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9101U -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9101U
CN220959101U CN202322403387.2U CN202322403387U CN220959101U CN 220959101 U CN220959101 U CN 220959101U CN 202322403387 U CN202322403387 U CN 202322403387U CN 220959101 U CN220959101 U CN 220959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drain
water
pipe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33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聪
程学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33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9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9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包括容纳腔和出水口,容纳腔与出水口相连通;密封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水口;导向结构,设置于密封件,导向结构与容纳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进行导向。本公开提供的排水装置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密封件,在化霜水或冷凝水流经容纳腔时,密封件在化霜水或冷凝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进而打开出水口实现排水。化霜水或冷凝水排出后,由于导向结构对密封件起到的导向作用,密封件不会沿排水管的径向发生位移,而是只相对于容纳腔下落至原位以关闭出水口。

Description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箱排水管都是注塑或吹塑成型的塑料排水管,且为了解决开门负压问题,通常采用在压缩机仓排水管上开孔作为气压平衡孔。但开孔后在冰箱进行制冷的过程中,由于压机仓与冰箱间室内部一直通过气压平衡孔进行热量交换,增加了冰箱能耗。
相关技术中,为了在能够解决开门负压问题的前提下降低冰箱能耗,结合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排水管组件1’,其包括排水管本体11’和设于排水管本体11’内的直径为d1的浮球14’;排水管本体11’的上部设有排水接口,排水管本体11’的下部形成有排水孔。其中排水管本体11’具有内径为D1的第一直孔段12’以及内径为D2的第二直孔段13’,且D2<d1<D1。通过在排水管本体11’内设置浮球14’,一方面可在排水管本体11’内无积水时,避免外界的热负荷进入冰箱内,另一方面,该浮球14’的设置冰箱间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时,且在未形成液封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开门压力使得浮球14’上浮进而实现冰箱间室内外的压力平衡;并且当排水管本体11’内有积水时,在排水孔处形成液封,从而避免外界的热负荷进入冰箱内,避免冰箱内结霜、结冰的问题发生。再者,在排水管本体11’内化霜水或冷凝水较多时,浮球14’在化霜水或冷凝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进而打开第一直孔段12’与第二直孔段13’之间的连接孔15’,从而实现化霜水或冷凝水的快速排出。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结合图12所示,由于浮球14’直径d1小于第一直孔段12’的内径长度D1,化霜水或冷凝水排出后,浮球14’在排水管本体11’内下落时会沿排水管的径向发生位移,导致其不会下落到原有位置,因此不能完全关闭连接孔1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浮球下落后不能完全关闭连接孔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包括容纳腔和出水口,容纳腔与出水口相连通;密封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水口;导向结构,设置于密封件,导向结构与容纳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进行导向。
可选地,密封件与导向结构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导向结构包括:多个导向体,多个导向体间隔设置于密封件的周侧。
可选地,排水管还包括:多个导向槽,多个导向槽间隔设置于容纳腔的侧壁,导向槽与导向体滑动连接。
可选地,排水管还包括:凸起部,设置于出水口处,位于容纳腔内;多个排水孔,开设于凸起部;其中,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孔。
可选地,容纳腔位于出水口一侧的腔壁被构造成朝向外部凸出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围设于凸起部的周侧;其中,沿排水管出水方向,凹槽结构的底壁位于排水孔的下方。
可选地,密封件包括:密封凹槽,设置于密封件位于出水口的一端,密封凹槽用于与凸起部相抵接,以关闭排水孔。
可选地,密封件为圆台体。
可选地,排水管还包括:第一管体,容纳腔和出水口被配置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的出水口相连通。
可选地,排水装置还包括:储水部,设于密封件远离出水口的一端,储水部用于储水。
可选地,排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与排水管相连通,用于向容纳腔内排水;其中,密封件位于出水管一端的直径小于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直径,且沿排水管的径向,位于出水管一端的导向结构的宽度大于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直径。
可选地,排水装置还包括:连接部,设置于排水管,连接部与出水管相连接。
可选地,排水装置还包括:压机仓排水管,与出水口相连通,用于排出容纳腔内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设置于箱体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密封件和导向结构。排水管包括容纳腔和出水口,容纳腔与出水口相连通。密封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水口。导向结构设置于密封件,导向结构与容纳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进行导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密封件,在化霜水或冷凝水流经容纳腔时,密封件在化霜水或冷凝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进而打开出水口,从而实现化霜水或冷凝水的快速排出。通过设置于密封件的导向结构与容纳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起到导向作用,密封件只能在容纳腔内上下移动。化霜水或冷凝水排出后,由于导向结构对密封件起到的导向作用,密封件不会沿排水管的径向发生位移,而是只相对于容纳腔下落至原位以关闭出水口。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处于密封状态下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管的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下的B-B向剖视图;
图12是相关技术中排水管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排水装置;
110排水管;111容纳腔;112导向槽;113凸起部;114排水孔;115凹槽结构;116第一管体;117第二管体;
120密封件;122密封凹槽;
130导向结构;132导向体;
140储水部;
150出水管;
160连接部;162连接口;
170压机仓排水管。
相关技术中的附图标记:
1’排水管组件;11’排水管本体;12’第一直孔段;13’第二直孔段;14’浮球;1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100,包括:排水管110、密封件120和导向结构130。排水管110包括容纳腔111和出水口,容纳腔111与出水口相连通。密封件120设置于容纳腔111内,密封件120能够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水口。导向结构130设置于密封件120,导向结构130与容纳腔111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120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120进行导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100,通过在容纳腔111内设置密封件120,在化霜水或冷凝水流经容纳腔111时,密封件120在化霜水或冷凝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进而打开出水口,从而实现化霜水或冷凝水的快速排出。通过设置于密封件120的导向结构130与容纳腔111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120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120起到导向作用,密封件120只能在容纳腔111内上下移动。化霜水或冷凝水排出后,由于导向结构130对密封件120起到的导向作用,密封件120不会沿排水管110的径向发生位移,而是只相对于容纳腔111下落至原位以关闭出水口。
通过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100,在密封件120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过程中,导向结构130对密封件120起到导向作用,因此密封件120只能在容纳腔111内上下移动。在化霜水或冷凝水流经容纳腔111时,密封件120在化霜水或冷凝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进而打开出水口,化霜水或冷凝水由出水口流出。随着排水过程的进行,密封件120下落,直至回复至关闭出水口的位置,出水口完全关闭。
可选地,密封件120与导向结构13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一体式结构的密封件120与导向结构130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而不易发生损坏。通过设置密封件120与导向结构130为一体式结构,以防止密封件120或导向结构130在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过程中,由于受力过大而发生损坏。
可选地,结合图2、图7、图8和图9所示,导向结构130包括:多个导向体132。多个导向体132间隔设置于密封件120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导向体132间隔分布于密封件120的周侧,以在密封件120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过程中,导向体132能够从多个位置对密封件120进行导向,密封件120只能沿容纳腔111的高度方向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提高了导向体132对密封件120产生的导向作用。
可选地,结合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排水管110还包括:多个导向槽112。多个导向槽112间隔设置于容纳腔111的侧壁,导向槽112与导向体132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纳腔111的侧壁间隔设置多个导向槽112,导向槽112与导向体132滑动连接,以在密封件120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过程中,导向体132能够沿着导向槽112滑动,进一步提高了导向体132对密封件120的导向作用,使密封件120移动时的轨迹更加稳定。排水结束后密封件120能够下落至关闭出水口的位置,使出水口完全关闭。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9所示,排水管110还包括:凸起部113和多个排水孔114。凸起部113设置于出水口处,位于容纳腔111内。多个排水孔114开设于凸起部113。其中,密封件120能够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孔11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凸起部113开设排水孔114,以连通排水管110的排水路径,化霜水或冷凝水通过排水孔114排出。通过设置排水孔114的数量为多个,以使排水管110的排水路径进一步增大,在排水过程中化霜水或冷凝水能够更快流出排水管110,进而提高了排水管110的排水效率。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容纳腔111位于出水口一侧的腔壁被构造成朝向外部凸出的凹槽结构115。凹槽结构115围设于凸起部113的周侧。其中,沿排水管110出水方向,凹槽结构115的底壁位于排水孔114的下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容纳腔111位于出水口一侧的腔壁构造成朝向外部凸出的凹槽结构115,并且凹槽结构115围设于凸起部113的周侧,沿排水管110出水方向,凹槽结构115的底壁位于排水孔114的下方,以使密封件120下落后其最底部能够位于排水孔114的下方,进而起到完全关闭排水孔114的作用,在密封件120没有受到浮力而上升的情况下水不会从排水孔114流出。
可选地,结合图9所示,密封件120包括:密封凹槽122。密封凹槽122设置于密封件120位于出水口的一端。密封凹槽122用于与凸起部113相抵接,以关闭排水孔11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件120位于出水口的一端设置密封凹槽122,以使密封凹槽122与凸起部113相匹配,进而在排水管110没有进行排水的情况下,密封凹槽122与凸起部113相抵接,以关闭排水孔114。降低了在排水孔114关闭的情况下,由于密封件120与凸起部113之间抵接不严密,化霜水或冷凝水会从排水孔114漏出的可能性。
可选地,凸起部113为圆锥体,密封凹槽122与凸起部113相匹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起部113为圆锥体,密封凹槽122与凸起部113相匹配,以使凸起部113与密封凹槽122相抵接时凸起部113能够完全填充密封凹槽122,进而关闭排水孔114,防止水从排水孔114渗漏。
可选地,结合图8所示,密封件120为圆台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密封件120设置为圆台体,在排水过程中密封件120上浮,密封件120顶部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之间保留一定间隙作为透气空间,以便继续通过该透气空间进行排水和空气流通。进而防止密封件120在水的浮力的作用下移动时堵住出水管150的出水口,影响排水装置100正常进行排水。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排水管110还包括:第一管体116和第二管体117。容纳腔111和出水口被配置于第一管体116。第二管体117与第一管体116的出水口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排水管110设置为第一管体116和第二管体117,其中容纳腔111和出水口被配置于第一管体116,并且第二管体117与第一管体116的出水口相连通,在排水过程中,化霜水或冷凝水流入容纳腔111,通过出水口流入第二管体117。由于化霜水或冷凝水先后流经第一管体116和第二管体117,水流更加平稳,进而提高了排水管110的排水效率。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第一管体116的直径大于第二管体117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管体116的直径大于第二管体117的直径,在排水过程中由于第一管体116的直径较大,水流经第一管体116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进而加快排水速度。当水流经第二管体117时,由于第二管体117直径较小,会使水形成较高的流速,提高排水效率,使水能够更快地从排水装置100中排出。
可选地,结合图2、图4、图7和图8所示,排水装置100还包括:储水部140。储水部140设于密封件120远离出水口的一端,储水部140用于储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件120远离出水口的一端设置储水部140,以用于存储水进而增加密封件120的重力,使密封件120能够更加紧密地关闭出水口。在流入容纳腔111内的化霜水或冷凝水较少的情况下,由于储水部140的设置密封件120重力增大,化霜水或冷凝水作用于密封件120的浮力小于密封件120的重力,密封件120不会移动,减少漏水的可能性,提升了密封件120的密封效果。并且,可通过调整储水部140的大小存储更多的水来调整密封件120的重力和在容纳腔111中受到水的浮力的关系,提高密封效果的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排水装置100还包括:出水管150。出水管150与排水管110相连通,用于向容纳腔111内排水。其中,密封件120位于出水管150一端的直径小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的直径。且沿排水管110的径向,位于出水管150一端的导向结构130的宽度大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出水管150与排水管110相连通,以用于向容纳腔111内排水。在排水管110的排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位于容纳腔111内的密封件120和导向结构130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直至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相抵接。通过设置密封件120位于出水管150一端的直径小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的直径。且沿排水管110的径向,位于出水管150一端的导向结构130的宽度大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的直径,以使密封件120和导向结构130与出水管150的出水口相抵接的情况下,密封件120和出水管150的出水口之间保留一定间隙作为透气空间,以便继续通过该透气空间进行排水和空气流通。进而防止密封件120在水的浮力的作用下移动时堵住出水管150的出水口,影响排水装置100正常进行排水。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10所示,排水装置100还包括:连接部160。连接部160设置于排水管110,连接部160与出水管15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160设置于排水管110,出水管150通过与连接部160相连接的方式实现出水管150与排水管110之间的连通,以使排水管110能够通过连接部160连通不同类型或不同直径的出水管150,进而提高了排水装置100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灵活性。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160包括:连接口162。连接口162与排水管110相连通,连接口162与出水管15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口162与排水管110相连通,连接口162与出水管150相连接,以使出水管150通过与连接口162相连接的方式实现与排水管110之间连通,进而在排水过程中水能够由出水管150流入排水管110,实现排水的目的。
可选地,导向结构130与连接部160抵接,导向结构130用于支撑连接部16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结构130与连接部160抵接,以使导向结构130对连接部160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连接部160与出水管150相连接时连接部160变形导致安装困难。
可选地,结合图10所示,排水装置100还包括:压机仓排水管170。压机仓排水管170与出水口相连通,用于排出容纳腔111内的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机仓排水管170与出水口相连通,以在排水装置100的排水过程中,化霜水或冷凝水经由出水管150流入排水管110的容纳腔111内,再通过出水口流入压机仓排水管170,进而排出容纳腔111内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排水装置100。排水装置100设置于箱体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排水装置100,在化霜水或冷凝水流经该排水装置100时,密封件120受化霜水或冷凝水的浮力作用相对于容纳腔111移动以打开出水口,可以使化霜水或冷凝水快速排出。并且在密封件120关闭出水口的情况下,排水装置100上下气体不流通,进而防止制冷设备与外部环境通过排水装置100进行热量交换,起到节能作用。另一方面,制冷设备运行时由于内部气温低会产生负压,开门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排水装置100在制冷设备内外压差较大时可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用户开门时,密封件120会在负压作用下相对于存储腔移动而打开出水口,外部空气通过出水口进入冰箱内部空间,从而实现制冷设备内外的压力平衡。
可选地制冷设备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仓和蒸发皿。蒸发器用于产生化霜水或冷凝水,蒸发器设置于蒸发器仓。出水管150设置于蒸发器仓,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化霜水或冷凝水并排入容纳腔111内。蒸发皿与压机仓排水管170相连通,用于存储由排水装置100排出的化霜水或冷凝水。
在该实施例中,蒸发器设置于蒸发器仓用于产生化霜水或冷凝水。通过将出水管150设置于蒸发器仓,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化霜水或冷凝水并排入容纳腔111内。通过设置蒸发皿与压机仓排水管170相连通,以使化霜水或冷凝水流出排水装置100后能够通过压机仓排水管170流入蒸发皿内使水蒸发,进而保持制冷设备内部的干燥环境。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管,包括容纳腔和出水口,容纳腔与出水口相连通;
密封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水口;
导向结构,设置于密封件,导向结构与容纳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以用于在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移动过程中,对密封件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结构包括:
多个导向体,多个导向体间隔设置于密封件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还包括:
多个导向槽,多个导向槽间隔设置于容纳腔的侧壁,导向槽与导向体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还包括:
凸起部,设置于出水口处,位于容纳腔内;
多个排水孔,开设于凸起部;
其中,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容纳腔位于出水口一侧的腔壁被构造成朝向外部凸出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围设于凸起部的周侧;
其中,沿排水管出水方向,凹槽结构的底壁位于排水孔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包括:
密封凹槽,设置于密封件位于出水口的一端,密封凹槽用于与凸起部相抵接,以关闭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还包括:
第一管体,容纳腔和出水口被配置于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的出水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水部,设于密封件远离出水口的一端,储水部用于储水。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水管,与排水管相连通,用于向容纳腔内排水;
其中,密封件位于出水管一端的直径小于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直径,且沿排水管的径向,位于出水管一端的导向结构的宽度大于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直径。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设置于箱体内。
CN202322403387.2U 2023-09-05 2023-09-05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2095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3387.2U CN220959101U (zh) 2023-09-05 2023-09-05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3387.2U CN220959101U (zh) 2023-09-05 2023-09-05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9101U true CN220959101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3387.2U Active CN220959101U (zh) 2023-09-05 2023-09-05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9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1860A2 (en) Refrigerator
EP1828694B1 (en) A cooling device
US20120131943A1 (en) Drain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20040086890A (ko) 냉장고
US11397042B2 (en) Drain hose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558272A (zh) 具有出水口的家用装置
CN220959101U (zh) 排水装置和制冷设备
KR100698237B1 (ko) 냉장고의 드레인수 배출장치
CN108088156B (zh) 化霜排水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6557889U (zh) 排水管组件及冰箱
CN212157820U (zh) 一种低温储藏装置
CN115751750A (zh) 冷凝机组和控制方法
CN211084577U (zh) 一种冰箱
JPH07190602A (ja) 冷蔵庫の圧力平衡装置
CN109620083A (zh) 一种热泵洗碗机
CN103486773A (zh) 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
CN219221375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平衡阀及冷柜
CN114812000B (zh) 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的回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机房空调
CN219889885U (zh) 超薄冰箱
KR100578348B1 (ko) 냉장고의 드레인파이프 구조
CN219244008U (zh) 制冷器具
CN212673596U (zh) 冷藏柜
CN114811998B (zh) 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的吸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机房空调
CN219829111U (zh) 热泵热水器
CN219889939U (zh) 门体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