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2941U -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2941U
CN220912941U CN202322464713.0U CN202322464713U CN220912941U CN 220912941 U CN220912941 U CN 220912941U CN 202322464713 U CN202322464713 U CN 202322464713U CN 220912941 U CN220912941 U CN 220912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box
aging test
tes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47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荣伟
杨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ya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ya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ya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ya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47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2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2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2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老化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置臭氧处理仓,通过抽气泵工作将箱体中实验后的臭氧通过排气管抽入收集箱中,达到对臭氧进行收集的目的,防止了臭氧直接进入大气中,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通过在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实验仓、第二实验仓、第三实验仓三个试验区,通过输气管向其中通入臭氧,并通过输送阀门、臭氧浓度监测器控制臭氧浓度,达到同时在不同臭氧浓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的目的,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老化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背景技术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却是橡胶龟裂的主要因素,臭氧老化实验箱模拟和强化大气中的臭氧条件,研究臭氧对橡胶的作用规律,快速鉴定和评价橡胶抗臭氧老化性能与抗臭氧剂防护效能的方法,进而采取有效的防老化措施,以提高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如以对比文件提供一种改进型臭氧老化试验箱(公开CN 215678032 U),解决了试验箱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试验箱本体,试验箱本体的底部内侧设置有风扇,试验箱本体的底部前侧设置有出气口,试验箱本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观察口,试验箱本体内设置有空槽,空槽内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伸入试验箱本体且与U型空心框连接,U型空心框上设置有出气头;通过风扇向内侧吹气,再通过出气口将热量和空气排出,保证试验箱本体的正常使用。
该装置可以解决热量排出的问题,但是实验后的臭氧因为缺少收集和处理装置,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并且该装置无法同时对不同臭氧浓度条件下对橡胶的老化程度进行试验,想达到不同浓度的实验数据需要多次试验,费时费力,适用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箱体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仓、第二实验仓、第三实验仓,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臭氧反应箱,所述臭氧反应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中部固定装配有输送阀门,所述输送阀门的下端均固定装配有臭氧浓度监测器,所述输气管的右端与箱体连通设置,所述箱体的右端设有臭氧处理仓,所述臭氧处理仓的底部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左端与箱体连通设置,所述抽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卡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为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输气管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三个输气管分别与第一实验仓、第二实验仓、第三实验仓相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气缸、伸缩杆、固定卡盘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气缸、伸缩杆、固定卡盘整体呈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中部表面设置有透视玻璃,所述箱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右端设有控制屏,所述箱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置臭氧处理仓,通过抽气泵工作将箱体中实验后的臭氧通过排气管抽入收集箱中,达到对臭氧进行收集的目的,防止了臭氧直接进入大气中,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实验仓、第二实验仓、第三实验仓三个试验区,通过输气管向其中通入臭氧,并通过输送阀门、臭氧浓度监测器控制臭氧浓度,达到同时在不同臭氧浓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的目的,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1、箱门;102、透视玻璃;103、拉手;104、控制屏;105、控制按钮;2、臭氧反应箱;201、输气管;202、输送阀门;203、臭氧浓度监测器;204、第一隔板;205、第二隔板;206、第一实验仓;207、第二实验仓;208、第三实验仓;3、臭氧处理仓;301、抽气泵;302、排气管;303、收集箱;4、气缸;401、伸缩杆;402、固定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所述箱体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仓206、第二实验仓207、第三实验仓208,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有臭氧反应箱2,所述臭氧反应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201,所述输气管201的中部固定装配有输送阀门202,所述输送阀门202的下端均固定装配有臭氧浓度监测器203,所述输气管201的右端与箱体1连通设置,所述箱体1的右端设有臭氧处理仓3,所述臭氧处理仓3的底部安装有抽气泵301,所述抽气泵3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02,所述排气管302的左端与箱体1连通设置,所述抽气泵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03,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01,所述伸缩杆401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卡盘402,所述第一隔板204与第二隔板205为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输气管20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三个输气管201分别与第一实验仓206、第二实验仓207、第三实验仓208相对应设置;使用时,通过固定卡盘402对实验橡胶管进行固定,通过操作人员打开气缸4可以对橡胶管进行拉伸实验,通过在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置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第一实验仓206、第二实验仓207、第三实验仓208三个试验区,通过输气管201向其中通入臭氧,并通过输送阀门202、臭氧浓度监测器203控制臭氧浓度,达到同时在不同臭氧浓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的目的,省时省力,同时通过操作人员打开抽气泵301,抽气泵301工作将箱体1中实验后的臭氧通过排气管302抽入收集箱303中,达到对臭氧进行收集的目的,防止了臭氧直接进入大气中,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
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3所示,所述气缸4、伸缩杆401、固定卡盘40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气缸4、伸缩杆401、固定卡盘402整体呈左右对称设置;使用时,通过固定卡盘402对实验橡胶管进行固定,通过操作人员打开气缸4可以对橡胶管进行拉伸实验。
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所述箱体1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101,所述箱门101的中部表面设置有透视玻璃102,所述箱门1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手103;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透视玻璃102实时观测试验箱中的实验情况,拉手103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打开箱门101。
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所述箱体1的右端设有控制屏104,所述箱体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105;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屏104、控制按钮105对实验进行调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固定卡盘402对实验橡胶管进行固定,通过操作人员打开气缸4可以对橡胶管进行拉伸实验,通过在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置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第一实验仓206、第二实验仓207、第三实验仓208三个试验区,通过输气管201向其中通入臭氧,并通过输送阀门202、臭氧浓度监测器203控制臭氧浓度,达到同时在不同臭氧浓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的目的,省时省力,同时通过操作人员打开抽气泵301,抽气泵301工作将箱体1中实验后的臭氧通过排气管302抽入收集箱303中,达到对臭氧进行收集的目的,防止了臭氧直接进入大气中,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所述箱体(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仓(206)、第二实验仓(207)、第三实验仓(208),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有臭氧反应箱(2),所述臭氧反应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201),所述输气管(201)的中部固定装配有输送阀门(202),所述输送阀门(202)的下端均固定装配有臭氧浓度监测器(203),所述输气管(201)的右端与箱体(1)连通设置,所述箱体(1)的右端设有臭氧处理仓(3),所述臭氧处理仓(3)的底部安装有抽气泵(301),所述抽气泵(3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02),所述排气管(302)的左端与箱体(1)连通设置,所述抽气泵(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03),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01),所述伸缩杆(401)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卡盘(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04)与第二隔板(205)为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0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三个输气管(201)分别与第一实验仓(206)、第二实验仓(207)、第三实验仓(208)相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伸缩杆(401)、固定卡盘(40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气缸(4)、伸缩杆(401)、固定卡盘(402)整体呈左右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101),所述箱门(101)的中部表面设置有透视玻璃(102),所述箱门(1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手(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端设有控制屏(104),所述箱体(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105)。
CN202322464713.0U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Active CN220912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4713.0U CN220912941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4713.0U CN220912941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2941U true CN220912941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4713.0U Active CN220912941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2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4597U (zh) 一种铝合金的淬火装置
CN209173949U (zh) 一种新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
CN100560957C (zh) 一种风冷发电机组的底盘结构
CN211122018U (zh) 电热水器潮态测试装置
CN220912941U (zh) 一种臭氧老化试验箱
CN207026079U (zh) 一种等离子通风橱实验装置
CN116838413A (zh) 一种低浓度瓦斯发电掺混装置
CN215198595U (zh) 一种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CN207103374U (zh) 一种实验室用可移动的通风装置
CN209501298U (zh) 一种uv光解废气净化器
CN210435025U (zh) 一种带联动阀门调节系统的通风柜
CN206009387U (zh) 改进型通风柜
CN215058384U (zh) 高通风量废排装置
CN220259039U (zh) 一种实用电解槽废气收集装置
CN214106442U (zh) 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
CN220317795U (zh) 一种农用噬菌体发酵储存罐
CN216619849U (zh) 一种带反吸吹扫的三室式rto炉
CN218742329U (zh) 一种针对植物单细胞测序样本处理破碎装置
CN217616698U (zh) 一种实验室恒温通风柜
CN217313515U (zh) 一种配备自调节通风系统的实验台柜
CN218924714U (zh) 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箱
CN215539768U (zh) 一种排风送风通风柜上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15463008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能源综合利用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17083125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清洗后用的干燥装置
CN212925410U (zh) 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渔网染色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