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2659U -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2659U
CN221072659U CN202323132221.8U CN202323132221U CN221072659U CN 221072659 U CN221072659 U CN 221072659U CN 202323132221 U CN202323132221 U CN 202323132221U CN 221072659 U CN221072659 U CN 221072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s
steel pipe
section
foundation pit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322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鲍敏辉
吴京泰
汪盼
李嘉男
茹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322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72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2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2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包括暗埋段;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地基处理层,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位于暗埋段和地基处理层之间;暗埋段、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地基处理层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管桩和双排桩,钢管桩位于基坑的外侧,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通过钢板桩连接,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地基处理层内设有立柱桩,立柱桩连接有格构柱,格构柱延伸至暗埋段内。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基坑底部更牢固,两侧的防水效果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建造埋置深度大的基础或地下工程时,往往需要进行深度大的土方开挖,这个由地面向下开挖的地下空间称为基坑,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深基础、地铁、市政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工程均涉及坑深基坑的开挖,基坑围护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围护结构承受压力小,连接不紧密,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基坑底部更牢固,两侧的防水效果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包括
暗埋段;
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
和地基处理层,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位于暗埋段和地基处理层之间;
其特征在于:
暗埋段、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地基处理层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管桩和双排桩,钢管桩位于基坑的外侧,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通过钢板桩连接,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地基处理层内设有立柱桩,立柱桩连接有格构柱,格构柱延伸至暗埋段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基坑底部更牢固,两侧的防水效果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钢板桩采用IV型拉森钢板桩,适用于一般的挡土墙、临时基坑支护、河道护岸等工程,具有较好的挡土性能和简单的安装方式。
进一步,双排桩包括钢管桩、三轴水泥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三轴水泥搅拌桩呈矩形分布,钢管桩和钻孔灌注桩分布于矩形的两侧,通过双排桩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组合构件的良好力学性能,使得双排桩结构具有较单排桩更大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地约束支护结构桩体变形,同时又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双排桩支护结构中,前后排桩均分担主动土压力,但前排桩主要起分担土压力的作用,后排桩除分担部分土压力外还起到拉锚和支挡双重作用;且由于充分利用桩土的共同作用效应,改变土体侧压力的分布,增强支护效果;同时由于连梁的存在,增加了支护结构自身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进一步,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的两侧分别通过高压旋喷桩连接于钢管桩和双排桩,有利于提高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与钢管桩和双排桩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暗埋段与钢管桩和双排桩之间设有回填层和油毛毡,通过回填层和油毛毡的设计,可以使传力带与钢板桩之间达到所需的隔离强度。
进一步,回填层采用中砂或石粉水冲回填。
进一步,暗埋段的顶部设有砼支撑,相邻两个砼支撑之间的水平间距为8~10m。
进一步,暗埋段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钢管支撑、换撑钢管和第二钢管支撑,第一钢管支撑和第二钢管支撑的两端通过钢围檩连接于回填层,换撑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暗埋段的内壁,换撑钢管的另一端通过钢围檩连接于暗埋段的内壁,钢围檩采用双拼型钢围檩,提高支撑强度。
进一步,第一钢管支撑、换撑钢管和第二钢管支撑的水平间距均为4~5m。
进一步,钢管桩和双排桩的顶部均设有钢架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基坑底部更牢固,两侧的防水效果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2、钢板桩采用IV型拉森钢板桩,适用于一般的挡土墙、临时基坑支护、河道护岸等工程,具有较好的挡土性能和简单的安装方式。
3、通过双排桩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组合构件的良好力学性能,使得双排桩结构具有较单排桩更大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地约束支护结构桩体变形,同时又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双排桩支护结构中,前后排桩均分担主动土压力,但前排桩主要起分担土压力的作用,后排桩除分担部分土压力外还起到拉锚和支挡双重作用;且由于充分利用桩土的共同作用效应,改变土体侧压力的分布,增强支护效果;同时由于连梁的存在,增加了支护结构自身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桩和钢板桩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排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暗埋段;2-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3-地基处理层;4-高压旋喷桩;5-立柱桩;6-格构柱;7-钢管桩;8-钻孔灌注桩;9-钢板桩;10-钢架梁;11-砼支撑;12-第一钢管支撑;13-换撑钢管;14-第二钢管支撑;15-钢围檩;16-油毛毡;17-回填层;18-排水沟;19-三轴水泥搅拌桩;20-双排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包括暗埋段1、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2、和地基处理层3,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2位于暗埋段1和地基处理层3之间。
暗埋段1、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2和地基处理层3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管桩7和双排桩20,钢管桩7位于基坑的外侧,相邻两个钢管桩7之间通过钢板桩9连接,钢板桩9采用IV型拉森钢板桩9,适用于一般的挡土墙、临时基坑支护、河道护岸等工程,具有较好的挡土性能和简单的安装方式。
双排桩20包括钢管桩7、三轴水泥搅拌桩19和钻孔灌注桩8,三轴水泥搅拌桩19呈矩形分布,钢管桩7和钻孔灌注桩8分布于矩形的两侧,通过双排桩20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组合构件的良好力学性能,使得双排桩20结构具有较单排桩更大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地约束支护结构桩体变形,同时又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双排桩20支护结构中,前后排桩均分担主动土压力,但前排桩主要起分担土压力的作用,后排桩除分担部分土压力外还起到拉锚和支挡双重作用;且由于充分利用桩土的共同作用效应,改变土体侧压力的分布,增强支护效果;同时由于连梁的存在,增加了支护结构自身稳定性和整体刚度。三轴水泥搅拌桩19的水泥掺量为22%。
钢管桩7和双排桩20的顶部均设有钢架梁10。钢架梁10的外侧设有排水沟18。
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2和地基处理层3内设有立柱桩5,立柱桩5连接有格构柱6,格构柱6延伸至暗埋段1内。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2的两侧分别通过高压旋喷桩4连接于钢管桩7和双排桩20,有利于提高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2与钢管桩7和双排桩2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暗埋段1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基坑底部更牢固,两侧的防水效果更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暗埋段1与钢管桩7和双排桩20之间设有回填层17和油毛毡16,通过回填层17和油毛毡16的设计,可以使传力带与钢板桩9之间达到所需的隔离强度。回填层17采用中砂或石粉水冲回填。
暗埋段1的顶部设有砼支撑11,相邻两个砼支撑11之间的水平间距为8~10m。
暗埋段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钢管支撑12、换撑钢管13和第二钢管支撑14,第一钢管支撑12和第二钢管支撑14的两端通过钢围檩15连接于回填层17,换撑钢管13的一端连接于暗埋段1的内壁,换撑钢管13的另一端通过钢围檩15连接于暗埋段1的内壁,钢围檩15采用双拼型钢围檩15,提高支撑强度。第一钢管支撑12、换撑钢管13和第二钢管支撑14的水平间距均为4~5m。
其中第一钢管支撑的支撑轴力为1100KN,换撑钢管的支撑轴力为1700KN,施加预应力为800KN,第二钢管支撑的支撑轴力为2600KN,施加预应力为1300KN。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包括
暗埋段;
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
和地基处理层,所述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位于所述暗埋段和所述地基处理层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暗埋段、所述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所述地基处理层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管桩和双排桩,所述钢管桩位于基坑的外侧,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桩之间通过钢板桩连接,所述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和所述地基处理层内设有立柱桩,所述立柱桩连接有格构柱,所述格构柱延伸至所述暗埋段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采用IV型拉森钢板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桩包括所述钢管桩、三轴水泥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所述三轴水泥搅拌桩呈矩形分布,所述钢管桩和所述钻孔灌注桩分布于所述矩形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搅拌桩抽条加固层的两侧分别通过高压旋喷桩连接于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双排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与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双排桩之间设有回填层和油毛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层采用中砂或石粉水冲回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的顶部设有砼支撑,相邻两个所述砼支撑之间的水平间距为8~10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钢管支撑、换撑钢管和第二钢管支撑,所述第一钢管支撑和所述第二钢管支撑的两端通过钢围檩连接于所述回填层,所述换撑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暗埋段的内壁,所述换撑钢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钢围檩连接于所述暗埋段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支撑、所述换撑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支撑的水平间距均为4~5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双排桩的顶部均设有钢架梁。
CN202323132221.8U 2023-11-20 2023-11-20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Active CN221072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2221.8U CN221072659U (zh) 2023-11-20 2023-11-20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2221.8U CN221072659U (zh) 2023-11-20 2023-11-20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2659U true CN221072659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5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32221.8U Active CN221072659U (zh) 2023-11-20 2023-11-20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72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7567B (zh) 利用原有桩基础支撑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方法
CN103321231B (zh) 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04453274B (zh) 利用支护结构和托换结构支撑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方法
CN210598987U (zh) 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
CN109183809B (zh) 一种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换撑的施工方法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9024662A (zh) 锚杆静压桩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方法
CN110886507A (zh) 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扩建的方法
CN108035360A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方法
CN221072659U (zh) 车行道暗埋段基坑围护结构
CN111778983A (zh) 在既有设施上方施工基坑的方法及支护结构
CN216893755U (zh) 山区组合式输电塔围锚墩基础结构
CN212983867U (zh) 一种土钉增强型三排微型钢管桩框架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1894036B (zh) 一种条形基础建筑物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CN114622574A (zh) 一种富水抛填土深基坑截水开挖支护方法、支护装置
CN113653064A (zh) 前撑后拉式基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288408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8622256U (zh) 一种双排桩与倾斜桩组合式基坑围护结构
CN219772981U (zh) 一种地下空间逆作顶板的围护结构
CN218454378U (zh) 一种挡墙结构
CN219690576U (zh) 一种通信单管塔桩独一体式复合基础
CN219568637U (zh) 一种地埋取排水箱涵
CN212926083U (zh) 一种水泥土围护墙-预制桩悬臂式组合支护
CN221276626U (zh) 一种便于土方开挖的基坑工程斜抛撑装置
CN218027735U (zh) 一种可回收基坑双排钢管桩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