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3405U -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3405U
CN220983405U CN202322438909.2U CN202322438909U CN220983405U CN 220983405 U CN220983405 U CN 220983405U CN 202322438909 U CN202322438909 U CN 202322438909U CN 220983405 U CN220983405 U CN 220983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sistor
voltage
pin
ain0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89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89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3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3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3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防雷器模块、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所述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其中;流经防雷器模块接入的火线和零线的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后转换成数字信号。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防雷器的防雷模块的老化率不能实时检测和不能量化的问题使每个防雷器都能被有效的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器,尤其是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防雷器的好坏只能通过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不能实时的检测出防雷器的好坏和是否在位,增大了安全隐患,也不能检测出防雷器的老化率,这样就不能提前更换防雷器而预防防雷器出现故障。
为了实现实时检测防雷器的实时参数,减少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实时检测出防雷器的老化率,是否在位。使每个防雷器都能被有效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防雷器模块、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所述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其中;流经防雷器模块接入的火线和零线的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后转换成数字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被检测的防雷器的感应电流分为AIN0_IN,AIN1_IN,AIN2_IN;AIN0_IN,AIN1_IN,AIN2_IN分别接入放大电路然后在经过滤波电路后变成可检测电压AIN0,AIN1,AIN2。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AIN0_IN的正极由CON3的第4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0_P_IN;AIN0_IN的负极由CON3的第3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0_N_IN;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6的IN+引脚连接;AIN0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6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2,电容C40,电容C41的一端连接,L2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40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58的一端连接,电容C5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6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6的电阻REF引脚电容C22,电阻R65,电阻R66的一端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电阻R65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66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18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0;AIN0与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81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81负极接地GND。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AIN1_IN的正极由CON3的第2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1_P_IN;AIN1_IN的负极由CON3的第1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1_N_IN;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7的IN+引脚连接;AIN1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7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4,电容C16,电容C17的一端连接,L4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18的一端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7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7的电阻REF引脚与电容C53,电阻R22,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容C53的另一端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23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20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1;AIN1与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一端和电容C14的正极连接;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4负极接地GND。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AIN2_IN的正极由CON6的第4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2_P_IN;AIN2_IN的负极由CON6的第3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2_N_IN;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8的IN+引脚连接;AIN1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8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5,电容C62,电容C63的一端连接,L5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62的另一端和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64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8的电阻REF引脚与电容C23,电阻R70,电阻R69的一端连接,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70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8的OUT引脚与电阻R67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2;AIN1与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一端和电容C61的正极连接;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另一端和电容C61负极接地GND。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被检测电压AIN0与电压U8的AIN0引脚连接,AIN1与电压U8的AIN1引脚连接,AIN2与电压U8的AIN2引脚连接,电压U8的AIN2引脚与电阻R64的一端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VDD引脚与电容C6,电容C7,L1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GND,L1的另一端接正极性电源VBAT;VBAT与电容C57的一端连接,电容C57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ADD电阻R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N电容C引脚悬空;电压U8的S电容CL引脚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I2CS电容CL网络连接;电压U8的SDA引脚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I2CSDA网络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目前防雷器的好坏只能通过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不能实时的检测出防雷器的好坏和是否在位,增大了安全隐患,也不能检测出防雷器的老化率,这样就不能提前更换防雷器而预防防雷器出现故障。为了实现实时检测防雷器的实时参数,减少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的电路,有效的解决了防雷器的防雷模块的老化率不能实时检测和不能量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入防雷器的火线和零线的漏电感应电流大小的检测来判断防雷器的老化率,使每个防雷器都能被有效的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防雷器模块、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所述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其中;流经防雷器模块接入的火线和零线的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后转换成数字信号。
被检测的防雷器的感应电流分为AIN0_IN,AIN1_IN,AIN2_IN;
AIN0_IN,AIN1_IN,AIN2_IN分别接入放大电路然后在经过滤波电路后变成可检测电压AIN0,AIN1,AIN2。
AIN0_IN的正极由CON3的第4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0_P_IN;AIN0_IN的负极由CON3的第3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0_N_IN;
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6的IN+引脚连接;AIN0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6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2,电容C40,电容C41的一端连接,L2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40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58的一端连接,电容C5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6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6的电阻REF引脚电容C22,电阻R65,电阻R66的一端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电阻R65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66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18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0;AIN0与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81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81负极接地GND。
AIN1_IN的正极由CON3的第2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1_P_IN;AIN1_IN的负极由CON3的第1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1_N_IN;
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7的IN+引脚连接;AIN1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7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4,电容C16,电容C17的一端连接,L4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18的一端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7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7的电阻REF引脚与电容C53,电阻R22,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容C53的另一端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23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20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1;AIN1与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一端和电容C14的正极连接;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4负极接地GND。
AIN2_IN的正极由CON6的第4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2_P_IN;AIN2_IN的负极由CON6的第3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2_N_IN;
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8的IN+引脚连接;AIN1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8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5,电容C62,电容C63的一端连接,L5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62的另一端和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64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8的电阻REF引脚与电容C23,电阻R70,电阻R69的一端连接,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70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8的OUT引脚与电阻R67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2;AIN1与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一端和电容C61的正极连接;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另一端和电容C61负极接地GND。
被检测电压AIN0与电压U8的AIN0引脚连接,AIN1与电压U8的AIN1引脚连接,AIN2与电压U8的AIN2引脚连接,电压U8的AIN2引脚与电阻R64的一端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VDD引脚与电容C6,电容C7,L1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GND,L1的另一端接正极性电源VBAT;VBAT与电容C57的一端连接,电容C57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ADD电阻R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N电容C引脚悬空;电压U8的S电容CL引脚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I2CS电容CL网络连接;电压U8的SDA引脚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I2CSDA网络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有效的提高的防雷器故障检测率,减少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维护成本。其中包含电流放大电路,电流滤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将感应电流AIN0_IN,AIN1_IN,AIN2_IN传输到放大电路。
信号AIN0_IN的正极AIN0_P_IN由CON3的第4端口连接到电压U16的IN+引脚,电压U16的IN+引脚作为放大电路里面被放大电流AIN0_IN的正极性电流的输入端。IN0_IN的负极AIN0_N_IN由CON3的第3端口连接到电压U16的IN-引脚,电压U16的IN-引脚作为放大电路里面被放大电流AIN0_IN的负极性电流的输入端。电压U16的VS引脚与L2,电容C40,电容C41的一端连接,L2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40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58的一端连接,电容C58的另一端接地GND。利用电感L2和电容C40,电容C41,电容C58组成的滤波器来滤除正极性电源VBAT中的电流纹波,使VBAT给电压U16供电更加平稳,电压U16的VS引脚作为电压U16的供电管脚。电压U16的电阻REF引脚电容C22,电阻R65,电阻R66的一端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电阻R65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66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阻R65,电阻R66组成电压U16参考输入电压电路,电容C53作为滤除正参考电压中的电流纹波的滤波电容,电压U16的电阻REF引脚作为参考电压输入管脚。电压U16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6的GND引脚作为电压U16的接地管脚。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18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作为被放大电流放大后的电流的输出管脚。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0,AIN0作为被放大电流放大后的网络名。AIN0与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81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81负极接地GND。电阻R17和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81共同组成AIN0的滤波网络来滤除电流信号AIN0中的纹波,使AIN0的电压比较平稳。
同步信号AIN1_IN的正极AIN1_P_IN由CON3的第2端口连接到电压U17的IN+引脚,电压U17的IN+引脚作为放大电路里面被放大电流AIN1_IN的正极性电流的输入端。IN1_IN的负极AIN1_N_IN由CON3的第1端口连接到电压U17的IN-引脚,电压U17的IN-引脚作为放大电路里面被放大电流AIN1_IN的负极性电流的输入端。电压U17的VS引脚与L4,电容C16,电容C17的一端连接,L4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18的一端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GND。利用电感L4和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组成的滤波器来滤除正极性电源VBAT中的电流纹波,使VBAT给电压U17供电更加平稳,电压U17的VS引脚作为电压U17的供电管脚。电压U17的电阻REF引脚电容C53,电阻R22,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容C53的另一端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23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阻R65,电阻R66组成电压U17参考输入电压电路,电容C53作为滤除正参考电压中的电流纹波的滤波电容,电压U17的电阻REF引脚作为参考电压输入管脚。电压U17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7的GND引脚作为电压U17的接地管脚。电压U17的OUT引脚与电阻R20连接,电压U17的OUT引脚作为被放大电流放大后的电流的输出管脚。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1,AIN1作为被放大电流放大后的网络名。AIN1与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一端和电容C14的正极连接。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81负极接地GND。电阻R21和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共同组成AIN1的滤波网络来滤除电流信号AIN1中的纹波,使AIN1的电压比较平稳。
同步信号AIN2_IN的正极AIN2_P_IN由CON3的第4端口连接到电压U18的IN+引脚,电压U18的IN+引脚作为放大电路里面被放大电流AIN2_IN的正极性电流的输入端。IN0_IN的负极AIN2_N_IN由CON3的第3端口连接到电压U18的IN-引脚,电压U18的IN-引脚作为放大电路里面被放大电流AIN2_IN的负极性电流的输入端。电压U18的VS引脚与L5,电容C62,电容C63的一端连接,L5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62的另一端和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64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GND。利用电感L5和电容C62,电容C63,电容C64组成的滤波器来滤除正极性电源VBAT中的纹波,使VBAT给电压U18供电更加平稳,电压U18的VS引脚作为电压U18的供电管脚。电压U18的电阻REF引脚电容C23,电阻R69,电阻R70的一端连接,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阻R6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70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阻R69,电阻R70组成电压U18参考输入电压电路,电容C23作为滤除正参考电压中的电流纹波的滤波电容,电压U18的电阻REF引脚作为参考电压输入管脚。电压U1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8的GND引脚作为电压U18的接地管脚。电压U18的OUT引脚与电阻R67连接,U67的OUT引脚作为被放大电流放大后的电流的输出管脚。电阻R67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2,AIN2作为被放大电流放大后的网络名。AIN2与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一端和电容C61的正极连接。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另一端和电容C61负极接地GND。电阻R68和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电容C61共同组成AIN2的滤波网络来滤除电流信号AIN2中的纹波,使AIN2的电压比较平稳。
电流信号AIN0与电压U8的AINO引脚连接,电流信号AIN1与电压U8的AIN1引脚连接,电流信号AIN2与电压U8的AIN2引脚连接,电压U8的AIN0引脚.AIN1引脚,AIN2引脚作为3路被检测电流的电流输入管脚。电压U8的AIN3引脚与电阻R64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AIN3引脚不接输入电压。电压U8的ADD引脚与L1,电容C6,电容C7的一端连接,L1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57的一端连接,电容C57的另一端接地GND。利用电感L1和电容C6,电容C7,电容C57组成的滤波器来滤除正极性电源VBAT中的纹波,使VBAT给电压U8供电更加平稳,电压U8的VDD引脚作为电压U8的供电管脚。电压U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GND引脚作为电压U8的接地管脚。
电压U8的ADD电阻R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ADD电阻R引脚作为电压U8的通讯物理地址的配置管脚,电压U8的ADD电阻R引脚接地GND表示电压U8配置的物理通讯的地址是10010000.电压U8的S电容CL引脚与电阻R28连接,电压U8的S电容CL引脚作为被检测电流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通讯通道的时钟信号通道。电阻R28的另一端接网络名I2电容C_S电容CL,I2电容C_S电容CL作为通讯通道的时钟信号输入源。电压U8的SDA引脚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压U8的SDA引脚作为被检测电流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通讯通道,电阻R27与网络名I2电容C_SDA连接,I2电容C_SDA作为通讯通道的通讯信号输入输出源。
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防雷器模块、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所述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包括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其中;流经防雷器模块接入的火线和零线的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C转换电路后转换成数字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被检测的防雷器的感应电流分为AIN0_IN,AIN1_IN,AIN2_IN;AIN0_IN,AIN1_IN,AIN2_IN分别接入放大电路然后在经过滤波电路后变成可检测电压AIN0,AIN1,AIN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AIN0_IN的正极由CON3的第4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0_P_IN;AIN0_IN的负极由CON3的第3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0_N_IN;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6的IN+引脚连接;AIN0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6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2,电容C40,电容C41的一端连接,L2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40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58的一端连接,电容C5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6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6的电阻REF引脚电容C22,电阻R65,电阻R66的一端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电阻R65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66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18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0;AIN0与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81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81负极接地GND。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AIN1_IN的正极由CON3的第2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1_P_IN;AIN1_IN的负极由CON3的第1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1_N_IN;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7的IN+引脚连接;AIN1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7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4,电容C16,电容C17的一端连接,L4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18的一端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7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7的电阻REF引脚与电容C53,电阻R22,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容C53的另一端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23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6的OUT引脚与电阻R20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1;AIN1与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一端和电容C14的正极连接;电阻R2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4负极接地GND。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AIN2_IN的正极由CON6的第4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2_P_IN;AIN2_IN的负极由CON6的第3端口接入,接入网络名为AIN2_N_IN;AIN0_P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8的IN+引脚连接;AIN1_N_IN的另一端与电压U18的IN-引脚连接;电压U16的VS引脚与L5,电容C62,电容C63的一端连接,L5的另一端与正极性电源VBAT连接,电容C62的另一端和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GND,VBAT与电容C64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1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18的电阻REF引脚与电容C23,电阻R70,电阻R69的一端连接,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70的另一端与VBAT连接;电压U18的OUT引脚与电阻R67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接入网络AIN2;AIN1与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一端和电容C61的正极连接;电阻R68,电容C19,电容C59,电容C60的另一端和电容C61负极接地GND。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被检测电压AIN0与电压U8的AIN0引脚连接,AIN1与电压U8的AIN1引脚连接,AIN2与电压U8的AIN2引脚连接,电压U8的AIN2引脚与电阻R64的一端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GND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VDD引脚与电容C6,电容C7,L1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GND,L1的另一端接正极性电源VBAT;VBAT与电容C57的一端连接,电容C57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压U8的ADD电阻R引脚接地GND,电压U8的N电容C引脚悬空;电压U8的S电容CL引脚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I2CS电容CL网络连接;电压U8的SDA引脚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I2CSDA网络连接。
CN202322438909.2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Active CN220983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8909.2U CN220983405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8909.2U CN220983405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3405U true CN220983405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8909.2U Active CN220983405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3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8972A (zh) 宽频积分式电网瞬变电压监测传感器装置
CN105137292A (zh) 用于高压电缆故障定位的直流信号智能采集装置
CN104090219A (zh) 一种高压电缆终端局部放电高频监测器
CN210015156U (zh) 一种电流检测电路、装置及电气产品
CN102981110A (zh) 实现变压器高频超高频局放监测数据测量存储系统及方法
CN203551641U (zh) 一种宽频电压采集器
CN103399265B (zh) 一种高压电缆终端局部放电超声监测器
CN205229388U (zh) 高压电气设备外部放电紫外脉冲法检测系统
CN110426614B (zh) 一种高精度信号降频电路设计的超声波局放传感器
CN220983405U (zh) 一种防雷器老化率检测电路
CN106058860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全波电压综合测量装置
CN102928641A (zh)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CN215375643U (zh) 一种电弧检测传感器及电弧检测电路
CN215180796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套管状态数据监测与采集装置
CN106405308A (zh) 一种开关柜接线端子漏电检测系统
CN208283472U (zh) 一种用于配电终端的信号采集装置
CN210514584U (zh) 一种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仪
CN210405228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安全控制系统
CN103558505A (zh) 线路闪络故障检测方法和裝置
CN208421116U (zh) 一种电压感应式防触电电路及防触电装置
CN203179278U (zh)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技术的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
CN208588770U (zh) 一种信号采样电路及信号采样装置
CN202533493U (zh) 应用于配电线路智能化无线监测器的电流采样电路
CN203480829U (zh) 一种模拟音频信号自检系统
CN202916326U (zh)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