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8837U - 一种舌侧拉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舌侧拉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8837U
CN220988837U CN202322133375.2U CN202322133375U CN220988837U CN 220988837 U CN220988837 U CN 220988837U CN 202322133375 U CN202322133375 U CN 202322133375U CN 220988837 U CN220988837 U CN 22098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ly arranged
plate
slid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33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俊峰
熊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21333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舌侧拉钩,属于舌侧拉钩技术领域,以解决不便于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的问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外侧转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部固定设置有衔接装置,且连接机构底部固定设置有拉舌机构;通过设置有交叉式衔接板和衔接座,实现了使两组连接板始终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并且通过弹簧件和导向杆,实现了使两组连接板通过拉舌板对舌体进行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增强对舌体固定效果的作用;有利于对舌体进行牵引或按压。

Description

一种舌侧拉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舌侧拉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舌侧拉钩。
背景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在口腔颌面诊疗过程中,会采用舌侧拉钩对舌体组织进行牵拉或按压,以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现有的舌侧拉钩通常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对舌体的固定效果;并且现有的舌侧拉钩的手柄通常设置为固定式结构,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长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不便于对舌侧进行牵引或按压,从而降低了舌侧拉钩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舌侧拉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并且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长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舌侧拉钩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舌侧拉钩,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架,且滑动架内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滑动架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外侧转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部固定设置有衔接装置,且连接机构底部固定设置有拉舌机构;手柄内部固定设置有螺纹筒,且螺纹筒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螺纹杆底端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安装有方形板,并且方形板滑动设置于手柄内部;方形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底部与橡胶条顶部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轴、导向槽、控制环与导向块;控制轴固定设置于滑动架内部;导向槽开设于控制轴内部,且导向槽呈环形阵列开设;控制环活动设置于控制轴外侧,且控制环底部设置为轮齿结构,并且控制环顶部与滑动架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导向块固定设置于控制环内部,且导向块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架、连接环、固定架与导向杆;连接架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控制轴外侧;连接环固定设置于连接架顶部,且连接环活动设置于控制轴外侧;连接环顶部设置为轮齿结构,且连接环顶部轮齿结构与控制环底部轮齿结构相啮合;固定架固定设置于连接架外侧;导向杆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两侧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板与连接孔;连接板滑动设置于两组导向杆之间,且连接板外侧与导向杆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连接板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两组连接板之间呈对称设置;连接孔开设于连接板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装置包括:衔接架、衔接轴、衔接板与衔接座;衔接架固定设置于固定架内部;衔接轴固定设置于衔接架顶部;衔接板转动设置于衔接轴外侧,且衔接板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衔接板之间呈交叉设置;衔接座转动设置于衔接板端部外侧,且衔接座固定设置于连接板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拉舌机构包括:锁定架、锁定块与挡板;锁定架滑动设置于连接板内部;锁定块滑动设置于锁定架内部,且锁定块与锁定架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锁定块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锁定块滑动设置于连接孔内部;挡板固定设置于锁定块外侧,且挡板滑动设置于锁定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拉舌机构还包括:拉舌板与防滑条;拉舌板固定设置于锁定架底部,且拉舌板数量设置为两组;防滑条固定设置于拉舌板内侧,且防滑条设置为波浪形结构,并且防滑条呈直线排列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交叉式衔接板和衔接座,实现了使两组连接板始终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并且通过弹簧件和导向杆,实现了使两组连接板通过拉舌板对舌体进行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增强对舌体固定效果的作用;有利于对舌体进行牵引或按压。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螺纹筒,实现了使方形板带动橡胶垫上下移动,使橡胶垫与橡胶条通过摩擦力将滑动架固定于手柄内部的效果;起到了对手柄长度进行调节的作用;并且通过控制环底部轮齿结构与连接环顶部轮齿结构以及弹簧件,实现了轻松便捷对连接架转动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相比现有的舌侧拉钩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柄长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增强了舌侧拉钩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拉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手柄;101、螺纹筒;102、螺纹杆;103、方形板;104、橡胶垫;105、滑动架;106、橡胶条;
2、控制装置;201、控制轴;202、导向槽;203、控制环;204、导向块;
3、连接机构;301、连接架;302、连接环;303、固定架;304、导向杆;305、连接板;306、连接孔;
4、衔接装置;401、衔接架;402、衔接轴;403、衔接板;404、衔接座;
5、拉舌机构;501、锁定架;502、锁定块;503、挡板;504、拉舌板;505、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舌侧拉钩,包括手柄1;手柄1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架105,且滑动架105内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条106;滑动架105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装置2,且控制装置2外侧转动设置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内部固定设置有衔接装置4,且连接机构3底部固定设置有拉舌机构5;手柄1内部固定设置有螺纹筒101,且螺纹筒10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纹杆102,并且螺纹杆102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螺纹杆102底端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安装有方形板103,并且方形板103滑动设置于手柄1内部;方形板103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04,且橡胶垫104底部与橡胶条106顶部相贴合;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螺纹杆102和螺纹筒101,实现了使方形板103带动橡胶垫104上下移动,使橡胶垫104与橡胶条106通过摩擦力将滑动架105固定于手柄1内部的效果;起到了对手柄1长度进行调节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轴201、导向槽202、控制环203与导向块204;控制轴201固定设置于滑动架105内部;导向槽202开设于控制轴201内部,且导向槽202呈环形阵列开设;控制环203活动设置于控制轴201外侧,且控制环203底部设置为轮齿结构,并且控制环203顶部与滑动架105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导向块204固定设置于控制环203内部,且导向块204滑动设置于导向槽202内侧;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架301、连接环302、固定架303与导向杆304;连接架301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控制轴201外侧;连接环302固定设置于连接架301顶部,且连接环302活动设置于控制轴201外侧;连接环302顶部设置为轮齿结构,且连接环302顶部轮齿结构与控制环203底部轮齿结构相啮合;固定架303固定设置于连接架301外侧;导向杆304固定设置于固定架303两侧内部;其具体作用为:通过控制环203底部轮齿结构与连接环302顶部轮齿结构以及弹簧件,实现了轻松便捷对连接架301转动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相比现有的舌侧拉钩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柄1长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增强了舌侧拉钩的便捷性。
实施例三:
如附图6至附图8所示: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连接机构3还包括:连接板305与连接孔306;连接板305滑动设置于两组导向杆304之间,且连接板305外侧与导向杆304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连接板305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两组连接板305之间呈对称设置;连接孔306开设于连接板305内部;衔接装置4包括:衔接架401、衔接轴402、衔接板403与衔接座404;衔接架401固定设置于固定架303内部;衔接轴402固定设置于衔接架401顶部;衔接板403转动设置于衔接轴402外侧,且衔接板403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衔接板403之间呈交叉设置;衔接座404转动设置于衔接板403端部外侧,且衔接座404固定设置于连接板305内侧;拉舌机构5包括:锁定架501、锁定块502、挡板503、拉舌板504与防滑条505;锁定架501滑动设置于连接板305内部;锁定块502滑动设置于锁定架501内部,且锁定块502与锁定架501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锁定块502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锁定块502滑动设置于连接孔306内部;挡板503固定设置于锁定块502外侧,且挡板503滑动设置于锁定架501内部;拉舌板504固定设置于锁定架501底部,且拉舌板504数量设置为两组;防滑条505固定设置于拉舌板504内侧,且防滑条505设置为波浪形结构,并且防滑条505呈直线排列固定;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交叉式衔接板403和衔接座404,实现了使两组连接板305始终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并且通过弹簧件和导向杆304,实现了使两组连接板305通过拉舌板504对舌体进行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增强对舌体固定效果的作用;有利于对舌体进行牵引或按压。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手动转动连接架301,连接架301带动连接环302转动,连接环302通过顶部轮齿结构和控制环203底部轮齿结构带动控制环203向上移动;当连接架301转动到指定角度时,弹簧件带动控制环203向下移动复位;使得控制环203底部轮齿结构与连接环302顶部轮齿结构相啮合;从而使得连接架301固定;手动拉动滑动架105,当滑动架105伸出指定长度时,转动螺纹杆102,螺纹杆102通过螺纹筒101带动方形板103以及橡胶垫104向下移动,使得橡胶垫104与橡胶条106通过摩擦力将滑动架105固定于手柄1内部;从而相比现有的舌侧拉钩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柄1长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增强了舌侧拉钩的便捷性;拉动一组连接板305,其连接板305通过衔接板403和衔接座404带动另一组连接板305反向移动,将舌体放置于两组拉舌板504之间;两组拉舌板504通过弹簧件和导向杆304以及防滑条505将舌体夹持固定;起到了根据患者舌体的具体形态对固定尺度进行调节;增强对舌体固定效果的作用;有利于对舌体进行牵引或按压;当需要对拉舌板504进行拆装更换时,通过挡板503将锁定块502拉出连接孔306,使得拉舌板504取下;将锁定架501滑入连接板305内部,从而使得连接板305对锁定块502进行挤压,锁定块502通过顶部斜边结构滑入锁定架501内部;当锁定架501完全滑入连接板305时,弹簧件带动锁定块502滑入连接孔306,使得锁定架501固定于连接板305内部;从而使得拉舌板504固定;有利于对拉舌板504进行拆装进行更换。

Claims (7)

1.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架(105),且滑动架(105)内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条(106);所述滑动架(105)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装置(2),且控制装置(2)外侧转动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内部固定设置有衔接装置(4),且连接机构(3)底部固定设置有拉舌机构(5);手柄(1)内部固定设置有螺纹筒(101),且螺纹筒(10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纹杆(102),并且螺纹杆(102)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螺纹杆(102)底端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安装有方形板(103),并且方形板(103)滑动设置于手柄(1)内部;方形板(103)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04),且橡胶垫(104)底部与橡胶条(106)顶部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轴(201)、导向槽(202)、控制环(203)与导向块(204);控制轴(201)固定设置于滑动架(105)内部;导向槽(202)开设于控制轴(201)内部,且导向槽(202)呈环形阵列开设;控制环(203)活动设置于控制轴(201)外侧,且控制环(203)底部设置为轮齿结构,并且控制环(203)顶部与滑动架(105)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导向块(204)固定设置于控制环(203)内部,且导向块(204)滑动设置于导向槽(202)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架(301)、连接环(302)、固定架(303)与导向杆(304);连接架(301)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控制轴(201)外侧;连接环(302)固定设置于连接架(301)顶部,且连接环(302)活动设置于控制轴(201)外侧;连接环(302)顶部设置为轮齿结构,且连接环(302)顶部轮齿结构与控制环(203)底部轮齿结构相啮合;固定架(303)固定设置于连接架(301)外侧;导向杆(304)固定设置于固定架(303)两侧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连接板(305)与连接孔(306);连接板(305)滑动设置于两组导向杆(304)之间,且连接板(305)外侧与导向杆(304)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连接板(305)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两组连接板(305)之间呈对称设置;连接孔(306)开设于连接板(30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装置(4)包括:衔接架(401)、衔接轴(402)、衔接板(403)与衔接座(404);衔接架(401)固定设置于固定架(303)内部;衔接轴(402)固定设置于衔接架(401)顶部;衔接板(403)转动设置于衔接轴(402)外侧,且衔接板(403)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衔接板(403)之间呈交叉设置;衔接座(404)转动设置于衔接板(403)端部外侧,且衔接座(404)固定设置于连接板(305)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舌机构(5)包括:锁定架(501)、锁定块(502)与挡板(503);锁定架(501)滑动设置于连接板(305)内部;锁定块(502)滑动设置于锁定架(501)内部,且锁定块(502)与锁定架(501)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锁定块(502)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锁定块(502)滑动设置于连接孔(306)内部;挡板(503)固定设置于锁定块(502)外侧,且挡板(503)滑动设置于锁定架(50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舌侧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舌机构(5)还包括:拉舌板(504)与防滑条(505);拉舌板(504)固定设置于锁定架(501)底部,且拉舌板(504)数量设置为两组;防滑条(505)固定设置于拉舌板(504)内侧,且防滑条(505)设置为波浪形结构,并且防滑条(505)呈直线排列固定。
CN202322133375.2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舌侧拉钩 Active CN22098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3375.2U CN220988837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舌侧拉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3375.2U CN220988837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舌侧拉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8837U true CN220988837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2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3375.2U Active CN220988837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舌侧拉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8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1467B (zh) 一种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
CN109259944A (zh) 一种医疗用病患搬运床
CN220988837U (zh) 一种舌侧拉钩
CN210170255U (zh) 颈椎牵引装置
CN112641548B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催吐装置
CN112932625B (zh) 一种甲乳外科临床用高精度多角度穿刺引流装置
CN116831859A (zh) 一种手术手臂托架
CN215424840U (zh) 一种手术肝脏拉勾
CN213218804U (zh) 一种小腿康复训练装置
CN212699253U (zh) 一种临床中医用骨骼拉伸装置
CN212650862U (zh) 一种妇科分娩用扩阴器
CN209734394U (zh) 便捷式眼科专用治疗托架
CN204049962U (zh) 一种可调松紧新型医用夹板
CN219021361U (zh)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CN112155821A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的骨科牵引架
CN214908799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CN206198122U (zh) 一种颈腰椎牵引治疗仪
CN111904621A (zh) 一种骨科手术辅助装置
CN221083688U (zh) 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
CN216455911U (zh) 用于眼科的头部固定装置
CN220046352U (zh) 一种康复床腰部支撑组件
CN109171907A (zh) 一种产科用紧急助产智能装置
CN209713556U (zh) 一种侧卧位分娩用握手装置
CN218305459U (zh) 一种开放气道支撑装置
CN219375321U (zh) 一种带有腿部固定结构的检查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