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7148U -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27148U
CN221027148U CN202323200684.3U CN202323200684U CN221027148U CN 221027148 U CN221027148 U CN 221027148U CN 202323200684 U CN202323200684 U CN 202323200684U CN 221027148 U CN221027148 U CN 221027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s
binding
traction
sub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006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卫
何高峰
陆晔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B Submarin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B Submar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B Submarin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B Submar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006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27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27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27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包括:牵引部,由至少两股强力绳同向卷绕且末端交叉穿设呈琵琶头状,中部形成供外部牵引装置穿过的过孔;延伸部,自牵引部两末端引出,各端至少两股强力绳经交错编织而成并在延伸部末端展开为多股子绳;绑定部,包括多根由多股子绳编织而成的绑定绳,绑定绳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松散的节点:若子绳数量为偶数,绑定绳由多股子绳采用S捻向和Z捻向编织成型;若子绳数量为奇数,绑定绳由多股子绳采用SZS捻向混合编织成型;其中牵引部、延伸部及绑定部中各股强力绳与子绳均一体设置,通过一体设置牵引部、延伸部及绑定部,大大提升了网套的结构强度,提升线缆时不易发生断裂,也提升了网套绑定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海洋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海缆(含光缆及电缆)从海底拖拽到海上作业平台上,如石油钻井平台等。在对上述海缆进行牵引拖拽时,当前常用的做法是由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下潜到海底,而后通过网套将海缆绑定,再经过牵引绳拖拽网套,最终将海缆提升到作业平台上。
网套的功能类似于绳索,潜水员或机器人需要下潜到深海中将网套绑定在海缆上。由于海缆自身重量大,网套在向上拖拽时常常发生打滑、松动甚至断裂的情况,导致海缆提升失败。此时则需要潜水员或机器人再次下潜绑定网套,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强度高、捆绑便捷且绑定后不易滑动脱落的网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强度低、捆绑繁琐且绑定后会出现滑动脱落这一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能够方便快捷的与海缆进行绑定,结构强度高且不易滑落,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包括:
牵引部,由至少两股强力绳同向卷绕且末端交叉穿设呈琵琶头状,中部形成供外部牵引装置穿过的过孔;
延伸部,自牵引部两末端引出,各端至少两股强力绳经交错编织而成并在延伸部末端展开为多股子绳;
绑定部,包括多根由多股子绳编织而成的绑定绳,绑定绳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松散的节点:
若子绳数量为偶数,绑定绳由多股子绳采用S捻向和Z捻向编织成型;
若子绳数量为奇数,绑定绳由多股子绳采用SZS捻向混合编织成型;
其中,所述牵引部、延伸部以及绑定部中各股强力绳与子绳均一体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牵引部用于与外部的牵引装置直接连接,此处的绳体结构最为集中且并不做过多的编织,保证强力绳的强度,并且在牵引部采用简单的卷绕成型,使得牵引头上各股强力绳之间存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受到瞬时冲击力时能够依靠绳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加以缓冲,减小绳体被磨损或绷断的概率。延伸部的设置则充分考虑到牵引装置及被牵引的线缆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此段需要强力的连接结构且不能出现松散,因此采用编织结构,由于牵引部末端的至少两股强力绳是穿设交叉而成的,上述结构结合延伸部的编织结构也可以让牵引部的强力绳维持卷绕的状态。绑定部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分为多股绑定绳,各股绑定绳根据子绳数量和绑定线缆类型的不同采用两种不同的编织结构,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绑定部的绑定绳中部出现分叉。整个牵引部、延伸部以及绑定部的各股绳体均一体设置,可以极大提升整个网套的结构强度,避免使用时出现断裂松动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部由两股强力绳卷绕而成,所述牵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圈柔性扎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牵引部上卷绕设置的两股强力绳在受力解除后过于松散,保证牵引部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部上包覆有防磨损材料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外部牵引装置对牵引部强力绳的磨损,避免牵引部处的强力绳出现断裂的情况,也提升整个网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及绑定部表面包覆有用于增大表面摩擦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呈带状固定缠绕于所述延伸部及绑定部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大延伸部,尤其是绑定部与线缆之间的摩擦,避免在提升线缆过程中绑定绳发生滑动脱落。
进一步的,各股绑定绳的末端分叉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绑绳,或固定连接设置有用于与线缆固定的紧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绑定绳与线缆绑定完成后,远离牵引部的末端可以与线缆直接固定,提升绑定的牢度及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紧箍件包括箍环,箍环直径不小于线缆外径;
所述箍环环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卡定孔;
所述箍环一端与绑定绳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一体设置有卡定块;
所述卡定块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卡定孔相适配,当所述卡定块卡入所述卡定孔时,箍环箍紧线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能够快速的将绑定绳的末端与线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部及绑定部的表面绑设或贴设有发光带或反光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在海底黑暗环境中仍然能够看清整个网套的位置,便于提升绑定效率。
进一步的,多股所述绑定绳中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嵌设有条状磁块,两配对设置的绑定绳中磁块的位置呈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绑定绳绑定线缆时,上述条状磁块可以让相配对的两根绑定绳快速的在线缆表面配合缠绕,同时,借助于上述条状磁块,多股绑定绳,尤其是相配对的两股绑定绳在水下不会呈飘散状散开,便于潜水员快速识别找到两相配对的绑定绳,提升线缆绑定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强力绳配置为马尼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一体设置牵引部、延伸部以及绑定部,大大提升了网套的结构强度,提升线缆时不易发生断裂的情况;
(2)通过特殊的编织结构,网套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维持自身形态的稳定,提升线缆时满足了结构强度的需要以及绑定便捷的需要;
(3)通过设置防磨损材料层、提升绑定绳与线缆之间摩擦的包覆层等结构,可以使得网套与线缆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通过设置反光层、绑绳等,可以有效提升网套的绑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方案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绑定绳部分绑定海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牵引部;2、过孔;3、延伸部;4、外部牵引装置;5、绑定部;6、绑定绳;7、节点;8、扎带;9、防磨损材料层;10、包覆层;11、绑绳;12、紧箍件;13、反光带;14、强力绳;15、海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牵引部1、延伸部3以及绑定部5。
牵引部1由至少两股强力绳14同向卷绕且末端交叉穿设呈琵琶头状,中部形成供外部牵引装置4,如锁钩等穿过的过孔2。强力绳1414优选采用马尼拉绳。牵引部1用于与外部的牵引装置直接连接,此处的绳体结构最为集中且并不做过多的编织,保证强力绳14的强度,并且在牵引部1采用简单的卷绕成型,使得牵引头上各股强力绳14之间存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受到瞬时冲击力时能够依靠绳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加以缓冲,减小绳体被磨损或绷断的概率。牵引部1末端的至少两股强力绳14采用穿设交叉的设置方式,上述结构可以让牵引部1的强力绳14维持卷绕的状态而不至散开。
延伸部3自牵引部1两末端直接引出,各端至少两股强力绳14经交错编织而成并在延伸部3末端展开为多股子绳。延伸部3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牵引装置及被牵引的线缆之间在提升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间距,此段延伸部3需要强力的连接结构且不能出现松散,因此采用编织而成。实际应用中,上述延伸部3的长度根据网套所需提升线缆种类的不同而差异化设置。
绑定部5包括多股绑定绳6,各股绑定绳6由延伸部3末端分散形成的多股子绳编织而成,绑定绳6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子绳松散的节点7,上述节点7可以为子绳末端打结形成,也可以配置为固定的节点7,如直接压合在绑定绳6末端上的金属块、塑料块等。
由于强力绳14本身采用马尼拉绳制成,在延伸部3的末端可以延伸分散出多股子绳,当子绳数量为偶数时,绑定绳6由多股子绳采用S捻向和Z捻向交错编织成型;当子绳数量为奇数时,绑定绳6由多股子绳采用SZS捻向混合编织成型。
除各个部分特定的编织形式保证整个网套不会松散解体外,整个牵引部1、延伸部3以及绑定部5的各股绳体均一体设置,可以极大提升整个网套的结构强度,避免使用时出现断裂松动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部1由两股强力绳14卷绕而成,为了避免牵引部1上卷绕设置的两股强力绳14在受力解除后过于松散,保证牵引部1的结构强度,在一实施方式中,牵引部1沿其周向设置有多圈柔性扎带8,上述柔性扎带8可以直接采用胶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外部牵引装置4对牵引部1强力绳14的磨损,牵引部1上包覆有防磨损材料层9,如防磨损胶带、金属套环等,以避免牵引部1处的强力绳14出现断裂的情况,也可以提升整个网套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延伸部3及绑定部5表面包覆有用于增大绳体表面摩擦的包覆层10,包覆层10呈带状固定缠绕于延伸部3及绑定部5上,由此可以在捆绑线缆时增大绑定部5和/或延伸部3与线缆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线缆在提升过程中绑定绳6发生滑动脱落的概率。上述包覆层10可以直接采用磨砂防水胶带支撑,优选的,上述包覆层10部分随子绳编织进入到绑定绳6绳体中,避免包覆层10相对于绑定绳6发生滑动。
当绑定绳6与线缆绑定完成后,为了固定绑定绳6与线缆,各股绑定绳6的末端一体分叉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绑绳11,或固定连接设置有用于与线缆固定的紧箍件12。使用时,利用上述绑绳11将绑定绳6与线缆固定,应当指出的是,如图2所示,绑定绳6本身同样绑定缠绕于线缆上。
可选的,上述紧箍件12包括箍环,箍环采用防腐蚀金属,如不锈钢,或采用塑料制成。箍环直径不小于线缆外径,箍环环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卡定孔,箍环一端与子绳末端经压铸固定连接避免二者在受力后轻易分离,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一体设置有卡定块。卡定块的形状大小与卡定孔相适配,如卡定孔采用圆孔,则卡定块的采用类似于螺栓的锥形头,利用箍环箍紧线缆,当卡定块穿过圆孔后卡入卡定孔固定。上述技术方案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能够快速的将子绳的末端与线缆固定。
由于海底光线暗淡,为了让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在海底黑暗环境中仍然能够看清绑定绳6的位置,牵引部1及绑定部5的表面绑设或贴设有发光带或反光带13,如荧光带等,以便于提升绑定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绑定效率,多股子绳中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嵌设有条状磁块,两配对设置的子绳中磁块的位置呈对应设置,在利用子绳绑定线缆时,上述条状磁块可以让相配对的两根子绳快速的在线缆表面配合缠绕,同时,借助于上述条状磁块,多股子绳,尤其是相配对的两股子绳在水下不会呈飘散状散开,便于潜水员快速识别找到两相配对的子绳。
如图2所示,本申请方案所述的海缆15提升用网套结构,在使用时利用绑定绳6缠绕绑定于线缆上,而后利用箍环或绑绳11将绑定绳6末端与线缆绑定。绑定后的网套与线缆,二者不易出现滑动,网套本身不会松动,且绑定时潜水员能够清楚地知晓绑绳11的位置,在缠绕过程中配对的绑绳11会自动对应的缠绕起来,能够大大提升绑定绳6的绑定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部(1),由至少两股强力绳(14)同向卷绕且末端交叉穿设呈琵琶头状,中部形成供外部牵引装置(4)穿过的过孔(2);
延伸部(3),自牵引部(1)两末端引出,各端至少两股强力绳(14)经交错编织而成并在延伸部(3)末端展开为多股子绳;
绑定部(5),包括多根由多股子绳编织而成的绑定绳(6),绑定绳(6)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松散的节点(7):
若子绳数量为偶数,绑定绳(6)由多股子绳采用S捻向和Z捻向编织成型;
若子绳数量为奇数,绑定绳(6)由多股子绳采用SZS捻向混合编织成型;
其中,所述牵引部(1)、延伸部(3)以及绑定部(5)中各股强力绳(14)与子绳均一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1)由两股强力绳(14)卷绕而成,所述牵引部(1)沿其周向设置有多圈柔性扎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1)上包覆有防磨损材料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3)及绑定部(5)表面包覆有用于增大表面摩擦的包覆层(10),所述包覆层(10)呈带状固定缠绕于所述延伸部(3)及绑定部(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股绑定绳(6)的末端分叉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绑绳(11),或固定连接设置有用于与线缆固定的紧箍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箍件(12)包括箍环,箍环直径不小于线缆外径;
所述箍环环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卡定孔;
所述箍环一端与绑定绳(6)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一体设置有卡定块;
所述卡定块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卡定孔相适配,当所述卡定块卡入所述卡定孔时,箍环箍紧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1)及绑定部(5)的表面绑设或贴设有发光带或反光带(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多股所述绑定绳(6)中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嵌设有条状磁块,两配对设置的绑定绳(6)中磁块的位置呈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绳(14)配置为马尼拉绳。
CN202323200684.3U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Active CN221027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00684.3U CN221027148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00684.3U CN221027148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27148U true CN221027148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00684.3U Active CN221027148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27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07492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швартовочной системы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US4225172A (en) Flexible connection for cable wire rope ends
US8517439B2 (en) Detachable ears rope thimble
EP3245331B1 (en) A mooring member
WO2016126439A1 (en) Versatile termination method for long cables
US9732468B2 (en) Spliced rope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0159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underwater cable
CN101239695A (zh) 一种履带吊车主钢丝绳的穿绳方法
US6484423B1 (en) Dragline rigging system
CN221027148U (zh) 一种海缆提升用网套结构
CN106320042A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深海缆绳
EP1456462B1 (en) Cable
CN210797069U (zh) 一种深海作业复合型纤维索
CN214270049U (zh) 一种新型的可打开的卸扣款式扣眼绞盘绳的延长绳
EP3973100B1 (en) Rope having an end connector segment comprising two rope-branches with unequal lengths
CN111155822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支撑塔架预应力结构的钢绞线安装方法
CN201808665U (zh) 一种带防磨护套的高强度救助缆
CN210226566U (zh) 深远海网箱用大力抓锚系统
CN215829008U (zh) 一种绳索扣
CN216038146U (zh) 一种无接头索具
CN219793430U (zh) 一种耐磨损的插编钢丝绳索具
CN109024013A (zh) 一种高强度深海缆绳
CN213925627U (zh) 一种用于船舶进行深海定位的深海缆绳
CN219906680U (zh) 用于传动的纤维链条
CN106335841A (zh) 一种便携的重型吊装绕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