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478U -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478U
CN220914478U CN202322536047.7U CN202322536047U CN220914478U CN 220914478 U CN220914478 U CN 220914478U CN 202322536047 U CN202322536047 U CN 202322536047U CN 220914478 U CN220914478 U CN 220914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proof valve
cell
battery
valv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360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晨匣
郭旭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360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安全领域,提供一种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支架架设于动力电池内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的上方;以及开启件,开启件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开启件的第二端与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连接,开启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开启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支架、驱动组件以及开启件,利用驱动组件与开启件配合,可以使开启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适时开启电芯防爆阀,丰富了电芯防爆阀的开启方式,且在压差不足时也可以及时开启电芯防爆阀,通过与电芯防爆阀配合工作,提高了电芯防爆阀的动作准确性和功能完善性。

Description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动力电池内电芯热失控引发的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内的各个电芯上通常安装有防爆阀,但电芯上的防爆阀一般仅能通过电芯内外的压差控制开启,比如当电芯内部压力过大,内外压差增大,通过压差推动,可以将防爆阀打开。然而,防爆阀的开启方式较为单一,在压差不足时无法适时开启防爆阀,导致防爆阀无法在压差不足的情况下及时动作,影响防爆阀的动作准确性和功能完善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用以解决传统防爆阀开启方式较为单一、防爆阀动作准确性和功能完善性不足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包括:
支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支架架设于动力电池内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的上方;以及
开启件,所述开启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开启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连接,所述开启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开启所述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杆;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开启件的第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轴承件;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腿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部分穿设于所述转动杆内并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腿的顶部,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轴承件并与所述轴承件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安装孔板;
所述安装孔板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内至少一列电芯的顶部,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安装孔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所述第一支腿和/或所述第二支腿为三角形支腿,所述三角形支腿的其中一条支腿杆与所述安装孔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所述开启件包括至少一根拉线;
所述至少一根拉线的一端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至少一根拉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电芯防爆阀连接,所述至少一根拉线在所述驱动组件的牵引下将所述电芯防爆阀拉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所述驱动组件按照电芯排布列布置于至少一列电芯的上方,所述开启件与所属列的电芯防爆阀一一对应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件、控制组件、电芯防爆阀以及至少一个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
所述数据采集件和所述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与所述电芯防爆阀连接,所述电芯防爆阀安装于动力电池内每一电芯上;
所述数据采集件将每一电芯内部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数据信号异常时,控制所述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开启所述电芯防爆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所述数据采集件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每一所述电芯的壳体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引线部分封装于所述电芯的壳壁内,所述引线通过设于所述电芯上的引线出口引出并连接至所述控制组件。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电芯;以及
至少一个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或者至少一个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通过设置支架、驱动组件以及开启件,利用驱动组件与开启件配合,可以使开启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适时开启电芯防爆阀,丰富了电芯防爆阀的开启方式,且在压差不足时也可以及时开启电芯防爆阀,通过与电芯防爆阀配合工作,提高了电芯防爆阀的动作准确性和功能完善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安全领域,具体可以应用于对动力电池内电芯热失控进行检测的场景中,具体针对的是热失控场景下电芯防爆阀的开启以及控制过程。首先,对电池热失控以及热失控引起的着火和爆炸原理进行说明。电池热失控主要是由于短路、正级释放氧气窜到负极反应,反应伴随热量产生,进而引发热失控。
下表1示出了铁锂不同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下加热到热失控气体的占比。
表1铁锂不同SOC下加热到热失控气体的占比
通过上表1可以看出,SOC越大,可燃气体占比越大,其中SOC在50%以上时,可燃气达到66%以上,而可燃气中77%是氢气(H2),H2属于易爆气体,在常规大气压下,燃点是550~600℃,随着环境压力增加燃点降低,加剧爆炸的发生,十分危险。
由此可见,如果有热失控即将发生,电芯内部会产生大量气体,如果气体达到一定程度,尤其在合适可燃气浓度、较高压强、密闭空间等条件下,大概率会发生爆炸、着火等。
相关技术中,一方面,电芯防爆阀仅通过电芯内外压差控制开启,即在电芯内外压差过高时,电芯防爆阀才会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开启,开启方式较为单一,且不够灵活,导致电芯防爆阀动作过程不够准确、及时,功能不够完善。
另一方面,热失控检测环节,通常通过在动力电池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动力电池内部的温度或者压力,由于动力电池内部空间较大,不同位置电芯的热失控程度不同,如果单个电芯的热失控反映不是很激烈,则动力电池空间内达到设定气压或者温度条件的时间较长,甚至如果电池包的气密性不好,气压的压力值或者温度值及变化速率可能无法达到阈值条件,可能导致热失控短时间内无法检测出来。因此,传统的热失控检测方案存在不够及时、准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以及改进后的热失控检测方案,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的细节方案。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具体包括:
支架110;
驱动组件120,驱动组件120通过支架110架设于动力电池内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140的上方;以及
开启件130,开启件130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120连接,开启件130的第二端与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140连接,开启件130在驱动组件120的驱动下开启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140。
本实施例通过架设于电芯防爆阀140上方的驱动组件210与连接电芯防爆阀140的开启件配合,可以适时通过驱动组件210驱动开启件130将电芯防爆阀140打开,从而提供一种新的电芯防爆阀的开启方式,即使电芯防爆阀140内外压差不满足开启条件时,也可以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适时开启电芯防爆阀140,提高了电芯防爆阀140的动作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功能完善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驱动组件具体可以包括驱动电机210和转动杆220;
驱动电机210设置于支架110的一端,驱动电机210的驱动轴与转动杆220连接,转动杆220与开启件130的第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10可以驱动转动杆220旋转,进而带动开启件130移动,从而为开启电芯防爆阀提供稳定的动力源。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支架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支腿310、第二支腿320以及轴承件330;
驱动电机210设置于第一支腿310的顶部,驱动电机210的驱动轴部分穿设于转动杆220内并与转动杆220固定连接,轴承件330设置于第二支腿320的顶部,驱动轴穿过转动杆220延伸至轴承件330并与轴承件33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腿310和第二支腿320可以将整个驱动组件架设于电芯防爆阀的上方,轴承件330与驱动电机210的驱动轴连接,可以保证驱动电机210带动转动杆220正常转动的同时,整个装置更加稳固。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组安装孔板150;
安装孔板150设置于动力电池内至少一列电芯的顶部,即位于电芯防爆阀140的顶部,第一支腿310和第二支腿320均与安装孔板15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板15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可以等间距排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支腿310和第二支腿320可以根据电芯防爆阀的位置对准相应的多个安装孔,通过安装孔进行固定。
安装孔板150的设置,可以便于支架定位,同时方便调整支架位置,从而为支架的安装提供便利。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支腿310和/或第二支腿320为三角形支腿,三角形支腿的其中一条支腿杆与安装孔板固定连接。
通过三角形支腿的设计,可以使支架结构更加稳固,不容易发生变形和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开启件包括至少一根拉线410;
至少一根拉线410的一端均与驱动组件连接,至少一根拉线410的另一端均与电芯防爆阀连接,至少一根拉线410在驱动组件的牵引下将电芯防爆阀拉开。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10在转动过程中,将驱动转动杆220旋转,由于拉线410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杆220上,转动杆220旋转将拉线410收起,拉线410的另一端还与电芯防爆阀的开关件相连。实际应用中,开关件可以采用类似于易拉罐拉环的结构,拉线410被收起的过程中,将开关件向上拉起,进而利用杠杆原理拉开电芯防爆阀。
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杆220上可以设置多个拉线安装位,多个拉线安装位可以等间距布置,以便在一根转动杆220上安装多根拉线。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驱动组件120按照电芯排布列布置于至少一列电芯的上方,即布置于电芯防爆阀140的上方,开启件130与所属列的电芯防爆阀140一一对应连接。
为了便于对各个电芯防爆阀140进行准确控制,可以按照电芯排布列布置驱动组件120,具体地,每一列电芯可以对应布置一个驱动组件120,驱动组件120的开启件130的数量,比如拉线数量可以与电芯数量一致,即一根拉线对应连接一个电芯上的电芯防爆阀140。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采用驱动电机、转动杆和拉线的结构组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将拉线饶设于转动杆上,进而通过拉线将电芯防爆阀上的开关件拉起,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准确、及时的打开电芯防爆阀。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和伸缩杆,具体地,伸缩杆可以与电芯防爆阀的开关区域对应布置,动作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伸缩杆伸出,伸缩杆的一侧端部与开关区域接触,并推动开关区域向下移动,以打开电芯防爆阀。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伸缩杆的一侧端部顺利打开电芯防爆阀的开关区域,可以将伸缩杆的一侧端部设置为便于切削的片状结构或者锯齿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通过设置支架、驱动组件以及开启件,利用驱动组件与开启件配合,可以使开启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适时开启电芯防爆阀,丰富了电芯防爆阀的开启方式,且在压差不足时也可以及时开启电芯防爆阀,通过与电芯防爆阀配合工作,提高了电芯防爆阀的动作准确性和功能完善性。
基于同一总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和动力电池,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和动力电池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和动力电池的部分技术特征与上文描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具体包括:数据采集件510、控制组件520、电芯防爆阀140以及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100;
数据采集件510和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100均与控制组件520连接,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100与电芯防爆阀140连接,电芯防爆阀140安装于动力电池内每一电芯上;
数据采集件510将每一电芯内部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控制组件520,控制组件520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信号异常时,控制电芯防爆阀140开启装置开启电芯防爆阀140。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数据采集件510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5101;
压力传感器5101固定安装于每一电芯的壳体一侧,压力传感器5101的引线部分封装于电芯的壳壁内,引线通过设于电芯上的引线出口引出并连接至控制组件520。
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内的每一电芯上均配备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5101,通过压力传感器5101可以检测电芯内部的压力状态,从而针对性的对动力电池内每一电芯进行压力检测,该情形下,数据信号可以是压力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5101可以扣装于电芯靠近正极一侧的壳体上,压力传感器5101可以伸入电芯的壳体内部。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可以在压力传感器5101的安装位置边缘加设密封结构,比如可以在安全位置边缘涂抹密封胶,或者在安装位置边缘加设密封圈,以保证压力传感器安全位置足够密封,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到的压力信号的准确性以及电芯的工作安全性。
为了保证压力传感器5101的引线走线安全,可以将引线部分封装于电芯的壳壁内部,并将引线从电芯上预留的引线出口引出,实际应用中,引线出口可以设置于电芯的壳体顶部。同样地,引线出口位置也可以设置密封结构,以保证引线出口位置的密封性能。
通过上述方式安装压力传感器5101,可以保证压力传感器5101准确的检测电芯内部的压力值,且携带压力值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引线可靠的传输至控制组件中,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控制组件520具体可以包括:信号采样器5201以及控制器5202;
数据采集件510与信号采样器5201相连,信号采样器5201与控制器5202相连;
数据采集件510将电芯内部的数据信号发送至信号采样器5201,信号采样器5201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信号异常时,发出唤醒信号至控制器5202,控制器5202根据唤醒信号控制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100动作,以对压力信号异常的电芯对应的电芯防爆阀140泄压。
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采样器5201可以采用增设的ADC采样芯片,由于动力电池内本身配置的AFE(Analog Front End,模拟前端)芯片自身具有ADC采样功能,因此,信号采样器5201也可以直接采用动力电池自身的AFE芯片。
实际应用中,控制器5202可以采用增设的控制芯片,比如单片机等,由于动力电池自身配置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模块自身具备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因此,控制器130也可以直接采用动力电池自身的BMS模块。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202在无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在接收到信号采样器的唤醒信号启动运行,可以理解的是,唤醒信号中可以至少包含唤醒指令以及出现异常的数据信号,便于控制器接收唤醒指令正常启动,并获得出现异常的电芯内部的状态数据,比如电芯内部的压力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压力传感器5101、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100、电芯防爆阀140、信号采样器5201与控制器5202配合,可以准确检测动力电池内每一电芯的内部压力状况,从而及时、准确的检测热失控并能够可靠动作,保证出现热失控的电芯及时泄压,保证电芯的工作安全。
本实施例中,信号采样器具备数据处理功能,当整车下电控制器进入休眠状态后,信号采样器以低功耗运行,接收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当检测到压力信号异常时,可以通过SPI总线发出唤醒信号唤醒控制器,并把存在异常的压力信号反馈给控制器。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数据信号中的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压力阈值进行比较的方式,直接检测数据信号是否存在异常,比如当数据信号中的压力值大于压力阈值时,可以判定数据信号异常。
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判断环节增加一些延时功能,举例而言,可以在同一电芯内部的压力值大于压力阈值持续预设时长时,判定数据信号异常,例如,压力值大于2bar且持续1s,可以判定数据信号异常。
或者,可以在同一电芯内部的压力值持续增大预设时长且增长速率高于预设速率阈值时,判定数据信号异常。该情形下,同一电芯内部的压力值持续增大的过程,可以按照固定周期进行周期性的判定。
举例而言,当压力变化次数等于3次,且计算的压力增长速率大于1kPa/s时,判定数据信号异常。可以理解的是,压力增长速率可以通过压力增长量与采样周期作商求得,压力增长量可以通过当前的压力值与该周期内压力初始值作差求得。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如果电芯内部的当前压力值与当前周期内压力初始值的差值在0.1kPa以上时,则压力变化次数加1,反之减1,当压力变化次数大于3时,则重置为0。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热失控检测过程更加可靠,在控制器被唤醒后,可以首先确认整车CAN和硬线采集的碰撞状态都未置位,排除因碰撞形变导致压力瞬间增加的情形,而且碰撞发生整车会有相关保护和下高压保护措施,所以热失控检测过程可以将碰撞引起压力异常的情形剔除。
实际应用中,控制器还可以在数据信号的基础上,结合温度实现热失控检测,温度检测功能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动力电池自身配置的温度检测芯片,也可以在动力电池内部增设温度传感器,以实现温度检测功能,此种情形下,控制器可以在电芯的内部数据信号和温度信号均出现异常时,控制电芯防爆阀动作,也可以在内部数据信号和温度信号中至少存在一个异常信号时,控制电芯防爆阀动作。
此外,控制器还可以在检测到菊花链断线故障时控制电芯防爆阀动作,以更加可靠的实现热失控检测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准确检测数据信号是否异常,可以根据电芯的剩余电量情况综合确定压力阈值,具体可以通过标定的方式确定不同剩余电量的情况下对应的压力阈值,电芯的剩余电量情况可以通过SOC数据表征,标定后得到的压力阈值可以参见下表2。
表2不同SOC下对应的压力阈值
SOC 90% 70% 50% 30% 0%
压力阈值 0.2mPa 0.3mPa 0.4mPa 0.8mPa 0.9mPa
由于在SOC较低时,此时电芯内部可燃气体占比较低,主要是CO2惰性气体,不会因为密封空间内气体点燃发生爆炸,这种场景下,可以靠电芯内部气压增大,内外压差物理突破电芯防爆阀,完成内部气体泄压。
若SOC偏高,热失控发生时,电芯内部产气的50%以上均是可燃气,加上电芯密封狭窄空间,随着压力增加可燃气的燃点会降低。同时电芯内部因为反应不停产热,热量不断累计温度也在升高,极易触发气体燃点导致爆炸事件。因此,SOC偏高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开启电芯防爆阀,以及时对电芯内部泄压。
考虑到驱动电机一般自身配置有控制芯片,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即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与控制器通讯,控制器通过发送PWM占空比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考虑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布置有PIN脚资源,按照每一列电芯共用一个驱动组件为例,当控制组件检测到存在因热失控导致数据信号异常的电芯时,则控制组件可以向该电芯当属列的驱动电机输出占空比(PWM)信号,控制位于该列的驱动电机转动卷起拉线,进而可以拉开电芯防爆阀。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具体包括:
电芯;以及
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或者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
本实施例中,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能够在电芯工作时,准确、高效的检测热失控问题,并及时控制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开启电芯防爆阀,以对电芯内部泄压,保证电芯的工作安全,进而提高了整个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具体包括:
车辆本体;以及
至少一组上述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与车辆本体的至少部分电控件相连。
通过安装具有电芯热失控检测功能的动力电池,可以高效、准确的检测出电芯热失控问题,并及时采用动作对出现异常的电芯泄压,保证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支架架设于动力电池内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的上方;以及
开启件,所述开启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开启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连接,所述开启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开启所述至少一个电芯防爆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杆;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开启件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轴承件;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腿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部分穿设于所述转动杆内并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腿的顶部,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轴承件并与所述轴承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安装孔板;
所述安装孔板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内至少一列电芯的顶部,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安装孔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和/或所述第二支腿为三角形支腿,所述三角形支腿的其中一条支腿杆与所述安装孔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件包括至少一根拉线;
所述至少一根拉线的一端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至少一根拉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电芯防爆阀连接,所述至少一根拉线在所述驱动组件的牵引下将所述电芯防爆阀拉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按照电芯排布列布置于至少一列电芯的上方,所述开启件与所属列的电芯防爆阀一一对应连接。
8.一种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件、控制组件、电芯防爆阀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
所述数据采集件和所述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与所述电芯防爆阀连接,所述电芯防爆阀安装于动力电池内每一电芯上;
所述数据采集件将每一电芯内部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数据信号异常时,控制所述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开启所述电芯防爆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件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每一电芯的壳体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引线部分封装于所述电芯的壳壁内,所述引线通过设于所述电芯上的引线出口引出并连接至所述控制组件。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以及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或者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
CN202322536047.7U 2023-09-18 2023-09-18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Active CN220914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6047.7U CN220914478U (zh) 2023-09-18 2023-09-18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6047.7U CN220914478U (zh) 2023-09-18 2023-09-18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478U true CN22091447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36047.7U Active CN220914478U (zh) 2023-09-18 2023-09-18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9891A (zh) 燃料电池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WO2012119279A1 (zh) 电动车电气系统总成及其中能源系统和驱动装置
TWI495600B (zh) 電動自行車的控制系統及方法
CN101938016A (zh) 一种模块化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7962928A (zh) 基于太阳能电池的校车车载驻车智能降温及净化系统
CN107834122B (zh) 一种自动加热电池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04503B (zh) 一种汽车用启动电池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733896U (zh) 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CN110696682A (zh) 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78560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CN220914478U (zh) 电芯防爆阀开启装置、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CN11338149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监控装置的供电系统和方法
CN201961169U (zh) 电动车能源控制系统
CN215752027U (zh) 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及汽车
CN213212215U (zh) 一种提高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及寿命的防护系统
CN214337618U (zh) 一种双电池电源系统
CN115378100A (zh) 一种低压锂电池电路和低压锂电池的保护方法
CN212811314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堆放电控制装置
CN203186122U (zh) 一种太阳能补偿的电动车电池车载充电加热装置
CN205900705U (zh) 一种无人机用燃料电池活化控制系统
CN220368496U (zh) 一种锂电池馈电停机应急启动控制装置
CN214153013U (zh) 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组加热装置
CN219304498U (zh) 一种储能式有轨电车辅助放电工装
CN212373163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高压配电盒
CN21156772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均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