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3263U -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3263U
CN220933263U CN202322644588.1U CN202322644588U CN220933263U CN 220933263 U CN220933263 U CN 220933263U CN 202322644588 U CN202322644588 U CN 202322644588U CN 220933263 U CN220933263 U CN 220933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equal
oms
optical system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45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杰
林清华
郑新
谢振锋
薛政云
林文斌
江伟
刘官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Forecam Tiantong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Forecam Tianto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Forecam Tiantong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Forecam Tianto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45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3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3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3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光阑、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构成;在不考虑非球面系数造成的反曲的情况下,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弯月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凹负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凸正透镜;其中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形成胶合透镜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该镜头在实现更大的视场角清晰成像的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较低的成本以及较大的光圈。

Description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智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汽车持有量将从11亿辆增至35亿辆。汽车产量著逐年增长,与此同时汽车的技术不断更新优化,汽车座舱方面的技术也再不断的更新迭代。最初,汽车座舱都是以机械按键为主,对于车内视觉传感方面功能缺乏,智能座舱又称为智能汽车乘员监测系统(OMS)应运而生,摄像镜头作为摄像模组的核心之一,直接决定OMS系统性能上限。
目前市场为适应复杂的驾驶环境以及OMS所需求的较大视场角与较高的光学性能,如较高的解像力等,因而多采用小光圈的全玻璃结构且体积偏大,不利于系统的集成以及成本的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该镜头在实现更大的视场角清晰成像的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较低的成本以及较大的光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光阑、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构成;在不考虑非球面系数造成的反曲的情况下,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弯月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凹负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凸正透镜;其中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形成胶合透镜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1.5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5~1.0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四透镜与光阑的空气间隔为:0.0~-0.5mm;光阑与第五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其中/>、/>、/>、/>、/>、/>、/>与/>满足以下比例:-2.0</>//><-1.0,-4.0</>//><-3.0,3.0</>//><4.0,-42.0<//><-41.0,1.0</>//><2.0,-2.0</>//><-1.0,1.0</>//><2.0。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满足关系式:2.0≤≤2.5,/>≤50.0;第二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第三透镜满足关系式:1.5≤/>≤2.0,/>≤50.0;第四透镜满足关系式:1.5≤/>≤2.0,/>≤50.0;第五透镜满足关系式:1.2≤/>≤1.5,/>≥50.0;第六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第七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其中/>为折射率,/>为阿贝常数。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TTL/f≤8。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的F数≤2.1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的像高H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H/f≥1.0。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镜头对物体的成像角度大于170度,同时具较大的光圈、较高的成像清晰度、较低的公差敏感度和较好的高低温稳定性等优点同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对车内乘客进行观察;
2、通过合理的搭配各光学透镜,使得系统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以缩小体积,同时公差敏感度低易于装配,更适合大规模高良率生产;
3、采用两块玻璃镜片搭配五片塑胶透镜使用,在适应环境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4、能够在高温和低温时对焦面位移做出较好的补偿,具备复杂环境适应性;
5、校正了各轴向色差、垂轴色差以及高阶色差,保证成像系统在大角度时也能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工作波段轴向色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工作波段垂轴色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工作波段场曲畸变图;
图中: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STO-光阑;;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L8-第一等效玻璃平板;L9-第二等效玻璃平板;IMA-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4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镜头的光学系统由从物方到像方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组成成;在不考虑非球面系数造成的反曲的情况下,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弯月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凹负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凸正透镜;其中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形成消色差双胶合透镜组;第一透镜、第五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它能够调整大角度光线,其中塑胶非球面透镜同时具有减小光学系统畸变的作用。合理的透镜搭配,使得光学系统实现大光圈、超广角、大孔径、日夜共焦、低温飘设计,同时对轴上、轴外像差进行了良好的校正,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七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等效玻璃平板L8、第二等效玻璃平板L9。
本实施例中,各镜片之间的轴上距离满足以下关系: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1.5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5~1.0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四透镜与光阑的空气间隔为0.0~-0.5mm;光阑与第五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为胶合片,空气间隔为0mm。在满足成像要求的情况下,减小各镜片间的距离,有利于镜头的光学总长。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焦距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其中/>、/>、/>、/>、/>、/>与/>满足以下比例:-2.0</>//><-1.0,-4.0</>//><-3.0,3.0</>//><4.0,-42.0</>//><-41.0,1.0</>//><2.0,-2.0</>//><-1.0,1.0</>//><2.0。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满足关系式:2.0≤≤2.5,/>≤50.0;第二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第三透镜满足关系式:1.5≤/>≤2.0,/>≤50.0;第四透镜满足关系式:1.5≤/>≤2.0,/>≤50.0;第五透镜满足关系式:1.2≤/>≤1.5,/>≥50.0;第六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第七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其中/>为折射率,/>为阿贝常数。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TTL/f≤8。光学系统的F数≤2.0。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像高H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H/f≥1.0。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实现的技术指标如下:
(1)焦距:1.0≤EFFL≤2.0mm;
(2)光圈F≤2.1;
(3)视场角:2w≥170°;
(4)工作波段:可见光波段和850nm波段。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上述设计参数,光学系统所采用的具体设计见下表: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的非球面曲线方程表达式为: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k为圆锥常数;均为高次项系数。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如下表: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材料、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在满足镜头成像性能要求的同时,满足小体积、大光圈的要求。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光阑、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构成;在不考虑非球面系数造成的反曲的情况下,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弯月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凹负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凸正透镜;其中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形成胶合透镜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1.5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5~1.0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四透镜与光阑的空气间隔为:0.0~-0.5mm;光阑与第五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焦距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其中/>、/>、/>、/>、/>、/>、/>与/>满足以下比例:-2.0</>//><-1.0,-4.0</>//><-3.0,3.0</>//><4.0,-42.0</>//><-41.0,1.0</>//><2.0,-2.0</>//><-1.0,1.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满足关系式:2.0≤≤2.5,/>≤50.0;第二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第三透镜满足关系式:1.5≤/>≤2.0,/>≤50.0;第四透镜满足关系式:1.5≤/>≤2.0,/>≤50.0;第五透镜满足关系式:1.2≤/>≤1.5,/>≥50.0;第六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第七透镜满足关系式:1.5≤/>≤1.8,/>≥50.0;其中/>为折射率,/>为阿贝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TTL/f≤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F数≤2.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像高H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H/f≥1.0。
CN202322644588.1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Active CN220933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4588.1U CN220933263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4588.1U CN220933263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3263U true CN220933263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4588.1U Active CN220933263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3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36780B (zh) 一种广角镜头
CN220933263U (zh)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
CN114047597B (zh) 定焦光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216595706U (zh) 车载光学镜头结构
CN114019663B (zh) 一种超大广角光学镜头组
CN115494620A (zh) 一种小型环视光学镜头及其工作方法
CN220933262U (zh) 一种小体积低成本的车载oms镜头
CN221079041U (zh) 一种3m红外dms光学镜头
CN220933265U (zh) 适用于行车记录仪的小体积前视摄像镜头
CN117233925A (zh) 一种小体积大光圈的车载oms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218585083U (zh) 一种车载前视广角光学镜头
CN114236779B (zh) 一种广角光学成像透镜组
CN221056745U (zh) 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dms光学镜头
CN217443632U (zh) 一种广角光学成像透镜结构
CN114815177B (zh) 一种车载前视广角光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218413030U (zh) 一种车载oms摄像镜头
CN117270161A (zh) 一种小体积低成本的车载oms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7348207A (zh) 一种3m红外dms光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220933267U (zh) 一种适用于车载oms系统的超广角摄像镜头
CN218413029U (zh) 一种大光圈大靶面长焦光学镜头
CN115616737B (zh) 大孔径高清光学镜头
CN218413031U (zh) 一种超清大孔径小型光学镜头
CN218413033U (zh) 一种小型环视光学镜头
CN117250730A (zh) 适用于行车记录仪的小体积前视摄像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6560047A (zh) 一种车内监控成像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