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7946U -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27946U
CN221027946U CN202420842440.0U CN202420842440U CN221027946U CN 221027946 U CN221027946 U CN 221027946U CN 202420842440 U CN202420842440 U CN 202420842440U CN 221027946 U CN221027946 U CN 221027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zone
pipe
zone
sewage treatment
aerobic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8424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珺
张倩
潘雨民
董玲
周浩
左顺
付勇
李宝全
汤闪闪
舒胜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ngyun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ngyun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ngyun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ngyun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8424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27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27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27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共壁套设的好氧反应区(1)和缺氧反应区(2),位于好氧反应区(1)上方的沉淀区(3)和下方的泥斗(4);污水自下而上分别流经缺氧反应区(2)和好氧反应区(1),最后经沉淀区(3)沉淀后排出。本装置结构紧凑,除污高效、出水水质稳定,能够保证废水总氮、SS等指标功能满足污水排放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总氮指标是衡量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代表了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这些氮的形态包括无机氮,如硝酸盐(NO3-)、亚硝酸盐(NO2-)和铵离子(NH4+),以及有机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当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浮游植物的过度生长,进而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这不仅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近年来在水污染防治领域,总氮逐渐变为地表水首要的污染物,而对于来水较少的农村地区,总氮已经成为影响水质评价的瓶颈指标。
但是现如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多占地面积大,运行复杂,不适合建设在农村地区,因此亟需一种占地小、投资低、且能高效去除污水总氮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款出水水质稳定,结构紧凑、除污高效的脱氮装置,能够保证废水总氮、SS等指标功能满足污水排放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包括好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沉淀区、进水管、堰板、连通管和出水管,其中:
所述好氧反应区为圆柱结构;所述缺氧反应区为环柱结构,所述缺氧反应区套设在好氧反应区的外圆柱面上;所述好氧反应区的上方设置有沉淀区,好氧反应区的下方设置有泥斗;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泥斗均嵌设在缺氧反应区;所述进水管连通于缺氧反应区下部的侧壁上;所述堰板设置缺氧反应区上部的内缘处;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通在堰板的底部,另一端连通在好氧反应区的底部;所述出水管连通于沉淀区的上方。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好氧反应区内填装有辫带填料;所述沉淀区为斜管沉淀区。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进水管还与碳源加药管相连通。
可选或优选地,还包括圆形孔板;所述圆形孔板设置在缺氧反应区的上部,且位于堰板的下方。
可选或优选地,还包括放空管、曝气管和排泥管;所述放空管连接在缺氧反应区的底部;所述曝气管和排泥管均连接在好氧反应区的底层;所述曝气管和所述排泥管的管壁上皆均匀设有开孔。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泥斗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与好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的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堰板为可调式三角堰板,堰高为0.2-0.3m。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缺氧反应区内填充悬浮填料,填充比例为40%-6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沉淀区位于好氧反应区上方,污泥沉淀后直接进入好氧区,结构紧凑,无需混合液与污泥回流,节省建设与运营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为圆柱形结构,设备占地小,适用于来水较少的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剖视图);
图中附图说明:
1-好氧反应区,2-缺氧反应区,3-沉淀区,4-泥斗,5-进水管,6-堰板,7-连通管,8-出水管,9-阀门,10-碳源加药管,11-圆形孔板,12-放空管,13-曝气管,14-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好氧反应区1、缺氧反应区2、沉淀区3、进水管5、堰板6、连通管7和出水管8,其中:
所述好氧反应区1为生物膜圆柱结构,好氧反应区1内填装有辫带填料。
所述缺氧反应区2为环柱结构,所述缺氧反应区2套设在好氧反应区1的外圆柱面上,二者为共壁嵌套的同心筒状结构;所述缺氧反应区2内填充悬浮填料,填充比例为外环缺氧反应区的40%-60%。
所述好氧反应区1的上方设置有沉淀区3,所述沉淀区3为斜管沉淀区,且斜管通过滑轨嵌入在沉淀区的上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环的缺氧反应区2与内环的好氧反应区1和沉淀区3的总容积之比为:4:1~2:1。
所述好氧反应区1的下方设置有泥斗4,所述泥斗4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与好氧反应区1、缺氧反应区2的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泥斗4能对污泥进行收集浓缩并通过排泥管14排出。
所述进水管5连通于缺氧反应区2下部的侧壁上,待处理污水进入缺氧反应区2,经过自下而上的流动,能与悬浮填料充分混合;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5上设有阀门9;所述进水管5还与碳源加药管10相连通,使污水与药液混合反应。
所述堰板6设置缺氧反应区2上部的内缘处,能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均匀集水。
所述连通管7的一端连通在堰板6的底部,另一端连通在好氧反应区1的底部,能使堰板6的集水流入好氧反应区1的底部。
所述出水管8连通于沉淀区3的上方,能将去除总氮与悬浮物质的水排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圆形孔板11;所述圆形孔板11设置在缺氧反应区2的上部,且位于堰板6的下方,能限制缺氧反应区2内悬浮填料的位置,且便于实现悬浮填料的置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放空管12、曝气管13和排泥管14;所述放空管12连接在缺氧反应区2的底部,当需要检修时,能对装置进行放空处理;所述曝气管13和排泥管14均连接在好氧反应区1的底层;所述曝气管13和所述排泥管14的管壁上皆均匀设有开孔,穿孔曝气管能对生物膜好氧反应区进行曝气;所述排泥管14能排出泥斗4收集的污泥。
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斜管沉淀区位于生物膜好氧反应区上方,污泥沉淀后直接进入好氧区,结构紧凑,无需混合液与污泥回流,节省建设与运营成本,也可维持污泥浓度从而保证处理效果;
(2)斜管沉淀区增强泥水分离效果,进一步去除污水中不易自然沉淀的悬浮物质,达到更优的处理效果;
(3)外环容器体的圆形孔板可方便实现悬浮填料的置换;
(4)缺氧反应区装填悬浮填料,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泥量,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容积,并保证总氮去除效果;
(5)采用圆形结构使得设备的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能处理农村地区来水较少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为:
工作时,污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缺氧反应区2,污水自下往上流动,产生的升力使得悬浮填料与污水充分混合;污水继续上升自流,进入环形可调式三角堰板6处,由堰板6均匀集水后,污水通过连接在堰板6底部的连通管7进入生物膜好氧反应区1的底部;已流入好氧反应区1的底部污水自下而上流经辫带填料,并与之充分反应,上升进入斜管沉淀区3,进一步去除总氮与悬浮物质;接着通过沉淀区3顶部的出水管8排出。
生物膜好氧反应区1底部设有泥斗4、穿孔曝气管13与穿孔排泥管14:穿孔曝气管13能对生物膜好氧反应区1进行曝气;泥斗4对污泥进行收集浓缩并通过排泥管14排出。
当有检修需要时,可通过设置于缺氧反应区2底部的放空管12进行放空检修。
当需要更换斜管或辫带填料时,能够从上方直接抽出,对运行的影响小,并能有效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反应区(1)、缺氧反应区(2)、沉淀区(3)、进水管(5)、堰板(6)、连通管(7)和出水管(8),其中:
所述好氧反应区(1)为圆柱结构;所述缺氧反应区(2)为环柱结构,所述缺氧反应区(2)套设在好氧反应区(1)的外圆柱面上;所述好氧反应区(1)的上方设置有沉淀区(3),好氧反应区(1)的下方设置有泥斗(4);所述沉淀区(3)和所述泥斗(4)均嵌设在缺氧反应区(2);所述进水管(5)连通于缺氧反应区(2)下部的侧壁上;所述堰板(6)设置缺氧反应区(2)上部的内缘处;所述连通管(7)的一端连通在堰板(6)的底部,另一端连通在好氧反应区(1)的底部;所述出水管(8)连通于沉淀区(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区(1)内填装有辫带填料;所述沉淀区(3)为斜管沉淀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上设有阀门(9);所述进水管(5)还与碳源加药管(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孔板(11);所述圆形孔板(11)设置在缺氧反应区(2)的上部,且位于堰板(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空管(12)、曝气管(13)和排泥管(14);所述放空管(12)连接在缺氧反应区(2)的底部;所述曝气管(13)和排泥管(14)均连接在好氧反应区(1)的底层;所述曝气管(13)和所述排泥管(14)的管壁上皆均匀设有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4)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与好氧反应区(1)、缺氧反应区(2)的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6)为可调式三角堰板,堰高为0.2-0.3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反应区(2)内填充悬浮填料,填充比例为40%-60%。
CN202420842440.0U 2024-04-23 2024-04-23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Active CN221027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42440.0U CN221027946U (zh) 2024-04-23 2024-04-23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42440.0U CN221027946U (zh) 2024-04-23 2024-04-23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27946U true CN221027946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842440.0U Active CN221027946U (zh) 2024-04-23 2024-04-23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27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8289B (zh) 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9226783U (zh) 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27858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72706U (zh) 一种环流生物反应器
CN106430550B (zh) 一种小型村镇污水处理模块化一体式装置
CN110540348B (zh) 一种高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210279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脱氮装置
CN105502820B (zh) 一体化立体循环污水处理器
CN205347124U (zh) 城市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设备
CN209010326U (zh) 一种优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87744U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液的沉淀设备
CN108675453A (zh) 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1759331B (zh) 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8747870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1644768U (zh) 一种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2076748U (zh) 一种aao+baf污水处理系统
CN1321919C (zh) 串联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08087310U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脱氮除磷装置
CN2097592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9468196U (zh)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777741A (zh) 一种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8120814U (zh)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470737A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8471838U (zh) 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1614336U (zh) 一种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