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6628U -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6628U
CN220986628U CN202323069120.0U CN202323069120U CN220986628U CN 220986628 U CN220986628 U CN 220986628U CN 202323069120 U CN202323069120 U CN 202323069120U CN 220986628 U CN220986628 U CN 220986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ixedly connected
ring
soybean
clamp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691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30691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6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6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6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包括把手和支撑柱,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开设有倾斜坡,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通过倾斜坡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所述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的一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第一夹环以及第二夹环为一组夹取件,同时设置两组夹取件,通过其中一组夹取件把大豆幼苗以及根部土壤一起取出,同时通过另外一组夹取件把种植位置的土壤取出,挖出一个种植坑,然后把带有土壤的大豆幼苗放入种植坑即可完成大豆的移苗,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弯腰工作,提高了种植的效率,且工作人员的腰部不容易出现酸痛的现象,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移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背景技术
大豆通称黄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目前大豆通过播种机种植在土地后,会出现缺苗断垄、以及株距较近等情况,缺苗断垄以及株距较近都会影响到大豆的产量,目前人工在进行大豆幼苗移植时,会利用铲子等工具将幼苗以及周围的土壤一起铲移出来,然后重新挖坑将其移至栽种地点,人工移苗速度慢,且需要长时间内的弯腰干活,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腰酸疼痛,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包括把手和支撑柱,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开设有倾斜坡,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通过倾斜坡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所述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的一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均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与把手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外筒,所述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合组件。
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与外筒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且卡头与滑块相卡合,所述导向柱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头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通过设置的把手、支撑柱、支撑板、拉杆、连接板、第一夹环、第二夹环、外筒、内杆;第一夹环以及第二夹环为一组夹取件,同时设置两组夹取件,通过其中一组夹取件把大豆幼苗以及根部土壤一起取出,同时通过另外一组夹取件把种植位置的土壤取出,挖出一个种植坑,然后把带有土壤的大豆幼苗放入种植坑即可完成大豆的移苗,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弯腰工作,提高了种植的效率,且工作人员的腰部不容易出现酸痛的现象,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
2、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通过设置的滑块、卡头、限位板、弹簧、导向柱、挡块,当通过其中一组夹取件把大豆幼苗取出时,在弹簧与卡头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滑块的限位固定,进而在滑块的作用下实现对第一夹环以及第二夹环的限位固定,放置夹取件往下滑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的第一夹环以及第二夹环两种不同工作状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的卡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支撑柱;3、支撑板;4、拉杆;5、连接板;6、第一夹环;7、第二夹环;8、外筒;9、内杆;10、滑块;11、卡头;12、限位板;13、弹簧;14、导向柱;15、挡块;16、连杆;17、横板;18、拉环;19、倾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包括把手1和支撑柱2,所述把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开设有倾斜坡19,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通过倾斜坡19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所述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的一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为一组夹取件,同时设置两组夹取件,通过其中一组夹取件把大豆幼苗以及根部土壤一起取出,同时通过另外一组夹取件把种植位置的土壤取出,挖出一个种植坑,然后把带有土壤的大豆幼苗放入种植坑即可完成大豆的移苗,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弯腰工作,提高了种植的效率,且工作人员的腰部不容易出现酸痛的现象,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均转动连接的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且拉杆4与把手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9,所述内杆9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外筒8,所述内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合组件,通过连接板5可以带着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在竖直方向移动,且通过内杆9与外筒8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连接板5的导向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与外筒8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柱14,所述导向柱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11,且卡头11与滑块10相卡合,所述导向柱14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2和挡块15固定连接,当通过其中一组夹取件把大豆幼苗取出时,在弹簧13与卡头11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滑块10的限位固定,进而在滑块10的作用下实现对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的限位固定,放置夹取件往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滑块10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头11相匹配的卡槽,便于滑块10与卡头11卡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板17,所述横板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8,在横板17与连杆16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第一夹环6与第二夹环7之间的相互移动。
工作流程:需要对大豆进行移苗时,首先通过两侧的拉杆带着两侧的连接板5同时往上移动,使连接板5带着相应的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从支撑板3的内侧往上移出,同时连接板5也会通过内杆9带着滑块10与卡头11卡合在一起,通过卡头11实现对滑块10的限位固定,需要把大豆苗从地里取出时,首先使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放置在大豆苗的两侧,然后工作人员往下踩动相应的连接板5,使连接板5带着相应的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沿着倾斜坡19往下滑动,在倾斜坡19的导向作用下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的末端会逐渐相互靠近,同时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也会把大豆苗根部的土壤与其余土壤分开,通过使大豆苗暂时储存在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的内侧,接着工作人员通过支撑柱2以及支撑板3把第一夹环6、第二夹环7以及大豆苗从土里往上拔出,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拉杆4以及连接板5带着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从支撑板3的内侧往上移出,同时使相应的滑块10与卡头11卡合在一起,防止连接板5、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往下滑落,然后工作人员通过另外一组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按照以上相同的方式把种植点处的多余的土壤挖出,挖出一个种植坑,接着把带有大豆苗的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插入种植坑的内侧,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相应的拉环18以及横板17带着相应的连杆16往上移动,使连杆16带着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往两侧打开,使大豆苗处于种植坑的内侧,从而完成了对大豆苗的移苗,同时另外一组第一夹环6以及第二夹环7内侧的土壤也可以按以上相同方式倒出,然后便可以进行下一轮的移苗工作。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以及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包括把手(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开设有倾斜坡(19),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通过倾斜坡(19)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所述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的一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均转动连接的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且拉杆(4)与把手(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9),所述内杆(9)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外筒(8),所述内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合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与外筒(8)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柱(14),所述导向柱(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11),且卡头(11)与滑块(10)相卡合,所述导向柱(14)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2)和挡块(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头(11)相匹配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环(6)和第二夹环(7)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板(17),所述横板(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8)。
CN202323069120.0U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Active CN220986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9120.0U CN220986628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9120.0U CN220986628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6628U true CN220986628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8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69120.0U Active CN220986628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6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2884B (zh) 一种山核桃本砧嫁接苗的培育方法
CN107278786B (zh) 一种梨树“梳状篱壁形”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7371965B (zh) 一种音叉形梨树树形及其整形修剪方法
CN103026876B (zh) 中药材藿香的盆栽驯化栽培方法
CN103718813B (zh) 香椿主干斜拉矮化密植栽培方法
CN108834511A (zh) 一种简易移苗装置
CN220986628U (zh) 一种大豆移苗栽培器
CN110149839A (zh) 一种用于苜蓿批量种植的新型播种装置
CN206620623U (zh) 一种用于柑橘地栽苗的起苗工具
Tiwari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Pterocarpus marsupium Roxb.: An endangered medicinal tree
CN103907468A (zh) 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
CN106342641A (zh) 一种中国化苹果高纺锤形培养方法
CN201018778Y (zh) 排式移栽器
CN213694818U (zh) 一种大豆的抗非生物胁迫育种试验用移苗装置
CN109618780A (zh) 一种轻简化培养梨圆柱形的方法
CN108738770A (zh) 一种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Das et al. Analysis of current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n the micropropagation of bamboo
CN103340152A (zh) 一种菊花筛选脱毒快繁方法
CN210016929U (zh) 一种组培苗种植用移栽装置
CN208940433U (zh) 香蕉吸芽铲除器
CN108401893B (zh) 一种结球甘蓝无蜡粉亮叶育种纯合材料的创制方法
CN206963334U (zh) 一种精准快速辣椒定位移栽器
CN201630079U (zh) 一种新型的育秧盘
CN105309145A (zh) 一种菊花种植方法
CN201894068U (zh) 烟叶秧苗移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