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4795U -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4795U
CN220954795U CN202322362721.4U CN202322362721U CN220954795U CN 220954795 U CN220954795 U CN 220954795U CN 202322362721 U CN202322362721 U CN 202322362721U CN 220954795 U CN220954795 U CN 220954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ssembly
heat
connecting piece
assembl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27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晓东
张凤军
汪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chan Zhiyu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chan Zhiyu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chan Zhiyu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chan Zhiyu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27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4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4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4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改造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装配组件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内设置有密封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供连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31),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4),所述第一端部(41)位于所述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端部(44)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1)伸出至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外;所述装配组件本体设置为热的不良导体。使用该装配组件作为连接件不会破坏玻璃幕墙节能改造的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改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既有建筑的公共建筑部分通常会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而这些玻璃幕墙是耗能大户,因此,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对其进行节能改造。
玻璃幕墙的节能改造,其实就是在玻璃幕墙的室内侧增加保温层。该保温层需要兼顾遮阳和气密性等。通常的做法是在保温层的外侧设置刚性的框架,而后将软体的保温材料固定于该刚性框架内以形成保温层,最后通过连接件将保温层固定至现有的幕墙立柱即完成了对玻璃幕墙的节能改造。
为了保证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会选择硬度较高的金属材质的连接件,该金属连接件贯穿保温层后与幕墙立柱进行连接,但是,由于金属的导热系数较高,因此使用这种贯穿保温层的金属连接件对保温层和幕墙立柱进行连接时,金属连接件会成为热桥,即,通过该金属连接件,保温层内侧与保温层外侧能够进行热交换。
因此,在玻璃幕墙的节能改造过程中,采用贯穿保温层的金属连接件对保温层和幕墙立柱进行固定连接时,该金属连接件会破坏节能改造的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贯穿保温层的金属作为连接件会破坏玻璃幕墙节能改造的保温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组件,使用该装配组件作为连接件不会破坏玻璃幕墙节能改造的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装配组件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内设置有密封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供连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至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外;
所述装配组件本体设置为热的不良导体。
优选地,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包括腔体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腔体两端用于密封所述腔体的盖板和底板,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腔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底板面向所述腔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限位面之间距离可调。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以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凸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装配组件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主框架和填充于所述主框架内的软体的保温材料,所述装配组件穿过所述主框架和所述保温材料,所述腔体分别通过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框架的两个相对的面。
优选地,所述主框架还包括滑动安装块和滑轨,所述滑动安装块与所述滑轨配合以实现上下滑动;
所述滑轨中间设置有镂空区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装配组件本体为热的不良导体,因此,通过装配组件本体能够对连接件和保温层进行隔热处理。由于连接件并没有贯穿保温层,其第一端部位于装配组件本体内部,其第二端部伸出装配组件本体与幕墙立柱连接,因此,保温层外侧的热量只能经由连接件传递至空腔内。空腔密封而且装配组件本体设置为热的不良导体,因此空腔内构成一个隔热的封闭空间,第一端部位于该隔热的封闭空间内,故而,经由第二端部传导而来的热量只能聚集于该隔热的封闭空间内,无法继续向外传递。同理,如果保温层内侧的温度高,也无法将热量经装配组件本体向连接件传递。
故而,使用该装配组件连接保温层和幕墙立柱时,连接件设置为任何材料都不会破坏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装配组件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支撑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一种支撑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一种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6是一种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6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幕墙立柱 2盖板
32第一限位面 44第二端部
11腔体 31第二通孔
41第一端部 12第一凸台
5限位螺丝 61滑轨
7保温材料 8滑动安装块
3底板 9防水隔气膜
421固定球 422抽取杆
432卡爪 431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两端、内部、外、远离、之间、靠近、内、相对、高度方向、上、下”通常是指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7所述的一种装配组件,该装配组件包括装配组件本体和连接件,装配组件本体内设置有密封的空腔,空腔的底部设置有供连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31,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4,第一端部41位于空腔的内部,第二端部44通过第二通孔31伸出至装配组件本体外;
装配组件本体设置为热的不良导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装配组件本体为热的不良导体,因此,通过装配组件本体能够对连接件和保温层进行隔热处理。具体的,由于连接件并没有贯穿保温层,其第一端部41位于装配组件本体内部,第二端部44伸出装配组件本体与幕墙立柱连接,因此,保温层外侧的热量经由连接件只能传递至空腔内。空腔密封而且装配组件本体设置为热的不良导体,因此空腔内构成一个隔热的封闭空间,第一端部41位于该隔热的封闭空间内,因此,经由第二端部44传导而来的热量只能聚集于该隔热的封闭空间内,无法继续向外传递。同理,如果保温层内侧的温度高,也无法将热量经装配组件本体向连接件传递。
故而,使用该装配组件连接保温层和幕墙立柱时,连接件设置为任何材料都不会破坏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为了保证保温层与幕墙立柱的连接安装可靠,连接件的强度必须要足够,优选地将连接件设置为金属材料。
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件设置为螺栓。将装配组件安装至保温层后,可以通过该螺栓与幕墙立柱进行连接。将位于装配组件本体内的螺栓拧入幕墙立柱上的对应位置,就可以完成保温层与幕墙立柱的可靠连接。其中,螺栓的螺杆伸出装配组件本体外为第二端部44,螺栓头部留在装配组件本体内为第一端部41。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为一种卡爪紧固式结构。如图5-7所示,该装配组件式连接件包括活动件和紧固件,并通过活动件和紧固件的配合实现对保温层和幕墙立柱的连接。具体为:活动件包括固定球421和与固定球421固定连接的抽取杆422;紧固件包括圆筒431和与圆筒固定连接的卡爪432。
当需要对保温层和幕墙立柱进行连接时,可以先在幕墙立柱上的适合位置钻取连接孔,然后将如图2所示状态的连接件送入该连接孔内,需要注意的时,固定球421和卡爪432都需要通过连接孔送至幕墙立柱中的空心位置。随后向外抽抽取杆422,在抽出抽取杆422的过程中,固定球421挤压紧固件端部的卡爪432,如图3-4所示,在固定球421的作用下,紧固件端部的卡爪432被挤压并向四周打开,当卡爪432打开至一定程度时会阻挡抽取杆422继续移动。当无法继续抽出抽取杆422时,折弯在装配组件本体内的抽取杆422,并使得被折弯的抽取杆422起到相对限位的功能,使得该卡爪紧固式结构能够与第二通孔31实现相对的位置固定。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被折弯的抽取杆422为第一端部41,固定球421与已经张开的卡爪432一同为第二端部44。
优选地,抽取杆422上可以设置螺纹,圆筒上也设置有与该抽取杆422配合的螺纹孔,抽出抽取杆422的动作可以通过转动抽取杆422实现,更优地,还可以在装配组件本体内设置与抽取杆422配合的螺丝,通过拧动螺丝实现对抽取杆422的抽取,采用这种拧动螺丝的方式,螺丝除了具有抽取抽取杆422的作用外,同时还能实现对该卡爪紧固式结构的位置锁定。在该实施方式中,螺丝和位于装配组件本体内的抽取杆422为第一端部41,固定球421与卡爪431一同为第二端部44。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装配组件本体包括腔体1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腔体11两端用于密封腔体11的盖板2和底板3,第二通孔31位于底板3上。
在腔体上设置可拆卸的盖板2和底板3有利于装配组件的安装。
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装配组件安装至保温层,当需要将保温层安装至幕墙立柱时,打开盖板2就可以对位于装配组件本体内的连接件进行操作,因此,设置可拆卸的盖板2能更方便保温层与幕墙立柱的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二端部44上设置有第一螺纹。
连接件可以设置为螺栓,在幕墙立柱上设置螺纹孔与该第一螺纹配合,当需要将保温层连接至幕墙立柱时,可以通过对第一端部41进行旋转操作将该第二端部44拧入幕墙立柱上的螺纹孔内。
优选地,还可以将该连接件设置为自攻螺钉,以省去在幕墙立柱上钻取螺纹孔的步骤,直接对第一端部41即自攻螺钉的头部进行操作,就能够将该自攻螺钉拧入幕墙立柱,实现连接件与幕墙立柱的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二通孔31设置为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通过第二通孔31与第二端部44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实现对底板3的限位,避免第二通孔31与第二端部44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晃动。
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两者之间螺纹配合的深度对腔体11与底板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盖板2与腔体11可拆卸地连接,腔体11远离底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12,底板3面向腔体1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面32。
底板3可以位于保温层的外侧,第一限位面32抵靠于位于内侧的保温层框架的外表面,并对该位于内侧的保温层框架进行限位,使其不能向外扩张超出第一限位面32的位置;底板3也可以位于保温层的内侧,这种情况下,保温层安装前,位于内侧的保温层框架不能向内移动超出第一限位面32的位置,但是可以向外扩张,当向保温层框架内填充保温材料时,在保温材料的作用下,位于内侧的保温层框架可能会向外扩张变形,底板3的限位作用会失效。但是如果先将保温层框架安装至幕墙立柱,再向内填充保温材料时,就不会在发生保温层框架扩张变形的问题。因此,优选地,底板3位于保温层的外侧,有利于保温层安装前的生产和运输。
第一凸台12可以位于保温层内,第一凸台12的端面与外侧保温层框架的内表面贴合,而后通过安装盖板2实现对外侧保温层框架与第一凸台12的外端面的限位,采用这种方式,盖板2和第一凸台12不仅能够对位于外侧的保温层框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外侧保温层框架与装配组件连接位置的强度,通过在保温层框架上设置多个装配组件,就能够增加整个保温层框架的强度,避免保温层受到挤压时发生变形;第一凸台12也可以位于保温层外,此时,第一凸台12的端面与外侧保温层框架的外表面贴合,保温层框架通过填充于其中的保温材料保持位置的固定,由于保温材料都是软体材料无法为保温层框架提供支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少第一凸台12在的支撑作用,保温层框架受压容易发生变形,强度会相对降低。因此,优选地,第一凸台12位于保温层内,通过安装盖板2实现对外侧保温层框架的限位,有利于提高保温层的强度。
优选地,底板3位于保温层的外侧,第一凸台12位于保温层内,能够在实现对保温层有效限位的同时增加保温层的结构强度。
腔体11在保温层内还能实现对保温材料7的支撑作用,通过在保温层设置多个装配组件就能够实现对保温层内保温材料7的整体支撑作用。而第一限位面32实现了对位于内侧的保温层框架的限位,第一凸台12与盖板2的配合实现了位于外侧的保温层框架的限位,如图4可以看出,第一限位面32、底板3和第一凸台12配合腔体11实现了对位于内、外侧的保温层框架的连接以及对位于其中的保温材料7的固定,同时也能够适当提高整个保温层的强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凸台12与第一限位面32之间距离可调。
由于腔体11的长度是不可调的,因此,使用该装配组件连接保温层框架的内侧与外侧时,被连接的保温层框架的厚度也是固定的。如果需要生产具有不同厚的保温层,为了适配其保温层框架的厚度就需要生产具有不同腔体11长度的装配组件,这样可能会增加制造的成本。
因此,设计具有通用性的装配组件是非常必要的。
一种实施方式为:将底板3与腔体11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底板3与腔体11之间的连接厚度可以设置得较大一些,同时将腔体11的宽度设置为最小宽度,那么当保温层的厚度较大时,可以通过调整底板3与腔体11之间的连接厚度来调整第一限位面32与第一凸台1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的保温层框架,因此,设计底板3与腔体11之间螺接能够实现对第一凸台12与第一限位面32之间距离的连续调节。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腔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装配组件还包括限位螺丝5,限位螺丝5与第二螺纹配合以实现靠近或远离第一凸台12。
通常在保温材料7的外侧还需要铺设一层防水隔气膜9,该防水隔气膜9位于第一凸台12和限位螺丝5之间,通过旋转限位螺丝5使其紧靠于第一凸台12,从而实现对防水隔气膜9的限位。位于防水隔气膜9两侧的第一凸台12和限位螺丝5还能对防水隔气膜9起到一定的支撑和固定作用,避免防水隔气膜9发生变形等。
另一方面,保温层中设置防水隔气膜9是为了实现保温层的气密效果,避免保温层内外因气体流动导致的热量损失。而防水隔气膜9的整个工作面必须要连续无破损才能保证保温层的气密效果。因此,当腔体11穿过防水隔气膜9后,还需要对防水隔气膜9上的穿过孔进行密封以保证防水隔气膜9的整体气密效果。将限位螺丝5拧紧使其抵靠于第一凸台12不仅能够实现对防水隔气膜9的支撑和固定,还能够实现对防水隔气膜9在该位置的孔的密封效果,使得整个防水隔气膜9的工作面仍然保持有效的气密效果。
优选地,限位螺丝5还能够与第一限位面32或者内侧的保温层框架相配合,实现对填充于保温层框架内的靠近底板3的材料的固定。
优选地,如果需要固定的材料位于腔体11的中间位置,那么还能够通过设置两个限位螺丝5实现。两个限位螺丝5分别从前后两个方向抵靠于被固定的材料,从而实现对被固定材料的限位,使其在保温层框架内与腔体11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优选地,还可以设置多个限位螺丝5,这些限位螺丝5与第一限位面32和第一凸台12,都沿着腔体11直线分布,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都能够实现限位的功能,因此通过设置多个限位螺丝5就能够对保温层内的不同材料进行限位,使得它们能够稳定地分布于保温层框架内。
一种使用装配组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还包括主框架和填充于主框架内的软体保温材料7,装配组件穿过主框架和软体保温材料7,腔体11分别通过盖板2和底板3固定连接于主框架的两个相对的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主框架的内侧与外侧通过装配组件进行固定和限位,使得主框架能够保持刚性,软体的保温材料7填充于该主框架内并最终形成支撑构件,即为保温层。
当支撑构件安装至幕墙立柱后,连接件成为主要的受力部件,因此其自身的强度需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为了保证保温层安装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连接件可以选择金属材料以获得更好的连接轻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主框架还包括滑动安装块8和滑轨61,滑动安装块8与滑轨61配合以实现上下滑动;
滑轨61中间设置有镂空区域。
通过在主框架上设置滑轨61和镂空区域能够在保证主框架刚性强度的同时,减少主框架的材料使用,以便节省主框架的制造成本。
盖板2穿过滑动安装块8和镂空区域与腔体11可拆卸的连接。安装完成后,滑动安装块8的上端形成支撑面,该支撑面能够支撑其他的滑动安装块8,而被制成的滑动安装块8能够用于固定位于支撑构件外侧的装饰面板。
为了达到更加美观的效果,支撑构件安装完成后,其外侧还需要安装装饰面板,这些装饰面板可以通过与滑动安装块8配合实现与支撑构件的相对固定。与装饰面板相配合的滑动安装块8被位于其下方的与盖板2连接的滑动安装块8支撑,此时,装饰面板的重量将由盖板2进行承担,因此盖板2的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盖板2还必须具有隔热的性能,而尼龙材料强度高,导热系数低,因此,优选地,可以采用尼龙材料制作盖板2。整个装配组件本体都可以采用尼龙材料制作,以满足隔热好,强度高的要求,以便使用过程中能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同时也兼具有耐久性。
为了美观装饰面板通常都会避免出现接缝,要尽可能是完整的立面,而且对该立面的平面度也会有要求。因此,装饰面板安装时,对被安装面的平面度要求严格。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腔体11与底板3之间的配合间距调整装饰面板安装面的平面度。
支撑构件安装完成后,要对其外侧的需要安装装饰面板的表面进行平面度检测,如果发现其表面的某处与基准面有偏差,则可以通过转动该位置附近的第一凸台12实现对第一凸台12与底板3之间的距离调整,以便将该位置的滑轨61拉近使其靠近幕墙立柱,或者将该位置的滑轨推出,使其远离幕墙立柱,最终达到使该位置的滑轨的位置与其他滑轨在同于平面上的目的。
由于底板3与幕墙立柱的相对位置已经固定,因此,通过转动第一凸台12,就能够增加或者减少腔体11与底板3之间的配合距离,从而调整了第一凸台12与底板3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第一凸台12的外轮廓可以设置为和转动其的工具相配合的形状,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安装面的调整。
通过拧紧盖板2能够增加盖板2与安装块8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通过滑轨61与配合的方式不仅能满足安装盖板3的需要,还能够用于安装其他需要固定于主框架的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包括装配组件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内设置有密封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供连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31),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4),所述第一端部(41)位于所述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端部(44)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1)伸出至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外;
所述装配组件本体设置为热的不良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本体包括腔体(1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腔体(11)两端用于密封所述腔体(11)的盖板(2)和底板(3),所述第二通孔(31)位于所述底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44)上设置有第一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31)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1)远离所述底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12),所述底板(3)面向所述腔体(1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面(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2)与所述第一限位面(32)之间距离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限位螺丝(5),所述限位螺丝(5)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以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凸台(12)。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装配组件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主框架和填充于所述主框架内的软体的保温材料(7),所述装配组件穿过所述主框架和所述保温材料(7),所述腔体(11)分别通过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板(3)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框架的两个相对的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还包括滑动安装块(8)和滑轨(61),所述滑动安装块(8)与所述滑轨(61)配合以实现上下滑动;
所述滑轨(61)中间设置有镂空区域。
CN202322362721.4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Active CN220954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2721.4U CN22095479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2721.4U CN22095479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4795U true CN22095479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8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2721.4U Active CN22095479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4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3807B (zh) 一种节能保温隔热外墙及其施工工艺
KR101105797B1 (ko) 이중 단열형 커튼월
CN104251089B (zh) 一种门窗型材及其安装方法
AU2019299619B2 (en) Folding door structure
EP1945884A2 (en) Sectional construction assemblies
CN220954795U (zh) 一种装配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构件
CN213233860U (zh) 一种建筑用保温墙板
CN217353015U (zh) 一种分层机械固压外墙保温系统
CN102587546A (zh) 一种大跨度铝钢复合节能隔热型立柱支撑结构
CN220598847U (zh) 一种用于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的光伏幕墙系统构造
CN104100174B (zh) 新型的木包铝门窗系统
CN216041886U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
CN211647160U (zh) T型栓接的组合型幕墙大尺寸装饰条
CN208122166U (zh) 一种装饰板安装基础龙骨
CN204663288U (zh) 一种新型隐扇窗
CN102619296B (zh) 小单元式防水隔热幕墙
CN209975821U (zh) 一种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
CN217872483U (zh) 一种带转角的幕墙窗
CN220318825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外墙保温一体板固定装置
CN22031902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固定安装结构固定件
CN217630706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建筑幕墙
CN204225670U (zh) 一种新型的门窗型材
CN211201001U (zh) 卡槽铝合金方管式外墙保温装饰夹心板
CN115162898B (zh)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2026653U (zh) 一种被动房框型装饰与墙体之间的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