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4430U -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4430U
CN220934430U CN202322640490.9U CN202322640490U CN220934430U CN 220934430 U CN220934430 U CN 220934430U CN 202322640490 U CN202322640490 U CN 202322640490U CN 220934430 U CN220934430 U CN 220934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dule
strip
shaped body
groov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04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世暖
周璋坤
赵正书
陈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04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4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4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4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公开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其包括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绝缘座包括斜面、倾斜插腔以及后半部镂空形成的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倾斜插腔的上下壁分别设有上槽和下槽;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上端子模组的上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上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凸出上槽于倾斜插腔中;下端子模组的下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下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以对应上排端子接触部的形式凸出下槽于倾斜插腔。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组装易溃损及拓宽使用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升品质、方便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尤指提供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一般为平行或垂直的直接式电连接器。但遇特殊有限空间时,直接式电连接器无法满足自由插拔需求。于是,业界推出了斜插式电连接器,由于该类电连接器体积极小且零组件多,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在加工过程中由绝缘材料成型的组件的受力强度,如若不然,与绝缘组件组装干涉时难以避免地会存在溃损,以影响产品品质,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该类电连接器是2*20pin端子的连接器,在其极小体积中配置密集的端子,这必须会存在需要解决抗干扰(Interference)的技术问题,干扰是指对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损伤,基本分为两类:一类可以认为是外来干扰,如常见的传导干扰(通过导线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辐射干扰(通过空间辐射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这类问题业界通常采用加装屏蔽壳解决;另一类是设备自身及馈线系统造成的,业界通常以接地、计算相邻导件之间的最佳间距和/或在相邻导件之间加装屏蔽片解决。但这些解决手段无疑会增添产品成型的难度和成本,也并不能解决高密度通讯端子工作时散热的技术问题。不能解决散热问题,也就无法保证产品性能和产品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用以解决受限空间接插的技术问题,同时在绝缘本体后面和相连的下面形成开放腔,用以直接组装端子模组,方便制成;而且为降低成本将端子模组分别设计成上模件、下模件和中间座,经分别模压形成再组装的还一目的是可以预留通风间隙,提高散热效果,以提升产品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公开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和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其中:绝缘座包括斜面、斜面向后下方镂空形成的倾斜插腔以及后面与底面后半部镂空形成的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倾斜插腔的上下壁分别设有贯通斜面至开放腔的上槽和下槽;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上端子模组的上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上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凸出上槽于倾斜插腔中;下端子模组的下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下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以对应上排端子接触部的形式凸出下槽于倾斜插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端子模组包括第一条形体和第二条形体,上排端子包括埋于第一条形体中的固定部和埋于第二条形体的直立部,该直立部垂直延伸有焊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下端子模组包括第三条形体,下排端子包括埋于第三条形体中的固定部和连接于固定部后端的直立部,该直立部延伸出与PCB板平行且与上排端子焊脚的自由端相背的下排端子焊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条形体于开放腔中抵持上壁,第三条形体于开放腔中抵持下壁并处于第一条形体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上下端子模组通过分隔座组成端子模组,再将端子模组装入绝缘座的开放腔,以解决因制成中因产品体积小干涉时存在溃损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二是绝缘座斜面及倾斜插腔的设计,有效拓展了应用空间,即方便使用,也拓宽了产品应用面。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适配PCB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不同图1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绝缘座与端子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不同图3视角的绝缘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端子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不同图5视角的端子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分隔座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不同图7视角分隔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正面视角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A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简要说明:电连接器100、插头装置200,绝缘座10、斜面11、倾斜插腔111、上槽112、下槽113、导引槽114、后面12、开放腔121、上安装槽1211、下安装槽1212、导引肋1213、二卡块122、限位槽123、底面13、反斜面131、让位槽132、中间平面133、止位孔1331、定位柱134、插脚14,上端子模组20、胶芯21、第一条形体211、固定柱2111(311)、第二条形体212、榫部2121、上排端子22、倾斜臂221、接触部2211(3211)、焊脚223(323),下端子模组30、第三条形体31、卡榫312、下排端子32,分隔座40、后座41、通槽411、分线槽412、舌部42、正面卡槽421、定位孔4211(4221)、背面卡槽4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4,图中提供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100,供外部插头装置200适配,其包括绝缘座10和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未标注),其中:绝缘座包括前面(亦称“斜面”)11、后面12和底面13,斜面通过顶面(未标注)连接后面,斜面、顶面、后面及底面分别连接两相对的侧面(未标注)。示例中,连接底面的侧面长度大于连接顶面的侧面长度,侧面底部(P)适配PCB板且凸于底面13,以使底面13与PCB板之间形成间隙,间隙与侧面底部形成的通风口(K)相通。示例中,斜面向后下方形成倾斜插腔111,并向两相对侧面分别形成倾斜的导引槽114,倾斜插腔的上壁(未标注)和下壁(未标注)分别排列有向后贯穿的开口朝向倾斜插腔的供端子臂弹性运动的上槽112和下槽113。底面13分为连接斜面的反斜面131、与后面形成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121以及处于反斜面与开放腔之间的中间平面133,上槽112和下槽113分别贯通开放腔121,反斜面131布满有与下槽113相通的让位槽132,中间平面133设有贯通开放腔121的止位孔1331。示例中,开放腔两侧壁(即两相对侧面)相对形成有上安装槽1211和下安装槽1212,在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之间以抵接导引槽114的形式向后延伸形成导引肋1213,下安装槽1212延伸至靠近后面向相对侧壁形成凸部(未标注),凸部通过限位槽123一分为二卡块122(即上卡块1221和下卡块1222)。示例中,底面13设有供PCB板适配的定位柱134和与PCB板稳固的插脚14,插脚14为金属材料冲压形成,一端以插装式嵌入侧面底部稳固,另一端凸出侧面底部供供PCB板适配,以使该斜插式电连接器100适配PCB板时得到加固。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并重点参见图5至图10,图中斜插式电连接器100中的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121中并包括上端子模组20、下端子模组30以及分隔座40,其中:上端子模组20为模压成型,并包括胶芯21及通过胶芯稳固成一体的上排端子22,胶芯21包括第一条形体211和第二条形体212;下端子模组30为模压成型的相对于上端子模组20设置的结构,并包括绝缘材料形成的第三条形体31及通过第三条形体稳固一体的下排端子32。本例中,模压成型(又称压制成型或压缩成型),是先将端子放入模具型腔中,再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绝缘材料(通过射出机或注塑机)吸入成型温度下的该模具型腔中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中,分隔座40包括后座41及后座41向前延伸的舌部42,舌部的正面和背面抵靠后座设有向两侧贯通的卡槽421、422,在正面卡槽421底部设有向背面深入的定位孔4211,而在背面卡槽422底部设有向正面深入的定位孔4221。背面卡槽于后座41的一侧排列有开口向上、槽口于卡槽的竖立的分线槽412。在分隔座40两侧分别凸出舌部两侧,在凸出舌部的部分形成有前后贯穿且开口向外的通槽411,以使通槽内壁与所在侧舌部42外侧齐平。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条形体211包括相对第三条形体31的相对面,在各自的相对面分别设有固定柱2111、311,其中:第一条形体适配正面卡槽421,第一条形体的固定柱与正面卡槽的定位孔4211干涉,以使上端子模组20与分隔座40组装一起;第三条形体适配背面卡槽422,第三条形体的固定柱与背面卡槽的定位孔4221干涉,以使下端子模组30以相对上端子模组形式组装于分隔座40。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排端子22包括埋于第一条形体中的固定部(未标注)和连接在固定部前端的倾斜臂221以及连接固定部后端的直立部(未标注),倾斜臂具有向下弯曲的接触部2211和向上翘起的自由段(未标注);直立部较长且一部分埋于第二条形体212,第二条形体以分线形式强化上排端子于合理间距,以达各端子良好通信效果。示例中,直立部连接焊脚223,焊脚垂直于直立部后面。示例中,第二条形体两端分别凸伸有适配绝缘座两侧限位槽123的榫部2121。
在上述实施例中,下排端子32包括埋于第三条形体中的固定部(未标注)和连接在固定部前端的顺应上排端子倾斜的倾斜臂321以及连接固定部后端的直立部(未标注),该直立部平行于第三条形体后面并延伸出可与PCB板平行的焊脚323,该焊脚自由端相背于上排端子焊脚223,并于第三条形体形成可让位的间距。示例中,下排端子32的直立部可供分隔座的分线槽412适配。示例中,下排端子倾斜臂321具有相对上排端子接触部2211的接触部3211且自由段向下翘起。示例中,第三条形体相背设有固定柱的另一面设有供绝缘体止位孔适配的卡榫312。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以及图10,当端子模组配置于绝缘座开放腔时,上排端子的倾斜臂221处于倾斜插腔的上槽112,下排端子的倾斜臂321则处于倾斜插腔的下槽113,同时上排端子的接触部2211凸出上槽悬于倾斜插腔111,而下排端子的接触部3211则凸出下槽悬于倾斜插腔111,上、下排端子的接触部2211、3211在倾斜插腔可供外部插入倾斜插腔的插头实现通讯连接。示例中,端子模组于开放腔时,分隔座40两侧的通槽411分别适配开放腔两侧壁的导引肋1213(即上安装槽1211收容上端子模组20,下安装槽1212收容下端子模组30),同时第二条形体两端的榫部2121在限位槽123向前移位并使两端向前硬干涉过凸部,再同时第三条形体下方的卡榫312硬干涉入绝缘体止位孔1331中,以使端子模组与绝缘座稳固结合。本例中,导引槽114限位外部插头过度深入或在倾斜插腔摇摆,以确保二者之间的连接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和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绝缘座包括斜面、斜面向后下方镂空形成的倾斜插腔以及后面与底面后半部镂空形成的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倾斜插腔的上下壁分别设有贯通斜面至开放腔的上槽和下槽;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上端子模组的上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上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凸出上槽于倾斜插腔中;下端子模组的下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下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以对应上排端子接触部的形式凸出下槽于倾斜插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端子模组包括第一条形体和第二条形体,上排端子包括埋于第一条形体中的固定部和埋于第二条形体的直立部,该直立部垂直延伸有焊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下端子模组包括第三条形体,下排端子包括埋于第三条形体中的固定部和连接于固定部后端的直立部,该直立部延伸出与PCB板平行且与上排端子焊脚的自由端相背的下排端子焊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条形体于开放腔中抵持上壁,第三条形体于开放腔中抵持下壁并处于第一条形体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分隔座,分隔座包括舌部,舌部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卡槽,正面卡槽设有向背面深入的定位孔,背面卡槽设有向正面深入的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条形体包括相对第三条形体的相对面,各相对面分别设有固定柱,其中第一条形体适配正面卡槽,第一条形体的固定柱与正面卡槽的定位孔干涉,以使上端子模组与分隔座组装一起;第三条形体适配背面卡槽,第三条形体的固定柱与背面卡槽的定位孔干涉,以使下端子模组以相对上端子模组形式组装于分隔座上。
CN202322640490.9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Active CN220934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0490.9U CN220934430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0490.9U CN220934430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4430U true CN220934430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0490.9U Active CN220934430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4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537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avity between terminals
US7074085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0119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 modules
US7410391B2 (en)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table mating characteristic
US20120156900A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balanced supporting ribs
US779425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new type of contact
US74977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US108796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403683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ver
CN100353615C (zh) 电连接器的锁定装置
US73778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8255658A (ja) 雄型コンタクト、雌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一対の嵌合コンタクト
US807052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assembled to insulative housing from top to bottom
US810070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butting ribs against PCB
US657578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taining frame
US92313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2012010811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60134989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85004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nforcedd locking portion
US674944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pacer
US924064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retainer and retainer thereof
US20100062659A1 (en) Flo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634908B1 (e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us
CN220934430U (zh) 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