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6741U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56741U CN221056741U CN202322396981.3U CN202322396981U CN221056741U CN 221056741 U CN221056741 U CN 221056741U CN 202322396981 U CN202322396981 U CN 202322396981U CN 221056741 U CN221056741 U CN 2210567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spacer
- image side
- optical imaging
- optical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包括: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L/f<0.8;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5、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45满足:f5×N5/EP45>8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手机拍照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远距离景物的拍摄需求,现在的手机一般会配备一颗长焦镜头用于长焦段拍摄。同时,由于长焦镜头的视野比广角镜头小得多,可以更好地聚焦局部的细节,这一特点也可以用于改善构图以及拍摄人像。虽然长焦镜头有诸多优点,但是长焦镜头存在画质损失的问题。长焦镜头是靠近物侧方的透镜排布紧凑,靠近像侧方的透镜排布分散,然而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通常较大,该尺寸的波动对镜头性能影响较大,并且由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的间隔件的厚度较大,也会影响镜头组立的稳定性。因此,设计一款可以实现系统长焦的同时具有高画质的特点的光学成像镜头,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包括: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L/f<0.8;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5、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45满足:f5×N5/EP45>85.0。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包括:第三间隔件,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34、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满足:2.0<EP34/CT5+CT6/CP5<3.0。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包括: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满足:2.5<f12/d2s<4.0。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其中,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包括: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满足:2.0<R12/R11<6.0及-0.1<(D5m-DT61)/f6≤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满足:1.0<CP5/T56+CP4/T45<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满足:-80.0<f4/d4s<-50.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三间隔件,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其中,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23、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34、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满足:1.5<(EP23+EP34)/T34<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第一间隔件,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与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满足:2.5<(T23+CP2)/(T12+CP1)<6.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件;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与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满足:-4.5<f23/d3s<-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折射率都大于1.68,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满足:9.0<f45/d5s<1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第一间隔件,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其中,镜筒的物侧端面与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01、第一间隔件与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12、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0<EP01/f1+EP12/f2<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件;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0.5<(D3s-d3s+DT32)/R6<1.0。
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L/f<0.8及f5×N5/EP45>85.0,通过合理控制镜筒的最大高度和镜头的焦距的比值,可以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在长焦范围内,为了获得较长的焦距,镜头长度需要较大,长焦镜头的透镜位置分布通常是靠近物侧方的透镜排布紧凑,靠近像侧方的透镜排布分散,导致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通常较大,该尺寸的波动对镜头性能影响较大,并且由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的间隔件的厚度较大,也会影响镜头组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五透镜的折射率、焦距、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的关系,把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由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较大而导致组立稳定性和成像质量问题,有助于提高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的精度和组立稳定性,从而提高拍摄的画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六片式镜头的离焦曲线图和拍摄照片;
图2C和图2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离焦曲线图和拍摄照片;
图3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离焦曲线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离焦曲线图;
图7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离焦曲线图;
图9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A至图10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离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透镜组、镜筒及间隔件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不限于一个实施例中的透镜组只能与该实施例的镜筒、间隔件等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些本领域经常用到透镜的参数例如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未在图1中示出,图1仅示例性示出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镜筒以及间隔件的部分参数,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如图1所示,L表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EP01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与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12为第一间隔件与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23为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34为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45为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CP1表示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表示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3为第三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为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为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d2s表示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表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为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为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5m为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间隔距离。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可以包括第一间隔件、第二间隔件、第三间隔件、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中的至少之一,其中,第一间隔件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三间隔件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可以包括置于第一间隔件与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辅助间隔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可以包括置于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辅助间隔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还可以包括置于第五间隔件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辅助间隔件。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不具体限定间隔件的数量,在任意两透镜之间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间隔件,整个光学成像镜头也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间隔件。间隔件有助于光学成像镜头拦截多余的折反射光路,减少杂光、鬼影的产生。间隔件和镜筒间增加辅助承靠,有利于改善透镜间由于大段差造成的组立稳定性差、性能良率低等问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L/f<0.8,其中,L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L/f<0.8,可以确定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在长焦范围内,由方程L/f<0.8可得,为了获得较长的焦距,镜头长度需要较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f5×N5/EP45>85.0,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N5为第五透镜的折射率,EP45为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满足条件式f5×N5/EP45>85.0,可以把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提高间隔件的精度和组立稳定性,从而提高拍摄的画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EP34/CT5+CT6/CP5<3.0,其中,EP34为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P5为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第三间隔件像侧面与第四间隔件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越大,镜头的组立稳定性越差,所以通过控制该间隔距离,可满足镜头组立稳定性的需求,通过控制该条件式,可以更好控制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的厚度、成像质量和间隔距离,降低该位置透镜敏感性和对整个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的影响,同时提高光学成像镜头靠近成像面部分的组立稳定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5<f12/d2s<4.0,其中,f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d2s为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作用是将外部环境的光线导入到镜头系统中,光线经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后会发散开来,通过控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和第二间隔件的内径,可以减少光线进入光学承靠部分,从而减少杂光产生,提高拍摄画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R12/R11<6.0及-0.1<(D5m-DT61)/f6≤0,其中,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5m为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T6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通过控制条件式-0.1<(D5m-DT61)/f6≤0,有助于控制光线传递到第六透镜的分散状态;通过控制条件式2.0<R12/R11<6.0,调整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有助于保证光线从第六透镜发散到像面的均匀性,提高画面整体品质。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可以包括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其中,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L/f<0.8及f5×N5/EP45>85.0,其中,L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N5为第五透镜的折射率,EP45为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本申请满足L/f<0.8及f5×N5/EP45>85.0,通过合理控制镜筒的最大高度和镜头的焦距的比值、第五透镜的折射率、焦距、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的关系,可以确定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在长焦范围内,为了获得较长的焦距,镜头长度需要较大,把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由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较大而导致组立稳定性和成像质量问题,有助于提高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的精度和组立稳定性,从而提高拍摄的画质。
现有的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位置分布通常是靠近物侧方的透镜排布紧凑,靠近像侧方的透镜排布分散,而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通常较大,该尺寸的波动对镜头性能影响较大,并且由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的间隔件的厚度较大,也会影响镜头组立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成像质量。
以下结合实施例1、图2A至图2D详细说明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主要改进点之一: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f5×N5/EP45>85.0,通过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的折射率、焦距、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的关系,把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之间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现有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不满足上述条件式,例如,现有技术以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f5×N5/EP45<85.0的情况为例,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满足f5×N5/EP45<85.0时(现有技术)的离焦曲线图,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满足f5×N5/EP45>85.0时(本申请)的离焦曲线图,离焦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焦移(mm),纵坐标代表OTF系数。由图2A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满足f5×N5/EP45<85.0时(现有技术),离焦曲线峰值的位置比较分散,说明镜头的焦点偏移较大,成像效果模糊,其拍摄照片如图2B所示。由图2C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满足f5×N5/EP45>85.0时(本申请),离焦曲线峰值的位置比较集中,说明镜头的焦点汇聚较好,而且所有的离焦特性曲线的峰值都处于较高值区域,成像的对比度优秀,拍摄效果清晰,其拍摄照片如图2D所示。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可以包括第三间隔件、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其中,第三间隔件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EP34/CT5+CT6/CP5<3.0,其中,EP34为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P5为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第三间隔件像侧面与第四间隔件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越大,镜头的组立稳定性越差,所以通过控制该间隔距离,可满足镜头组立稳定性的需求,满足2.0<EP34/CT5+CT6/CP5<3.0,可以更好控制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的厚度、成像质量和间隔距离,降低该位置透镜敏感性和对整个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的影响,同时提高光学成像镜头靠近成像面部分的组立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可以包括第二间隔件、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其中,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5<f12/d2s<4.0,其中,f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d2s为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作用是将外部环境的光线导入到镜头系统中,光线经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后会发散开来,通过控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和第二间隔件的内径,可以减少光线进入光学承靠部分,从而减少杂光产生,提高拍摄画质。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可包括第二间隔件、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其中,第二间隔件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件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件置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像侧面相接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R12/R11<6.0及-0.1<(D5m-DT61)/f6≤0,其中,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5m为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T6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通过控制条件式-0.1<(D5m-DT61)/f6≤0,有助于控制光线传递到第六透镜的分散状态;通过控制条件式2.0<R12/R11<6.0,调整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有助于保证光线从第六透镜发散到像面的均匀性,提高画面整体品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CP5/T56+CP4/T45<1.5,其中,CP4为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为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为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满足1.0<CP5/T56+CP4/T45<1.5,通过控制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厚度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比值,能够有效提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可以保证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整体的厚度均匀性,提高组立稳定性和性能一致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80.0<f4/d4s<-50.0,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d4s为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满足-80.0<f4/d4s<-50.0,有助于优化经过第四透镜产生的漏光问题,控制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可以改变镜片非球面外径大小和光线的离轴高度,控制第四间隔件的内径,可以拦截经过第四镜片有效径边缘的漏光光束,降低漏光风险,提高镜头成像品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5<(EP23+EP34)/T34<2.0,其中,EP23为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34为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满足1.5<(EP23+EP34)/T34<2.0,有利于合理配置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使镜片厚度和间隔更加均匀,可有效降低镜头的厚度敏感性,矫正场曲。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5<(T23+CP2)/(T12+CP1)<6.0,其中,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P1为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为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满足2.5<(T23+CP2)/(T12+CP1)<6.0,可以控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对光焦度进行合理分配,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上限;另外,通过该条件式能够保证第一间隔件和第二间隔件的壁厚,提升间隔件的均匀性和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组立的稳定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4.5<f23/d3s<-3.0,其中,f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d3s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第二透镜为凸凹或者凹凹透镜、第三透镜为凸凹透镜,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将第一透镜汇聚的光线发散,满足-4.5<f23/d3s<-3.0,通过控制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和第三间隔件的内径的比值,可以控制镜头的相对照度和光圈数等光学系统的主值参数,获得期望的成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9.0<f45/d5s<11.0,其中,f45为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d5s为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满足9.0<f45/d5s<11.0,通过选择这种材料性能搭配,有助于改变光线通过第四透镜、第五透镜时的折射和散射,从而减小系统球差,提高像面画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0<EP01/f1+EP12/f2<0.5,其中,EP01为镜筒的物侧端面与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12为第一间隔件与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第一透镜负责将环境光束汇聚,第二透镜负责将汇聚光束发散开来,通过满足0.0<EP01/f1+EP12/f2<0.5,可以控制光学成像镜头捕获光线的能力,有利于在暗光环境下,获得较高的成像画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5<(D3s-d3s+DT32)/R6<1.0,其中,D3s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T32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第三透镜起发散光线的作用,通过满足0.5<(D3s-d3s+DT32)/R6<1.0,可以控制光线的发散程度,有助于光线更加均匀得传递到第四透镜,并且通过控制第三间隔件的内外径尺寸,可以控制第四透镜之后的外径尺寸,减少镜片之间的段差长度,提高镜片成型可行性以及组立稳定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所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透镜,例如上文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以及各间隔件的排布等,使透镜与镜筒配合的各档位跨度较为均匀,增强了光线汇聚的能力,提高超薄、大像面、小型化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地,参照图3A至图4E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参照图5A至图6E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4的光学成像镜头;参照图7A至图8E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6的光学成像镜头;参照图9A至图10E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8的光学成像镜头。
实施例1
图3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
如图3A所示,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第一透镜E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未示出)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表2-1和表2-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和A30。
表2-1
面号 | A18 | A20 | A22 | A24 | A26 | A28 | A30 |
S1 | -8.3289E-05 | -1.3434E-05 | -1.2355E-05 | 6.3419E-07 | -3.8908E-06 | -1.0498E-06 | -4.8989E-06 |
S2 | 1.6669E-04 | -7.7967E-05 | 3.5350E-05 | -1.7973E-05 | 9.3232E-06 | -2.8601E-06 | 2.2205E-07 |
S3 | 8.8991E-05 | -4.6906E-05 | 1.5928E-05 | -7.4682E-06 | 2.8475E-06 | -1.1653E-06 | -8.2475E-07 |
S4 | -4.1014E-06 | -5.2227E-06 | 1.4051E-06 | -2.0624E-06 | 9.1103E-07 | 1.4083E-08 | 0.0000E+00 |
S5 | -4.7434E-06 | 4.5731E-06 | -4.7045E-06 | 1.4584E-06 | -3.5838E-06 | 3.4391E-06 | -1.0424E-06 |
S6 | 3.1189E-06 | 1.3374E-06 | 4.5056E-07 | -9.9766E-07 | 1.5832E-06 | -1.5758E-06 | 0.0000E+00 |
S7 | -9.1431E-08 | 7.3530E-06 | -1.7478E-06 | 2.7048E-06 | -2.3286E-06 | 1.0928E-06 | -1.1243E-06 |
S8 | 2.0283E-06 | -6.1987E-06 | -3.7096E-06 | -3.2108E-06 | -5.5249E-08 | 1.1728E-06 | 1.1278E-06 |
S9 | -9.2390E-04 | -6.0105E-05 | 2.4044E-04 | -3.9642E-05 | -1.6818E-04 | -1.3000E-04 | -4.8324E-05 |
S10 | -3.9510E-04 | 9.4417E-04 | 1.1755E-03 | 4.1346E-04 | 1.3690E-06 | -6.7446E-05 | -2.4513E-05 |
S11 | 7.8532E-04 | -4.5700E-04 | 5.2266E-04 | 2.3044E-04 | -1.2321E-05 | 5.8025E-05 | 7.9824E-05 |
S12 | 3.2574E-04 | 2.5505E-04 | 1.3844E-04 | 1.9105E-05 | -1.8343E-05 | -1.4278E-05 | 1.0632E-06 |
表2-2
表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的数值。
参数 | f(mm) | DT32(mm) | DT61(mm) |
数值 | 7.25 | 1.11 | 2.47 |
表3
如图3A所示,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七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4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4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18 | 0.018 | 0.496 | 0.463 | 0.914 | 0.784 | 0.410 | 0.410 | 0.356 | 1.662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184 | 2.700 | 1.316 | 2.128 | 2.901 | 5.299 |
表4
实施例2
图3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
如图3B所示,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与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完全相同,其基本参数详见表1至表3,不再赘述。
如图3B所示,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七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5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5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24 | 0.018 | 0.490 | 0.495 | 1.178 | 0.667 | 0.456 | 0.410 | 0.352 | 1.416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071 | 2.145 | 1.478 | 2.352 | 2.986 | 5.599 |
表5
图4A示出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4E示出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离焦曲线,其表示焦点偏移情况。根据图4A至图4E可知,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图5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
如图5A所示,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第一透镜E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未示出)上。
表6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7-1和表7-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和A3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6
表7-1
面号 | A18 | A20 | A22 | A24 | A26 | A28 | A30 |
S1 | -8.6966E-05 | -1.2809E-05 | -1.3867E-05 | 2.8743E-06 | -1.7050E-06 | 3.1587E-06 | -4.9736E-06 |
S2 | 1.5203E-04 | -6.9058E-05 | 3.0754E-05 | -1.6203E-05 | 8.0637E-06 | -1.9564E-06 | -1.6959E-07 |
S3 | 7.2022E-05 | -3.9106E-05 | 1.1103E-05 | -5.0485E-06 | 2.1362E-06 | 5.0055E-07 | -1.2296E-06 |
S4 | -4.4699E-06 | -4.1861E-06 | 4.9587E-06 | -1.0555E-06 | 1.7015E-06 | -6.0872E-07 | 0.0000E+00 |
S5 | -4.4650E-07 | 6.8519E-06 | -3.6532E-06 | 7.5615E-07 | -3.7775E-06 | 3.8961E-06 | -1.0070E-06 |
S6 | 1.7764E-05 | 6.4820E-06 | 4.1478E-06 | 1.8530E-07 | 3.4358E-06 | -6.1309E-07 | 0.0000E+00 |
S7 | 7.8368E-06 | 1.4953E-05 | -9.1201E-07 | 5.9295E-06 | -2.4344E-06 | 2.4103E-06 | -1.6281E-06 |
S8 | 1.0654E-06 | -1.0969E-05 | -8.6028E-06 | -6.5869E-06 | -3.0699E-06 | -6.4330E-07 | -4.7829E-07 |
S9 | -1.0955E-03 | 1.1344E-04 | 1.7366E-04 | -1.6193E-04 | -1.5175E-04 | -5.8830E-05 | -5.5665E-06 |
S10 | -2.3143E-03 | -2.8708E-04 | 5.6977E-05 | -1.1600E-04 | 1.8558E-05 | 8.5168E-05 | 4.4711E-05 |
S11 | 7.8357E-04 | -3.0125E-04 | 5.2266E-04 | 1.3725E-04 | -5.3505E-05 | 5.7625E-05 | 1.8860E-05 |
S12 | 8.1223E-04 | 5.3303E-04 | 1.6498E-04 | 8.7042E-05 | 1.4181E-05 | 5.7744E-05 | 2.4738E-05 |
表7-2
表8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的数值。
参数 | f(mm) | DT32(mm) | DT61(mm) |
数值 | 7.25 | 1.10 | 2.49 |
表8
如图5A所示,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八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置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9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9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18 | 0.018 | 0.496 | 0.495 | 0.914 | 0.806 | 0.350 | 0.447 | 0.316 | 1.346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184 | 2.700 | 1.397 | 2.083 | 2.876 | 5.299 |
表9
实施例4
图5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B所示,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与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完全相同,其基本参数详见表6至表8,不再赘述。
如图5B所示,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八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置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10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24 | 0.018 | 0.506 | 0.489 | 1.187 | 0.769 | 0.388 | 0.437 | 0.316 | 1.282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065 | 2.231 | 1.444 | 2.156 | 2.962 | 5.678 |
表10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6E示出了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离焦曲线,其表示焦点偏移情况。根据图6A至图6E可知,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图7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
如图7A所示,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第一透镜E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未示出)上。
表11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2-1和表12-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和A3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1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5.3304E-01 | -6.2760E-02 | 9.1266E-04 | -4.2743E-03 | 2.7974E-04 | -2.5949E-04 | 1.8253E-06 |
S2 | 4.9340E-02 | -8.2184E-03 | -2.5488E-03 | 1.5867E-03 | -1.2532E-03 | 5.7434E-04 | -2.9384E-04 |
S3 | 1.6429E-01 | 1.7135E-02 | -4.1594E-03 | 1.7575E-03 | -1.4004E-03 | 2.7278E-04 | -2.3419E-04 |
S4 | 1.3421E-01 | 2.1350E-02 | -2.9907E-03 | -2.2402E-04 | -5.5850E-04 | -9.1193E-05 | -6.1227E-05 |
S5 | 1.1864E-01 | 1.2892E-02 | -1.0292E-03 | 6.8624E-04 | -5.1368E-06 | 3.7908E-05 | 1.0064E-05 |
S6 | 2.7732E-02 | 3.9170E-03 | -1.0325E-03 | 2.1198E-04 | -1.7630E-05 | 1.8643E-05 | 2.4788E-06 |
S7 | -1.6965E-01 | -5.9024E-03 | -2.5138E-03 | -4.1881E-04 | 7.3078E-06 | 6.9729E-06 | 3.3356E-05 |
S8 | -2.3650E-01 | 8.7121E-03 | 1.2952E-03 | 1.8592E-03 | 8.0583E-04 | 2.6866E-04 | 7.0223E-05 |
S9 | -7.8609E-01 | 1.1510E-01 | 4.3159E-02 | -6.7148E-03 | -3.3458E-03 | 7.1858E-04 | 5.4934E-04 |
S10 | -7.0123E-01 | 1.9222E-01 | 2.9627E-02 | -1.9023E-02 | 3.6897E-03 | 5.5125E-03 | 2.3878E-04 |
S11 | -3.9871E-01 | 2.6918E-01 | -7.6072E-02 | -1.0457E-03 | 1.6786E-02 | 4.1483E-03 | 8.2895E-04 |
S12 | -8.7878E-01 | 1.2502E-01 | -1.6711E-03 | 5.3782E-03 | -1.9763E-03 | -1.6936E-03 | -1.2130E-03 |
表12-1
面号 | A18 | A20 | A22 | A24 | A26 | A28 | A30 |
S1 | -6.1350E-05 | -8.4271E-06 | -1.2499E-05 | -8.8503E-07 | -3.2198E-06 | -2.6677E-07 | -3.5053E-06 |
S2 | 1.3913E-04 | -6.3234E-05 | 2.6946E-05 | -1.4894E-05 | 9.1265E-06 | -2.2794E-06 | -3.3621E-07 |
S3 | 6.2197E-05 | -3.7732E-05 | 9.4338E-06 | -7.5106E-06 | 1.6291E-06 | -1.0346E-06 | -1.6772E-06 |
S4 | -7.1079E-07 | -2.0058E-06 | 1.8179E-06 | -1.4847E-06 | 7.9414E-07 | -4.0736E-07 | 0.0000E+00 |
S5 | -1.0799E-06 | 4.6406E-06 | -3.0011E-06 | 1.2755E-06 | -1.8294E-06 | 1.9243E-06 | -6.9083E-07 |
S6 | 2.6508E-06 | -4.4803E-07 | 1.5259E-06 | -3.9821E-07 | 1.8019E-06 | -8.6388E-07 | 0.0000E+00 |
S7 | 3.5908E-06 | 1.2739E-05 | -1.0627E-06 | 4.7787E-06 | -2.0505E-06 | 2.1258E-06 | -1.5605E-06 |
S8 | -8.7970E-07 | -1.1652E-05 | -1.3619E-05 | -7.0491E-06 | -3.9827E-06 | 2.0262E-07 | -7.5284E-07 |
S9 | 3.2056E-04 | 8.0196E-04 | 9.2804E-04 | 5.5390E-04 | 1.5793E-04 | -1.5712E-05 | -3.2695E-05 |
S10 | -4.7053E-04 | 1.7151E-03 | 2.5161E-03 | 1.6100E-03 | 5.1879E-04 | 3.1505E-05 | -3.7864E-05 |
S11 | 1.2466E-04 | -7.4546E-04 | 5.2266E-04 | 6.3885E-04 | 3.1495E-04 | 2.7917E-04 | 1.4653E-04 |
S12 | 9.0803E-05 | 2.6526E-04 | 1.1901E-04 | 5.8846E-05 | 2.1838E-05 | -1.1634E-05 | -1.2124E-05 |
表12-2
表1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的数值。
参数 | f(mm) | DT32(mm) | DT61(mm) |
数值 | 7.25 | 1.10 | 2.43 |
表13
如图7A所示,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八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置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14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14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18 | 0.018 | 0.496 | 0.520 | 0.873 | 0.846 | 0.364 | 0.433 | 0.261 | 1.346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067 | 2.700 | 1.797 | 2.071 | 2.833 | 5.299 |
表14
实施例6
图7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B所示,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与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完全相同,其基本参数详见表11至表13,不再赘述。
如图7B所示,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八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一辅助间隔件P1b置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15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15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24 | 0.018 | 0.417 | 0.514 | 0.867 | 0.764 | 0.464 | 0.494 | 0.261 | 1.388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164 | 2.036 | 1.797 | 2.139 | 2.841 | 5.399 |
表15
图8A示出了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8E示出了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离焦曲线,其表示焦点偏移情况。根据图8A至图8E可知,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图9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
如图9A所示,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第一透镜E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未示出)上。
表16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7-1和表17-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和A3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6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5.3293E-01 | -6.3219E-02 | 1.2743E-03 | -4.0455E-03 | 3.4856E-04 | -2.7520E-04 | -2.2915E-05 |
S2 | 4.9418E-02 | -7.4223E-03 | -2.4787E-03 | 1.5894E-03 | -1.3487E-03 | 6.1639E-04 | -3.1948E-04 |
S3 | 1.6503E-01 | 1.6850E-02 | -4.2084E-03 | 1.5921E-03 | -1.4965E-03 | 2.6176E-04 | -2.3934E-04 |
S4 | 1.3477E-01 | 2.0589E-02 | -2.8177E-03 | -2.7702E-04 | -5.5168E-04 | -1.1017E-04 | -5.7905E-05 |
S5 | 1.2274E-01 | 1.3166E-02 | -9.3385E-04 | 7.4496E-04 | -3.5442E-06 | 3.2334E-05 | 9.8259E-06 |
S6 | 2.8050E-02 | 4.5452E-03 | -1.0745E-03 | 2.6892E-04 | -7.6125E-06 | 2.1994E-05 | 2.8830E-06 |
S7 | -1.7689E-01 | -6.1240E-03 | -2.7526E-03 | -4.1465E-04 | -5.1826E-06 | 6.8070E-06 | 2.8646E-05 |
S8 | -2.5242E-01 | 6.0784E-03 | -6.5102E-06 | 1.4571E-03 | 6.1491E-04 | 2.2536E-04 | 6.4908E-05 |
S9 | -7.7592E-01 | 1.2935E-01 | 3.8334E-02 | -7.3956E-03 | -3.0746E-03 | 4.0803E-04 | -1.3554E-04 |
S10 | -6.5964E-01 | 2.0421E-01 | 3.0366E-02 | -1.0834E-02 | 5.9221E-03 | 5.2077E-03 | -1.3120E-03 |
S11 | -4.0998E-01 | 2.6626E-01 | -7.2731E-02 | -1.3362E-03 | 1.2049E-02 | 5.5380E-03 | 2.9792E-03 |
S12 | -8.9841E-01 | 1.3168E-01 | -3.0957E-03 | 7.7060E-03 | -2.0929E-03 | -1.5392E-03 | -1.0233E-03 |
表17-1
面号 | A18 | A20 | A22 | A24 | A26 | A28 | A30 |
S1 | -7.4443E-05 | -1.2290E-05 | -1.3592E-05 | -1.7781E-06 | -5.1776E-06 | -1.6586E-06 | -4.4567E-06 |
S2 | 1.5375E-04 | -7.2808E-05 | 3.2744E-05 | -1.6593E-05 | 9.7883E-06 | -3.5466E-06 | 1.1963E-07 |
S3 | 6.6015E-05 | -4.2754E-05 | 1.0763E-05 | -8.2455E-06 | 1.6021E-06 | -1.4828E-06 | -1.6037E-06 |
S4 | 4.1316E-07 | -1.5063E-06 | 1.1559E-06 | -1.9524E-06 | 4.6053E-07 | -5.4005E-08 | 0.0000E+00 |
S5 | -1.7333E-06 | 4.0147E-06 | -3.7178E-06 | 1.1044E-06 | -1.5148E-06 | 1.8302E-06 | -7.4021E-07 |
S6 | 3.2556E-06 | 3.3510E-07 | 1.9342E-06 | -6.6311E-07 | 1.3557E-06 | -8.4431E-07 | 0.0000E+00 |
S7 | 3.6646E-06 | 1.0811E-05 | -9.3268E-07 | 3.7798E-06 | -2.1204E-06 | 1.6159E-06 | -1.3618E-06 |
S8 | 1.3955E-05 | -1.5284E-06 | -4.7050E-06 | -3.8945E-06 | -1.5553E-06 | 4.7225E-07 | 4.2922E-07 |
S9 | -1.3331E-04 | 5.6763E-04 | 6.8968E-04 | 3.3636E-04 | 3.2338E-05 | -6.1060E-05 | -4.2432E-05 |
S10 | -2.8213E-03 | -8.6061E-04 | 4.0045E-04 | 3.7326E-04 | 4.1604E-05 | -7.5612E-05 | -4.7114E-05 |
S11 | 1.4395E-03 | 1.3504E-04 | 5.2266E-04 | 3.2529E-04 | 9.7315E-05 | 1.1572E-04 | 9.0623E-05 |
S12 | 2.2580E-05 | 1.7603E-04 | 8.4980E-05 | 2.8441E-05 | 1.2884E-05 | -3.2631E-06 | -6.5738E-06 |
表17-2
表18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的数值。
参数 | f(mm) | DT32(mm) | DT61(mm) |
数值 | 7.25 | 1.10 | 2.43 |
表18
如图9A所示,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七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19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19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参数 | CP1 | CP2 | CP4 | CP5 | EP01 | EP12 | EP23 | EP34 | EP45 | d2s |
数值 | 0.018 | 0.018 | 0.419 | 0.600 | 1.014 | 0.693 | 0.410 | 0.410 | 0.318 | 1.346 |
参数 | d3s | D3s | d4s | d5s | D5m | L | ||||
数值 | 1.071 | 2.700 | 1.316 | 2.119 | 2.872 | 5.319 |
表19
实施例8
图9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B所示,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件。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与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组完全相同,其基本参数详见表16至表18,不再赘述。
如图9B所示,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七个间隔件,即第一间隔件P1、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第四间隔件P4、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第五间隔件P5及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第一间隔件P1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件P4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辅助间隔件P4b置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件P5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辅助间隔件P5b置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且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表20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20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上述间隔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20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0E示出了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离焦曲线,其表示焦点偏移情况。根据图10A至图10E可知,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表21中所示的关系。
条件式/实施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P5/T56+CP4/T45 | 1.312 | 1.365 | 1.427 | 1.425 | 1.245 | 1.158 | 1.268 | 1.167 |
f4/d4s | -75.960 | -67.669 | -64.428 | -62.347 | -55.642 | -55.642 | -75.960 | -66.364 |
EP34/CT5+CT6/CP5 | 2.434 | 2.350 | 2.603 | 2.591 | 2.252 | 2.436 | 2.068 | 2.268 |
L/f | 0.731 | 0.772 | 0.731 | 0.783 | 0.731 | 0.745 | 0.734 | 0.754 |
f5×N5/EP45 | 86.752 | 87.738 | 95.007 | 95.007 | 112.794 | 112.794 | 97.320 | 88.941 |
(T23+CP2)/(T12+CP1) | 4.834 | 4.425 | 2.941 | 2.743 | 4.830 | 4.449 | 5.891 | 5.362 |
(EP23+EP34)/T34 | 1.544 | 1.629 | 1.505 | 1.556 | 1.602 | 1.924 | 1.659 | 1.865 |
f12/d2s | 2.703 | 3.172 | 3.230 | 3.390 | 3.468 | 3.365 | 3.473 | 3.524 |
f23/d3s | -3.414 | -3.775 | -3.155 | -3.508 | -4.057 | -3.716 | -4.013 | -4.191 |
f45/d5s | 10.432 | 9.440 | 10.520 | 10.166 | 10.043 | 9.723 | 10.522 | 10.410 |
EP01/f1+EP12/f2 | 0.185 | 0.277 | 0.187 | 0.276 | 0.159 | 0.166 | 0.216 | 0.266 |
(D3s-d3s+DT32)/R6 | 0.727 | 0.605 | 0.772 | 0.669 | 0.723 | 0.521 | 0.698 | 0.528 |
R12/R11 | 4.258 | 4.258 | 2.851 | 2.851 | 5.063 | 5.063 | 5.765 | 5.765 |
(D5m-DT61)/f6 | -0.052 | -0.062 | -0.042 | -0.052 | -0.052 | -0.053 | -0.053 | -0.054 |
表21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以及置于所述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其中,
所述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
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
第四间隔件,置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
第五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
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L/f<0.8;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5、所述第四间隔件与所述第五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45满足:f5×N5/EP45>8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所述第五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满足:1.0<CP5/T56+CP4/T4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满足:-80.0<f4/d4s<-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
第二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
第三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
其中,
所述第二间隔件与所述第三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23、所述第三间隔件与所述第四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34、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满足:1.5<(EP23+EP34)/T34<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件;
所述第三间隔件与所述第四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间隔EP34、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所述第五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满足:2.0<EP34/CT5+CT6/CP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
第一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
第二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
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所述第一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与所述第二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满足:2.5<(T23+CP2)/(T12+CP1)<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件;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满足:2.5<f12/d2s<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件;
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与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满足:-4.5<f23/d3s<-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都大于1.68,
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所述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满足:9.0<f45/d5s<11.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
第一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
第二间隔件,置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
其中,
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01、所述第一间隔件与所述第二间隔件沿所述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EP12、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0<EP01/f1+EP12/f2<0.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件;
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
0.5<(D3s-d3s+DT32)/R6<1.0。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所述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满足:
2.0<R12/R11<6.0及-0.1<(D5m-DT61)/f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96981.3U CN221056741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光学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96981.3U CN221056741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光学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56741U true CN221056741U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2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96981.3U Active CN221056741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光学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56741U (zh) |
-
2023
- 2023-09-04 CN CN202322396981.3U patent/CN2210567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64560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7436481B (zh) | 摄像透镜组 | |
CN111399175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8333725B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9407280B (zh) | 成像镜头 | |
CN209979916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3423587U (zh) | 摄像镜头 | |
CN111679407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1694139A (zh) | 变焦镜头 | |
CN111338066A (zh) | 变焦透镜组 | |
US20210318527A1 (en) | Zoom Lens Group | |
CN116047724B (zh) | 光学镜头 | |
CN112346214A (zh) | 摄像镜头 | |
CN113126255B (zh) | 光学成像透镜组 | |
CN214375521U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CN221056741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2846106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7233933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2859298A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6953896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20207963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20064489U (zh) | 光学摄像系统 | |
CN219179686U (zh) | 摄像镜头 | |
CN220752373U (zh) | 摄像系统组件 | |
CN211905844U (zh) | 变焦透镜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