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0257U - 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 - Google Patents
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80257U CN220980257U CN202322777887.2U CN202322777887U CN220980257U CN 220980257 U CN220980257 U CN 220980257U CN 202322777887 U CN202322777887 U CN 202322777887U CN 220980257 U CN220980257 U CN 2209802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driving
- driven
- fan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13 gard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4837 Viridiplant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棘轮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的主动件、与风扇相连的从动件和活动件,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限位腔内,并能够在限位腔内移动,活动件在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驱动电机驱动风扇同步转动;当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风扇能够相对于驱动电机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棘轮利用活动件在限位腔内移动,从而在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后,风扇和从动件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带走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在驱动电机停止后产生的余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园林工具中,通常使用电机进行驱动,以减小园林工具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同时,在园林工具内设置电子器件,以通过电子器件对园林工具进行控制。然而,在园林工具使用时,电机和电子器件会大量发热,且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电机以及电子器件因温度升高而频繁停机,甚至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驱动组件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和电机器件散热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主动件,用于与驱动电机相连;
从动件,用于与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槽包括槽底和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槽壁,所述槽壁朝向所述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在朝向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上,所述活动件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壁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的连接处呈弧面设置,使得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平滑过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槽底朝向远离所述槽壁的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活动件能够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突出,以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主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从动件,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主动件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孔,使得所述输出轴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套设于所述从动件的外侧,并使得所述从动件能够与所述风扇同步转动,所述风扇与所述从动件过盈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工具,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主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从动件,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棘轮利用活动件在限位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主动件在转动时,活动件能够与主动件和从动件抵接,从而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件能够带动从动件同步转动;而当主动件停止转动时,活动件与从动件分离,使得从动件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于主动件继续转动,进而风扇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带走驱动电机在停止后产生的余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链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链锯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导流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棘轮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主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链锯100,驱动组件200,棘轮1,主动件11,驱动孔111,第一限位面112,收容槽113,槽底114,槽壁115,活动件12,从动件13,通孔131,驱动电机2,输出轴21,第二限位面211,电机本体22,风扇3,连接孔31;壳体300,收容腔4;电子器件400,散热风道7;导流壳500,容纳腔52,延伸部53,第二风道54,第三风道55,作业组件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驱动组件设置有与驱动电机同步转动的风扇,但是,当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后,风扇也会同步的停止转动,然而,此时的电机以及电子器件仍然存在残余热量,当驱动组件间隔较短时间后再次运行时,电机及电子器件会在该残余热量上继续升温,进而触发驱动组件的保护机制,强行停止驱动组件的运行,频繁的触发驱动组件的保护机制,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效率,同时,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加快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的老化,进而降低了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风扇连接的棘轮,具体的,在主动件上设置收容槽,并在收容槽内设置活动件,当主动件转动时,活动件的侧壁分别与主动件和从动件抵接,使得从动件与主动件同步转动,以对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当主动件停止转动时,活动件与从动件分离,使得从动件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于主动件转动,使得风扇能够继续驱动气流流动,以带走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的残余热量,延长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触发保护机制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园林工具,具体为链锯100,用于对园林中的绿植进行修剪。本实施例中,以链锯100为例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园林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背负式打草机、自走式割草机、修枝机、抛雪机等器械,只要该器械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并需要对驱动电机2在停止后产生的余热进行散热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链锯100包括壳体300、电子器件400、导流壳500、作业组件600、储能组件(未图示)和驱动组件200,其中,壳体300内设有收容腔4、电子器件400、导流壳500和驱动组件200均收容在该收容腔4内,通过壳体300对收容腔4内的部件进行保护,以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能够保护内部的部件不被损坏。
其中,储能组件分别与电子器件400和驱动组件200电连接,通过储能组件为驱动组件200供电,以驱动该驱动组件200转动,电子器件400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停止以及转动速度等,作业组件600部分收容在收容腔4内,并与驱动组件200连接,使得驱动组件200能够驱动作业组件600转动,以进行作业。
导流壳500与壳体300固定连接,驱动组件200收容在导流壳500中,通过导流壳500与壳体300固定连接,提高了驱动组件200与壳体30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导流壳500能够对驱动组件200进行保护,避免驱动组件200受到外力撞击而出现损坏。
电子器件400设于导流壳500的旁侧,驱动组件200转动时能够带动气流流动,一方面用于对驱动组件200进行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将电子器件400设于导流壳500旁侧,使得驱动组件200能够带动电子器件400周围的气流流动,以对电子器件400进行散热,避免高温加速电子器件400的老化,进而延长电子器件400的使用寿命。
壳体300上设有进风口(未图示)和出风口(未图示),其中,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壳体300的同一侧,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贯穿壳体300,以与收容腔4连通。电子器件400设有与进风口对应的散热风道7,其中散热风道7的一端与进风口相对设置,使得气流经进风口进入后能够延散热风道7移动,以带走散热风道7内的热量。具体的,散热风道7由导热效率较高的材料制成,散热风道7设于电子器件400上,以将电子器件400产生的热量传递散热风道7的内壁面。优选的,散热风道7为散热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风道7可以为管状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具体的,电子器件400设于导流壳500的旁侧,散热风道7设于电子器件400朝向导流壳500的一侧,使得气流经过进风口后沿散热风道7在导流壳500和电子器件400之间流动,以从导流壳500靠近进风口的一端流向导流壳500远离进风口的一端,随后流入导流壳500。如此设置,使得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能够沿散热风道7朝向固定方向流动,避免气流进入收容腔4后呈发散式流动,提高气流的流动速度,同时提高了散热效率
结合图3所示,导流壳500上设有第一风道(未图示)和第二风道54,驱动电机2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54分别与风扇3和出风口对应。具体的,导流壳500内设有容纳腔52,驱动组件200收容在容纳腔52内,以通过导流壳500对驱动组件200进行保护,容纳腔52在导流壳500内贯穿设计,使得驱动组件200的两端能够伸出容纳腔52。第一风道设于驱动组件200和导流壳500之间,且第一风道由驱动组件200和导流壳500围设形成,使得从散热风道7内流出的气流能够进入第一风道,以带走组成第一风道的驱动组件200表面的热量。优选的,第一风道的设置方向与驱动组件200的设置方向相同,即,第一风道呈直线型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可以呈螺旋状、异形状设置,以增大气流与驱动组件200的接触面积,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设于驱动组件200和导流壳500之间,且第一风道为容纳腔52的一部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可以设置在驱动组件200内,即第一风道直接与驱动组件200内的铜线接触,以直接带走铜线产生的热量;第一风道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驱动组件200内和驱动组件200与导流壳500之间,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风道贯穿导流壳500,并使得流经第一风道的气流能够带走驱动组件200生产的热量的目的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第二风道54设于导流壳500朝向壳体300的一端,且第二风道54贯穿导流壳500并与容纳腔52连通设置,使得流经第一风道的风能够从第二风道54流出容纳腔52。具体的,第二风道54与出风口相对应设置,使得流经第二风道54的气流能够从从风口流出收容腔4,以实现对收容腔4内的电子器件400和驱动组件200进行散热。优选的,第二风道54设于导流壳500远离电子器件400的一端,避免气流从进风口流入后直接从出风口流出,提高对气流的利用。
换而言之,在对电子器件400和驱动组件200进行散热时,外部气流能够依次经过进风口、散热风道7、第一风道、风扇3和第二风道54后从出风口流出。
导流壳500上还设有延伸部53和设于延伸部53上的第三风道55,延伸部53自导流壳500的壳体300朝向远离容纳腔52的一侧延伸,且延伸部53设于导流壳500靠近壳体300的一端。第三风道55设于延伸部53靠近壳体300的一侧,并自延伸部53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三风道55的一端与进风口相对应,另一端与散热风道7连通,使得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并经过第三风道55的引导后进入散热风道7,通过设置第三风道55,以对气流进行汇聚,提高流经散热风道7的气流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风道55不与容纳腔52连通,以避免气流从第三风道55直接进行容纳腔52内。
具体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风扇3和棘轮1,驱动电机2通过棘轮1与风扇3连接,以在驱动电机2转动时,能够通过棘轮1带动风扇3转动,进而驱动风扇3四周的空气形成气流,风扇3驱动气流流经驱动电机2,以对驱动电机2进行散热。
具体的,驱动电机2包括输出轴21和电机本体22,输出轴21与电机本体22连接,以通过电机本体22驱动输出轴21转动。输出轴21的中部位置收容在电机本体22内,且输出轴21的两端分别自电机本体22向外伸出,输出轴21的一端与作业组件600连接,输出轴21转动,以带动作业组件600转动,进而使得作业组件600能够正常工作;输出轴21的另一端与棘轮1连接,输出轴21带动棘轮1转动,进而带动风扇3转动,以实现对气流的驱动。
具体的,导流壳500的一端与壳体300抵接并固定连接,以在该端处密封容纳腔52。驱动本体收容在导流壳500的容纳腔52内,并与导流壳500固定连接,输出轴21的一端从驱动本体和容纳腔52向外伸出,以与作业组件600连接。
棘轮1和风扇3均收容在容纳腔52内,并位于容纳腔52靠近壳体300的一端。输出轴21的另一端从驱动本体向外伸出并收容在容纳腔52内,以与棘轮1连接,通过驱动本体带动输出轴21转动,进而带动棘轮1和风扇3转动,以对容纳腔52内的气流进行驱动。
第二风道54设于导流壳500和壳体300之间,并与容纳腔52连通,同时,第二风道54与风扇3对应设置,使得风扇3转动时产生的气流能够从第二风道54处向外流出。具体的,风扇3转动,使得风扇3周围的空气从第二风道54处流出,以在风扇3周围形成负压区域,同时,容纳腔52内的气流朝向负压区域流动,使得导流壳500靠近作业组件600一端处的空气通过第一风道,流向风扇3处,以带走驱动电机2产生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同时驱动作业组件600和风扇3转动,一方面通过驱动作业组件600转动,实现了作业组件600对外进行作业,另一方面通过驱动风扇3转动,使得气流流动,实现了对驱动组件200和电子器件400进行散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链锯100内设置两个驱动电机2,其中一个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作业组件600转动,以对外进行作业,另一个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风扇3转动,以对两个驱动电机2和电子器件400进行散热,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5、图7和图8所示,棘轮1包括主动件11、从动件13和活动件12,其中,主动件11与驱动电机2连接,从动件13与风扇3连接,从动件13和主动件11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活动件12至少部分收容在限位腔内,并能够在限位腔内移动。本实施例中,主动件11的外周壁上设有自外周壁向内凹陷的收容槽113,从动件13设有供收容主动件11的通孔131,主动件11收容在通孔131内,使得从动件13套设在主动件11的外部,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113和从动件13的内侧壁共同形成,活动件12设于主动件11和从动件13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从动件13的外周壁上设置收容槽,或者同时在主动件11和从动件13的外周壁上设置收容槽,以此来供活动件12移动。
活动件12在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活动件12位于第一位置时,从动件13能够相对主动件11转动,使得风扇3能够相对于驱动电机2转动。活动件12在收容槽113内移动至同时与收容槽113的内侧壁和通孔131的内侧壁相抵接,此时从动件13与主动件11相对固定,使得驱动电机2能够驱动风扇3同步转动;当活动件12位于第二位置时,活动件12脱离从动件13的内侧壁,此时从动件13相对于主动件11转动,进而使得风扇3能够相对于驱动电机2转动。
具体的,主动件11与输出轴21连接,当驱动电机2开始运行时,输出轴21能够带动主动件11转动,此时从动件13不动;当活动件12在收容槽113内移动至分别与收容槽113的内侧壁和从动件13的内侧壁接触时,主动件11通过活动件12带动从动件13转动,进而带动风扇3转动。当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时,输出轴21停止转动,进而使得主动件11同步的停止转动,此时,从动件13在转动惯性的作用下推动活动件12在收容槽113内移动,使得主动件11与从动件13分离,进而使得从动件13能够带动风扇3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以通过气流带走驱动电机2和电子器件400产生的余热。
主动件11上开设有驱动孔111,输出轴21穿过驱动孔111,使得输出轴21能够带动主动件11同步转动。具体的,驱动孔111设于主动件11的轴心处。主动件11还包括设于驱动孔111内的第一限位面112,输出轴21上设有第二限位面211,输出轴21收容在驱动孔111内,并使得第一限位面112和第二限位面211抵接,使得输出轴21与主动件11同步转动。其中,第一限位面112设于驱动孔111内,使得驱动孔111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第二限位面211设于输出轴21的外侧壁上,使得输出轴21的截面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输出轴21的形状与驱动孔111的形状相匹配,避免输出轴21在驱动孔111内空转。优选的,主动件11呈圆柱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面112在驱动孔111内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二限位面211相对应的在输出轴21的外壁面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提高了输出轴21与主动件11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面112和第二限位面211可以设为一个、三个、四个等,主动件11也可以设为与输出轴21固定连接,只要能够实现输出轴21能够带动主动同步转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结合图6所示,风扇3套设于从动件13的外侧,并使得从动件13能够与风扇3同步转动,具体的,风扇3的轴心处设有连接孔31,连接孔31的形状和尺寸与从动件13外壁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从动件13收容在连接孔31内,并使得从动件13能够与风扇3同步转动。优选的,连接孔31为圆形孔,从动件13为圆环。
本实施例中,风扇3与从动件13过盈配合连接,以提高从动件13与风扇3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从动件13相对于风扇3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3和从动件13可以通过螺丝、连接胶等方式连接,风扇3和从动件13还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只要能够实现风扇3与从动件13同步转动的目的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具体请参阅图8所示,收容槽113包括槽底114和垂直于槽底114的槽壁115,槽壁115朝向主动件11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在朝向主动件11的轴心线方向上,活动件12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槽壁115的尺寸。具体的,主动件11呈圆柱形设计,即主动件11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收容槽113自主动件11的外周边缘向内凹陷形成,主动件11的圆柱形边缘在收容槽113处为虚拟边缘,槽底114所在直线为圆形的弦长,槽壁115设于该弦长的中点处,也就是说,在槽底114远离槽壁115的方向上,槽底114与虚拟边缘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槽底114与虚拟边缘相交。在主动件11的半径方向上,活动件1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槽壁115的尺寸,如此设置,当活动件12朝向槽壁115方向移动时,活动件12完全收容在收容槽113内;当活动件12朝向远离槽壁115的方向逐渐移动时,部分活动件12能够从主动件11的外周壁突出,以与从动件13抵接,即部分活动件12能够从主动件11的虚拟边缘处向外突出。
如此设置,当活动件12朝向远离槽壁115的方向移动时,活动件12的外壁面一方面能够与槽底114抵接,另一方面能与从动件13抵接,使得主动件11和从动件13同步转动;当活动件12朝向靠近槽壁115的方向移动时,活动件12的外壁面离开从动件13,使得从动件13能够相对于主动件11转动。
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13沿主动件11的轴线方向贯穿主动件11,活动件12呈圆柱形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容槽113可以设为自主动件11外壁面向内凹陷形成,即收容槽113不贯穿主动件11,活动件12收容在该收容槽113内,并在收容槽113内移动,以与从动件13抵接或分离;活动件12的两端可以设置突出部,当活动件12收容在收容槽113内时,突出部与主动件11抵接,避免活动件12从收容槽113内滑出,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槽底114自槽壁115朝向主动件11的外壁面延伸,槽壁115自槽底114朝向主动件11的外壁面延伸,以在主动件11上形成类似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槽底114可以不延伸至主动件11的外壁面,槽壁115也可以不延伸至主动件11的外壁面,槽底114也可以不垂直于槽壁115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活动件12沿槽底114或槽壁115移动,使得活动件12的外壁面能够从收容槽113向外伸出或收回,以与从动件13抵接或分离,此处不做限制。
槽壁115与槽底114的连接处呈弧面设置,使得槽壁115与槽底114平滑过渡连接。具体的,该弧面与活动件12的外周壁相匹配,使得活动件12的外壁面能够与槽底114和槽壁115的连接处相匹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槽壁115和槽底114的连接处也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收容槽113设有至少一个,活动件12相对应的设有至少一个,具体的,收容槽113设有四个,活动件12相对应的设有四个,四个收容槽113均匀分布于主动件11的外周壁上,四个活动件12分别收容在四个收容槽113内,如此设置,提高了主动件11带动从动件13转动的灵敏性,同时,当不大于三个的活动件12损坏时,主动件11同样能够通过活动件12带动从动件13转动,提高了棘轮1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13在主动件11上均匀的设有四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容槽113可以在主动件11上设有一个、两个、三个、五个等其他数量,同时,多个收容槽113也可以在主动件11上非均匀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棘轮的形式也可以是离合器的结构、或者为爪形棘轮、端面棘轮等等,只要在驱动电机2停转时,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带动风扇3转动,以实现带走余热的功能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总的来说,当驱动电机2转动时,驱动电机2通过输出轴21带动棘轮1转动,活动件12在惯性的作用下与从动件13的内侧壁抵接,使得主动件11能够与从动件1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风扇3转动,在风扇3周围形成负压,迫使链锯100外部的空气穿过进风口后进入第三风道55,随后经第三风道55进入散热风道7,以对电子器件400进行散热,随后经过散热风道7后进入第一风道,以对驱动电机2进行散热,随后流向风扇3周围,并在风扇3的驱动下经第二风道54和出风口向外流出。当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时,输出轴21带动主动件11停止转动,从动件13在转动的惯性作用下推动活动件12在收容槽113内移动,使得活动件12与从动件13分离,即,从动件13相对于主动件11转动,实现了从动件13和风扇3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对驱动电机2和电子器件400在停止后产生的余热进行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棘轮1通过活动件12能够在收容槽113内移动,使得主动件11在转动时,活动件12的侧壁分别与主动件11和从动件13抵接,使得主动件11能够带动从动件13同步转动;当主动件11停止转动时,活动件12的侧壁与从动件13分离,使得从动件13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于主动件11继续转动。将从动件13与风扇3连接,当电机和电子器件400停止后,风扇3和从动件13能够在惯性下继续转动,以带走电机和电子器件400在停止后产生的余热,降低了驱动电机2和电子器件400触发保护机制的次数,同时,避免了驱动电机2和电子器件400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延长了驱动电机2和电子器件400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
主动件,用于与驱动电机相连;
从动件,用于与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槽底和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槽壁,所述槽壁朝向所述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在朝向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上,所述活动件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壁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的连接处呈弧面设置,使得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平滑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槽底朝向远离所述槽壁的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活动件能够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突出,以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6.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主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从动件,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主动件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孔,使得所述输出轴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套设于所述从动件的外侧,并使得所述从动件能够与所述风扇同步转动,所述风扇与所述从动件过盈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10.一种园林工具,包括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主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从动件,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77887.2U CN220980257U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77887.2U CN220980257U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80257U true CN220980257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35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77887.2U Active CN220980257U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80257U (zh) |
-
2023
- 2023-10-16 CN CN202322777887.2U patent/CN2209802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621293B1 (en) | Power tool | |
CN101941200A (zh) | 电动工具及其马达组件 | |
CN212704724U (zh) | 切割工具 | |
US11523564B2 (en) | Trimmer | |
EP4162836A1 (en) | Hair dryer | |
US10836027B2 (en) | Hand-held electric power tool | |
CN113775544A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113775545A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20980257U (zh) | 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 | |
CN110169272B (zh) | 修枝机 | |
CN215521343U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115714506A (zh) | 一种风冷电机的气道式冷却装置 | |
CN215521345U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5521344U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US20240090374A1 (en) | Power tool | |
CN215392873U (zh) | 交流无刷切割工具 | |
CN216960988U (zh) | 一种链锯 | |
CN215595958U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5817822U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用电机轴散热装置 | |
CN214314871U (zh) |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性能的无刷电机 | |
CN210612005U (zh) | 一种高速吸尘器马达 | |
CN210201641U (zh) | 电机散热结构 | |
CN210608796U (zh) | 一种储能、冷却动力头及手持电动工具 | |
CN106508447B (zh) | 修枝机 | |
CN215935630U (zh) | 具有主动散热效果的电动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