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8196U -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8196U
CN221058196U CN202321458658.8U CN202321458658U CN221058196U CN 221058196 U CN221058196 U CN 221058196U CN 202321458658 U CN202321458658 U CN 202321458658U CN 221058196 U CN221058196 U CN 22105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or
switching circuit
inductor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86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志垒
徐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4586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5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包括处理器、开关切换驱动器、拓扑切换电路,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一端连接直流侧,另一端连接交流侧,且所述直流侧的负极与交流侧的负极共同接地;所述处理器下发控制信号至开关切换驱动器,所述开关切换驱动器接收控制指令,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变换器共模漏电流现象,摒弃直流侧的大电解电容,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扩大变换器的升降压变化能力;实现单级控制,提高系统效率;实现双向功率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换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能量变换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的隔离型逆变器相比,非隔离型逆变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直流侧与交流侧缺少有效隔离存在共模漏电流,增加了系统损耗,甚至会造成安全问题。传统单相逆变器一般通过改进拓扑结构来减小光伏系统对地漏电流,即在电路中加入旁路,如H5、H6、HERIC等拓扑,但是这种改进方式都或多或少增加了元件,提高了成本,降低了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
同时,电压型逆变器需要在直流侧并联一个很大的电解电容进行储能,为的是缓冲交流侧反馈回来得到低频无功分量,平滑直流侧电压,但是电解电容的寿命低,使用较大的电解电容增加系统体积、提高了成本,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单个蓄电池的输出范围有限,虽然为了得到更多的电量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蓄电池串联,但是只要其中一个蓄电池出现问题,蓄电池组的电压就会下降。串联在一起的蓄电池越多,出现串联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因此需要研究具有高电压增益的变换器,扩大输出电压范围以满足用户需求。
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汽车充电的变换器拓扑由单向变换器向着双向变换器发展,双向变换器是研究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关键。现有的双向变换器一般采用两级式结构,虽然实现了逆变/整流功能,但是变换器结构复杂,器件数目较多,且存在级联系统稳定性问题,效率也较单级电路差。
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彻底消除共模漏电流、直流侧无电解电容、能实现高效率单级升降压变换的双向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旨在解决传统变换器共模漏电流现象,摒弃直流侧的大电解电容,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扩大变换器的升降压变化能力;实现单级控制,提高变换效率;实现双向功率传输。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包括处理器、开关切换驱动器、拓扑切换电路,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一端连接直流侧,另一端连接交流侧,且所述直流侧的负极与交流侧的负极共同接地;
所述处理器下发控制信号至开关切换驱动器,所述开关切换驱动器接收控制指令,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
进一步,所述拓扑切换电路包括依次并联在直流侧和交流侧之间的第四电容、第一开关、第一电容、第三开关、第三电容,在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一开关之间串联有第一电感、在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一电容之间串联有第四开关,在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三开关之间串联有第二电感,在所述第三开关和第三电容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和第三电感,在所述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的两端并联有第二开关。
进一步,所述开关控制驱动器设置有四个驱动电路,分别对应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处理器同时下发的两路控制信号,它们分别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且两路控制信号相反。
进一步,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关断,使之形成三个续流回路,分别为第一续流回路、第二续流回路和第三续流回路,
所述第一续流回路设置为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四开关和第一电容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二续流回路设置为第二电感、第三开关、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四开关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三续流回路设置为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三开关和第二电容组成的回路;
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关断,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导通,使之形成三个闭合回路,分别为第一闭合回路、第二闭合回路和第三闭合回路,
所述第一闭合回路设置为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二闭合回路设置为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和第二电容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三闭合回路设置为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开关组成的回路。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均为MOS管和/或IGBT,所述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均为MOS管。
进一步,还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处理器相连,用于采集输出的电压信号,所述处理器接收电压信号,通过开关切换驱动器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将直流侧与交流侧共同接地,可有效消除变换器系统的共模漏电流。
2、在直流侧和输出端均串联有电感,电流脉动较小,因此可用小薄膜电容代替大容量电解电容,可延长变换器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提供的变换器工作于逆变模式时,电压增益与占空比的关系为(1-2D)/[D(1-D)];变换器工作于整流模式时,电压增益与占空比的关系为D(1-D)/(1-2D);占空比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的导通时间与一个开关周期的比值。由图2逆变模式下的增益曲线可知,其升降压范围较大,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4、本发明提供的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曲线是仅关于占空比的函数,给定一个输入,可以通过直接控制占空比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因此其控制可采用单级变换,提高了变换器的系统效率。
5、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中的元器件都是双向器件,可以实现双向功率传输,是研究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关键组成部件,为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逆变模式下输出电压增益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和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包括处理器、开关切换驱动器、拓扑切换电路,该拓扑切换电路的一端连接直流侧,另一端连接交流侧,且该直流侧的负极与交流侧的负极共同接地;该处理器下发控制信号至开关切换驱动器,该开关切换驱动器接收控制指令,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该拓扑切换电路包括依次并联在直流侧和交流侧之间的第四电容C4、第一开关S1、第一电容C1、第三开关S3、第三电容C3,在第四电容C4和第一开关S1之间串联有第一电感L1、在第一开关S1和第一电容C1之间串联有第四开关C4,在第一电容C1和第三开关S3之间串联有第二电感L2,在第三开关S3和第三电容C3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感L3,在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的两端并联有第二开关S2。这样,通过将直流侧和交流侧共同接地,可有效消除变换器系统的共模漏电流,同时在直流侧和交流侧均串联有电感,电流脉动较小,因此可用小薄膜电容代替大容量电解电容,可延长变换器的使用寿命,扩大变换器的应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如图3所示,该处理器、开关切换驱动器以及后续的采集模块共同组成控制驱动单元,该开关切换驱动器设置有四个驱动电路,分别对应控制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均可以通过光耦或者变压器隔离驱动,该处理器同时下发的两路控制信号,它们分别控制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以及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且两路控制信号相反,从而实现对四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控制。
该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均为MOS管和/或IGBT,该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均为MOS管。
该处理器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包括:
参考信号:变换器工作于逆变模式下时,内部产生正弦波信号;变换器工作于整流模式下时,内部产生直流电压信号;
载波模块:内部产生定频定压的三角波信号;
第一模数转换模块AD1,输入端与输出电压传感器101的输出端连接,对输出电压反馈信号uof进行第一次模数转换,获得第一数字信号uof
第一比较器201:第一输入端与参考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一数模转换模块AD1输出端连接,将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数字信号uof进行作差,获得差值信号;
电压调节器203:输入端与第一比较器201的输出端连接,将差值信号进行调节获得控制信号;
第二比较器202:第一输入端与电压调节器20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载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将控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比较,获得第一开关选择信号;
PWM1:输入端与第二比较器20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对第一开关选择信号进行输出,输出第一开关模式参考信号即第一路控制信号;
反相器204:输入端与第二比较器20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第二开关选择信号;
PWM2:输入端与反相器204的输出端连接,对第二开关选择信号进行输出,获得第二开关模式参考信号即第二路控制信号。
开关切换驱动器3包括第一驱动电路301、第二驱动电路302、第三驱动电路303和第四驱动电路304,第一驱动电路301,其输入端与DSP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S3;第二驱动电路302,其输入端与DSP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S4;第三驱动电路303,其输入端与DSP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S1;第四驱动电路304,其输入端与DSP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S2。
在开关切换驱动器的控制下,当拓扑切换电路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关断时,使之形成三个续流回路,分别为第一续流回路、第二续流回路和第三续流回路,
该第一续流回路设置为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四开关和第一电容组成的回路;该第二续流回路设置为第二电感、第三开关和第一电容组成的回路;该第三续流回路设置为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三开关和第二电容组成的回路;
当拓扑切换电路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关断,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导通时,使之形成三个闭合回路,分别为第一闭合回路、第二闭合回路和第三闭合回路,
该第一闭合回路设置为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组成的回路;该第二闭合回路设置为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和第二电容组成的回路;该第三闭合回路设置为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开关组成的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还包括采集模块1,该采集模块1与处理器相连,用于采集输出的电压信号,可以设置为电压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系统,这样,处理器接收电压信号,通过开关切换驱动器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进行逆变时,可将交流侧连接至交流电源或者电网,直流侧连接蓄电池等负载,以执行对负载供电等操作,具体地,
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测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借助处理器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第一次电压信号处理,将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做差,得到差值信号;对差值信号进行第二次电压信号处理,得到控制信号;对控制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第三次电压信号处理,当控制信号大于载波信号时,控制开关切换驱动器调控该变换器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和第一开关关断,以导通第一续流回路、第二续流回路和第三续流回路,此时蓄电池和第一电感放电并同时给第一电容充电储能,蓄电池和第一电感放电并同时为第二电感充电储能,第二电容和第三电感放电并同时为第三电容充电储能,使得变换器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以完成交流电源的逆变过程;
当控制信号小于载波信号时,控制开关切换驱动器调控变换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导通,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关断,以导通第一闭合回路、第二闭合回路和第三闭合回路,此时蓄电池放电并给第一电感充电储能,第二电感放电并为第二电容充电储能,第一电容和第三电容放电并同时为第三电感充电储能,使得变换器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以完成交流电源的逆变过程;
在进行整流时,可将交流侧连接至交流电源,直流侧连接蓄电池等负载,以执行对蓄电池充电等操作,具体地,
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测输出直流电压信号,借助处理器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第一次电压信号处理,将输出直流电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做差,得到差值信号;对差值信号进行第二次电压信号处理,得到控制信号;对控制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第三次电压信号处理,当控制信号大于载波信号时,控制开关切换驱动器调控该变换器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和第一开关关断,以导通第一续流回路、第二续流回路和第三续流回路,此时第一电容和第四电容放电并给第一电感充电储能,第二电感放电并给第一电感和第四电容充电储能,交流电源和第三电容放电并给第三电感和第二电容充电储能,使得变换器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以完成交流电源的整流过程;
当控制信号小于载波信号时,控制开关切换驱动器调控变换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导通,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关断,以导通第一闭合回路、第二闭合回路和第三闭合回路,此时第一电感放电并给第四电容充电储能,第二电容放电并给第二电感充电储能,交流电源和第三电感放电并给第一电容充电储能,使得变换器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以完成交流电源的整流过程。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4)

1.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开关切换驱动器、拓扑切换电路,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一端连接直流侧,另一端连接交流侧,且所述直流侧的负极与交流侧的负极共同接地;
所述处理器下发控制信号至开关切换驱动器,所述开关切换驱动器接收控制指令,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
所述拓扑切换电路包括依次并联在直流侧和交流侧之间的第四电容、第一开关、第一电容、第三开关、第三电容,在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一开关之间串联有第一电感、在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一电容之间串联有第四开关,在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三开关之间串联有第二电感,在所述第三开关和第三电容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和第三电感,在所述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的两端并联有第二开关;
所述开关控制驱动器设置有四个驱动电路,分别对应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处理器同时下发的两路控制信号,它们分别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且两路控制信号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关断,使之形成三个续流回路,分别为第一续流回路、第二续流回路和第三续流回路,
所述第一续流回路设置为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四开关和第一电容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二续流回路设置为第二电感、第三开关、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四开关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三续流回路设置为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三开关和第二电容组成的回路;
所述拓扑切换电路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关断,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导通,使之形成三个闭合回路,分别为第一闭合回路、第二闭合回路和第三闭合回路,所述第一闭合回路设置为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二闭合回路设置为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和第二电容组成的回路;
所述第三闭合回路设置为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开关组成的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均为MOS管和/或IGBT,所述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均为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处理器相连,用于采集输出的电压信号,所述处理器接收电压信号,通过开关切换驱动器控制拓扑切换电路中各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改变拓扑切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升降压双向变换器处于整流工作模式或者逆变工作模式。
CN202321458658.8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Active CN22105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8658.8U CN221058196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8658.8U CN221058196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8196U true CN221058196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8658.8U Active CN221058196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58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8913B (zh) 一种单级式基于交错并联无桥pfc电路和llc谐振的隔离型ac-dc变换器
CN102223068B (zh) 一种组合式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9104108B (zh) 一种带有有源箝位的软开关型单级式高频隔离整流器
CN101895223B (zh) 双Cuk升降压输出并联型逆变器
CN109980978B (zh) 一种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
CN110912245B (zh) 一种三端口集成式光伏储能变换器
CN107959429B (zh) 一种耦合电感升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29878A (zh) 一种新型双向ac/dc变换器
Yang et al. Single-phase high-gain bidirectional dc/ac converter based on high step-up/step-down dc/dc converter and dual-input dc/ac converter
CN112737293A (zh) 一种非隔离型集成升压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77013A (zh) 一种宽输入电压低损耗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Khosroshahi et al. A new coupled inductor-based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for PV applications
CN102355128A (zh) 高变比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
Maheri et al. A new transformer-less single switch Boost DC-DC converter with lower stress
CN108736707B (zh) 一种具有开关电感结构的boost变换器
CN221058196U (zh) 一种无共模漏电流的升降压双向变换器
Chen et al. A novel soft-switching grid-connected PV inverter and its implementation
CN112532100A (zh) 一种基于lclc谐振的双向混合整流器
Sukhi et al. Battery Charger using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N204696956U (zh) 基于增强型z源网络的光伏逆变器
Kangappadan et al. Interleaved buck converter with continuous supply current using OCC technique
CN115276401B (zh) 一种非隔离型部分功率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13328620B (zh) 三相谐波电流注入型可升压降压变换器
CN113904576B (zh) 一种集成升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Kumar et al. Dual-Input Bridgeless PFC Charger for Solar Photovoltaic Panel Mounted Light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