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2944U -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2944U
CN221032944U CN202420872408.7U CN202420872408U CN221032944U CN 221032944 U CN221032944 U CN 221032944U CN 202420872408 U CN202420872408 U CN 202420872408U CN 221032944 U CN221032944 U CN 221032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ower
steel tower
wind
fan blad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8724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依兴
黄春平
张日福
张子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Fengk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Feng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Fengk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Feng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8724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2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2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2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包括圆筒形的钢制塔架,钢制塔架内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安装有若干个钢圈环,其中一钢圈环内架设有多层内置架,钢圈环外固定有数组外凸铰接台;多层内置架内设置有第一内置架体,第一内置架体上方安装有第二内置架体,第一内置架体与第二内置架体之间安装有风叶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其风叶组装置安装于钢制塔架中心,配合可独立开启的护门在能够抵御台风的同时,根据风向的变化对应的将其护门开启,使其外界风体灌入钢制塔架之中对横纵截面较大的风叶组装置进行吹动,进而相比三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受风的面积提升,从而间接的使风能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微风的情况下来保证发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风能发电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产生电能的清洁能源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风能是大气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能源形式,其能量来自于大气所吸收的太阳能,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有大约20%转变成为风能。
当前风能发电设备又称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基本采用三叶片进行风能发电,而三叶片风机对风力的要求及其场地的限制较多,使得不利于风能发电设备对发电量及清洁能源的运用总体进行提升,同时三叶片的风力需求,还不易对风能的利用率进行相应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通过将风叶组装置设置于钢制塔架正中,再根据风向的因素对应的开启护门,使其外界风灌入钢制塔架之中对横纵截面较大的风叶组装置进行吹动,进而相比三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受风的面积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包括圆筒形的钢制塔架,所述钢制塔架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若干个钢圈环,其中一所述钢圈环内架设有多层内置架,所述钢圈环外固定有数组外凸铰接台;所述多层内置架内设置有第一内置架体,所述第一内置架体上方安装有第二内置架体,所述第一内置架体与所述第二内置架体之间安装有风叶组装置,所述第二内置架体上表面固定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前方设置有辅助转轴座,所述发电机前方连接有第二伞齿盘。钢制塔架主要采用圆筒形形状,可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搭盖,可超过100米高度甚至更高,其风叶组装置安装于钢制塔架的中心,配合风叶组装置的触发转动从而来带动发电机完成相应的发电,并且发电机前方的辅助转轴座可依据传动轴在完成发电的前提下对下方配件组进行相应的传导。
更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组装置内包括数块风叶片,所述风叶片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传动环,数个所述传动环上均安装有数个辅转滑轮,其中一所述传动环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内啮齿。其中一传动环内壁设置的内啮齿主要起到风叶片在转动的时候进行相应的传动,从而触发传动轴及发电机形成发电工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片可依据所述钢制塔架的直径范围对应增加,所述辅转滑轮上设置与其匹配的滑轨,所述第一内置架体与所述第二内置架体均焊固于所述钢圈环内部,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钢圈环贯穿并且焊接固定。风叶片不仅限于八片,可根据需求对应成本数增加或者减少,而风叶片上下两端均固定的传动环则配合辅转滑轮让其枫叶片旋转的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塔架顶部安装有用于覆盖的顶盖,所述顶盖正中安装有卷缆机,所述卷缆机上设置有数根收放缆绳,所述钢制塔架外表面环形均布有数块护门,所述钢制塔架正下方设置有用于配合的配件组。护门主要用于在台风天气,进行回收,使其钢制塔架进行台风抵御,同时还能够对其风向发生变化时,形成相应的聚风处理,对其进行小风聚进,对应的开启逆风朝向的护门使其钢制塔架内的风叶组装置变成动力吹风完成发电工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件组内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方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旁设置有增压箱,所述增压箱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配电的配电箱,所述固定架上方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其中一端上啮合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末端连接有气动电机,所述固定架上焊固有爬楼梯,所述增压箱后方设置有数个储气罐,所述传动轴其中另一端上连接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上嵌固有啮合齿轮盘,所述连接转杆上嵌固有第一伞齿盘。储气罐主要用于开启气动风轮,在风力调节不足时,通过气罐内的气压兆帕进行正常发电,但风力达到风叶片驱动时,自然充气,解决送电不稳定的问题发生。
更进一步的,所述爬楼梯顶端架设于所述第一内置架体上,所述护门通过轴杆与所述外凸铰接台铰接连接,数根所述收放缆绳顶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护门上方,所述护门通过所述卷缆机与所述收放缆绳进行收放,所述风叶组装置设置于数块所述护门内部。护门通过自身轴杆与外凸铰接台进行插入,并且实现铰接配合,同时护门顶端上有进行单独的收放缆绳进行固定,从而分别控制不同的护门实现开启。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连接转杆与所述辅助转轴座内相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连接转杆上安装的所述第一伞齿盘与所述发电机前方设置的所述第二伞齿盘相啮合,所述爬楼梯相连于所述第一内置架体和所述第二内置架体之间,所述收放缆绳可单独与卷缆机进行配合。第一内置架体与第二内置架体之间用爬楼梯进行连接,以便于安装及检修的过程中人员的上下活动,同时多层内置架并不仅限于两成,可依据使其情况进行内部内置架体数量的增加,同时第一内置架体与第二内置架体中的风叶组装置可进行单独的放电及单独的充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其风叶组装置安装于钢制塔架中心,配合可独立开启的护门在能够抵御台风的同时,根据风向的变化对应的将其护门开启,使其外界风体灌入钢制塔架之中对横纵截面较大的风叶组装置进行吹动,进而相比三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受风的面积提升,从而间接的使风能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微风的情况下来保证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多种用途,首先能够直接发电并网,同时通过配件组内部配件,在风力大小达不到或者无风时,采用储气罐为气动电机形成带动,进而发出稳定电压电源,因此来解决太阳能与风能送电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回收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置架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叶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制塔架-1、顶盖-2、卷缆机-3、收放缆绳-4、护门-5、配件组-6、固定架-61、传动轴-62、驱动轴-63、气动电机-64、储气罐-65、爬楼梯-66、压缩机-67、增压箱-68、配电箱-69、支撑柱-11、钢圈环-12、多层内置架-13、外凸铰接台-14、第一内置架体-131、第二内置架体-132、风叶组装置-133、发电机-134、辅助转轴座-135、连接转杆-621、啮合齿轮盘-622、第一伞齿盘-623、传动环-1331、风叶片-1332、内啮齿-1333、辅转滑轮-1334、第二伞齿盘-13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回收形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的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置架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叶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包括圆筒形的钢制塔架1,钢制塔架1顶部安装有用于覆盖的顶盖2,顶盖2正中安装有卷缆机3,卷缆机3上设置有数根收放缆绳4,钢制塔架1外表面环形均布有数块护门5,钢制塔架1正下方设置有用于配合的配件组6。配件组6内设置有固定架61,固定架61上方安装有压缩机67,压缩机67旁设置有增压箱68,增压箱68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配电的配电箱69,固定架61上方设置有传动轴62,传动轴62其中一端上啮合有驱动轴63,驱动轴63末端连接有气动电机64,固定架61上焊固有爬楼梯66,增压箱68后方设置有数个储气罐65,传动轴62其中另一端上连接有连接转杆621,连接转杆621上嵌固有啮合齿轮盘622,连接转杆621上嵌固有第一伞齿盘623。钢制塔架1内设置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上安装有若干个钢圈环12,其中一钢圈环12内架设有多层内置架13,钢圈环12外固定有数组外凸铰接台14;多层内置架13内设置有第一内置架体131,第一内置架体131上方安装有第二内置架体132,第一内置架体131与第二内置架体132之间安装有风叶组装置133,第二内置架体132上表面固定有发电机134,发电机134前方设置有辅助转轴座135,发电机134前方连接有第二伞齿盘1341。风叶组装置133内包括数块风叶片1332,风叶片1332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传动环1331,数个传动环1331上均安装有数个辅转滑轮1334,其中一传动环1331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内啮齿1333。
其中,钢制塔架1可进行不同大小的搭建,以一座50米直径高度50米圆筒形塔楼为例,占地面积需两亩左右,可发出10M瓦以上电量,超出50米高空,每增加一层为6米,可发电量超1M瓦。
其中,储气罐65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数量增加,同时,还能够配合压缩机进行空气压缩并进入储气罐65内,当微风或者无风的调节下,可由储气罐65释放高压气体,从而对气动电机进行带动,驱使传动轴62带动风叶组装置133进行发电,以至来提升电能供应的稳定性。
其中,内啮齿1333,例如设置1000齿,每当传动环1331内部内啮齿1333一周旋转完,则适配的发电机134则相应的旋转1000圈,同时内啮齿1333需适配相同圈速的发电机134进行配合使用。
其中,压缩机67通过机械高速运转,可产生150度高温供能,高温可用于生产生活,食品或药品的烘干,恒温养殖等使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柱11配合若干个钢圈环12焊固于钢制塔架1,后对配件组6及风叶组装置133安装再其钢制塔架1上,风叶组装置133安装于第一内置架体131与第二内置架体132之间,使用时,钢制塔架1顶部进行顶盖2覆盖,顶盖2正中上安装有卷缆机3,分别控制若干根收放缆绳4,收放缆绳4末端固定于护门5上方,当风向发生变化时,对应逆风朝向的护门5及对应护门5形成开启,使其风体灌入与钢制塔架1中,对横纵截面较大的风叶组装置133进行带动,从而让风叶片1332上的传动环1332及辅转滑轮1334进行旋转,使传动环1331内部的内啮齿1333配合辅助转轴座135上连接的传动轴62在风叶片1332的驱动下对传动环1332带动,内啮齿1333对传动轴62一端连接杆转杆621嵌固的啮合齿轮盘622进行配合,形成转动的同时带动连接转杆621形成旋转,从而第一伞齿盘623,配合间接对发电机134前方连接的第二伞齿盘1341进行传动,进而,完成发电工作,同时传动轴62另一端与驱动轴63配合,对压缩机67进行工作,将空气压缩并进入储气罐65内,当无风或者微风时,可对储气罐65进行开启,让储气罐65内部的兆帕气压配合管道,带动气动电机64从而对驱动轴63进行带动,使其传动轴62传动带动风叶组装置133完成电力供应,以至采用储气罐65为气动电机64形成带动,进而产生稳定的电压,因此来解决太阳能与风能送电不稳定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钢制塔架(1),所述钢制塔架(1)内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上安装有若干个钢圈环(12),其中一所述钢圈环(12)内架设有多层内置架(13),所述钢圈环(12)外固定有数组外凸铰接台(14);
所述多层内置架(13)内设置有第一内置架体(131),所述第一内置架体(131)上方安装有第二内置架体(132),所述第一内置架体(131)与所述第二内置架体(132)之间安装有风叶组装置(133),所述第二内置架体(132)上表面固定有发电机(134),所述发电机(134)前方设置有辅助转轴座(135),所述发电机(134)前方连接有第二伞齿盘(1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装置(133)内包括数块风叶片(1332),所述风叶片(1332)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传动环(1331),数个所述传动环(1331)上均安装有数个辅转滑轮(1334),其中一所述传动环(1331)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内啮齿(1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片(1332)可依据所述钢制塔架(1)的直径范围对应增加,所述辅转滑轮(1334)上设置与其匹配的滑轨,所述第一内置架体(131)与所述第二内置架体(132)均焊固于所述钢圈环(12)内部,所述支撑柱(11)与所述钢圈环(12)贯穿并且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塔架(1)顶部安装有用于覆盖的顶盖(2),所述顶盖(2)正中安装有卷缆机(3),所述卷缆机(3)上设置有数根收放缆绳(4),所述钢制塔架(1)外表面环形均布有数块护门(5),所述钢制塔架(1)正下方设置有用于配合的配件组(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组(6)内设置有固定架(61),所述固定架(61)上方安装有压缩机(67),所述压缩机(67)旁设置有增压箱(68),所述增压箱(68)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配电的配电箱(69),所述固定架(61)上方设置有传动轴(62),所述传动轴(62)其中一端上啮合有驱动轴(63),所述驱动轴(63)末端连接有气动电机(64),所述固定架(61)上焊固有爬楼梯(66),所述增压箱(68)后方设置有数个储气罐(65),所述传动轴(62)其中另一端上连接有连接转杆(621),所述连接转杆(621)上嵌固有啮合齿轮盘(622),所述连接转杆(621)上嵌固有第一伞齿盘(6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楼梯(66)顶端架设于所述第一内置架体(131)上,所述护门(5)通过轴杆与所述外凸铰接台(14)铰接连接,数根所述收放缆绳(4)顶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护门(5)上方,所述护门(5)通过所述卷缆机(3)与所述收放缆绳(4)进行收放,所述风叶组装置(133)设置于数块所述护门(5)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62)通过所述连接转杆(621)与所述辅助转轴座(135)内相连接,所述传动轴(62)通过所述连接转杆(621)上安装的所述第一伞齿盘(623)与所述发电机(134)前方设置的所述第二伞齿盘(1341)相啮合,所述爬楼梯(66)相连于所述第一内置架体(131)和所述第二内置架体(132)之间,所述收放缆绳(4)可单独与卷缆机(3)进行配合。
CN202420872408.7U 2024-04-25 2024-04-25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Active CN221032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72408.7U CN221032944U (zh) 2024-04-25 2024-04-25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72408.7U CN221032944U (zh) 2024-04-25 2024-04-25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2944U true CN221032944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872408.7U Active CN221032944U (zh) 2024-04-25 2024-04-25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2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5383B (zh) 一种风光组合发电装置
CN101777774A (zh) 太阳能、风力发电场并网发电系统
CA2610507A1 (en) Mobile power generator
CN201781288U (zh) 太阳能、风力发电场并网发电系统
CN206942928U (zh) 一种h型垂直轴风光发电机
CN111927709A (zh) 一种船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221032944U (zh)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设备
CN109728763A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的轮载式移动电站
CN209692668U (zh) 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107387331A (zh) 一种用于集成式狭管聚风发电系统的多点支撑架结构
CN207300815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空气监测装置
CN110112993A (zh) 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WO2011063582A1 (zh) 太阳能、风力发电场并网发电系统
CN105244776B (zh) 节能环保空气动能发电箱式变电站
CN109552100A (zh) 一种可调节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4785251A (zh) 一种可防风沙的太阳能光伏固定支架
CN112032007B (zh) 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
CN114320753A (zh) 一种塔楼式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CN107453692A (zh) 一种家用太阳能电池板
CN208750609U (zh) 一种可移动式风光互补路灯
CN220896548U (zh) 一种风光储一体机发电机设备
CN217672343U (zh) 一种拖车型太阳能监控车
CN214247570U (zh) 一种设有太阳能板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9412799U (zh) 一种风电光伏发电支架
CN211822159U (zh)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的led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