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9485U -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29485U
CN221029485U CN202323029926.7U CN202323029926U CN221029485U CN 221029485 U CN221029485 U CN 221029485U CN 202323029926 U CN202323029926 U CN 202323029926U CN 221029485 U CN221029485 U CN 221029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plate
groups
plate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299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清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Feixiang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In Handa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Feixiang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In Handa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Feixiang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In Handan City filed Critical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Feixiang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In Handan City
Priority to CN2023230299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29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29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29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政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外部设置有可铰接的折叠组件和可卡接的配重组件,第一支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板,折叠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数量为十组,第二固定杆的数量为五组,配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板底部的第一配重板,第二支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板,第一配重板和第二配重板可卡接安装,折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折叠板,达到对装置进行折叠的目的,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便于人工单人可对装置进行收纳和铺放的效果,减轻人工的使用压力,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在路基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路基进行压膜处理。
公告号为CN211006280U的实用新型涉及路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路面基层环保型施工用压膜结构,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覆盖物基层,所述覆盖物基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保湿层,所述保湿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遮阳层,所述遮阳层的上端面与边框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边框为一种软性塑料制成;该方案使用方便且保湿效果好的特点,通过引水管能够有效的将水阀送入到该覆盖物的内部,并配合出水孔的设计,能够使水分缓慢的以水滴的方式逐渐的渗入到整层保湿层中,并最终渗入到覆盖物基层和透气层中,该种方式适用面广,能够保证该覆盖物的内部具有均匀的湿润度。
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将装置铺设在路面上,拿取和收纳较为耗时,增加了人工的使用难度,装置收纳时较为繁琐,无法对路面进行快速铺设,在装置铺设过程中,当周围车辆经过时,会有气流钻入压膜底部,从侧面将压膜掀起,导致路面暴露在太阳下,影响路基进行保湿处理,装置使用存在局限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外部设置有可铰接的折叠组件和可卡接的配重组件,第一支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板,折叠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数量为十组,第二固定杆的数量为五组,配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板底部的第一配重板,第二支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板,第一配重板和第二配重板可卡接安装,折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折叠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可与折叠板铰接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铰接杆,每两组第一固定杆与一组第二固定杆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组铰接杆,共十组铰接杆,十组铰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折叠板,四组折叠板设置于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重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板,第一配重板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板,第二配重板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板,第一磁吸板和第二磁吸板磁吸连接,第二配重板可卡接安装于第一配重板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固定板,共两组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弹性卡板,共四组环形弹性卡板,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管,每一组第一导水管卡扣安装于两组环形弹性卡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五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水管,第二导水管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接管,第一导水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内部可螺纹安装输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开设有槽洞,槽洞内固定安装有卡接管槽,卡接管可卡接安装于卡接管槽的内部,折叠板的顶部粘贴安装有防尘板,防尘板的数量为四组,折叠板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渗水布层,折叠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折叠板的顶部粘贴安装有第一保温棉层,第一保温棉层的顶部与防尘板的底部粘贴安装,第一保温棉层的底部粘贴安装有第一渗水布层,第一渗水布层的底部粘贴安装有第二渗水布层,限位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温棉层,第二渗水布层的底部与第二保温棉层的顶部紧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达到对装置进行折叠的目的,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便于人工单人可对装置进行收纳和铺放的效果,减轻人工的使用压力,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携性。
2.达到装置进行配重的目的,解决车流经过将压膜掀起的问题,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防止路基暴露在太阳光下损坏的问题,优化装置的使用体验。
3.达到对路基进行压膜覆盖,提高路基进行养护,提高路基的保湿效果,增强路基的养护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0、第一支板;11、第二支板;12、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14、铰接杆;15、折叠板;16、防尘板;17、第一配重板;18、第一磁吸板;19、第二配重板;20、第二磁吸板;21、固定板;22、环形弹性卡板;23、第一导水管;24、第二导水管;25、卡接管;26、连接管;27、内螺纹管;28、卡接管槽;29、第一保温棉层;30、第一渗水布层;31、第二渗水布层;32、第二保温棉层;33、限位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包括第一支板10,所述第一支板10的外部设置有可铰接的折叠组件和可卡接的配重组件,第一支板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板11,折叠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之间的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2的数量为十组,第二固定杆13的数量为五组,配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板10底部的第一配重板17,第二支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板19,第一配重板17和第二配重板19可卡接安装,折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之间的折叠板15,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可与折叠板15铰接安装。通过折叠组件对装置进行快速收纳和铺放,通过配重组件对装置进行防掀保护。
折叠组件还包括铰接杆14,每两组第一固定杆12与一组第二固定杆13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组铰接杆14,共十组铰接杆14,十组铰接杆14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折叠板15,四组折叠板15设置于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之间。拨动折叠板15,带动铰接杆14在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之间铰接旋转,使四组折叠板15折叠重合。
通过第一支板10、第二支板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铰接杆14和折叠板15的结构,达到对装置进行折叠的目的,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便于人工单人可对装置进行收纳和铺放的效果,减轻人工的使用压力,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携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配重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板18,第一配重板17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板18,第二配重板19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板20,第一磁吸板18和第二磁吸板20磁吸连接,第二配重板19可卡接安装于第一配重板17的内部。拨动第一支板10和第二支板11使第一磁吸板18与第二磁吸板20分离,将第一配重板17和第二配重板19的底部放置于地面上,通过第一配重板17和第二配重板19对压膜进行配重。
通过第一配重板17、第一磁吸板18、第二配重板19和第二磁吸板20的结构,达到装置进行配重的目的,解决车流经过将压膜掀起的问题,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防止路基暴露在太阳光下损坏的问题,优化装置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第一支板10和第二支板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固定板21,共两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弹性卡板22,共四组环形弹性卡板22,固定板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管23,每一组第一导水管23卡扣安装于两组环形弹性卡板22之间。拨动环形弹性卡板22,将第一导水管23从固定板21的顶部取下。
第一导水管23的外壁上开设有五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水管24,第二导水管2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接管25,第一导水管2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6,连接管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管27,内螺纹管27的内部可螺纹安装输水管。将卡接管25卡接安装于卡接管槽28的内部,将输水管螺纹安装于内螺纹管27的内部,通过连接管26将接口处进行包裹,通过第二导水管24和卡接管25将水输送至第一固定杆12的内部。
第一固定杆12的一端开设有槽洞,槽洞内固定安装有卡接管槽28,卡接管25可卡接安装于卡接管槽28的内部,折叠板15的顶部粘贴安装有防尘板16,防尘板16的数量为四组,折叠板15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渗水布层31,折叠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33。
折叠板15的顶部粘贴安装有第一保温棉层29,第一保温棉层29的顶部与防尘板16的底部粘贴安装,第一保温棉层29的底部粘贴安装有第一渗水布层30,第一渗水布层30的底部粘贴安装有第二渗水布层31,限位框架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温棉层32,第二渗水布层31的底部与第二保温棉层32的顶部紧贴。通过第一渗水布层30和第二渗水布层31将水均匀分布于路基表面,通过防尘板16对装置顶部进行防尘,通过第一保温棉层29和第二保温棉层32对路基表面进通过限位框架33对折叠板15进行支撑。
通过固定板21、环形弹性卡板22、第一导水管23、第二导水管24、卡接管25、连接管26、内螺纹管27、卡接管槽28、第一保温棉层29、第一渗水布层30、第二渗水布层31、第二保温棉层32和限位框架33的结构,达到对路基进行压膜覆盖,路基进行养护,提高路基的保湿效果,增强路基的养护效果,便于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0)的外部设置有可铰接的折叠组件和可卡接的配重组件,第一支板(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板(11),折叠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之间的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2)的数量为十组,第二固定杆(13)的数量为五组,配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板(10)底部的第一配重板(17),第二支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板(19),第一配重板(17)和第二配重板(19)可卡接安装,折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之间的折叠板(15),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可与折叠板(15)铰接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铰接杆(14),每两组第一固定杆(12)与一组第二固定杆(13)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组铰接杆(14),共十组铰接杆(14),十组铰接杆(14)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折叠板(15),四组折叠板(15)设置于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板(18),第一配重板(17)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板(18),第二配重板(19)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板(20),第一磁吸板(18)和第二磁吸板(20)磁吸连接,第二配重板(19)可卡接安装于第一配重板(17)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0)和第二支板(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固定板(21),共两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弹性卡板(22),共四组环形弹性卡板(22),固定板(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水管(23),每一组第一导水管(23)卡扣安装于两组环形弹性卡板(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管(23)的外壁上开设有五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水管(24),第二导水管(2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接管(25),第一导水管(2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6),连接管(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管(27),内螺纹管(27)的内部可螺纹安装输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一端开设有槽洞,槽洞内固定安装有卡接管槽(28),卡接管(25)可卡接安装于卡接管槽(28)的内部,折叠板(15)的顶部粘贴安装有防尘板(16),防尘板(16)的数量为四组,折叠板(15)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渗水布层(31),折叠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15)的顶部粘贴安装有第一保温棉层(29),第一保温棉层(29)的顶部与防尘板(16)的底部粘贴安装,第一保温棉层(29)的底部粘贴安装有第一渗水布层(30),第一渗水布层(30)的底部粘贴安装有第二渗水布层(31),限位框架(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温棉层(32),第二渗水布层(31)的底部与第二保温棉层(32)的顶部紧贴。
CN202323029926.7U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Active CN221029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9926.7U CN221029485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9926.7U CN221029485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29485U true CN221029485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29926.7U Active CN221029485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29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196A (zh) 一种兼顾太阳能利用的黄土塬生态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方法
CN112459011A (zh) 一种水利岸坡防渗透装置及其放置渗透工艺
CN221029485U (zh) 一种路面基层用压膜结构
CN207092244U (zh) 一种关于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6544475U (zh) 一种智能安全防水充电桩
CN205382555U (zh) 雨水收集处理、渗透储存、可利用的无动力装置
CN210661896U (zh) 一种管道局部塌陷修复装置
CN209768328U (zh) 一种环保用的绿化隔离装置
CN108589463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集水灌溉装置
CN205399544U (zh) 海绵式道路雨洪资源蓄集利用系统
CN213162396U (zh) 垃圾填埋气管道排水装置及垃圾填场
CN113323099A (zh) 一种防排水一体化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210766594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马路洒水降温联动装置
CN20976830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的简易装置
CN210561569U (zh)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地砖
CN206916823U (zh) 应用于沙漠的四恒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CN208518045U (zh) 一种污水排放管道加固装置
CN206956658U (zh) 一种新型抗洪板
CN206847034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再利用系统
CN112627443B (zh) 浸没粘接胶的防水卷材铺设装置
CN218580395U (zh) 一种便于拼接安装的人造草坪
CN217419873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虹吸排水系统
CN109183902B (zh) 屋面楼板内嵌永久性玻璃钢箱体式雨水储存利用系统
CN215105845U (zh) 一种防排水一体化系统
CN107740486A (zh) 一种城市道路收集雨水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