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5141U -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5141U
CN220935141U CN202323028636.0U CN202323028636U CN220935141U CN 220935141 U CN220935141 U CN 220935141U CN 202323028636 U CN202323028636 U CN 202323028636U CN 220935141 U CN220935141 U CN 220935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olar photovoltaic
plate
air duc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286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岁具
张西上
程爱霞
刘寅
杨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eat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eat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eat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eat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286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5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5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5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光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热能收集效率低的问题。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侧边开口的换热风道,换热风道的侧边开口处设有太阳能光伏光热板,换热风道内设有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连接的导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换热风道内设置的导热组件能够将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产生的热量导入换热风道内,增加换热面积,使室外冷风与导热组件充分接触,保证空气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吸热效率。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内换热后能够吸收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热量,降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温度,更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进行发电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光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利用的基本方式有光电和光热两种形式,当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时,发电效率除直接太阳电池板转换率的影响外,还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阳光的直射使得光伏组件产热,只有18%~20%的光能转化电能,剩下绝大部分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而温度每升高1℃,组件将减少0.4%~0.5%的输出功率,因此,如果能将组件的温度降低,不仅可以提高组件的发电效率,而且可以将散发的这部分热量收集起来利用,构建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
公告号为CN2102417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由若干块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太阳电池方阵,太阳电池方阵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仓,密封仓的低端设置有进气口,高端设置有热风出口,热风出口包括至少两个,其中一个热风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抽风机,其余热风出口通过热风管连接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电池方阵产生的热能通入空气源热泵进行利用,节省能源,但是上述系统中密封仓均为矩形仓,空气在密封仓内与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换热效率低,吸收热量少,不利于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散热和热能的收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热能收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侧边开口的换热风道,换热风道的侧边开口处设有太阳能光伏光热板,换热风道内设有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连接的导热组件。导热组件将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产生的热量导入换热风道内,增加换热面积,空气与导热组件充分接触,保证空气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吸热效率。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和换热板,导热板固定设置在换热风道的侧边开口处,导热板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背面贴合,换热板设置在导热板上。导热板在导热的同时还能够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板提供支撑,同时导热板将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产生的热量导向换热板,空气与导热板接触进行换热。
所述换热板伸入换热风道内,换热板垂直于导热板布置。通入换热风道内的空气与换热板接触进行换热。
所述换热板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对进入换热风道的室外冷风进行导向,增加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内的行程,使室外冷风通过换热风道的行程增加,提高室外冷风的换热效果。
所述导热板为多孔金属板。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直接通过导热板上的孔进入换热风道内,另一部分通过与导热板接触将热量传到至换热板,最终散发到换热风道,通过两个热量传递方式,提高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散热效率,
所述换热风道的两端设有自然风进口和太阳能光热出风口,太阳能光热出风口与保温风道连接。室外冷风通过自然风进口进入换热风道内,在换热风道内进行换热后从太阳能光热出风口排出。
所述自然风进口和太阳能光热出风口均为缩口结构。室外冷风从自然进风口进入后面积扩大、风速减小,有利于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中进行充分换热,经风道换热后通过太阳能光热出风口排出,此时面积减小,风速增加,有利于克服风道阻力进入空气源热泵系统。
所述换热风道的侧壁上设有绝热保温层。绝热保温层覆盖整个换热风道下部,防止换热风道内热量散失。
所述太阳能光热出风口处设有抽风机。抽风机能够提高空气在换热风道内的流动速度,提高热能收集效率。
所述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与光伏发电输出线连接。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发电输出线输出至蓄电池进行存储或输出至用户端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换热风道内设置的导热组件能够将太阳能光伏光热板产生的热量导入换热风道内,增加换热面积,使室外冷风与导热组件充分接触,保证空气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吸热效率。
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内换热后能够吸收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热量,降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温度,更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进行发电工作。
室外冷风从自然进风口进入后面积扩大、风速减小,有利于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中进行充分换热,经风道换热后通过太阳能光热出风口排出,此时面积减小,风速增加,有利于克服风道阻力进入空气源热泵系统。
导流板对进入换热风道的室外冷风进行导向,增加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内的行程,使室外冷风通过换热风道的行程增加,提高室外冷风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太阳能光伏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剖视图一。
图3为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剖视图二。
图4为多孔金属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2、自然进风口,13、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4、导热板,15、换热板,16、风道导流板,17、绝热保温层,18、换热风道,19、保温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侧边开口的换热风道18,换热风道18的侧边开口处设有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换热风道18内设有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连接的导热组件。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发电产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进入换热风道18内,室外冷风进入换热风道18对热量进行吸收,导热组件能够增加换热面积,使空气与导热组件充分接触,保证空气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板的吸热效率
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板14和换热板15,导热板14固定设置在换热风道18的侧边开口处,导热板14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背面贴合,换热板15设置在导热板14上。导热板14在导热的同时还能够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提供支撑,同时导热板14将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产生的热量导向换热板15,空气与导热板14接触进行换热;换热板15伸入换热风道18内,换热板15垂直于导热板14布置。空气与换热板15接触进行换热。
进一步,换热板15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导流板16。导流板16对进入换热风道18的室外冷风进行导向,增加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18内的行程,使室外冷风通过换热风道18的时间增加,提高换热效果。
进一步,如图4所示,导热板14为多孔金属板。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直接通过导热板14上的孔进入换热风道18内,另一部分通过与导热板14接触将热量传到至换热板15,最终散发到换热风道18,通过两个热量传递方式,提高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的散热效率,使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的为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保证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换热风道18的两端设有自然风进口12和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与保温风道19连接。室外冷风通过自然风进口12进入换热风道18内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通过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进入保温风道19,并通过保温风道19通入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利用。
进一步,自然风进口12和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均为缩口结构。室外冷风从自然进风口Ⅰ12进入后横截面积扩大、风速减小,有利于室外冷风在换热风道18中进行充分换热,经换热风道18换热后通过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排出,此时横截面积减小,风速增加,有利于克服风道阻力进入空气源热泵系统3。
进一步,换热风道18的侧壁上设有绝热保温层17。绝热保温层17覆盖整个换热风道18下部,防止换热风道18内热量散失。
进一步,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处设有抽风机。抽风机能够提高空气在换热风道18内的流动速度,提高热能收集效率。
进一步,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与光伏发电输出线21连接。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发电输出线21输出至蓄电池进行存储或输出至用户端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边开口的换热风道(18),换热风道(18)的侧边开口处设有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换热风道(18)内设有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连接的导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板(14)和换热板(15),导热板(14)固定设置在换热风道(18)的侧边开口处,导热板(14)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背面贴合,换热板(15)设置在导热板(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板(15)伸入换热风道(18)内,换热板(15)垂直于导热板(14)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板(15)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导流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板(14)为多孔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2、3、5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风道(18)的两端设有自然风进口(12)和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与保温风道(1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然风进口(12)和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均为缩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风道(18)的侧壁上设有绝热保温层(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光热出风口(13)处设有抽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9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板(10)与光伏发电输出线(21)连接。
CN202323028636.0U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20935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8636.0U CN220935141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8636.0U CN220935141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5141U true CN220935141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28636.0U Active CN220935141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5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7726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传热均温的风冷式模块
CN101938227A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热电联供装置
CN112271980A (zh) 一种基于光热协作发电的聚光型热管式光伏光热系统
CN210111882U (zh) 一种基于家电废热利用的温差发电器
CN105978482A (zh) 一种基于提高太阳能光伏热效率的新型气冷式pv/t系统
CN220935141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余热利用装置
CN104482664A (zh) 一种新型低能耗太阳能低温热水器
CN115218254B (zh) 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3454422U (zh) 一种空气流质型光伏光热换热系统
CN101867320A (zh) 用于槽式聚光系统的光电光热联用真空直通式集热管
CN108444111A (zh) 一种光热双回收太阳能系统
CN210669989U (zh) 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CN111262472B (zh) 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CN210241747U (zh) 一种采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
CN210168011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光伏冷却集热装置
CN220750424U (zh) 一种太阳能屋顶聚能系统
CN221103301U (zh) 一种低工作温度光伏光热组件
CN218918959U (zh) 一种热电联供系统
CN220152960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微能网系统
CN215733620U (zh) 一种热光电-温差发电复合微型燃料电池
CN213687329U (zh) 一种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
CN118117723A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装置
CN213906618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发电装置
CN215118959U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高效降温装置
CN213841363U (zh) 一种简易式太阳能耦合风能空气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