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571U -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3571U
CN220963571U CN202322275274.9U CN202322275274U CN220963571U CN 220963571 U CN220963571 U CN 220963571U CN 202322275274 U CN202322275274 U CN 202322275274U CN 220963571 U CN220963571 U CN 220963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ttery
storage battery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52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洪
刘�东
张彦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52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3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3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3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下壳,所述蓄电池下壳的内壁固接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内壁与隔板相固接,所述隔板的外壁与极板相固接,所述极板的顶端均固接有连接铜片,所述连接铜片的顶端均与汇流铜片相固接,所述蓄电池下壳的顶端设置有防渗液装置。通过框形底板和框型上板之间的配合,此时同时转动多个螺杆,螺杆会使框型上板向下移动,框型上板带动蓄电池上壳移动,使得框形挡板插进蓄电池上壳的缺口中,在蓄电池上壳与框形底板紧密贴合后,停止转动螺杆,利用硬性光滑的接触面,来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内部升温时,不会撑开蓄电池上壳,进而不会产生缝隙,避免了电池液的流出,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936424U的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虽然上述文件能够很好地将固定壳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得蓄电池内部的化学溶液不易渗出,从而蓄电池可以很好地进行使用,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的蓄电池固定壳松动,导致内部化学溶液流出的问题,但是在上述文件中的不易渗液的蓄电池使用时,通过拉杆和扣环来对保护框进行固定,并利用保护垫进行密封,但是由于保护垫大多具有弹性形变能力,而电池液在发电时会产生热量,从而会造成部分液体挥发,从而使内部压力较大,进而撑开保护垫,导致保护框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仍会使电池液流出,易漏液,存在密封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文件中的不易渗液的蓄电池,由于保护垫大多具有弹性形变能力,而电池液在发电时会产生热量,从而会造成部分液体挥发,从而使内部压力较大,进而撑开保护垫,导致保护框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仍会使电池液流出,存在密封效果不够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下壳,所述蓄电池下壳的内壁固接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内壁与隔板相固接,所述隔板的外壁与极板相固接,所述极板的顶端均固接有连接铜片,所述连接铜片的顶端均与汇流铜片相固接,所述蓄电池下壳的顶端设置有防渗液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渗液装置包括框形底板,所述框形底板的底端与蓄电池下壳相固接,所述框形底板的顶端一侧与框形挡板相固接,所述框形底板的外壁另一端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外壁与框型上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形挡板的外壁通过滑槽与蓄电池上壳滑动连接,所述框型上板的一端与蓄电池上壳相固接。
优选的,左侧所述汇流铜片的顶端安装有正极,所述正极的外壁与蓄电池上壳相固接。
优选的,右侧所述汇流铜片的顶端安装有负极,所述负极的外壁与蓄电池上壳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上壳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框形底板、框形挡板、螺杆和框型上板之间的配合,将蓄电池上壳移动到蓄电池下壳的上方,并使框型上板上的螺纹口,对准螺杆,此时同时转动多个螺杆,螺杆会使框型上板向下移动,框型上板带动蓄电池上壳移动,使得框形挡板插进蓄电池上壳的缺口中,在蓄电池上壳与框形底板紧密贴合后,停止转动螺杆,利用硬性光滑的接触面,来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内部升温时,不会撑开蓄电池上壳,进而不会产生缝隙,避免了电池液的流出,不易漏液,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部连接结构主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部连接结构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下壳,2、蓄电池上壳,3、格栅,4、防渗液装置,401、框形底板,402、框形挡板,403、螺杆,404、框型上板,4A1、滑块,4A2、套筒,4A3、把手,5、隔板,6、极板,7、连接铜片,8、汇流铜片,9、正极,10、负极,11、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中: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下壳1,蓄电池下壳1的内壁固接有格栅3,格栅3的内壁与隔板5相固接,隔板5的外壁与极板6相固接,隔板5用于阻断极板6,极板6的顶端均固接有连接铜片7,产生的电流通过连接铜片7送到汇流铜片8中,连接铜片7的顶端均与汇流铜片8相固接,蓄电池下壳1的顶端设置有防渗液装置4。
防渗液装置4包括框形底板401、框形挡板402、螺杆403和框型上板404,框形底板401的底端与蓄电池下壳1相固接,框形底板401的顶端一侧与框形挡板402相固接,通过将框形挡板402插进蓄电池上壳2的缺口中,并紧密贴合,蓄电池上壳2与框形挡板402之间的接触面较为光滑,接触时,更加紧密,框形底板401的外壁另一端与螺杆403转动连接,框形底板401用于对螺杆403进行转动支撑,螺杆403的外壁与框型上板404螺纹连接,螺杆403转动时,会使框型上板404上下移动;
将蓄电池上壳2移动到蓄电池下壳1的上方,并使框型上板404上的螺纹口,对准螺杆403,此时同时转动多个螺杆403,螺杆403会使框型上板404向下移动,框型上板404带动蓄电池上壳2移动,使得框形挡板402插进蓄电池上壳2的缺口中,在蓄电池上壳2与框形底板401紧密贴合后,停止转动螺杆403,利用硬性光滑的接触面,来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内部升温时,不会撑开蓄电池上壳2,进而不会产生缝隙,避免了电池液的流出,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框形挡板402的外壁通过滑槽与蓄电池上壳2滑动连接,框型上板404的一端与蓄电池上壳2相固接,框型上板404用于带动蓄电池上壳2上下移动,左侧汇流铜片8的顶端安装有正极9,汇流铜片8中的电流通过正极9导出,正极9的外壁与蓄电池上壳2相固接,右侧汇流铜片8的顶端安装有负极10,负极10的外壁与蓄电池上壳2相固接,蓄电池上壳2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安全阀11,通过安全阀11向内部添加电池液。
工作原理:
该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多个穿插分布的隔板5和极板6放置到蓄电池下壳1中,使得最外面的隔板5与格栅3贴合,随后将蓄电池上壳2移动到蓄电池下壳1的上方,并使框型上板404上的螺纹口,对准螺杆403,此时同时转动多个螺杆403,螺杆403会使框型上板404向下移动,框型上板404带动蓄电池上壳2移动,使得框形挡板402插进蓄电池上壳2的缺口中,在蓄电池上壳2与框形底板401紧密贴合后,停止转动螺杆403,利用硬性光滑的接触面,来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内部升温时,不会撑开蓄电池上壳2,进而不会产生缝隙,避免了电池液的流出,提高了密封的效果,完成此次装置的使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中: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防渗液装置4还可以包括滑块4A1、套筒4A2和把手4A3,多个滑块4A1的一侧均与螺杆403的下方相固接,通过多个滑块4A1可以带动螺杆403转动,多个滑块4A1的外壁均通过滑槽与套筒4A2滑动连接,套筒4A2可以带动多个滑块4A1转动,同时套筒4A2可以沿着滑块4A1上下滑动,套筒4A2的外壁与把手4A3相固接。
工作原理:
在该实施例工作时,使用者通过将套筒4A2套在螺杆403的外壁上,使得套筒4A2沿着滑槽向上滑动,通过转动把手4A3,来带动套筒4A2转动,套筒4A2通过多个滑块4A1来带动螺杆403转动,从而使得螺杆403的转动更加方便,省力,不会因为蓄电池下壳1造成阻碍,完成此次装置的使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4)

1.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下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下壳(1)的内壁固接有格栅(3),所述格栅(3)的内壁与隔板(5)相固接,所述隔板(5)的外壁与极板(6)相固接,所述极板(6)的顶端均固接有连接铜片(7),所述连接铜片(7)的顶端均与汇流铜片(8)相固接,所述蓄电池下壳(1)的顶端设置有防渗液装置(4);
所述防渗液装置(4)包括框形底板(401),所述框形底板(401)的底端与蓄电池下壳(1)相固接,所述框形底板(401)的顶端一侧与框形挡板(402)相固接,所述框形底板(401)的外壁另一端与螺杆(40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403)的外壁与框型上板(404)螺纹连接;
所述框形挡板(402)的外壁通过滑槽与蓄电池上壳(2)滑动连接,所述框型上板(404)的一端与蓄电池上壳(2)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汇流铜片(8)的顶端安装有正极(9),所述正极(9)的外壁与蓄电池上壳(2)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汇流铜片(8)的顶端安装有负极(10),所述负极(10)的外壁与蓄电池上壳(2)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上壳(2)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安全阀(11)。
CN202322275274.9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Active CN220963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5274.9U CN220963571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5274.9U CN220963571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3571U true CN220963571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5274.9U Active CN220963571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3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4829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石墨烯电池
CN110419525A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便于安装的生态防护装置
CN220963571U (zh) 一种不易渗液的蓄电池
CN209453441U (zh) 一种双极铅酸蓄电池组装夹具
CN211404681U (zh) 一种锂电池冷却装置
CN205081194U (zh) 一种铝空电池系统
CN209472086U (zh) 一种空气电池及空气电池组
CN210956563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继电器
CN21340143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
CN213278186U (zh) 一种耐高温锂电池
CN106953109B (zh) 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
CN212991210U (zh) 一种新能源供热转换装置
CN21345068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风力发电机
CN210040404U (zh) 一种钒电池的密封结构
CN103390772B (zh) 一种大功率快速离子循环型锂电池结构
CN203021655U (zh) 电解槽及包含其的水电解装置
CN206546870U (zh) 一种新型便于冷却的摄像机电源
CN202253922U (zh) 防辐射采暖板
CN20669805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抽水蓄能电站的控制装置
CN204168201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应急电源
CN215644773U (zh) 一种耐低温密封锂离子电池组
CN103606721A (zh) 一种可降温保温的电池装置
CN214850604U (zh) 一种防水型太阳能控制器
CN210536270U (zh) 一种核电站密封模块的更换结构
CN21309326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