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5843U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5843U
CN220985843U CN202322635009.7U CN202322635009U CN220985843U CN 220985843 U CN220985843 U CN 220985843U CN 202322635009 U CN202322635009 U CN 202322635009U CN 220985843 U CN220985843 U CN 220985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fixed
lower clamping
rectangular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50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印兆宇
李科
魏威
陈志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50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5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5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5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以及主磁钢;所述磁路系统呈矩形;所述下夹板包括下夹板本体、贯穿所述下夹板的四周侧的四个矩形通孔以及分别形成于四个所述矩形通孔靠近所述主磁钢的一侧的四个第一翻边;所述下夹板本体位于所述矩形通孔远离所述主磁钢一侧的部分与所述盆架正对且固定于所述盆架,并抵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夹板本体并分别覆盖四个所述矩形通孔的四个透气隔离件。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不仅可以在发声内腔开腔的环境下使用,还能实现更大的泄露需求,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其声学性能。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种类不断在更新,在众多种类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扬声器已经作为了其最基本的装配件。
扬声器主要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以及由固定于盆架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驱动振膜振动的音圈,磁路系统主要包括下夹板以及固定在下夹板上的主磁钢,下夹板是从其外形边缘撕裂折弯然后形成竖直的翻边,该翻边与主磁钢间隔形成磁间隙,音圈插设悬置于磁间隙内。
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由于柔性电路板的走线原因,会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在盆架和下夹板之间,这便不可避免的使下夹板翻边后形成较大的孔洞且不能贴防尘件,从而导致扬声器的发声内腔不能做到密闭防杂物,即不能在发声内腔开腔的环境下使用,同时扬声器的泄漏只能通过改变盆架和下夹板外形进行改变,最终导致零件改模耗时耗力,使成本过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发声内腔开腔的环境下使用,且泄漏效果好、成本低、声学性能优的扬声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具有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以及由所述盆架的底端嵌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两端并共同围成发声内腔;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插设悬置于所述磁间隙;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以及叠设固定于所述下夹板的主磁钢;
所述磁路系统呈矩形;所述下夹板包括下夹板本体、贯穿所述下夹板本体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四周侧的四个矩形通孔以及分别形成于四个所述矩形通孔靠近所述主磁钢的一侧并向靠近所述振膜的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翻边;每一所述第一翻边的形状及尺寸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矩形通孔匹配,四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并共同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下夹板本体位于所述矩形通孔远离所述主磁钢一侧的部分与所述盆架正对且固定于所述盆架,并抵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矩形通孔将所述发声内腔与外界连通;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夹板本体并分别覆盖四个所述矩形通孔的四个透气隔离件。
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夹板本体的四周侧的中部区域。
优选的,所述下夹板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相互间隔的四个凹槽;四个所述矩形通孔分别设置于四个所述凹槽的区域内,四个所述透气隔离件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下夹板还包括由所述下夹板本体的四周缘分别向所述振膜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四个第二翻边;四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盆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接,四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翻边相对间隔形成四个卡设位;所述盆架对应四个所述卡设位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靠近所述下夹板的方向凸出延伸的四个限位部;四个所述限位部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卡设位并卡设于四个所述卡设位。
优选的,所述下夹板还包括分别贯穿其四个角的位置形成的四个避让位;所述盆架对应四个所述避让位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靠近所述下夹板的方向凸出延伸形成的四个支撑部;四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四个所述避让位并与所述下夹板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叠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振动系统一侧的极芯。
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呈环状的折环以及由所述折环的内周缘延伸形成且呈环状的振动部;所述折环的外周缘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振动部的内周缘的辅助球顶;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辅助球顶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盖设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动系统围设形成前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孔;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盖设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并覆盖所述出声孔的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分别支撑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臂以及由所述第一固定臂分别向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延伸并形成固定连接的两个弾臂;其中一个所述弹性件作为所述柔性电路板,作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固定臂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臂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通过将柔性电路板嵌入盆架的底端,并在下夹板本体的四周侧分别设置四个矩形通孔,还在四个矩形通孔靠近主磁钢的一侧设置向靠近振膜的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翻边,并使下夹板本体位于矩形通孔远离主磁钢一侧的部分抵接至柔性电路板,从而可以通过四个矩形通孔的设置方式来满足扬声器更大的泄漏需求,还能使柔性电路板的走线位置被罩到下夹板靠近盆架的一侧,以使扬声器的零件无需改模,进而节省时间和人力,以降低成本;同时,四个透气隔离件分别固定于下夹板本体且覆盖四个矩形通孔,这样不仅可以使发声单体能在发声内腔开腔的环境下使用,还可以通过改变透气隔离件的阻尼对扬声器的泄漏进行精准调整控制,以较方便且快捷的调整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使其声学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其中,100、扬声器;1、盆架;11、限位部;12、支撑部;2、振动系统;21、振膜;211、折环;212、振动部;22、音圈;23、辅助球顶;3、磁路系统;31、下夹板;311、下夹板本体;312、矩形通孔;313、第一翻边;314、第二翻边;32、主磁钢;33、极芯;4、柔性电路板;41、第一固定臂;42、弾臂;43、第二固定臂;44、连接部;5、透气隔离件;6、盖板;7、防尘罩;8、弹性件;10、发声内腔;20、磁间隙;30、凹槽;40、卡设位;50、避让位;60、前腔;70、出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100,其包括盆架1、振动系统2、具有磁间隙20并驱动振动系统2振动的磁路系统3以及由盆架1的底端嵌入的柔性电路板4。
其中,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3分别固定于盆架1的两端并共同围成发声内腔10。
具体地,振动系统2包括外周缘固定于盆架1的振膜21以及驱动振膜21振动的音圈22;音圈22插设悬置于磁间隙20。
本实施例中,振膜21包括呈环状的折环211以及由折环211的内周缘延伸形成且呈环状的振动部212;折环211的外周缘固定于盆架1,音圈22固定于振动部212靠近磁路系统3的一侧。
振动系统2还包括固定于振动部212的内周缘的辅助球顶23;音圈22固定于辅助球顶23靠近磁路系统3的一侧。
具体地,磁路系统3呈矩形;磁路系统3包括下夹板31以及叠设固定于下夹板31靠近振动系统2一侧的主磁钢32。
本实施例中,下夹板31包括下夹板本体311、贯穿下夹板本体311且分别位于主磁钢32的四周侧的四个矩形通孔312以及分别形成于四个矩形通孔312靠近主磁钢32的一侧并向靠近振膜21的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翻边313;每一第一翻边313的形状及尺寸分别与其对应的矩形通孔312匹配,四个第一翻边313分别与主磁钢32间隔并共同形成磁间隙20;下夹板本体311位于矩形通孔312远离主磁钢32一侧的部分与盆架1正对且固定于盆架1,并抵接至柔性电路板4,矩形通孔312将发声内腔10与外界连通。
四个矩形通孔312分别设置于下夹板本体311的四周侧的中部区域。
下夹板31还包括由下夹板本体311的四周缘分别向振膜2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四个第二翻边314;四个第二翻边314分别延伸至柔性电路板4远离盆架1的一侧并与柔性电路板4抵接,四个第二翻边314分别与四个第一翻边313相对间隔形成四个卡设位40;盆架1对应四个卡设位4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靠近下夹板31的方向凸出延伸的四个限位部11;四个限位部11分别延伸至四个卡设位40并卡设于四个卡设位40。这样设计可以通过盆架1的限位部11对矩形通孔312进行密封。
下夹板31还包括分别贯穿其四个角的位置形成的四个避让位50;盆架1对应四个避让位5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靠近下夹板31的方向凸出延伸形成的四个支撑部12;四个支撑部12分别延伸至四个避让位50并与下夹板本体311固定连接。
磁路系统3还包括叠设固定于主磁钢32靠近振动系统2一侧的极芯33。
具体地,扬声器100还包括固定于下夹板本体311并分别覆盖四个矩形通孔312的四个透气隔离件5。
本实施例中,下夹板本体311远离振动系统2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相互间隔的四个凹槽30;四个矩形通孔312分别设置于四个凹槽30的区域内,四个透气隔离件5分别固定于四个凹槽30内。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00还包括两个弹性件8;弹性件8包括固定于盆架1的第一固定臂41、分别支撑固定于音圈22远离振膜21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臂43以及由第一固定臂41分别向两个第二固定臂43延伸并形成固定连接的两个弾臂42。
其中一个弹性件8作为柔性电路板4,作为柔性电路板4的弹性件8的第一固定臂41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固定臂43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44。
作为柔性电路板4的弹性件8为FPC,即印刷电路板,其第二固定臂43与音圈22电连接,以实现电信号的传输。
具体地,扬声器100还包括盖设固定于盆架1并与振动系统2围设形成前腔60的盖板6;盖板6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孔70。
本实施例中,出声孔70包括四个且均呈矩形;扬声器100还包括盖设固定于盖板6的并覆盖出声孔70的防尘罩7。
本实施例的扬声器100通过将柔性电路板4嵌入盆架1的底端,并在下夹板本体311的四周侧分别设置四个矩形通孔312,还在四个矩形通孔312靠近主磁钢32的一侧设置向靠近振膜21的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翻边313,并使下夹板本体311位于矩形通孔312远离主磁钢32一侧的部分抵接至柔性电路板4,从而可以通过四个矩形通孔312的设置方式来满足扬声器100更大的泄漏需求,还能使柔性电路板4的走线位置被罩到下夹板31靠近盆架1的一侧,以使扬声器100的零件无需改模,进而节省时间和人力,以降低成本;同时,四个透气隔离件5分别固定于下夹板本体311且覆盖四个矩形通孔312,这样不仅可以使发声单体能在发声内腔10开腔的环境下使用,还可以通过改变透气隔离件5的阻尼对扬声器100的泄漏进行精准调整控制,以较方便且快捷的调整扬声器100的声学性能,使其声学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具有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以及由所述盆架的底端嵌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两端并共同围成发声内腔;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插设悬置于所述磁间隙;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以及叠设固定于所述下夹板的主磁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路系统呈矩形;所述下夹板包括下夹板本体、贯穿所述下夹板本体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四周侧的四个矩形通孔以及分别形成于四个所述矩形通孔靠近所述主磁钢的一侧并向靠近所述振膜的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翻边;每一所述第一翻边的形状及尺寸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矩形通孔匹配,四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并共同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下夹板本体位于所述矩形通孔远离所述主磁钢一侧的部分与所述盆架正对且固定于所述盆架,并抵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矩形通孔将所述发声内腔与外界连通;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夹板本体并分别覆盖四个所述矩形通孔的四个透气隔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矩形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夹板本体的四周侧的中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本体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相互间隔的四个凹槽;四个所述矩形通孔分别设置于四个所述凹槽的区域内,四个所述透气隔离件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还包括由所述下夹板本体的四周缘分别向所述振膜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四个第二翻边;四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盆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接,四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翻边相对间隔形成四个卡设位;所述盆架对应四个所述卡设位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靠近所述下夹板的方向凸出延伸的四个限位部;四个所述限位部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卡设位并卡设于四个所述卡设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还包括分别贯穿其四个角的位置形成的四个避让位;所述盆架对应四个所述避让位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靠近所述下夹板的方向凸出延伸形成的四个支撑部;四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四个所述避让位并与所述下夹板本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叠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振动系统一侧的极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呈环状的折环以及由所述折环的内周缘延伸形成且呈环状的振动部;所述折环的外周缘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振动部的内周缘的辅助球顶;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辅助球顶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盖设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动系统围设形成前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孔;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盖设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并覆盖所述出声孔的防尘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分别支撑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臂以及由所述第一固定臂分别向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延伸并形成固定连接的两个弾臂;其中一个所述弹性件作为所述柔性电路板,作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固定臂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臂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
CN202322635009.7U 2023-09-26 2023-09-26 扬声器 Active CN220985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5009.7U CN220985843U (zh) 2023-09-26 2023-09-26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5009.7U CN220985843U (zh) 2023-09-26 2023-09-26 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5843U true CN220985843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5009.7U Active CN220985843U (zh) 2023-09-26 2023-09-26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5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6910B (zh) 扬声器
CN111343544B (zh) 发声器件
CN210093530U (zh) 一种扬声器
CN215300909U (zh) 发声器件
CN111131977B (zh) 扬声器
CN211531293U (zh) 发声器件
CN212572950U (zh) 一种扬声器
US11638097B1 (en) Speaker
CN215300906U (zh) 一种扬声器箱
CN218959122U (zh) 扬声器
CN210986376U (zh) 一种耳机芯及耳机
CN219514227U (zh) 扬声器
CN217721457U (zh) 同轴扬声器
CN220985843U (zh) 扬声器
CN213028536U (zh) 发声器件
CN214481249U (zh) 扬声器
CN220985842U (zh) 扬声器
CN111654791A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570453U (zh) 同轴扬声器
CN218473381U (zh) 同轴扬声器
CN217721456U (zh) 同轴扬声器
CN214101773U (zh) 发声器件
CN218387878U (zh) 一种同轴扬声器
US20240073612A1 (en) Coaxial Speaker
CN213028532U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