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7313U - 一种听诊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听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7313U
CN220967313U CN202322158771.0U CN202322158771U CN220967313U CN 220967313 U CN220967313 U CN 220967313U CN 202322158771 U CN202322158771 U CN 202322158771U CN 220967313 U CN220967313 U CN 220967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ole
stethoscope
cover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87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奥林
周慧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21587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7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7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7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传导部分以及听音部分,所述拾音部分通过所述传导部分与所述听音部分连接;听音部分有两组,两组听音部分均包括耳挂部、腔壳、隔音罩、活动管、调节导管、固定架以及耳塞;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听诊器的拾音原理,对听音部分进行改进,增设的隔音罩能够有效对医生耳部进行罩设进而对外界环境的其他杂音进行阻断、隔绝的效果;同时利用腔壳、活动管、调节导管、固定架构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已实现对位于隔音罩内的耳塞能够进行位置调节,进而在将隔音罩戴好后能够将耳塞便捷的塞入医生的外耳道内,进而通过拾音部分进行拾音,再由传导部分、调节导管、耳塞传入医生耳中。

Description

一种听诊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听诊器。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即心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心脏听诊作为心内科中最常规的体格检查,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病的早期诊断中。心脏听诊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心前区,探听心脏搏动声音以了解心脏状态的诊断方法,在心脏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诊断心脏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心脏听诊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等。
在进行心脏听诊时需要借助听诊器辅助。医生利用传统的听诊器在进行心脏听诊时,时长会受到诊室中其他声音的干扰,导致医生对听诊器拾取的声音进行判断时存在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听诊器,在听音部分增设隔音罩以实现对外界其他声音进行隔绝、屏蔽,以确保对拾音部分拾取的声音进行精准听取后进行诊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传导部分以及听音部分,所述拾音部分通过所述传导部分与所述听音部分连接;
所述听音部分有两组,两组听音部分均包括:
耳挂部,用于悬挂在医生耳朵上的,
腔壳,设置在所述耳挂部下端且左侧壁、右侧壁相对设置有第一通孔,
隔音罩,设置在腔壳上且位于两个腔壳相对面上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
活动管,一端位于腔壳远离所述隔音罩一侧外、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隔音罩内,且活动管侧壁上开设有通槽,
调节导管,一端贯穿腔壳下表面且固定设置在腔壳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从活动管的另一端出口穿出且位于隔音罩内,所述传导部分与调节导管固定在腔壳上的一端连接,
固定架,一端设置在活动管另一端,
耳塞,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另一端上且与所述调节导管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耳挂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作为后挂部用于悬挂在医生后脑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包括:
连接杆,有两个,
卡环,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端部,所述卡环上设置有穿孔,
每个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连接杆上设置卡环的穿孔且与耳挂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为T型结构的限位卡槽,所述卡环的穿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槽对应且为T型结构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罩包括:
罩体,设置在腔壳上,
胶垫层,设置在罩体上且位于远离腔壳一侧的边上,
棉垫层,设置在罩体处与胶垫层接触面外的其余外露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管外侧壁上设置有胶套,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孔径尺寸相同,为R1,
所述活动管管径为R2,
胶套的厚度与R1-R2的比值为1:0.8~0.9。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管位于隔音罩内的端口处设置有限位环且另一端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封盖;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限位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固定架包括一端卡接在所述卡孔内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固定环,所述耳塞设置在固定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支撑杆构成的平面为漏斗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使用前,将耳挂部用于悬挂在医生耳朵上并保证隔音罩罩设在耳部处,通过手持活动管外露在腔壳远离隔音罩一侧外的部分,调节耳塞塞入外耳道内,然后进行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听诊器的拾音原理,对听音部分进行改进,增设的隔音罩能够有效对医生耳部进行罩设进而对外界环境的其他杂音进行阻断、隔绝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同时利用腔壳、活动管、调节导管、固定架构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已实现对位于隔音罩内的耳塞能够进行位置调节,进而在将隔音罩戴好后能够将耳塞便捷的塞入医生的外耳道内,进而通过拾音部分进行拾音,再由传导部分、调节导管、耳塞传入医生耳中。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实际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听音部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听音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段的剖视图。
其中,1-拾音部分、2-传导部分、3-听音部分、31-耳挂部、310-连接段、311-连接杆、3110-限位卡槽、312-卡环、3120-限位块、32-腔壳、33-隔音罩、331-罩体、332-胶垫层、333-棉垫层、34-活动管、340-通槽、341-胶套、342-限位环、343-限位封盖、35-调节导管、36-固定架、361-支撑杆、362-固定环、37-耳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到附图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1、传导部分2以及听音部分3,拾音部分1通过传导部分2与听音部分3连接;如图2、3所示,听音部分3有两组,两组听音部分3均包括耳挂部31、腔壳32、隔音罩33、活动管34、调节导管35、固定架36以及耳塞37。
如图2、3所示,耳挂部31用于悬挂在医生耳朵上的。腔壳32设置在耳挂部31下端且左侧壁、右侧壁相对设置有第一通孔。隔音罩33设置在腔壳32上且位于两个腔壳32相对面上且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活动管34一端位于腔壳32远离隔音罩33一侧外、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隔音罩33内,且活动管34侧壁上开设有通槽340。调节导管35一端贯穿腔壳32下表面且固定设置在腔壳32上、另一端穿过通槽340从活动管34的另一端出口穿出且位于隔音罩33内,传导部分2与调节导管35固定在腔壳32上的一端连接。固定架36一端设置在活动管34另一端。耳塞37设置在固定架36另一端上且与调节导管35另一端连接。
如图3所示,优选的,为了使得耳挂部31能够更稳定的架设在医生的耳部,为此,两个耳挂部31之间设置有连接段310,连接段310作为后挂部用于悬挂在医生后脑部位。
如图3所示,优选的,为了在进行佩戴时具备较佳的舒适性,为此,隔音罩33包括罩体331、胶垫层332以及棉垫层333。罩体331设置在腔壳32上,胶垫层332设置在罩体331上且位于远离腔壳32一侧的边上,棉垫层333设置在罩体331处与胶垫层332接触面外的其余外露面上。
如图3所示,优选的,活动管34外侧壁上设置有胶套341,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孔径尺寸相同,为R1。活动管34管径为R2。胶套341的厚度与R1-R2的比值为1:0.9。在使用时,利用胶套341的形变保持活动管34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紧固连接,而可通过推、拉活动管34已实现对位于隔音罩33内的活动管34的长度进行调整。
如图3所示,优选的,在进行使用时,为了有效的避免活动管34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上脱落,为此,活动管34位于隔音罩33内的端口处设置有限位环342且另一端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封盖343;固定架36设置在限位环342上。
如图3所示,优选的,限位环342上设置有卡孔,固定架36包括一端卡接在卡孔内的支撑杆361,以及设置在支撑杆361另一端的固定环362,耳塞37设置在固定环362上。将支撑杆361卡接在限位环342上,具备拆卸便捷的优势,便于后续的维护。
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支撑杆361与医生的耳部接触带来不适感,优选的,支撑杆361有两个,两个支撑杆361构成的平面为漏斗状结构,且靠近固定环362一侧的开口较小。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方法是:使用前,将耳挂部31用于悬挂在医生耳朵上并保证隔音罩33罩设在耳部处,通过手持活动管34外露在腔壳32远离隔音罩33一侧外的部分,调节耳塞37塞入外耳道内,然后进行使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优选的,为了对连接段310进行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医生进行使用,为此,如图4所示,连接段310包括连接杆311以及卡环312。连接杆311有两个。卡环312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连接杆311的一端端部,卡环312上设置有穿孔。每个连接杆311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连接杆311上设置卡环312的穿孔且与耳挂部31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连接杆311与卡环312的紧固位置来调整整体连接段310的实际长度。
优选的,为了有效的避免连接杆311与卡环312连接导致连接部位松弛状态,难以保持固定的尺寸,为此,如图5所示,连接杆311上设置有为T型结构的限位卡槽3110,卡环312的穿孔内设置有与限位卡槽3110对应且为T型结构的限位块312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1)、传导部分(2)以及听音部分(3),所述拾音部分(1)通过所述传导部分(2)与所述听音部分(3)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听音部分(3)有两组,两组听音部分(3)均包括:
耳挂部(31),用于悬挂在医生耳朵上的,
腔壳(32),设置在所述耳挂部(31)下端且左侧壁、右侧壁相对设置有第一通孔,
隔音罩(33),设置在腔壳(32)上且位于两个腔壳(32)相对面上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
活动管(34),一端位于腔壳(32)远离所述隔音罩(33)一侧外、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隔音罩(33)内,且活动管(34)侧壁上开设有通槽(340),
调节导管(35),一端贯穿腔壳(32)下表面且固定设置在腔壳(3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340)从活动管(34)的另一端出口穿出且位于隔音罩(33)内,所述传导部分(2)与调节导管(35)固定在腔壳(32)上的一端连接,
固定架(36),一端设置在活动管(34)另一端,
耳塞(37),设置在所述固定架(36)另一端上且与所述调节导管(35)另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耳挂部(31)之间设置有连接段(310),所述连接段(310)作为后挂部用于悬挂在医生后脑部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10)包括:
连接杆(311),有两个,
卡环(312),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11)的一端端部,所述卡环(312)上设置有穿孔,
每个连接杆(311)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连接杆(311)上设置卡环(312)的穿孔且与耳挂部(3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1)上设置有为T型结构的限位卡槽(3110),所述卡环(312)的穿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槽(3110)对应且为T型结构的限位块(31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罩(33)包括:
罩体(331),设置在腔壳(32)上,
胶垫层(332),设置在罩体(331)上且位于远离腔壳(32)一侧的边上,
棉垫层(333),设置在罩体(331)处与胶垫层(332)接触面外的其余外露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4)外侧壁上设置有胶套(341),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孔径尺寸相同,为R1,
所述活动管(34)管径为R2,
胶套(341)的厚度与R1-R2的比值为1:0.8~0.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4)位于隔音罩(33)内的端口处设置有限位环(342)且另一端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封盖(343);所述固定架(36)设置在所述限位环(34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42)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固定架(36)包括一端卡接在所述卡孔内的支撑杆(36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361)另一端的固定环(362),所述耳塞(37)设置在固定环(36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61)有两个,两个支撑杆(361)构成的平面为漏斗状结构。
CN202322158771.0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听诊器 Active CN220967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8771.0U CN220967313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听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8771.0U CN220967313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听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7313U true CN220967313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8771.0U Active CN220967313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听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7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60521A1 (ko) 청진기
CN220967313U (zh) 一种听诊器
CN211213215U (zh) 一种心内科专用的听诊器
CN211749687U (zh) 一种心血管科专用智能听诊器
CN209518876U (zh) 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
CN211094232U (zh) 一种心内科医生专用的听诊器
CN212307886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听诊器
CN219461206U (zh) 一种心内科用心率听诊器
CN207666604U (zh) 一种内科用听诊器
CN218552369U (zh) 一种医用听诊器
CN215959960U (zh) 一种医学内科用多功能听诊器
CN215272875U (zh) 一种骨传导式听诊器
CN221105868U (zh) 一种听诊器
CN210408455U (zh) 具有密封防水结构的便携式心跳检测装置
CN209751084U (zh) 一种心内科听诊器
CN214549424U (zh) 一种中西医诊疗用的内科听诊设备
CN220089503U (zh) 一种易于调节的听诊器
CN208973896U (zh) 一种密封式心脏听诊器
CN210962044U (zh) 一种具有收卷结构的听诊器
CN214549423U (zh) 一种心内科医生用听诊器
CN215191715U (zh) 一种骨传导听诊器
CN213722009U (zh) 一种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用电极片定位衣
CN215191720U (zh) 一种新型可视化听诊器
CN217566107U (zh) 一种高保真的远程听诊器
CN219126424U (zh) 一种带有录音功能的扬声式心内科听诊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