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14011U -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14011U
CN221014011U CN202322241678.6U CN202322241678U CN221014011U CN 221014011 U CN221014011 U CN 221014011U CN 202322241678 U CN202322241678 U CN 202322241678U CN 221014011 U CN221014011 U CN 221014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infection
waste
sterilizing
temporary storag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16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亮亮
赵永昕
方秀菊
秦睿超
朱子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Meiling Cryoge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Meiling Cryoge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Meiling Cryoge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Meiling Cryoge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16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14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14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14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涉及生物消毒技术领域,消毒装置包括进废口、管体、消毒部和消毒循环装置,消毒部包括由隔板间隔分离的液体容置腔和固体容置腔,管体的两端分别与进废口和固体容置腔连通,隔板的底部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用于将液体容置腔和固体容置腔连通,消毒循环装置设置于消毒部内,用于催动消毒部内的消毒液接触固体容置腔内的废弃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进行充分消毒处理和分类。

Description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消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目前,为便于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通常采用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以此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
现有少部分生物安全柜的操作室底部开设有便于实验员丢弃废物的孔或者管道,这种结构的生物安全柜虽然方便了实验员丢弃废物,但是难以在丢弃废物的过程中对废弃物上易挥发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充分消毒以及分类处理,从而容易在再次使用生物安全柜或者回收废弃物时,使易挥发的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到实验室中,对实验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进行充分消毒处理和分类。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毒装置,包括进废口、管体、消毒部和消毒循环装置,所述消毒部包括由隔板间隔分离的液体容置腔和固体容置腔,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废口和所述固体容置腔连通,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将所述液体容置腔和所述固体容置腔连通,所述消毒循环装置设置于所述消毒部内,用于催动所述消毒部内的消毒液接触所述固体容置腔内的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的消毒装置,废弃物可以通过进废口投入,而沿管体进入消毒部的固体容置腔中后,可以在固体容置腔中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部内设置有消毒循环装置,消毒循环装置用于催动消毒部内的消毒液接触固体容置腔内的废弃物,从而实现废液与消毒液的充分接触混合以及消毒液对固废的多次冲刷而充分接触,进而使得消毒更加充分,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残留。消毒部通过隔板将内部腔室分割为液体容置腔和固体容置腔,隔板底部设置连通孔,由此,液体容置腔和固体容置腔中的液体可以通过连通孔进行流通,以此,一定程度实现废弃物消毒后的固液分类,便于废弃物的后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循环装置包括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置腔内,用于在所述液体容置腔内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杆和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外周与所述液体容置腔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消毒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塞装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活塞装置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部和与所述旋转驱动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活塞装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传动组件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带、转动组件、曲轴和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设有圆环状滑道,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侧壁与所述活塞装置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曲轴的一端和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连接,且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驱动部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圆环状滑道内,用于沿所述圆环状滑道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限制部带动所述活塞杆活动。
进一步地,消毒装置还包括消毒液投放装置,所述消毒液投放装置包括暂存管、驱动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暂存管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铰接的可开合段,所述主体与所述可开合段围成有用于存放所述消毒液的储存腔,所述暂存管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制部与所述暂存管的外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暂存管或所述第二限制部活动,以使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所述可开合段开启或解除所述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制部设有圆弧形内壁,所述圆弧形内壁与所述暂存管的外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暂存管连接,所述叶片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暂存管转动,使所述可开合段的自由端在所述圆弧形内壁的限制下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
进一步地,消毒装置还包括收集部,所述收集部设有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所述消毒部设有用于分别开合所述液体容置腔和所述固体容置腔的第一可开合底板和第二可开合底板,所述第一收集槽位于所述第一可开合底板下方,所述第二收集槽位于所述第二可开合底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如上所述的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安全柜具有与上述消毒装置相近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毒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毒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与活塞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毒液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毒液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支撑架;12-底板;13-固定板;14-外围板;15-前端板;16-消毒口;2-消毒装置;21-进废口;22-管体;23-消毒部;24-消毒循环装置;25-驱动机构;26-消毒液投放装置;27-收集部;28-伸缩杆;231-液体容置腔;232-固体容置腔;233-隔板;234-连通孔;235-第一可开合底板;236-第二可开合底板;241-活塞杆;242-板体;251-旋转驱动部;252-传动组件;261-暂存管;262-第二限制部;263-叶片;264-储存盒;271-第一收集槽;272-第二收集槽;2521-传动带;2522-转动组件;2522a-旋转杆;2522b-旋转轴;2523-曲轴;2524-第一限制部;2525-圆环状滑道;2611-主体;2612-可开合段;2612a-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术语“可选地”表示“可选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毒装置,包括进废口21、管体22、消毒部23和消毒循环装置24,所述消毒部23包括由隔板233间隔分离的液体容置腔231和固体容置腔232,所述管体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废口21和所述固体容置腔232连通,所述隔板233的底部设有连通孔234,所述连通孔234用于将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和所述固体容置腔232连通,所述消毒循环装置24设置于所述消毒部23内,用于催动所述消毒部23内的消毒液接触所述固体容置腔232内的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毒装置的管体22两端连接进废口21和消毒部23的固体容置腔232,由此,从进废口21中置入的废弃物可以通过管体22进入固体容置腔232。其中,废弃物可以是固体或固体液体的混合,例如,在消毒装置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时,废弃物为废液以及枪头等固废。
消毒部23用于容置废弃物和消毒液以进行混合消毒。具体地,消毒部23还包括与固体容置腔232连通的液体容置腔231,其中,参照图2所示,消毒部23通过隔板233将消毒部23的内部腔室分割为左右设置的液体容置腔231和固体容置腔232,隔板233底部设置连通孔234,由此,液体容置腔231和固体容置腔232中的液体可以通过连通孔234进行流通,以此,一定程度实现废弃物消毒后的固液分类。
在废弃物投入固体容置腔232中后,利用消毒液对其进行消毒,该消毒液可以由进废口21或液体容置腔231导入固体容置腔232,或者直接往固体容置腔232内导入消毒液,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消毒液投放装置,进行消毒液的导入。对于废弃物中的固体和液体,消毒液倒入固体容置腔232的过程中,对废弃物的冲刷或者是仅仅将废弃物浸没,难以实现对废弃物的充分消毒,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毒部23内设置有消毒循环装置24,消毒循环装置24用于催动消毒部23内的消毒液接触固体容置腔232内的废弃物,例如,消毒循环装置24对废弃物和消毒液组成的混合物进行拍打、搅动(如采用搅动装置对混合物搅动);或者是消毒循环装置24单独设置于液体容置腔231内,以将液体容置腔231内的包括有消毒液的混合液体多次由连通孔234挤压进固体容置腔232内;抑或者是消毒循环装置24单独设置于固体容置腔232内,以将液体容置腔231内的包括有消毒液的混合液体多次由连通孔234吸入固体容置腔232内。以此,实现废液与消毒液的充分接触混合以及消毒液对固废的多次冲刷而充分接触,进而使得消毒更加充分,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残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毒装置可以应用于生物安全柜,例如在柜体中单独设置区域安装消毒装置以供废弃物的丢弃和消毒,或者是在柜体上开设消毒口与消毒装置的进废口21连通,进行废弃物的丢弃和消毒。通过消毒装置的设置,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后,直接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废弃物的丢弃和充分消毒,消毒后的废弃物能够进行固液分离,以便于快速进行收集以及后续处理,由此,避免了有害物质的的残留,能够更好地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隔板233底部的部分可以为滤板,以此滤板上形成的通孔作为连通孔234将液体容置腔231和固体容置腔232连通,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两个腔室中固废和废液的分类。
通过隔板233分离的液体容置腔231和固体容置腔232,由于连通孔234的设置,已经能够一定程度将废弃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以此便于后续人员进行处理,如取走消毒部23后单独进行废液和固废的处理,也可以设置收集装置在废弃物消毒后直接对消毒部中的固废和废液进行分类收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消毒装置还包括收集部27,所述收集部27设有第一收集槽271和第二收集槽272,所述消毒部23设有用于分别开合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和所述固体容置腔232的第一可开合底板235和第二可开合底板236,所述第一收集槽271位于所述第一可开合底板235下方,所述第二收集槽272位于所述第二可开合底板236下方。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收集部27设置有两个收集槽,其中第一收集槽271位于液体容置腔231和第一可开合底板235的下方,以用于收集废液,第二收集槽272位于固体容置腔232和第二可开合底板236的下方,以用于收集固废。其中,第一可开合底板235和第二可开合底板236可采用滑动连接或者是铰接的方式形成可开合,本实施例中,采用滑动连接进行开合,第一可开合底板235和第二可开合底板236分别连接一伸缩杆28,以通过伸缩杆28控制打开或闭合。在废弃物消毒完成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两个可开合底板的控制,以使废液和固废下落于对应的第一收集槽271和第二收集槽272中,例如,先开启第一可开合底板235,等待废液收集完成后,再开启第二可开合底板235,以此实现分类收集,便于后续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循环装置24包括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内,用于在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毒循环装置24包括在液体容置腔231内设置活塞装置,以此通过在液体容置腔231内作活塞运动的活塞装置,使得能够实现液体的抽吸和挤压,如图2所示,活塞装置作上下运动,以此,在向上运动时,在固体容置腔232内的液体被吸入液体容置腔231内,在向下运动时,液体被挤压进固体容置腔232内,以此实现消毒液的催动,更充分地冲刷固体容置腔232内的固体废弃物,进而更彻底地进行消毒。同时,通过活塞装置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将固废和废液进行分离,也即将液体充分抽离至液体容置腔231内,以此便于更好地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如结合收集部27进行废弃物的收集时,带活塞装置进一步抽离废液后,开启第一可开合底板235,使废液导入第一收集槽271中,后续第二收集槽272收集固废时,固废残留的废液更少。
在其它实施例中,活塞装置也可以设置固体容置腔232内,例如,想固体容置腔232内导入废弃物后,活塞装置移动至固体容置腔232中,通过活塞运动抽取液体对固废进行冲刷,挤压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杆241和与所述活塞杆241连接的板体242,所述板体242的外周与所述液体容置腔231的内壁贴合。
采用活塞杆241带动板体242在液体容置腔231内进行活塞运动,实现消毒液的催动和固液分离,其中板体242可与液体容置腔231的内壁贴合或分离,均能达到效果。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体242的外周与液体容置腔231的内壁贴合,以使得对包括有消毒液的混合液体的催动效率以及抽吸效率更高。
其中,活塞杆241的驱动方式不限于人工操作、机械受力驱动或电机驱动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消毒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25,所述驱动机构25与所述活塞装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5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管体22内,所述驱动机构25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活塞装置活动。
参照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驱动机构25连接活塞装置,以驱动活塞装置上下运动而进行工作,该驱动机构25受力自运动而实现活塞装置的带动,管体22为竖直管道,废弃物在由进废口21进入管体22内时,向下坠落,而给驱动机构25施加力,带动驱动机构25运动,进而使得能够带动活塞装置活动,实现对液体的抽吸挤压,进而对固体容置腔232内的固废进行冲刷,增加消毒液与废弃物的接触面积,更为充分地进行消毒。通过转化废弃物的重力为动力,对活塞装置进行驱动,能够一定程度节约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5包括旋转驱动部251和与所述旋转驱动部251连接的传动组件252,所述传动组件252与所述活塞装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251设置于所述管体22内,并与所述管体2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251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传动组件252活动。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5可以包括旋转驱动部251和传动组件,该旋转驱动部251受废弃物下落驱动而转动,例如,旋转驱动部251为包括有叶片的转动结构,废弃物下落与叶片接触时,带动旋转驱动部251整体在管体22内旋转,进而实现对传动组件252的传动,该传动组件252用于对力进行转换,具体地,将旋转驱动部251的转动转换为对活塞装置的直线驱动,以使得活塞装置在废弃物下落时能够上下运动进行液体的抽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部251为在管体22内上下并列设置的两组带有叶片的叶轮,以使得能够更好地利用下坠的废弃物的动力。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管体22的长度,可适应性调整旋转驱动部251中叶轮的数量、尺寸和排布方式。
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5可以为利用升降而带动活塞装置同时升降的结构,例如结合滑轮组件,当驱动机构25中的部分结构受废弃物施力而下坠时,同时带动活塞装置向上运动,从而实现液体的抽吸,而废弃物下落并脱离驱动机构25,例如驱动机构25与废弃物的接触面为斜面,以使得废弃物仅能带动驱动机构25的该部分运动一段距离后,废弃物自行掉落于固体容置腔232内,然后活塞装置因其自身相对更大的重力而自行下落,实现对液体的挤压,对固废的冲刷,然后驱动机构25位于管体22内的部分归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5也可以包括电机或者是人工操作杆,如与旋转驱动部251连接,以对旋转驱动部251进行驱动,以能够在除了通过废弃物下落而自动带动活塞装置工作外,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驱动,以使得消毒更为彻底。
对于将旋转驱动部251的旋转驱动力转化为对活塞装置进行上下驱动的直线驱动力的传动组件,其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252包括传动带2521、转动组件2522、曲轴2523和第一限制部2524,所述第一限制部2524设有圆环状滑道2525,所述第一限制部2524的侧壁与所述活塞装置的活塞杆241连接,所述转动组件2522分别与所述曲轴2523的一端和所述传动带252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传动带2521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驱动部251连接,所述曲轴2523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圆环状滑道2525内,用于沿所述圆环状滑道2525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限制部2524带动所述活塞杆241活动。
参照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部251在转动时,带动传动带2521运动,进而传动带2521带动转动组件2522转动,基于转动组件2522的转动,曲轴2523进行转动,其中,曲轴2523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限制部2524的圆环状滑道2525内,以此在圆环状滑道2525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一限制部2524作往复运动,而第一限制部2524的侧壁与活塞装置的活塞杆241连接,以此在曲轴2523运动时,即能够带动第一限制部2524和活塞装置作上下的直线往复运动,实现活塞装置对液体容置腔231中液体的抽吸和挤压工作。
其中,转动组件2522可以根据情况而进行安装固定,例如与管体22的侧壁连接,以保持稳定,另外转动组件2522的具体组成可以根据旋转驱动部251和曲轴2523的转动方向进行设置。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旋转驱动部251和曲轴2523,两者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但均与水平面平行,此时转动组件2522需要进行转动方向的调整,由此,转动组件2522包括两个垂直的转动部分,分别为旋转杆2522a和旋转轴2522b,旋转杆2522a与曲轴2523连接,与曲轴的转动轴线重合,旋转轴2522b与传动带2521连接,与旋转驱动部251的转动轴线平行,其中旋转杆2522a和旋转轴2522b通过锥齿轮连接,从而实现旋转方向的改变。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旋转驱动部251翻转90°,使得旋转驱动部251的转动轴线与曲轴2523的转动轴线平行,此时转动组件2522则可以无需额外设置锥齿轮等部件进行旋转方向的变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消毒装置还包括消毒液投放装置26,所述消毒液投放装置26包括暂存管261、驱动部和第二限制部262,所述暂存管261包括主体2611和与所述主体2611铰接的可开合段2612,所述主体2611与所述可开合段2612围成有用于存放所述消毒液的储存腔,所述暂存管261设置于所述管体22内并与所述管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制部262与所述暂存管261的外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暂存管261或所述第二限制部262活动,以使所述第二限制部262限制所述可开合段2612开启或解除所述限制。
参照图2所示,消毒装置还包括消毒液投放装置26,以能够向消毒部23内投放消毒液,具体地,消毒液投放装置26包括位于管体22内的暂存管261,暂存管261包括主体2611和与主体2611铰接的可开合段2612,以此可开合段2612能够相对主体2611转动而打开,从而向管体22内投放消毒液,使得消毒液落入消毒部23的固体容置腔232内。
其中,消毒液投放装置26处设置用于限制可开合段2612开启的第二限制部262,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2611设置有有开口,同时主体2611用于容置消毒液,可开合段2612位于开口处,可开合段2612的一端与主体2611铰接,另一端则为自由端2612a,可开合段2612的自由端2612a可活动,从而在自由端2612a靠近所述主体2611时,则使得可开合段2612闭合开口,而当自由端2612a远离主体2611时,则闭合所述开口。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限制部262处于跨过自由端2612a而搭接在所述可开合段2612和所述主体2611上时,则第二限制部262对可开合段2612的开启进行了限制,使得暂存管261存放消毒液而不投放,而在第二限制部262相对暂存管261处于其它位置情况时,则使得可开合段2612如图5所示的完全开启所述开口或者其它情况下部分开启所述开口,实现消毒液的投放。
由于上述需要控制第二限制部262与暂存管261出现相对位置变化,因此设置驱动部对第二限制部262或者暂存管261进行驱动,对于暂存管261,其与管体22转动连接,第二限制部262与暂存管261活动连接,如,驱动部对暂存管261驱动而使暂存管261相对第二限制部262转动,进而实现两者相对位置的变化,进而对可开合段2612的开启的限制或解除限制实现打开。也可以是驱动部直接对第二限制部262进行驱动,如直接驱动第二限制部262绕暂存管261外周活动,实现两者相对位置的变化,进而对可开合段2612的开启的限制或解除限制实现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制部262设有圆弧形内壁,所述圆弧形内壁与所述暂存管261的外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包括叶片263,所述叶片263与所述暂存管261连接,所述叶片263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暂存管261转动,使所述可开合段2612的自由端2612a在所述圆弧形内壁的限制下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2611。
参照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可开合段2612为两段,截面分别为1/4圆弧,主体2611截面为1/2圆弧,第二限制部262整体为圆弧形,截面为1/2圆弧,驱动部包括叶片263,叶片263与暂存管261连接,从而形成与上述旋转驱动部251近似的叶轮结构,该叶片263和暂存管261均位于进废口21下方,从而废弃物投放时带动叶片263,进而带动暂存管261驱动,以此使得暂存管261转动,进而暂存管261与圆弧形内壁相对滑动,当圆弧形内壁处于图5所示的覆盖于主体2611上的位置时,第二限制部262完全解除了对可开合段2612的限制,以此使自由端2612a远离所述主体2611,实现可开合段2612的完全开启。而当第二限制部262处于其它位置时,则使自由端2612a靠近主体,实现可开合段2612的部分开启或闭合。
为使得叶片263和暂存管261组成的叶轮周期性转动而保证第二限制部262与暂存管261相对活动,该叶轮可以设置成单向旋转叶轮,以使得投放废弃物时,叶轮仅会单向旋转,抑或者是,使进废口21位于该叶轮上方的一侧,以此使投入的废弃物仅会带动叶轮单向旋转。另外,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复位装置,以帮助暂存管261复位,以使得在不需要投放消毒液时,暂存管261复位至可开合段2612闭合的位置。
由此,通过设置叶片263作为驱动部,以通过投放废弃物的同时带动消毒液投放,以此能够一定程度节省电控带来的能源消耗或者是接电需求造成的设计制作成本。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消毒液投放装置26还包括储存盒264,该储存盒264与管体22的外壁连接,并通过管道连通暂存管261,以用于存放消毒液以及向暂存管261导入消毒液。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消毒液投放装置26整体可以位于旋转驱动部251的上方,以使得消毒液在投放时,也能给旋转驱动部251施力,进而辅助带动活塞装置工作。
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部也可以采用人力操作结构以及电机驱动结构等,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如上所述的消毒装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生物安全柜还包括可开合柜体,所述可开合柜体与所述消毒装置2连接,所述可开合柜体的底板12处设置有消毒口16,所述消毒口16与所述消毒装置2的进废口21连通,以此,操作人员可以在可开合柜体中进行作业,并且在作业后通过消毒口16向消毒装置2的进废口21进行废弃物的投放,以此提高了作业的便利性,以及随时随地进行废弃物的丢弃消毒,避免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其中,可开合柜体包括支撑架11、外围板14和前端板15,其中,外围板14围成操作空间,前端板15为活动板体,与可开合柜体的顶板铰接或活动连接,以便于作业人员开启后在操作空间内部进行操作,支撑架11连接底板12,以此实现可开合柜体的主体的支撑,另外,可还包括固定板13,该固定板13与消毒装置2连接,可对消毒装置2整体进行支撑和固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生物安全柜还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消毒装置相近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操作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废口(21)、管体(22)、消毒部(23)和消毒循环装置(24),所述消毒部(23)包括由隔板(233)间隔分离的液体容置腔(231)和固体容置腔(232),所述管体(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废口(21)和所述固体容置腔(232)连通,所述隔板(233)的底部设有连通孔(234),所述连通孔(234)用于将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和所述固体容置腔(232)连通,所述消毒循环装置(24)设置于所述消毒部(23)内,用于催动所述消毒部(23)内的消毒液接触所述固体容置腔(232)内的废弃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循环装置(24)包括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内,用于在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内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杆(241)和与所述活塞杆(241)连接的板体(242),所述板体(242)的外周与所述液体容置腔(231)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25),所述驱动机构(25)与所述活塞装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5)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管体(22)内,所述驱动机构(25)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活塞装置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5)包括旋转驱动部(251)和与所述旋转驱动部(251)连接的传动组件(252),所述传动组件(252)与所述活塞装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251)设置于所述管体(22)内,并与所述管体(2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251)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传动组件(252)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52)包括传动带(2521)、转动组件(2522)、曲轴(2523)和第一限制部(2524),所述第一限制部(2524)设有圆环状滑道(2525),所述第一限制部(2524)的侧壁与所述活塞装置的活塞杆(241)连接,所述转动组件(2522)分别与所述曲轴(2523)的一端和所述传动带(252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传动带(2521)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驱动部(251)连接,所述曲轴(2523)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圆环状滑道(2525)内,用于沿所述圆环状滑道(2525)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限制部(2524)带动所述活塞杆(241)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液投放装置(26),所述消毒液投放装置(26)包括暂存管(261)、驱动部和第二限制部(262),所述暂存管(261)包括主体(2611)和与所述主体(2611)铰接的可开合段(2612),所述主体(2611)与所述可开合段(2612)围成有用于存放所述消毒液的储存腔,所述暂存管(261)设置于所述管体(22)内并与所述管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制部(262)与所述暂存管(261)的外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暂存管(261)或所述第二限制部(262)活动,以使所述第二限制部(262)限制所述可开合段(2612)开启或解除所述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部(262)设有圆弧形内壁,所述圆弧形内壁与所述暂存管(261)的外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包括叶片(263),所述叶片(263)与所述暂存管(261)连接,所述叶片(263)用于受所述废弃物下落驱动,以带动所述暂存管(261)转动,使所述可开合段(2612)的自由端(2612a)在所述圆弧形内壁的限制下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2611)。
9.根据权利要求1-3、5-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部(27),所述收集部(27)设有第一收集槽(271)和第二收集槽(272),所述消毒部(23)设有用于分别开合所述液体容置腔(231)和所述固体容置腔(232)的第一可开合底板(235)和第二可开合底板(236),所述第一收集槽(271)位于所述第一可开合底板(235)下方,所述第二收集槽(272)位于所述第二可开合底板(236)下方。
10.一种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毒装置。
CN202322241678.6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Active CN221014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1678.6U CN221014011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1678.6U CN221014011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14011U true CN221014011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1678.6U Active CN221014011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14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2044B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中废物收集护理装置
CN110141444B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
CN221014011U (zh) 一种消毒装置及生物安全柜
CN216026542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兽医工具清洗装置
CN214361848U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羽绒清洗设备
CN212416477U (zh) 一种临床病理科用样本废料处理装置
CN210304810U (zh) 检验科设备清洁消毒装置
CN217527467U (zh) 一种用于舍尼亭的制剂设备
CN216937517U (zh) 一种实验室试管废液收集清洗装置
CN114290731A (zh) 一种垃圾处理废液导流装置
CN214139974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10253512U (zh) 一种厨余垃圾废渣循环降解装置
CN215013290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消毒装置
CN218146303U (zh) 一种动物粪便处理装置
CN220309484U (zh) 一种用于吸收医疗废物消毒箱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20737266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18484895U (zh) 一种医疗用品用高效清洗消毒设备
CN219924070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医疗废物处理装置
CN214861770U (zh) 一种提取液循环及过滤装置
CN220665008U (zh) 餐厨垃圾处理异味去除装置
CN213311850U (zh)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痰液处理装置
CN212770218U (zh)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
CN218290898U (zh) 一种豆粉用发酵罐的投料机构
CN213854116U (zh) 一种自来水二次供水消毒清洗设备
CN210009384U (zh) 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