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5098U -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5098U
CN220915098U CN202420629974.5U CN202420629974U CN220915098U CN 220915098 U CN220915098 U CN 220915098U CN 202420629974 U CN202420629974 U CN 202420629974U CN 220915098 U CN220915098 U CN 220915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module
flow path
sta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6299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高明
孙宪猛
袁泉
张丰
俎红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6299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5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5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5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该悬浮电机包括定子模块、套接于定子模块的动子模块以及体积补偿器,动子模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定子模块将容纳腔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单位距离,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化量大于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化量,体积补偿器包括液体腔室,液体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以用于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时储存部分来自容纳腔中的冷却液或向容纳腔补充冷却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体腔室能够对容纳腔中的冷却液进行暂存,通过动子模块与定子模块的相对运动使得冷却液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通以对悬浮电机进行冷却,而不影响悬浮电机的运动行程。

Description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能够通过电磁力的作用使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线性的相对运动,当直线电机工作时,需要在绕组线圈中通有电流,通电后的绕组线圈形成的电磁场与磁钢的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力,以控制动子的运动。然而,绕组线圈在通电时会产热,当热量积累过多时,会烧毁线圈,影响直线电机的工作寿命。
相关技术中,可以在直线电机的内部注入冷却液以对线圈进行冷却,但冷却液会影响直线电机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运动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以使得冷却液在能够减小对电机的运动行程的影响下进行冷却,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悬浮电机,包括:
定子模块;
动子模块,套接于所述定子模块,所述动子模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定子模块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动子模块相对于所述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单位距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化量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化量;以及
体积补偿器,包括液体腔室,所述液体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以用于所述动子模块相对于所述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时储存来自所述容纳腔中的冷却液或向所述容纳腔补充所述冷却液。
可选地,所述体积补偿器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液体腔室体积的补偿机构。
可选地,所述补偿机构包括用于填充气体的气体腔室和补偿活塞,所述液体腔室和所述气体腔室之间通过所述补偿活塞分隔。
可选地,所述液体腔室的最大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体积之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所述体积补偿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位于所述定子模块和所述动子模块之间和/或穿过所述定子模块的流道连通,所述悬浮电机还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流路,所述散热流路形成于所述动子模块和/或位于所述动子模块之外,所述散热流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可选地,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散热流路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部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连通于所述散热流路的至少一个第一换热流道。
可选地,所述冷却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热传导的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
可选地,所述散热流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路和至少一个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路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路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
可选地,所述动子模块上设置有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一进出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所述动子模块上设置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或所述第二进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冷却器连接于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定子模块包括中心杆及第一磁性件,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其中一个包括定子线圈,另一个包括磁钢。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定子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定子芯上的定子线圈,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磁钢,所述流道包括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磁钢或壳体之间的第一间隙以及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磁钢或壳体之间的第二间隙。
可选地,在所述轴向上,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交替布置,在径向上,所述第一间隙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悬架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浮电机,所述悬浮电机适于连接在车轮与车身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架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子模块与定子模块的相对运动使得冷却液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通以对悬浮电机进行冷却,体积补偿器的液体腔室能够对冷却液进行暂存,例如,能够储存来自容纳腔的冷却液或向容纳腔补充冷却液,以减小对悬浮电机的运动行程的影响,其中,在上述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中,在移动单位距离时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化量与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化量并不相同,具体地,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化量大于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化量,由此,容纳腔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时,若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小,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大,冷却液自第二腔室向第一腔室流动,第一腔室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液体腔室,反之,若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大,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小,冷却液自第一腔室向第二腔室流动,液体腔室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第一腔室,由此,能够使容纳腔始终处于充满冷却液的状态,保证冷却液持续有效地发挥对悬浮电机的冷却作用,同时在动子模块相对定子模块的移动过程中,因体积补偿器的存在,冷却液能够减小对动子模块的阻力,即减小对悬浮电机的正常运动行程的影响。此外,由于动子模块在移动单位距离时,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化量小于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化量,那么在动子模块移动使得第一腔室的体积增大,第二腔室的体积减小时,容纳腔的体积是减小的,所以本公开中使得体积补偿器的液体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能够提高由于容纳腔的体积减小而将容纳腔中的部分冷却液充入液体腔体内的速度,以能够快速减小对动子模块的阻力,优化悬浮电机的性能。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悬浮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悬浮电机的内部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散热部连接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子模块;11、中心杆;12、定子芯;13、定子线圈;14、导向通道;2、动子模块;21、容纳腔;211、第一腔室;212、第二腔室;22、壳体;221、第一进出口;222、第二进出口;23、磁钢;24、导向杆;3、体积补偿器;31、液体腔室;32、补偿机构;321、气体腔室;322、补偿活塞;4、流道;41、第一间隙;42、第二间隙;5、冷却模块;51、散热流路;511、第一流路;512、第二流路;52、散热部;521、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部与外部;“远、近”是指相应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在空间位置上的远、近。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悬浮电机及车辆进行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参照图1至图4,本公开提供一种悬浮电机,包括定子模块1、套接于定子模块1的动子模块2以及体积补偿器3,动子模块2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21,定子模块1将容纳腔21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沿轴向移动单位距离,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化量大于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化量,体积补偿器3包括液体腔室31,液体腔室31与第一腔室211连通,以用于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沿轴向移动时储存来自容纳腔21中的冷却液或向容纳腔21补充冷却液。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的体积会发生变化,由此冷却液会在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之间流动以对悬浮电机进行降温冷却。其中,悬浮电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直线电机,例如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体积补偿器3的液体腔室31可以通过设置管道以与第一腔室211连通。此外,上述中的冷却液可以是冷却油,冷却油可用于直接冷却热源,而且冷却油的沸点和凝点比冷却水高,因此冷却油的工作温度范围比冷却水要大,例如,在本公开中,可以向容纳腔21内填充绝缘油以作为冷却液,同时,在动子模块2与定子模块1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绝缘油能够对线性运动的结构例如设置在动子模块2与定子模块1之间的滑动轴承以及导向杆24(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起到润滑作用,提高其可靠性和寿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子模块2与定子模块1的相对运动使得冷却液在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之间流通以对悬浮电机进行冷却,体积补偿器3的液体腔室31能够对冷却液进行暂存,例如,能够储存来自容纳腔21的冷却液或向容纳腔21补充冷却液,以减小对悬浮电机的运动行程的影响,其中,在上述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中,在移动单位距离时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化量与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化量并不相同,具体地,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化量大于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化量,由此,容纳腔21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里容纳腔21的体积为第一腔室211、第二腔室212以及连通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之间的流道4(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流道4包括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的体积之和。因而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沿轴向移动时,若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小,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大,冷却液自第二腔室212向第一腔室211流动,第一腔室21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液体腔室31,反之,若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大,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小,冷却液自第一腔室211向第二腔室212流动,液体腔室3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第一腔室211,由此,能够使容纳腔21始终处于充满冷却液的状态,保证冷却液持续有效地发挥对悬浮电机的冷却作用,同时在动子模块2相对定子模块1的移动过程中,因体积补偿器3的存在,冷却液能够减小对动子模块2的阻力,即减小对悬浮电机的正常运动行程的影响。此外,由于动子模块2在移动单位距离时,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化量小于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化量,那么在动子模块2移动使得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增大,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减小时,容纳腔21的体积是减小的,所以本公开中使得体积补偿器3的液体腔室31与第一腔室211连通,能够提高由于容纳腔21的体积减小而将容纳腔21中的部分冷却液充入液体腔体内的速度,以能够快速减小对动子模块2的阻力,优化悬浮电机的性能。
此外,中心杆1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通道14,动子模块2包括导向杆24,导向杆24沿轴向可移动地插接于中心杆11,以能够对动子模块2的运动进行导向,示例性地,导向杆24可以连接例如叉臂等执行机构以进行线性动作而完成运动需求。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杆24的径向尺寸小于中心杆11的径向尺寸,由此在沿中心杆11的轴向上,第一腔室211的对应中心杆11位置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腔室212内对应导向杆24位置的截面积,因而在动子模块2移动单位距离时,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化量与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化量并不相同,具体地,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变化量大于第一腔室211的体积变化量。
为了便于描述,将容纳腔21体积最大时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的位置设为第一位置,将容纳腔21体积最小时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的位置设为第二位置,例如在图2所示的图面方向中,当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移动到最下方时,容纳腔21体积最大,此时,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位于第一位置,当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移动到最上方时,容纳腔21体积最小,此时,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位于第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体积补偿器3可以包括用于调节液体腔室31体积的补偿机构32,例如,可以在第一腔室211内的冷却液流入液体腔室31或液体腔室31内的冷却液流入第一腔室211时,通过补偿机构32适应性地增大或减小液体腔室31的体积。可以理解的是,补偿机构32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示例性地,其中一种实施例,补偿机构32可以包括用于填充气体的气体腔室321和补偿活塞322,液体腔室31和气体腔室321之间通过补偿活塞322分隔,这样,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腔室21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液体腔室31,补偿活塞322移动以增大液体腔室31的体积,此时气体腔室321的体积减小,气体被压缩,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液体腔室3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第一腔室211,气体解压并推动补偿活塞322复位,由此可以相应地减小液体腔室31的体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悬浮电机的移动。此外,在附图未示出的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补偿机构32也可以包括设置在液体腔室31内的推板和弹簧,这样,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腔室21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液体腔室31,推板移动以增大液体腔室31的体积,此时弹簧被压缩,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液体腔室3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第一腔室211,弹簧回弹并推动推板复位,同样地可以相应地减小液体腔室31的体积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悬浮电机的移动,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液体腔室31的最大体积大于或等于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体积之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流道4的体积不因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的移动而发生改变,由此,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体积之和最大时,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处于第一位置,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体积之和最小时,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处于第二位置,这样,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液体腔室31能够接收自第一腔室211内流通进入的冷却液直至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能够不影响悬浮电机的正常运动行程,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置于第二位置时,液体腔室31的体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最大值,或者也可以是未达到最大值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暴液现象,以避免对体积补偿器3或悬浮电机造成损伤而影响悬浮电机的正常使用,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动子模块2可以包括壳体22,体积补偿器3可以设置在壳体22上,示例性地,可以在壳体22上设置支撑结构以固定体积补偿器3,其中,支撑结构可以是壳体22的固有结构,也可以是外接于壳体22的支撑架,同时还可以在壳体22与体积补偿器3之间设置连接板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在附图未示出的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体积补偿器3也可以设置在定子模块1上,以不影响动子模块2与定子模块1的相对运动即可,本公开不限于此。
所述定子模块1包括中心杆11及第一磁性件,所述动子模块2包括壳体22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2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其中一个包括定子线圈13,另一个包括磁钢23。
以下实施例将以第一磁性件包括定子线圈13,第二磁性件包括磁钢23做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可以通过流道4连通,流道4可以位于定子模块1和动子模块2之间,和/或,流道4可以穿过定子模块1。例如,定子模块1可以包括中心杆11、设置在中心杆11上的定子芯12以及设置在定子芯12上的定子线圈13,动子模块2可以包括壳体22和设置在壳体22内侧壁上的磁钢23,流道4包括定子芯12与磁钢23或壳体22之间的第一间隙41以及定子线圈13与磁钢23或壳体22之间的第二间隙42。这样,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腔室212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朝向第一腔室211流动,冷却液在流经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的过程中直接接触定子线圈13、定子芯12及磁钢23,以能够进行冷却,同样地,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腔室211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朝向第二腔室212流动,以能够对定子线圈13、定子芯12及磁钢23进行冷却。需要说明的是,在轴向上,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可以交替布置,在径向上,第一间隙41的长度小于第二间隙42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受限于结构尺寸,第二间隙42的径向长度较小,由于文丘里效应,冷却液在第一间隙41内流动时速度陡增,由于第二间隙42的径向长度大于第一间隙41的径向长度,冷却液在第二间隙42内的流动速度也会增加但流动速度小于在第一间隙41内的流动速度,因而在第二间隙42内冷却液形成了涡状流动,在冷却液与定子线圈13和定子芯12的直接接触位置,冷却液的流动状态为湍流,流动速度较高,对流换热系数较大,冷却性能较优秀。其中,轴向可以参考中心杆11的轴向,径向可以参考中心杆11的径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悬浮电机还可以包括冷却模块5,冷却模块5包括散热流路51,散热流路51可以形成于动子模块2,或位于动子模块2之外,当然,散热流路51也可以既形成在动子模块2上,又在动子模块2之外设置,其中,散热流路51分别连通于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这样,冷却液可以流经散热流路51以被降温冷却,进而保障对悬浮电机的冷却作用,例如,散热流路51可以形成于壳体22的内部,这样,冷却液可以在形成于壳体22内的散热流路51内流动以通过壳体22进行散热降温,或者,散热流路51可以包括连通于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的散热管路,这样,冷却液可以在散热管路内流动以通过散热管路进行散热降温,此外,冷却模块5还可以包括散热部52,散热部52设置在散热流路51上,以作用于散热流路51而对内部流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具体地,散热部52可以包括风扇,以通过吹风的风冷方式对上述的壳体22或散热管路进行降温,或者,散热部52可以包括喷头,以通过喷淋的水冷方式对上述的壳体22或散热管路进行降温,从而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当然,也可以同时采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任意其它能够冷却散热流路51的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散热流路51与冷却液经由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的这一流路并联设置,起到了分流的作用,此外,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的长度尺寸较小,因而散热流路51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冷却液流动时产生的阻尼力,起到阻尼调节的作用。
其中一种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散热部52可以包括冷却器521,例如壳管式换热器或板翅式换热器等,冷却器521包括连通于散热流路51的至少一个第一换热流道。该冷却器521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对流经第一换热流道的冷却液进行散热,例如,可采用风冷的方式,例如自然风或来自风扇的风;或者,也可以采用水冷的方式,例如,冷却器521还包括与第一换热流道热传导的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这样,冷却介质在第二换热流道内流通以换热作用于第一换热流道,进而能够对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冷却,其中,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也可以是冷却油,或者也可以替换成导热率较高和热容较高的其它冷却介质,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换热流道上设置有用于更换冷却介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保障对冷却液的换热冷却作用。其中,冷却器521可以设置在任意合适的位置,以能够不影响悬浮电机的正常运动行程,示例性地,冷却器521可以连接于壳体22,与体积补偿器3相类似的是,可以在壳体22上设置支撑结构以对冷却器521进行固定,支撑结构可以是壳体22的固有结构,也可以是外接于壳体22的支撑架,同时还可以在壳体22与冷却器521之间设置连接板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在附图未示出的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冷却器521也可以设置在定子模块1上,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散热流路5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路511和至少一个第二流路512,第一换热流道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流路511连通于第一腔室211,第一换热流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流路512连通于第二腔室212,此外,动子模块2上设置有第一进出口221和/或第二进出口222,第一进出口221与第一腔室211连通,第一进出口221通过第一流路511与第一换热流道连通,第二进出口222与第二腔室212连通,第二进出口222通过第二流路512与第一换热流道连通。其中,第一进出口221和/或第二进出口222可以设置在壳体22上,这样,以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为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第二腔室212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出口222流入第二流路512,并经由第二流路512流入第一换热流道,而后在第二换热流道内冷却介质的作用下降温散热,最后流经第一流路511并通过第一进出口221流入第一腔室211,同时经由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流入第一腔室211的冷却液流速较快,以能够与流经外部第一流路511和第二流路512并经由冷却器521降温的冷却液进行更好地混合以使得整体的冷却液被降温。当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冷却液的流向相反,在此本公开不再进行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障外部流路对冷却液的分流及阻尼调节的作用,以及对冷却液的降温效率,第一流路511和第二流路512可以设置为多个,同样地,第一进出口221的数量可以依据使用需求而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进出口221沿周向间隔布置,第二进出口222的数量可以依据使用需求而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进出口222沿周向间隔布置,本公开示例性地将第一流路511和第二流路512、第一进出口221和第二进出口222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其中,两个第一流路511及相应的第一进出口221可以关于轴向对称布置,同样地,为了便于管路的设置及安装,两个第二流路512及相应的第二进出口222也可以关于轴向对称布置,由此,能够保障对冷却液的降温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悬架总成,该悬架总成包括上述的悬浮电机,悬浮电机适于连接在车轮与车身之间。该悬架总成具有上述悬浮电机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悬架总成,该车辆具有上述悬架总成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该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新能源汽车等,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公开示例性地描述悬浮电机的冷却过程。
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二腔室212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朝向第一腔室211流动,冷却液在流经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的过程中直接接触定子线圈13、定子芯12及磁钢23,以能够进行冷却,同时,第二腔室212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出口222流入第二流路512,并经由第二流路512流入第一换热流道,而后在第二换热流道内冷却介质的作用下降温散热,最后流经第一流路511并通过第一进出口221流入第一腔室211,冷却液在第一腔室211内混合以降温。在此过程中,第一腔室21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液体腔室31,补偿活塞322移动以增大液体腔室31的体积,此时气体腔室321的体积减小,气体被压缩。
在动子模块2相对于定子模块1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第一腔室211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朝向第二腔室212流动,以能够对定子线圈13、定子芯12及磁钢23进行冷却,同时,第一腔室211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进出口221流入第一流路511,并经由第一流路511流入第一换热流道,而后在第二换热流道内冷却介质的作用下降温散热,最后流经第二流路512并通过第二进出口222流入第二腔室212,冷却液在第二腔室212内混合以降温。在此过程中,液体腔室31内的部分冷却液流入第一腔室211,气体解压并推动补偿活塞322复位。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模块;
动子模块,套接于所述定子模块,所述动子模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定子模块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动子模块相对于所述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单位距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体积变化量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化量;以及
体积补偿器,包括液体腔室,所述液体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以用于所述动子模块相对于所述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时储存来自所述容纳腔中的冷却液或向所述容纳腔补充所述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补偿器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液体腔室体积的补偿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机构包括用于填充气体的气体腔室和补偿活塞,所述液体腔室和所述气体腔室之间通过所述补偿活塞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腔室的最大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体积之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所述体积补偿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位于所述定子模块和所述动子模块之间和/或穿过所述定子模块的流道连通,所述悬浮电机还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流路,所述散热流路形成于所述动子模块和/或位于所述动子模块之外,所述散热流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散热流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连通于所述散热流路的至少一个第一换热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热传导的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路和至少一个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路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路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模块上设置有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一进出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所述动子模块上设置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或所述第二进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冷却器连接于所述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模块包括中心杆及第一磁性件,所述动子模块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其中一个包括定子线圈,另一个包括磁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定子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定子芯上的定子线圈,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磁钢,所述流道包括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磁钢或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间隙以及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磁钢或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悬浮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上,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交替布置,在径向上,所述第一间隙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的长度。
17.一种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浮电机,所述悬浮电机适于连接在车轮与车身之间。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悬架总成。
CN202420629974.5U 2024-03-29 2024-03-29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0915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629974.5U CN220915098U (zh) 2024-03-29 2024-03-29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629974.5U CN220915098U (zh) 2024-03-29 2024-03-29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5098U true CN22091509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629974.5U Active CN220915098U (zh) 2024-03-29 2024-03-29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50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7882A (zh) * 2024-03-29 2024-05-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7882A (zh) * 2024-03-29 2024-05-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
CN117977882B (zh) * 2024-03-29 2024-06-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15098U (zh)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CN112234771B (zh) 一种牵引电动机的油冷冷却结构
KR101700769B1 (ko) 전동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10871331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motor utilizing a heating element to circulate cooling
US20180287452A1 (en) Motor
CN113939980B (zh) 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217692983U (zh) 一种强化热管理的高铁永磁电机散热系统
EP2478317B1 (en) Heat transfer arrangement and electronic housing comprising a heat transfer arrangement
CN114785030A (zh) 一种散热机壳、电机和空压机
CN113224912A (zh) 马达闭循环散热结构
CN112161500A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15221948U (zh) 电动马达冷却系统
CN221177382U (zh) 定子模块及其中心轴、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CN117977882B (zh)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
CN116914991A (zh) 一种双定子永磁电机的内定子冷却结构及双定子永磁电机
KR101412589B1 (ko) 전동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기차량
CN221042505U (zh) 外壳、定子模块、动子模块、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CN220915097U (zh) 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
CN220910316U (zh) 减振器冷却系统、悬架和车辆
CN220896499U (zh)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21408566U (zh) 芯轴组件、定子装置、直线电机、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2660053U (zh) 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
WO2017037822A1 (ja) 回転電機
CN220639596U (zh)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21726469U (zh) 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