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5025U - 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85025U CN220985025U CN202322680489.9U CN202322680489U CN220985025U CN 220985025 U CN220985025 U CN 220985025U CN 202322680489 U CN202322680489 U CN 202322680489U CN 220985025 U CN220985025 U CN 2209850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 joint
- wire connector
- end shell
- wire
- conductive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导线连接器包括可插接的前后端外壳,前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一接线部和用于对接后端外壳的第一对接部,后端外壳包括第二接线部和用于对接前端外壳的第二对接部,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内分别设计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对接腔的外表面设置有止退凸起,第二对接腔内壁开设有止退凹槽;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插接时,第一对接腔进入第二对接腔,两个导电件电性接触,止退凸起进入止退凹槽中。通设置密闭的防止倒退装置设计保证对接部的密封性,外界的杂质不会进入对接器内部影响整体导电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如今电力时代,大量的电路期间需要繁多的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器作为导线连接的连接端子被广泛使用,可适用于单股、多股、细多股等铜导线,是一种电器连接的重要连接部件,导线连接器一般由两部分拼接而成,为了防止两部分相对移动,市面上的导线连接器都会设置防倒退卡接部,但是一般都是开口裸露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既不美观,最重要的问题是容易让外界灰尘以及其他物质进入影响连接器内部结构,降低导线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导电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导线连接器封闭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可插接的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所述前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一接线部和用于对接所述后端外壳的第一对接部,所述后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二接线部和用于对接所述前端外壳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所述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内分别设计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止退凸起,所述第二对接部内壁对应所述止退凸起开设有止退凹槽;所述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插接时,所述第一对接部进入所述第二对接腔,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电性接触,所述止退凸起进入所述止退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止退凸起为梯形结构,所述止退凸起包括朝向所述止退凹槽设置的平行面和两个相对平行面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止退凹槽内朝向所述平行面设置有底面和对应所述倾斜面设置具有同样倾斜角度的卡接面,所述平行面和所述底面上均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止退凸起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止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内均设有U型导电片,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一对接腔和所述第二对接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上均可转动连接有拨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U型导电片上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拨动开关嵌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上平行端和下平行端,所述下平行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部,所述上平行端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部,所述上夹片和所述上平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和第二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U型导电片皆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所述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2个如上述的导线连接器,相邻2个导线连接器其中之一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设有滑入槽,另一导线连接器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滑入槽设有并接块,所述滑入槽和所述并接块配合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线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条不同导线,导线连接器包括可插接的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前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一接线部和用于对接后端外壳的第一对接腔,后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二接线部和用于对接前端外壳的第二对接腔,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内分别设计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对接腔的外表面设置有止退凸起,第二对接腔内壁对应止退凸起开设有止退凹槽;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插接时,第一对接腔进入第二对接腔,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电性接触,止退凸起进入止退凹槽中。通过将防止倒退装置设置在连接器内部,导线连接器的前后端外壳连接更加稳定,在使用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密闭的防止倒退装置设计保证对接部的密封性,外界的灰尘等杂质不会进入对接器内部从而影响整体的导电性。
2、本实用新型的止退凸起为梯形结构,所述止退凸起包括朝向所述止退凹槽设置的平行面和两个相对平行面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止退凹槽内朝向所述平行面设置有底面和对应所述倾斜面设置具有同样倾斜角度的卡接面,所述平行面和所述底面上均设有防滑纹。通过将止退凸起和止推凹槽设置成斜面梯形结构使得滑入卡接更加容易,而设置防滑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卡接后整体更加牢固。
3、本实用新型的止退凸起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止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通过将止退凹槽的宽度设置的稍大于止退凸起,使得卡接进行过程更容易,卡接后两部分壳体也不容易左右平移。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内均设有U型导电片,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一对接腔和所述第二对接腔。通过设置U型导电片,可实现接线部的闭合与开启,也能更好的贴合导线,实现导线的导通。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上均可转动连接有拨动开关。通过设置拨动开关可实现对U型导电片的下压,下压状态接线口打开,闭合状态U型导电片恢复原状态,接线口闭合。
6、本实用新型的U型导电片上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拨动开关嵌合连接。通过设置按压部,可使得拨动开关开启时更好的下压U型导电片,设置按压部也不会占用接线部内部空间,导线插入空间更大。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件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上平行端和下平行端,所述下平行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卡接。通过设置喇叭形具有上下夹片的导电结构,使得两部分导电件插接更加稳定不容易脱落,导电性更好。
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件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部,所述上平行端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部,所述上夹片和所述上平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和第二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对接部导电件、U型导电片和外部导线均需要电性连接才能使得两根导线导通。
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U型导电片皆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通过使用刚性金属作为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材料,使得两导电件插接稳定,而通过使用具有弹性的金属作为U型导电片的材料,能通过因U型导电片形变而实现接线口的开关。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相邻2个导线连接器其中之一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设有滑入槽,另一导线连接器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滑入槽设有并接块,所述滑入槽和所述并接块配合卡接。通过设置并接装置,能实现多组导线连接器的任意组合,使用场景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之止退凸起和止退凹槽的卡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之止退凸起和止退凹槽的另一视角卡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二。
附图标识说明:
1、导线连接器;2、导线连接器组件;3、止退凸起;4、止退凹槽;
11、前端外壳;12、后端外壳;13、U型导电片;14、第一导电件;15、第二导电件;16、拨动开关;21、滑入槽;22、并接块;31、平行面;32、倾斜面;41、底面;42、卡接面;
110、第一接线部;111、第一对接腔;112、第一对接部;120、第二接线部;121、第二对接腔;122、第二对接部;130、按压部;141、上平行端;142、下平行端;151、上夹片;152、下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1,用于连接两条不同导线,导线连接器1包括可插接的前端外壳11和后端外壳12,前端外壳11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一接线部110和用于对接后端外壳12的第一对接腔111,后端外壳12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二接线部120和用于对接前端外壳11的第二对接腔121,第一对接部112和第二对接部122分别开设有第一对接腔111和第二对接腔121,第一对接腔111和第二对接腔121内分别设计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第一对接腔111的外表面设置有止退凸起3,第二对接腔121内壁对应止退凸起3开设有止退凹槽4;前端外壳11和后端外壳12插接时,第一对接腔111进入第二对接腔121,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电性接触,止退凸起3进入止退凹槽4中。通过将防止倒退装置设置在连接器内部,导线连接器1的前后端外壳12连接更加稳定,在使用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密闭的防止倒退装置设计保证对接部的密封性,外界的灰尘等杂质不会进入对接器内部从而影响整体的导电性。
请参阅图2,止退凸起3为梯形结构,所述止退凸起3包括朝向所述止退凹槽4设置的平行面31和两个相对平行面31倾斜的倾斜面32,所述止退凹槽4内朝向所述平行面31设置有底面41和对应所述倾斜面32设置具有同样倾斜角度的卡接面42,所述平行面31和所述底面41上均设有防滑纹。通过将止退凸起3和止推凹槽设置成斜面梯形结构使得滑入卡接更加容易,而设置防滑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卡接后整体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3,止退凸起3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3和所述止退凹槽4卡接方向的长度d(如图3中所示的d)等于或小于所述止退凹槽4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3和所述止退凹槽4卡接方向的长度D(如图3中所示的D)。通过将止退凹槽4的宽度D设置的稍大于止退凸起3的宽度d,使得卡接进行过程更容易,卡接后两部分壳体也不容易因为宽度差距过大产生的间隙而左右平移。
进一步地,第一接线部110和所述第二接线部120内均设有U型导电片13,所述U型导电片13的开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一对接腔111和所述第二对接腔121。通过设置U型导电片13,可实现接线部的闭合与开启,也能更好的贴合导线,实现导线的导通。
进一步地,第一接线部110和第二接线部120上均可转动连接有拨动开关16。通过设置拨动开关16可实现对U型导电片13的下压,下压状态接线口打开,闭合状态U型导电片13恢复原状态,接线口闭合。
进一步地,U型导电片13上连接有按压部130,所述按压部130与所述拨动开关16嵌合连接。通过设置按压部130,可使得拨动开关16开启时更好的下压U型导电片13,设置按压部130也不会占用接线部内部空间,导线插入空间更大。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14包括上夹片151和下夹片152,所述第二导电件15包括上平行端141和下平行端142,所述下平行端142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4相卡接。通过设置喇叭形具有上下夹片的导电结构,使得两部分导电件插接更加稳定不容易脱落,导电性更好。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14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部110,所述上平行端141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部120,所述上夹片151和所述上平行端14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110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13和第二接线部120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13的开口一侧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对接部导电件、U型导电片13和外部导线均需要电性连接才能使得两根导线导通。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14、所述第二导电件15和所述U型导电片13皆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通过使用刚性金属作为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材料,使得两导电件插接稳定,而通过使用具有弹性的金属作为U型导电片13的材料,能通过因U型导电片13形变而实现接线口的开关。
请参阅图4,在具体地第二实施例中,两个导线连接器1通过同一个第一对接部112和两个不同的第二对接部122插接固定在一起,适用于确定为两个连接点位的连接情况。
请参阅图5,在优选地第三实施例中,三个导线连接器1通过同一个第一对接部112和三个不同的第二对接部122插接固定在一起,适用于确定为三个连接点位的连接情况。
请参阅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2,相邻2个导线连接器1其中之一的第二对接部122的外表面设有滑入槽21,另一导线连接器1的第二对接部122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滑入槽21设有并接块22,所述滑入槽21和所述并接块22配合卡接。通过设置并接装置,能实现多组导线连接器1的任意组合,使用场景更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条不同导线,导线连接器包括可插接的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前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一接线部和用于对接后端外壳的第一对接腔,后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二接线部和用于对接前端外壳的第二对接腔,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内分别设计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对接腔的外表面设置有止退凸起,第二对接腔内壁对应止退凸起开设有止退凹槽;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插接时,第一对接腔进入第二对接腔,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电性接触,止退凸起进入止退凹槽中。通过将防止倒退装置设置在连接器内部,导线连接器的前后端外壳连接更加稳定,在使用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密闭的防止倒退装置设计保证对接部的密封性,外界的灰尘等杂质不会进入对接器内部从而影响整体的导电性。
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止退凸起为梯形结构,所述止退凸起包括朝向所述止退凹槽设置的平行面和两个相对平行面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止退凹槽内朝向所述平行面设置有底面和对应所述倾斜面设置具有同样倾斜角度的卡接面,所述平行面和所述底面上均设有防滑纹。通过将止退凸起和止推凹槽设置成斜面梯形结构使得滑入卡接更加容易,而设置防滑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卡接后整体更加牢固。
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止退凸起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止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通过将止退凹槽的宽度设置的稍大于止退凸起,使得卡接进行过程更容易,卡接后两部分壳体也不容易左右平移。
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内均设有U型导电片,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一对接腔和所述第二对接腔。通过设置U型导电片,可实现接线部的闭合与开启,也能更好的贴合导线,实现导线的导通。
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上均可转动连接有拨动开关。通过设置拨动开关可实现对U型导电片的下压,下压状态接线口打开,闭合状态U型导电片恢复原状态,接线口闭合。
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U型导电片上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拨动开关嵌合连接。通过设置按压部,可使得拨动开关开启时更好的下压U型导电片,设置按压部也不会占用接线部内部空间,导线插入空间更大。
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件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上平行端和下平行端,所述下平行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卡接。通过设置喇叭形具有上下夹片的导电结构,使得两部分导电件插接更加稳定不容易脱落,导电性更好。
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件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部,所述上平行端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部,所述上夹片和所述上平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和第二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对接部导电件、U型导电片和外部导线均需要电性连接才能使得两根导线导通。
9、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U型导电片皆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通过使用刚性金属作为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材料,使得两导电件插接稳定,而通过使用具有弹性的金属作为U型导电片的材料,能通过因U型导电片形变而实现接线口的开关。
1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相邻2个导线连接器其中之一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设有滑入槽,另一导线连接器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滑入槽设有并接块,所述滑入槽和所述并接块配合卡接。通过设置并接装置,能实现多组导线连接器的任意组合,使用场景更广。其他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线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条不同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可插接的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所述前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一接线部和用于对接所述后端外壳的第一对接部,所述后端外壳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第二接线部和用于对接所述前端外壳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所述第一对接腔和第二对接腔内分别设计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止退凸起,所述第二对接部内壁对应所述止退凸起开设有止退凹槽;所述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插接时,所述第一对接部进入所述第二对接腔,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电性接触,所述止退凸起进入所述止退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凸起为梯形结构,所述止退凸起包括朝向所述止退凹槽设置的平行面和两个相对平行面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止退凹槽内朝向所述平行面设置有底面和对应所述倾斜面设置具有同样倾斜角度的卡接面,所述平行面和所述底面上均设有防滑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凸起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止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止退凸起和所述止退凹槽卡接方向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内均设有U型导电片,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一对接腔和所述第二对接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上均可转动连接有拨动开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导电片上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拨动开关嵌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上平行端和下平行端,所述下平行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卡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部,所述上平行端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部,所述上夹片和所述上平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和第二接线部内设置的所述U型导电片的开口一侧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U型导电片皆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10.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2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相邻2个导线连接器其中之一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设有滑入槽,另一导线连接器的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滑入槽设有并接块,所述滑入槽和所述并接块配合卡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80489.9U CN220985025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80489.9U CN220985025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85025U true CN220985025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6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80489.9U Active CN220985025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85025U (zh) |
-
2023
- 2023-09-28 CN CN202322680489.9U patent/CN2209850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091770B1 (en) |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7901218B2 (en) | Receptacle and a plug with fixtures to attach to substrates and engaging each other to form a power supply contact | |
EP0829930B1 (en) |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power leads | |
US5044980A (en) | High density and multiple insertion connector | |
US752076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blade terminals | |
US6890210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DC contacts | |
US687502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lementary recess and projection interengagement | |
US20120142233A1 (en) | Dual contact beam terminal | |
US9853403B1 (en)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 |
US3680035A (en) | Pcb hinged pod connector | |
CN111564721B (zh) | 电连接器 | |
US6062892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 |
US708343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589082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US6918798B2 (en) | Fema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idewalls and flat angled contacts | |
US6866538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ans | |
US6159038A (en) | Compression header connector having strain relief and mountable to frame of hard disk drive | |
AU2007349106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dust cover | |
US6811450B1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type terminal | |
US3613049A (en) | Connector for flat multiconductor cables | |
CN220985025U (zh) | 导线连接器和导线连接器组件 | |
US6764316B1 (en) | Straddle-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54076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074222A (en) | Cable end connector | |
US691092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