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5772U -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5772U
CN220965772U CN202322546284.1U CN202322546284U CN220965772U CN 220965772 U CN220965772 U CN 220965772U CN 202322546284 U CN202322546284 U CN 202322546284U CN 220965772 U CN220965772 U CN 22096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cultivation
cultivating
rotating disc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62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潇萌
尹明
郑超
赵振中
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5462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5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5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培育装置,涉及水稻培育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培育箱,培育箱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封闭门,培育箱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照灯,培育箱内侧安装有培养组件,培育箱内侧安装有浇灌组件,浇灌组件位于培养组件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培养组件的设置,可使水稻在培育装置内进行匀速移动,从而使每个水稻都能更均匀的收到光照,进而提高水稻培育装置的效果,同时通过浇灌组件的设置,可扩大浇水的面积,在对水稻进行浇水时,能使培育装置内的水稻在移动过程中都能受到均匀的浇灌。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在种植水稻前,需要先进行育苗工作。
参考已授权专利号“CN218570992U”公开了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中记载了:“在使用者将幼苗放入恒温箱后,即可通过电动滑轨将滴水管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对幼苗进行自动滴灌,并且可以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不断调整合适的滴灌高度,在使用者需要取出幼苗时,也可以调高滴水管的位置,不妨碍使用者的拿取,因此使用者不必再频繁打开箱门手动浇水,可以使恒温箱内的温度更加稳定,有利于幼苗的发育”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人在具体实施该专利的过程中,发现该专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的光照灯与水稻均为固定设置,因此无法改变水稻与光照等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从而使水稻培育时不同位置受到的光照不同,不能使水稻收到均匀的光照,进而影响水稻的培育生长,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水稻培育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水稻培育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下技术问题: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的光照灯与水稻均为固定设置,因此无法改变水稻与光照等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从而使水稻培育时不同位置受到的光照不同,不能使水稻收到均匀的光照,进而影响水稻的培育生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所述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具体包括: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封闭门,所述培育箱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照灯,所述培育箱内侧安装有培养组件,所述培育箱内侧安装有浇灌组件,所述浇灌组件位于所述培养组件顶部;
所述培养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连接带,所述培育箱内侧侧壁转动连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下方,且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培育箱内侧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裹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设置,且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通过所述连接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组件还包括支架和电机,所述培育箱内侧靠近所述第一转盘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之间,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盘圆心位置为固定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组件还包括转杆、支撑板和培养盆,所述连接带靠近所述封闭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且多个所述转杆之间为等距设置,多个所述转杆远离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顶部均设置有培养盆,每个所述培养盆底部均开设有插槽,且每个所述支撑板均通过每个所述插槽与每个所述培养盆为插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组件还包括配重块和限位条,每个所述培养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块,且每两个所述配重块均位于每个所述插槽的两端,每个所述插槽与每个所述支撑板内侧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内侧均插接有限位条。
进一步地,所述浇灌组件包括水管、分流器和出水头,所述培育箱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顶部贯穿所述培育箱侧壁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培育箱内侧,所述水管在所述培育箱内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水头,且多个所述出水头与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水管内侧均为联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浇灌组件还包括转轴和绞龙,每个所述出水头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且每个所述转轴均位于靠近所述分流器的位置,每个所述转轴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绞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可使水稻在培育装置内进行匀速移动,从而使每个水稻都能更均匀的收到光照,进而提高水稻培育装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可扩大浇水的面积,在对水稻进行浇水时,能使培育装置内的水稻在移动过程中都能受到均匀的浇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光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培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浇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培育箱;2、封闭门;3、光照灯;4、培养组件;5、浇灌组件;6、第一转盘;7、第二转盘;8、连接带;9、支架;10、电机;11、转杆;12、支撑板;13、培养盆;14、配重块;15、限位条;16、水管;17、分流器;18、出水头;19、转轴;20、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的,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的光照灯与水稻均为固定设置,因此无法改变水稻与光照等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从而使水稻培育时不同位置受到的光照不同,不能使水稻收到均匀的光照,进而影响水稻的培育生长。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可使水稻在培育装置内进行匀速移动,从而使每个水稻都能更均匀的收到光照,进而提高水稻培育装置的效果。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3,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具体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封闭门2,培育箱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照灯3,培育箱1内侧安装有培养组件4,培育箱1内侧安装有浇灌组件5,浇灌组件5位于培养组件4顶部;
培养组件4包括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和连接带8,培育箱1内侧侧壁转动连有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第二转盘7位于第一转盘6下方,且第一转盘6与第二转盘7之间留有间隙,培育箱1内侧设有连接带8,连接带8包裹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设置,且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通过连接带8传动连接。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2,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其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封闭门2,封闭门2起到密封培育箱1内部空间的作用,通过封闭门2的设置可,使培育箱1内侧温度湿度保持一致,进而为水稻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避免培育箱1内侧的水稻收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增强水稻培育装置的安全性,培育箱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照灯3,通过光照灯3的设置,可为培育箱1内侧持续提供温度,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培育箱1内侧安装有培养组件4,培养组件4用于放置培育水稻,同时通过培养组件4的设置,可使每个水稻都能均匀的收到光照灯3的光照,同时使每个水稻受到的温度均匀,避免在培育箱1内侧上下温度不均匀而导致水稻的生长出现差异性,培育箱1内侧安装有浇灌组件5,浇灌组件5位于培养组件4顶部,浇灌组件5用于为培养组件4内侧培育的水稻进行浇水浇养料等工作,同时配合培养组件4的转动设置,可使培养组件4顶部的每个培育水稻都能均匀的收到水或养料的浇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用于在上述实施例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公开了培养组件4的具体结构,通过培养组件4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配合,从而达到可使水稻在培育装置内进行匀速移动,从而使每个水稻都能更均匀的收到光照,进而提高水稻培育装置的效果。
对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2-4所示,培养组件4包括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和连接带8,培育箱1内侧侧壁转动连有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第二转盘7位于第一转盘6下方,且第一转盘6与第二转盘7之间留有间隙,培育箱1内侧设有连接带8,连接带8包裹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设置,且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通过连接带8传动连接。
培养组件4还包括支架9和电机10,培育箱1内侧靠近第一转盘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9,支架9位于第一转盘6与第二转盘7之间,支架9顶部安装有电机10,且电机10输出端与第一转盘6圆心位置为固定连接设置。
培养组件4还包括转杆11、支撑板12和培养盆13,连接带8靠近封闭门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11,且多个转杆11之间为等距设置,多个转杆11远离连接带8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每个支撑板12顶部均设置有培养盆13,每个培养盆13底部均开设有插槽,且每个支撑板12均通过每个插槽与每个培养盆13为插接设置。
培养组件4还包括配重块14和限位条15,每个培养盆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块14,且每两个配重块14均位于每个插槽的两端,每个插槽与每个支撑板12内侧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限位槽,每个限位槽内侧均插接有限位条15。
在对水稻进行培育时,需要将待培育水稻放置在多个培养盆13内侧,然后按顺序将每个培养盆13都插接到支撑板12顶部,同时将限位条15插入到支撑板12与培养盆13连接位置的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条15的设置,可避免培养盆13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发生;
同时通过支撑板12底部较宽的设置,可对培养盆13形成一个拖动平台,进而避免培养盆13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侧翻的现象发生;
同时通过培养盆13底部配置的两个配重块14的设置,可为培养盆13提供对称的配重效果,使培养盆13可更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板12顶部,进一步提升多个培养盆13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避免培养盆13出现侧翻的现象;
在放置好多个培养盆13后开启电机10,从而带动第一转盘6进行转动,在第一转盘6转动的同时,第二转盘7会通过连接带8的传动效果与第一转盘6同步转动,从而使连接带8围绕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进行转动,可达到连接带8一侧的多个转杆11带动支撑板12进行匀速移动,进而可使每个培养盆13内侧的水稻都能经过培育箱1内侧顶部的光照灯3底部,受到光照灯3的光照,同时通过匀速设置,可保证每个培养盆13经过光照灯3底部的速度均相等,进而使每个培养盆13内侧的水稻均能均匀生长,提升水稻的培育质量,进而提升水稻培育装置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用于在上述实施例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公开了浇灌组件5的具体结构,通过浇灌组件5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配合,从而达到可扩大浇水的面积,在对水稻进行浇水时,能使培育装置内的水稻在移动过程中都能受到均匀的浇灌。
对实施例1和对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5-6所示,浇灌组件5包括水管16、分流器17和出水头18,培育箱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水管16,水管16顶部贯穿培育箱1侧壁设置,且延伸至培育箱1内侧,水管16在培育箱1内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分流器17,分流器17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水头18,且多个出水头18与分流器17和水管16内侧均为联通设置。
浇灌组件5还包括转轴19和绞龙20,每个出水头18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9,且每个转轴19均位于靠近分流器17的位置,每个转轴19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绞龙20。
水管16远离培育箱1的一端可连接提供养料的养料箱,或者提供水的水箱等,在需要对水稻进行浇水或者浇灌养料时,可通过水泵将水或养料通过水管16传导进培育箱1内侧对水稻进行浇灌;
在水管16内侧水或养料流入到分流器17内侧时,会通过分流器17的分流设置分成多个流向,流入到分流器17底部的每个出水头18内侧,并通过每个出水头18流出,达到浇灌效果;
在水或养料经过出水头18时,会带动固定在转轴19内侧的绞龙20进行转动,在绞龙20转动的同时会打破水或养料的流动方向,不再以固定水柱的形式流出出水头18内侧;
同时通过绞龙20的旋转设置,使水或养料在流出出水头18时角度更大,范围更广,进而可扩大出水头18的浇灌面积,同时避免在浇灌的过程中出现水流过多的浇灌一个位置而破坏水稻培育土壤等环境的现象,进一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可通过多个培养盆13自行匀速转动的设置,使每个培养盆13内侧的水稻都能均匀的受到灌溉的效果,进而提升水稻培育装置的工作效率。

Claims (6)

1.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1),所述培育箱(1)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封闭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照灯(3),所述培育箱(1)内侧安装有培养组件(4),所述培育箱(1)内侧安装有浇灌组件(5),所述浇灌组件(5)位于所述培养组件(4)顶部;
所述培养组件(4)包括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和连接带(8),所述培育箱(1)内侧侧壁转动连有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所述第二转盘(7)位于所述第一转盘(6)下方,且所述第一转盘(6)与所述第二转盘(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培育箱(1)内侧设有连接带(8),所述连接带(8)包裹所述第一转盘(6)和所述第二转盘(7)设置,且所述第一转盘(6)和所述第二转盘(7)通过所述连接带(8)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组件(4)还包括支架(9)和电机(10),所述培育箱(1)内侧靠近所述第一转盘(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位于所述第一转盘(6)与所述第二转盘(7)之间,所述支架(9)顶部安装有电机(10),且所述电机(10)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盘(6)圆心位置为固定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组件(4)还包括转杆(11)、支撑板(12)和培养盆(13),所述连接带(8)靠近所述封闭门(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11),且多个所述转杆(11)之间为等距设置,多个所述转杆(11)远离所述连接带(8)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每个所述支撑板(12)顶部均设置有培养盆(13),每个所述培养盆(13)底部均开设有插槽,且每个所述支撑板(12)均通过每个所述插槽与每个所述培养盆(13)为插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组件(4)还包括配重块(14)和限位条(15),每个所述培养盆(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块(14),且每两个所述配重块(14)均位于每个所述插槽的两端,每个所述插槽与每个所述支撑板(12)内侧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内侧均插接有限位条(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组件(5)包括水管(16)、分流器(17)和出水头(18),所述培育箱(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水管(16),所述水管(16)顶部贯穿所述培育箱(1)侧壁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培育箱(1)内侧,所述水管(16)在所述培育箱(1)内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分流器(17),所述分流器(17)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水头(18),且多个所述出水头(18)与所述分流器(17)和所述水管(16)内侧均为联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组件(5)还包括转轴(19)和绞龙(20),每个所述出水头(18)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9),且每个所述转轴(19)均位于靠近所述分流器(17)的位置,每个所述转轴(19)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绞龙(20)。
CN202322546284.1U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Active CN22096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6284.1U CN220965772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6284.1U CN220965772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5772U true CN220965772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7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6284.1U Active CN220965772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5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5262A (zh) 有机铁皮石斛的培育种植方法
CN114391396B (zh) 一种芦柑种植选育用芦柑种子育苗系统及方法
CN206118604U (zh) 一种反季节育苗系统
CN216163765U (zh) 一种育种效率高的植物育种装置
CN215774512U (zh) 一种高成活率番茄大棚土壤育苗栽培装置
CN214338980U (zh) 一种营林苗圃培育装置
CN213960985U (zh) 一种玉竹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20965772U (zh) 一种水稻培育装置
CN216906079U (zh) 一种室内智能旋转绿植培育种植机
CN207802936U (zh) 一种花卉培育棚
CN216775630U (zh) 一种农业蔬菜种子培育设备
CN112753449B (zh) 一种可调节式农业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15648399U (zh) 一种多功能有机番茄栽培箱
CN213427254U (zh) 一种高出苗率智慧工厂水稻育苗系统
CN220123639U (zh) 一种无土栽培分段栽培池
CN219087940U (zh) 一种蔬菜育苗装置
CN220359799U (zh) 一种旋转式农业育苗装置
CN213881115U (zh) 一种药材种植用育苗箱
CN117837304B (zh) 一种烟草套种大豆的栽培装置及应用
CN216492352U (zh) 一种转动式拟南芥小型盆栽培养架
CN220674571U (zh) 一种育苗种植箱
CN220068399U (zh) 一种无絮杨树种植用幼苗培养装置
CN213847902U (zh) 一种可调节室温的蔬菜育苗装置
CN217546902U (zh) 一种种苗繁育用的培养器
CN214046873U (zh) 一种可调节用于森林培育的育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