或高盐雾环境;而采用密闭投影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密闭投影机的散热系统能耗较高,且噪音较大,直接使用冷媒方式进行散热又会产生冷凝水,且由于现有密闭投影机是将压缩机与投影机共同置于一个密闭腔体内,由于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倾角一般不能大于8°,否则会影响到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这就导致投影机的安装角度均被限制,这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密闭投影机的散热方式存在的能耗高、噪音大和安装角度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所述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包括:
投影机,所述投影机包括密闭壳体和设于所述密闭壳体内的投影组件;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密闭壳体内,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装置;
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设于所述密闭壳体外,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水泵、三通阀、冷排和制冷装置,所述三通阀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出液管,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至所述冷排的冷液入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至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进液口,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进液口通过进液管分别与所述冷排的冷液出口和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出液口;
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密闭壳体内的温度;
控制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三通阀和所述制冷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控机构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加热组件,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出液管,所述加热组件用以加热所述出液管内的流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机构还包括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液冷散热器以及第一散热风扇,所述液冷散热器设置有所述散热进液口和所述散热出液口,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投影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液冷散热器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液冷散热器,所述液冷散热器开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气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沿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扇,所述密闭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和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二散热区域沿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投影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第二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安装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冷头,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出液口,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冷头的散热进水口,所述散热冷头的散热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体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投影组件包括激光器,所述散热冷头用以于所述激光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降温冷头,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出液口,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降温冷头的降温进水口,所述降温冷头的降温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投影组件包括荧光轮,所述降温冷头用以于所述荧光轮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机构还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用以监测所述出液管内的流体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却散热器和压缩机组件,所述冷却散热器设置有所述制冷进液口、所述制冷出液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入口与所述冷媒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冷媒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温度较低的水冷液通过进液管流入设于密闭壳体内的散热装置的散热进液口,散热装置利用该部分水冷液携带的冷量与设于密闭壳体内的投影组件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密闭壳体内投影组件的热量,使投影组件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由于吸收了投影组件产生的热量,此时水冷液的温度会相较于自散热进液口流入的散热装置时升高,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会自散热装置的散热出液口流入出液管,自散热出液口流入出液管内的水冷液在经过水泵加压后自三通阀的进液口流入三通阀内,通过外部温度传感器获取密闭壳体外的外部温度情况,若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则控制器控制三通阀的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自三通阀进水口流入三通阀内的水冷液会自第二出水口流入第二连通管内,水冷液再通过第二连通管流入制冷装置的制冷进液口,制冷装置用于对水冷液进行降温,温度降低后的水冷液自制冷出液口流入进液管,再通过进液管流入散热进液口,如此往复,从而保证投影组件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若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则控制器控制三通阀的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自三通阀进水口流入三通阀内的水冷液会自第二出水口流入第一连通管内,再通过第一连通管流入冷液入口,自冷液入口流入冷排的水冷液与外界环境发生热交换,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因此水冷液通过冷排与外界环境完成热交换后温度会降低,完成降温后的水冷液再通过冷液出口流入进液管内,由于冷排利用的是外界较低的环境温度对水冷液进行降温,因此该热交换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密闭式投影机的散热系统而言并没有较大的噪音且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左、右……)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该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包括投影机11、散热机构12、温控机构13、监测机构14和控制器,投影机11包括密闭壳体111和设于密闭壳体111内的投影组件112;散热机构12设于密闭壳体111内,散热机构12包括散热装置121;温控机构13设于密闭壳体111外,温控机构13包括水泵131、三通阀132、冷排133和制冷装置134,三通阀132包括进水口1321、第一出水口1322和第二出水口1323,散热装置121的散热出液口1214通过出液管15连接至进水口1321,水泵131安装于出液管15,第一出水口1322通过第一连通管17连接至冷排133的冷液入口1331,第二出水口1323通过第二连通管18连接至制冷装置134的制冷进液口1341,散热装置121的散热进液口1213通过进液管16分别与冷排133的冷液出口1332和制冷装置134的制冷出液口1342;监测机构14包括外部温度传感器141,外部温度传感器141用以获取密闭壳体111外的温度;外部温度传感器141、三通阀132和制冷装置13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温度较低的水冷液通过进液管16流入设于密闭壳体111内的散热装置121的散热进液口1213,散热装置121利用该部分水冷液携带的冷量与设于密闭壳体111内的投影组件112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密闭壳体111内投影组件112的热量,使投影组件112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由于吸收了投影组件112产生的热量,此时水冷液的温度会相较于自散热进液口1213流入的散热装置121时升高,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会自散热装置121的散热出液口1214流入出液管15,自散热出液口1214流入出液管15内的水冷液在经过水泵131加压后自三通阀132的进液口流入三通阀132内,通过外部温度传感器141获取密闭壳体111外的外部温度情况,若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则控制器控制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与第二出水口1323连通,自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流入三通阀132内的水冷液会自第二出水口1323流入第二连通管18内,水冷液再通过第二连通管18流入制冷装置134的制冷进液口1341,制冷装置134用于对水冷液进行降温,温度降低后的水冷液自制冷出液口1342流入进液管16,再通过进液管16流入散热进液口1213,如此往复,从而保证投影组件112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若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则控制器控制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与第一出水口1322连通,自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流入三通阀132内的水冷液会自第二出水口1323流入第一连通管17内,再通过第一连通管17流入冷液入口1331,自冷液入口1331流入冷排133的水冷液与外界环境发生热交换,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因此水冷液通过冷排133与外界环境完成热交换后温度会降低,完成降温后的水冷液再通过冷液出口1332流入进液管16内,由于冷排133利用的是外界较低的环境温度对水冷液进行降温,因此该热交换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密闭式投影机的散热系统而言并没有能源消耗和较大的噪音;综上,该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能够根据密闭壳体111外的环境温度的不同在两种降温方式中切换,用以降低能耗和噪音;并且由于投影组件112处于密闭壳体111内,因此有效避免了外界灰尘进入投影机11内;再者由于散热装置121是设置于密闭壳体111外的,因此若将压缩机作为散热装置121的一部分,则密闭壳体111的转动并不会影响到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使得密闭壳体111的角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能够根据外部温度传感器141输出的环境温度信息判断密闭壳体111外的环境温度的高低,从而能够以此为依据控制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是与第一出水口1322连通还是与第二出水口1323连通,当进水口1321与第一出水口1322连通时,制冷装置134停止工作,避免额外的能源损耗,当进水口1321与第二出水口1323连通时,制冷装置134启动。还需要说明的是,水冷液采用冰点为-60℃,沸点为120℃的水冷液,从而提高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投影组件112包括光源件,光源件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光源件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时,产生的热量较小,控制器检测到光源件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控制器也能够以此为依据控制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与第一出水口1322连通,利用冷排133进行降温。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温控机构13还包括水箱135,水箱135包括箱体1351和设于箱体1351内的加热组件1352,箱体1351安装于出液管15,加热组件1352用以加热出液管15内的流体。通过设置加热组件1352能够对流经箱体1351的水冷液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水冷液的温度。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部分投影组件112会由于密闭壳体111内的温度太低而无法正常开机,此时开启加热组件1352对流经箱体1351的水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后的水通过出液管15流出箱体1351并进入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此时进水口1321与第二出水口1323连通,且制冷装置134不工作,温度较高的水通过进液管16直接流入散热进液口1213,再通过散热装置121与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水冷液携带的热量用以提高密闭壳体111内的温度,以使密闭壳体111内的温度上升至投影组件112能够顺利开机的温度,使得投影组件112即使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开机。需要说明的是,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再通过出液管15流经水泵131后进入箱体1351内。还需要说明的是,出液管15可以是直接穿过箱体1351,位于箱体1351内的加热组件1352通过热传导或热辐射的方式对出液管15内的水冷液进行加热;或者,箱体1351可以存储水冷液,出液管15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水泵131,第一段的另一端连通箱体1351内,第二段的一端连通箱体1351,第二段的另一端连通进水口1321,水冷液通过第一段流入箱体1351内,通过加热组件1352对其进行加热,再通过第二段流出箱体135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监测机构14还包括内部温度传感器143,内部温度传感器143用以获取密闭壳体111内部的内部温度信息,根据该信息可判断出密闭壳体111内部的温度是否达到投影组件112能够顺利开机的温度,若密闭壳体111内部的温度达到投影组件112的开机温度,则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1352停止工作,并启动投影组件112。
再者,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352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将加热组件1352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外部温度传感器141检测到密闭箱体1351外部的温度小于开机预设温度时,则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1352开始工作,并控制制冷装置134停止工作,以使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将密闭壳体111内的温度加热至能够让投影组件112顺利启动的温度,提高了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的智能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21包括液冷散热器1211以及第一散热风扇1212,液冷散热器1211的散热进液口1213与进液管16连接,液冷散热器1211的液冷出液口与出液管15连通,第一散热风扇1212和投影组件112分别设置于液冷散热器1211的两侧,第一散热风扇1212的出风侧朝向液冷散热器1211,液冷散热器1211开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气道。水冷液自散热进液口1213进入液冷散热器1211内,与液冷散热器1211发生热交换后再自散热出液口1214流出液冷散热器1211,同时液冷散热器1211再与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通过增设第一散热风扇1212从而加强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流通速度,使得与液冷散热器1211完成热交换的气流能够快速流动至投影组件112,并与投影组件112进行热交换,与投影组件112完成热交换的气流会自密闭壳体111的上方或下方沿与之前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至液冷散热器1211,再与液冷散热器1211进行热交换,如此往复,从而保证投影机11的正常运转。以降低工作中的投影机11的温度为例,水冷液携带冷量自散热进液口1213流入液冷散热器1211内,水冷液与液冷散热器1211发生热交换将冷量传递至液冷散热器1211,液冷散热器1211温度降低,液冷散热器1211再与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的温度,第一散热风扇1212的转动,能够加速这部分气流与投影组件112中的电源1121、液晶面板1122和镜头1123发生热交换,降低这些部件的温度,以保证这些部件的正常运行,与投影组件112完成热交换的气流温度会升高,这部分气流能够自密闭壳体111的顶部或底部回流至液冷散热器1211,在密闭壳体111内形成内部空气循环,用以维持投影组件112的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密闭壳体111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供气体回流的通道。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风扇12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一散热风扇1212沿液冷散热器121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其中,第一散热风扇12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通过设置多个散热风扇进一步增强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循环速度,加快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与投影组件112的热交换效率。
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机构12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扇122,密闭壳体111内设置有第一散热区域1111、第二散热区域1112和安装区域1113,第一散热区域1111、安装区域1113和第二散热区域1112沿第一散热风扇1212的出风方向依次排布,散热装置121设于第一散热区域1111,投影组件112设于安装区域1113,第二散热风扇122设于第二散热区域1112,第二散热风扇122的出风侧朝向安装区域1113。通过在密闭壳体11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第一散热区域1111、安装区域1113和第二散热区域1112,第一散热风扇1212设置于第一散热区域1111,第二散热风扇122设置于第二散热区域1112,第一散热风扇1212和第二散热风扇122的出风侧均是朝向安装区域1113,用以增强密闭壳体111内的空气与投影组件112的热交换效率。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散热机构12还包括散热冷头123,出液管15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散热出液口1214,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散热冷头123的散热进水口1231,散热冷头123的散热出水口1232通过第二管体连接至进水口1321,投影组件112包括激光器,散热冷头123用以于激光器连接。水冷液自散热出液口1214流入第一管体,通过第一管体流入散热进水口1231,水冷液进入散热冷头123后通过散热冷头123与激光器进行热交换,以使激光器能够维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再自散热出水口1232流入第二管体,再通过第二管体流入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散热机构12还包括降温冷头124,出液管15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散热出液口1214,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降温冷头124的降温进水口1241,降温冷头124的降温出水口1242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至进水口1321,投影组件112包括荧光轮,降温冷头124用以于荧光轮连接。水冷液自散热出液口1214流入第一管体,通过第一管体流入降温进水口1241,水冷液进入降温冷头124后通过降温冷头124与荧光轮进行热交换,以使荧光轮能够维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再自降温出水口1242流入第二管体,再通过第二管体流入三通阀132的进水口132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水冷液先自散热进液口1213流入液冷散热器1211,再自散热出液口1214流入散热进水口1231,再自散热出水口1232流出至降温进水口1241,再自降温出水口1242流出;可以通过水管连通液冷散热器1211、散热冷头123和降温冷头124,水冷液依次流经这些部件,并通过这些部件与投影组件112进行热交换,以使投影机11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制冷装置134包括冷却散热器和压缩机组件,冷却散热器设置有制冷进液口1341、制冷出液口1342、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压缩机组件的入口与冷媒出口连通,压缩机组件的出口与冷媒进口连通。水冷液自制冷进液口1341流入冷却散热器,冷媒自冷媒进口进入冷却散热器,水冷液与冷媒发生热交换,完成热交换的水冷液自制冷出液口1342流出,完成热交换的冷媒自冷媒出口流出至压缩机组件。其中,冷媒可以是氟利昂,压缩机组件通过冷却散热器与水冷液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水冷液的温度这一过程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监测机构14还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142,出水温度传感器142与控制器电连接,出水温度传感器142安装于出液管15,出水温度传感器142用以监测出液管15内的流体的温度。通过增设出水温度传感器142来对出液管15内的水冷液的温度进行检测,正常情况下出水管内的水冷液的温度一般在10℃~25℃之间,控制器可以根据出水温度传感器142反馈的检测数值控制压缩机组件中压缩机的制冷效率,从而不仅能降低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1的能源损耗,还能使投影组件112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下正常运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影机,所述投影机包括密闭壳体和设于所述密闭壳体内的投影组件;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密闭壳体内,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装置;
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设于所述密闭壳体外,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水泵、三通阀、冷排和制冷装置,所述三通阀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出液管,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至所述冷排的冷液入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至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进液口,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进液口通过进液管分别与所述冷排的冷液出口和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出液口连通;
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密闭壳体外的温度;
控制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三通阀和所述制冷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加热组件,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出液管,所述加热组件用以加热所述出液管内的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液冷散热器以及第一散热风扇,所述液冷散热器设置有所述散热进液口和所述散热出液口,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投影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液冷散热器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液冷散热器,所述液冷散热器开设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沿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扇,所述密闭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和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二散热区域沿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所述投影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第二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安装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冷头,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出液口,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冷头的散热进水口,所述散热冷头的散热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体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投影组件包括激光器,所述散热冷头用以于所述激光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降温冷头,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出液口,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降温冷头的降温进水口,所述降温冷头的降温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投影组件包括荧光轮,所述降温冷头用以于所述荧光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还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用以监测所述出液管内的流体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却散热器和压缩机组件,所述冷却散热器设置有所述制冷进液口、所述制冷出液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入口与所述冷媒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冷媒进口连通。
CN202322731696.2U 2023-10-11 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 Active CN22107917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9171U true CN221079171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0421A (zh) 空调机组
CN102425831A (zh) 无动力分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及制冷方法
CN203633039U (zh) 空调机组
WO2023077626A1 (zh) 内外循环可调式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CN110505796A (zh) 一种用于提高交换机散热效率的交换机柜
CN221079171U (zh) 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
CN208804790U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CN20583024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双冷却综合系统
CN203633038U (zh) 空调机组
CN217236132U (zh) 变频空调系统
CN117270302A (zh) 全密闭式户外投影机智能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600648U (zh) 具有散热装置的通信机柜
CN113306452B (zh) 增程式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4070444U (zh) 一种密封式户外机柜内部温度调节系统
CN207457921U (zh) 具有液冷散热的显示设备
CN206129543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CN202328587U (zh) 无动力一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
CN221057516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5640815U (zh) 一种led灯的水冷却循环系统
CN219165007U (zh) 一种具有高强散热效果的调功器
CN109986960A (zh) 一种分布式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6143865U (zh) 压缩机降温系统和空调器
CN202392917U (zh) 无动力分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
CN117781390B (zh) 无人机机库、机库温控系统及机库温控方法
CN219040577U (zh) 一种分体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