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5336U -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5336U
CN220985336U CN202321649625.1U CN202321649625U CN220985336U CN 220985336 U CN220985336 U CN 220985336U CN 202321649625 U CN202321649625 U CN 202321649625U CN 220985336 U CN220985336 U CN 220985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wer source
portable power
support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96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秀斌
罗家杨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shi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shi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shi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shi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96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5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5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5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折叠支架,移动电源本体设有固定槽位,折叠支架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槽位中,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移动电源本体上的固定槽位内设置可收纳折叠的支架,当需要对移动电源支撑时,将支架展开,利用支架上的限位部即能够为移动电源提供多角度的支撑功能,方便用户使用,使用完毕后,将支架收纳于固定槽位,能够让移动电源本体的外观更为美观简洁,方便携带,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一般使用锂电池电芯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的电力储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多,计算能力的增强,电子产品的耗电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移动电源已经成为人们外出必备的产品。
现有移动电源并不具备支架功能,在人们使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时,只能将手机放在桌面或拿在手中,长时间使用会让用户体验不佳。于是出现带有支架的移动电源,然而现有移动电源的支架功能简单,稳定性不好,不能调整支撑角度,且与移动电源连接的方式粗糙,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调节支撑角度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折叠支架,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设有固定槽位,所述折叠支架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位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位中设有辅助贴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适配的磁吸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可通过磁吸方式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磁片和磁吸件,所述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的支撑夹角为66-73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槽位的长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的支撑夹角为49-57.5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位的深度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下表面均包覆有防滑PU皮层,并采用热压合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移动电源本体上的固定槽位内设置可收纳折叠的支架,当需要对移动电源支撑时,将支架展开,利用支架上的限位部即能够为移动电源提供多角度的支撑功能,方便用户使用,使用完毕后,将支架收纳于固定槽位,能够让移动电源本体的外观更为美观简洁,方便携带,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处于不同支撑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另一实施例的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处于不同支撑角度的示意图;
1-移动电源本体;11-固定槽位;12-辅助贴片;
2-折叠支架;21-固定板;22-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4-限位部;25-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和折叠支架2,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设有固定槽位11,所述折叠支架2包括固定板21、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所述固定板21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位11中,所述固定板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3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部24。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定义移动电源本体1设有固定槽位11的一面为背面,与背面相对的一面为正面。
在折叠状态时,折叠支架2与移动电源本体1贴合,且第一支撑板22与固定板21平铺收纳于固定槽位11内,第二支撑板23贴合于第一支撑板22远离移动电源本体1的一侧,即第一支撑板22的背面,下同。为了实现支撑功能,第二支撑板23于远离移动电源本体1的一侧(第二支撑板23的背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部24,旋转第二支撑板23,使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分离,直到第二支撑板23的限位部24朝向移动电源本体1,然后旋转第一支撑板22,使第一支撑板22与移动电源本体1呈角度设置,再通过限位部24对移动电源本体1远离固定板21的一端进行限位固定,即可调节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实现对移动电源本体1的多角度的支撑,非常方便。
为了避免移动电源受到线材的影响,导致杂乱无章,在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设置无线充电区,无线充电区中对应手机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可以让用户以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非常方便。
同时,为了保证固定板21与固定槽位11连接的稳固性,折叠支架2与固定槽11之间通过3M胶固定粘合。同理,也可以通过卡接或固定件固定的方式将折叠支架的固定板与移动电源本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24为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限位部24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便于组装折叠支架2并保证折叠支架2的支撑效果。具体的,限位部24为塑料薄片,通过粘胶将多个塑料薄片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上,相邻的两个塑料薄片之间即可形成限位部24,从而实现对移动电源本体1的支撑。
同理,限位部24与第二支撑板22可以为一体结构。
同理,限位部24也可以为在第二支撑板22上间隔设置的限位卡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位11中设有辅助贴片12。
本实施例中,针对折叠支架2与移动电源本体1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以保证折叠支架2与移动电源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具体的,固定槽位11中设有辅助贴片12,辅助贴片12的形状与固定槽位11适配,辅助贴片12通过3M胶固定于固定槽位11中,折叠支架2的固定板21通过3M胶与辅助贴片12固定,从而保证了折叠支架2与固定槽位11的边缘紧密贴合。优选的,辅助贴片12为薄铁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3之间设有适配的磁吸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23可通过磁吸方式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以保证折叠支架2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支撑板23能够可靠地贴合于第一支撑板22。具体的,在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之间设置磁吸组件,让第二支撑板23通过磁吸方式贴合于第一支撑板22,非常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磁片25和磁吸件,所述磁片2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上,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中。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磁片25和磁吸件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改进。具体的,为了减少安装有磁片25的第一支撑板22的厚度,可在第一支撑板22上挖孔,并将磁片25放置于孔中,即可在不影响第一支撑板22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磁吸功能。
同理,为了减少安装有磁吸件的第二支撑板23的厚度,第二支撑板23可以整体为薄铁片,即可保证支撑能力的同时,能够配合磁片25让第二支撑板23吸附于第一支撑板22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形成的支撑夹角为66-73度。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折叠支架2的调节角度进行了改进,以适配不同场合下或不同身高的用户的支撑需求。具体的,固定板21设置于第二支撑板23上远离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连接处的一端,本实施方式以同一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三个限位部为例进行说明,限位部24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沿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限位部最为靠近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连接处,第三限位部离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连接处最远,第二限位部处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折叠支架2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1的背面,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为对手机进行支撑的一面。
当移动电源本体1与第一限位部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为72.5-73度,能够在较高的平面上进行支撑,让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与用户视线大致呈90度;当移动电源本体1与第三限位部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为66-66.5度,能够在较低的平面上进行支撑,让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与用户视线大致呈90度;当移动电源本体1与第二限位部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为69-69.5度,能够在居中的平面上进行支撑,让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与用户视线大致呈90度。
同理,对于同一高度平面,不同身高的用户,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支撑夹角,以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槽位11的长度适配。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二支撑板23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折叠支架2处于折叠状态时,整体结构更为简洁美观。具体的,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与固定槽位11的长度适配,将第二支撑板23贴合于第一支撑板22时,同时也可贴合于固定板21,从移动电源的背面看,折叠支架2的整体更为简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形成的支撑夹角为49-57.5度。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折叠支架2的调节角度进行了改进,以适配不同场合下或不同身高的用户的支撑需求。具体的,固定板21设置于第二支撑板23上远离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连接处的一端,本实施方式以同一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三个限位部为例进行说明,限位部24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沿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限位部最为靠近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连接处,第三限位部离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连接处最远,第二限位部处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折叠支架2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1的背面,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为对手机进行支撑的一面。
当移动电源本体1与第一限位部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为57-57.5度,能够在较高的平面上进行支撑,让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与用户视线大致呈90度;当移动电源本体1与第三限位部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为49-49.5度,能够在较低的平面上进行支撑,让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与用户视线大致呈90度;当移动电源本体1与第二限位部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的支撑夹角为53-53.5度,能够在居中的平面上进行支撑,让移动电源本体1的正面与用户视线大致呈90度。
同理,对于同一高度平面,不同身高的用户,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支撑夹角,以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位11的深度与所述固定板21的厚度适配。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固定槽位11的深度进行了改进,以方便用户对折叠支架2的开启操作。具体的,固定槽位11的深度与固定板21的厚度适配,让第二支撑板23凸出于固定槽位11,能够便于用户打开折叠支架,同时让折叠支架2处于收纳状态时,提高折叠支架2的隐秘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21、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的上下表面均包覆有防滑PU皮层,并采用热压合成型。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折叠支架2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保证折叠支架2的手感及美观。具体的,固定板2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3的上下表面均包覆有防滑PU皮层,上下表面的防滑PU皮层通过热压合成型,将固定板21、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包裹于其中,可以让折叠支架整体性更好,外表面具备更好的触感,并保证美观。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移动电源本体上的固定槽位内设置可收纳折叠的支架,当需要对移动电源支撑时,将支架展开,利用支架上的限位部即能够为移动电源提供多角度的支撑功能,方便用户使用,使用完毕后,将支架收纳于固定槽位,能够让移动电源本体的外观更为美观简洁,方便携带,提高用户体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折叠支架,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设有固定槽位,所述折叠支架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位中,所述固定槽位中设有辅助贴片,所述固定槽位的深度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适配,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适配的磁吸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可通过磁吸方式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磁片和磁吸件,所述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的支撑夹角为66-73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长度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的支撑夹角为49-57.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下表面均包覆有防滑PU皮层,并采用热压合成型。
CN202321649625.1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Active CN220985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625.1U CN220985336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625.1U CN220985336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5336U true CN220985336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6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9625.1U Active CN220985336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5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85336U (zh)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CN209782045U (zh) 一种便携式可展开折叠皮革支架
TWM414800U (en) Protective sheath
CN215833838U (zh) 一种新型滑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无线键盘平板保护套
CN217108921U (zh) 磁吸式便利型支架
CN214479754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3736602U (zh) 一种定位贴膜
CN105508841B (zh) 多功能支架
CN209881853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可折叠支撑垫
CN210640925U (zh) 一种背盖支撑和收纳装置
CN208638055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18762320U (zh) 一种吸附在平板电脑背部的支撑板
CN219833815U (zh) 带有折叠支架的移动电源
CN220121231U (zh) 一种平板多角度支撑键盘
CN216699932U (zh) 一种可折叠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5882786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懒人支架
CN209930339U (zh) 电子产品散热保护壳
CN220416674U (zh) 一种隐形支架
CN214315331U (zh) 一种手持式移动终端用多功能支撑组件
CN218119196U (zh) 折叠支架
CN218418759U (zh) 一种可旋转变换角度的保护套
CN216852042U (zh) 一种移动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CN211092421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电脑桌
CN216490599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6907225U (zh) 一种便携式可拆的笔记本电脑支撑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