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6350U - 一种bdu - Google Patents
一种bdu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96350U CN220896350U CN202322546598.1U CN202322546598U CN220896350U CN 220896350 U CN220896350 U CN 220896350U CN 202322546598 U CN202322546598 U CN 202322546598U CN 220896350 U CN220896350 U CN 220896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or structure
- iron core
- main
- assembly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JAYCNKDKIKZTAF-UHFFFAOYSA-N 1-chloro-2-(2-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C1C1=CC=CC=C1Cl JAYCNKDKIKZTA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084627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pcb-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463219 Epithe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BDU。一种BDU包括壳体、主正接触器结构、主负接触器结构和PCB板,主正接触器结构、主负接触器结构和PCB板设置在壳体内,主正接触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一动触头组件,第一静触头组件固定在壳体上,第一动触头组件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主负接触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固定在壳体上,第二动触头组件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设置在同一壳体内,且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独立控制,能够分别进行通断,形成双刀接触器,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BDU的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BDU。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上,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为电池系统的高压大电流分配单元,BDU连接在电池与负载之间。其中,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是BDU中与动力电源相连的必不可少的电器开关元器件,主正继电器连接在电池与负载之间的正极电路上,主负继电器连接在电池与负载之间的负极电路上,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均闭合时,BDU接通,电池与负载之间形成一个导电回路,使得动力电源为负载供电。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属于高电压,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直接闭合时会有高压大电流流经,触点处会产生电弧,损伤器件,因此,BDU中加入了预充接触器,预充继电器与主正继电器并联,用于在主正继电器通断前预充负载端的电压,以减小主正继电器通断时两端的电压,避免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通断时产生电弧。
现有技术中的BDU一般包括底座、上壳及安装在所述底座和上壳形成的空腔内的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预充继电器、母排、保险丝等,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基本为单刀继电器,导致其占用的空间较大,BDU的体积较大、集成度低、不够紧凑、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BDU的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为单刀继电器,导致BDU体积较大、不够紧凑、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BDU。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DU,用于连接在电池与负载之间,包括壳体、主正接触器结构、主负接触器结构和PCB板,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主负接触器结构和PCB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PCB板上包括控制模块,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一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以使得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接通或断开;
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以使得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接通或断开;
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二静触头组件用于连接电池和负载。
可选地,电池和负载之间设有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所述正极电路连接电池正端和负载正端,所述负极电路连接电池负端和负载负端;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用于连接在正极电路上,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用于连接在负极电路上。
可选地,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并联,在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接通后且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接通前,所述控制模块能够预充电压以限制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接通时的电流;在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断开前,所述控制模块能够预充电压以限制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断开时的电流。
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限流电阻、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连接在所述限流电阻两端的第一半导体开关和第二半导体开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开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半导体开关开合。
可选地,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并列布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背向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的一侧。
可选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直线运动。
可选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复位组件、第一静铁芯、第一线圈、第一动铁芯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静铁芯,所述第一动铁芯相对于所述第一静铁芯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铁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线圈断电时驱动所述第一动铁芯向远离所述第一静铁芯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复位组件、第二静铁芯、第二线圈、第二动铁芯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二静铁芯,所述第二动铁芯相对于所述第二静铁芯活动设置,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动铁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二线圈断电时驱动所述第二动铁芯向远离所述第二静铁芯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第一静铁芯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静铁芯内固定有所述第一线圈支架,所述第一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一线圈支架上,所述第一动铁芯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线圈支架的中心孔,所述第一杆部的向背离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方向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部相连,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一推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静铁芯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静铁芯内固定有所述第二线圈支架,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二线圈支架上,所述第二动铁芯包括第二杆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二线圈支架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杆部的向背离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方向穿出所述第二线圈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部相连,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推块和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块相连,所述第一动铁芯的第一杆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推块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相连,所述第二动铁芯的第二杆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一推块的朝向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复位槽,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复位槽内,所述第一推块上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脱出;
所述第二推块的朝向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复位槽,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复位槽内,所述第二推块上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BDU中,主正接触器结构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动触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第一静触头组件,主负接触器结构的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动触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第二静触头组件,使得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独立控制,能够分别进行通断,且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设置在同一壳体内,形成双刀接触器,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BDU的体积,提高BDU的集成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BDU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并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串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DU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1中主正接触器结构和主负接触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的X1-X1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的X2-X2的剖视图;
图9是图5中的第一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BDU采用陶瓷封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壳体;2、主正接触器结构;21、第一静触头组件;211、第一静触点;22、第一动触头组件;221、第二静触点;23、第一驱动组件;231、第一静铁芯;232、第一动铁芯;233、第一推杆;2331、第一推块;2332、第一连接板;2333、第一容纳槽;2334、第一复位槽;234、第一线圈支架;235、第一侧位弹簧;236、第一中心弹簧;3、主负接触器结构;4、PCB板;5、陶瓷外壳;51、上盖;52、侧板;6、塑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隐藏了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部分壳体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DU,BDU连接在电池与负载之间,BDU包括壳体1、主正接触器结构2、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PCB板4,PCB板4、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设置在壳体1内,形成一个双刀接触器。
PCB板4上包括控制模块,相比于传统的BDU中设置多个电器件,例如快充继电器、预充继电器等,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BDU中除了主正接触器和主负接触器之外的其他电器件集成于PCB板4上,集成度较高,且PCB板4的体积较小,能够减小BDU的体积。而且,PCB板4在壳体1内与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连接,能够避免使用外接接口。
如图5和图6所示,主正接触器结构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3、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一动触头组件22,第一静触头组件21固定在壳体1上,第一动触头组件22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23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接触或分离,使得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或断开。具体的,第一动触头组件22靠近第一静触头组件21运动并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接触时,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第一动触头组件22远离第一静触头组件21运动并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分离时,主正接触器结构2断开。
主负接触器结构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固定在壳体1上,第二动触头组件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第二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使得主负接触器结构3接通或断开。具体的,第二动触头组件靠近第二静触头组件运动并与第二静触头组件接触时,主负接触器结构3接通,第二动触头组件远离第二静触头组件运动并与第二静触头组件分离时,主负接触器结构3断开。
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二静触头组件连接电池和负载,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主正接触器结构2依次接通后,BDU接通,电池能够为负载供电。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依次断开,BDU断开,电池停止为负载供电。
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二静触头组件之间串联或并联,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二静触头组件的并联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二静触头组件的串联结构如图3所示。
由于主正接触器结构2由第一驱动组件23进行通断、主负接触器结构3由第二驱动组件进行通断,因此,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能够分别进行通断。即使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中的其中一个损坏,另一个仍能够正常工作,以断开BDU,提高BDU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BDU中,主正接触器结构2的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接触或分离,主负接触器结构3的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动触头组件与第二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使得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独立控制,能够分别进行通断。且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设置在同一壳体内,形成一双刀接触器,能够减小其占用空间,从而减小BDU的体积,提高BDU的集成度,降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和负载之间设有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正极电路连接电池正端和负载正端,负极电路连接电池负端和负载负端。主正接触器结构2连接在正极电路上,主负接触器结构3连接在负极电路上。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主正接触器结构2并联,在主负接触器结构3接通后且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前,控制模块能够预充电压以限制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时的电流。在主正接触器结构2断开前,控制模块能够预充电压以限制主正接触器结构2断开时的电流。
具体的,BDU需接通时,先闭合主负接触器结构3,控制模块再工作,由于主负接触器结构3闭合时负极电路中无电流,因此,主负接触器结构3闭合时无电弧产生。电流经过控制模块,再经过主负接触器结构3输出,当主正接触器结构2两端的电压减小至设定电压时再闭合主正接触器结构2,相当于对负载端进行预充,以减小主正接触器结构2两端的电压,从而减小流经主正接触器结构2的电流,缓冲或减少高电压大电流对主正接触器结构2的冲击,避免主正接触器结构2闭合时产生电弧。主正接触器结构2闭合后,控制模块断开。
BDU需断开时,控制模块先工作,再断开主正接触器结构2,最后断开正负接触器结构,以保证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均无电弧产生。
同时,只要主负接触器结构3断开,电路就无法正常工作,回路中无电流,因此也不存在漏电流的问题。
其中,设定电压一般为动力电源的5%~10%,5%~10%的动力电源的电压相对较小,电流无法击穿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一动触头组件22之间的空气来产生电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模块包括限流电阻、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连接在限流电阻两端的第一半导体开关和第二半导体开关,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半导体开关开合,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半导体开关开合。
具体的,在BDU需接通时,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后,第一控制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半导体开关断开,第二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半导体开关断开。在BDU需断开时,先使第一控制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半导体开关打开,第二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半导体开关打开,再依次断开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
在一实施例中,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并列布置在壳体1内,PCB板4固定在主正接触器结构2背向主负接触器结构3的一侧,以合理布置主正接触器结构2、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PCB板4,减小其占用空间,从而减小BDU的体积。
在一实施例中,PCB板可以通过插针焊接固定主正接触器结构2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3用于驱动第一动触头组件22直线运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动触头组件直线运动。直动式的第一驱动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以进一步减小BDU的体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第一复位组件、第一静铁芯231、第一线圈、第一动铁芯232和第一推杆233,第一线圈绕设于第一静铁芯231,第一动铁芯232相对于第一静铁芯231活动设置。第一推杆233的一端与第一动铁芯2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动触头组件22固定连接,第一复位组件能够在第一线圈断电时驱动第一动铁芯232向远离第一静铁芯231的方向运动。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复位组件、第二静铁芯、第二线圈、第二动铁芯和第二推杆,第二线圈绕设于第二静铁芯,第二动铁芯相对于第二静铁芯活动设置,第二推杆的一端与第二动铁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触头组件固定连接,第二复位组件能够在第二线圈断电时驱动第二动铁芯向远离第二静铁芯的方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静铁芯231为环状结构,第一静铁芯231内固定有第一线圈支架234,第一线圈绕设在第一线圈支架234上,第一动铁芯232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一板部,第一杆部穿设于第一线圈支架234的中心孔,第一杆部的向背离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方向穿出第一线圈支架234的一端与第一板部相连,第一杆部与第一推杆233固定连接。利用第一杆部与第一线圈支架234之间的导向配合对第一动铁芯232的运动进行导向,提高第一动铁芯232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之间接触电连接的准确性。
第二静铁芯为环状结构,第二静铁芯内固定有第二线圈支架,第二线圈绕设在第二线圈支架上,第二动铁芯包括第二杆部和第二板部,第二杆部穿设于第二线圈支架的中心孔,第二杆部的向背离第二动触头组件的方向穿出第二线圈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板部相连,第二杆部与第二推杆固定连接。利用第二杆部与第二线圈支架之间的导向配合对第二动铁芯的运动进行导向,提高第二动铁芯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二动触头组件与第二静触头组件之间接触电连接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推杆233包括第一推块2331和两个第一连接板2332,两个第一连接板2332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连接板2332靠近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端与第一推块2331相连,第一动铁芯232的第一杆部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板2332之间并与第一连接板2332固定连接,以增加第一连接板2332与第一动铁芯23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连接板2332和第一动铁芯232之间的牢固度。
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推块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端与第二推块相连,第二动铁芯的第二杆部位于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并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增加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动铁芯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动铁芯之间的牢固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动铁芯232的第一杆部与第一连接板2332通过螺钉连接,第二动铁芯的第二杆部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推块2331的朝向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333,第一动触头组件22收容于第一容纳槽2333内,第一容纳槽2333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复位槽2334,第一复位组件安装在第一复位槽2334内,第一推块2331上于第一容纳槽233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一动触头组件22从第一容纳槽2333内脱出。
第二推块的朝向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动触头组件收容于第二容纳槽内,第二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复位槽,第二复位组件安装在第二复位槽内,第二推块上于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动触头组件从第二容纳槽内脱出。
相比于将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推块2331和第二推块外,合理利用第一推块2331的内部空间安装第一复位组件、第二推块的内部空间安装第二复位组件,能够避免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与其他零件干涉,且减小安装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均为压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一侧位弹簧235和第一中心弹簧236,第一侧位弹簧235分布在第一中心弹簧236的外侧,第一侧位弹簧2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动触头组件22和第一推块2331上。第一中心弹簧236的底端固定于第一推块2331上,第一中心弹簧236的顶端端面低于第一侧位弹簧235的顶端端面。
在第一驱动组件23开始驱动第一动触头组件22向靠近第一静触头组件21方向运动时,第一侧位弹簧235被压缩,第一推杆233推动第一动触头组件22直线运动,在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接触后,第一中心弹簧236的顶端开始抵在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上,继续运动的第一动触头组件22压缩第一中心弹簧236,以增加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受力,使得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之间接触的更加牢固。
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侧位弹簧和第二中心弹簧,第二侧位弹簧分布在第二中心弹簧的外侧,第二侧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动触头组件和第二推块上。第二中心弹簧的底端固定于第二推块上,第二中心弹簧的顶端端面低于第二侧位弹簧的顶端端面。
在第二驱动组件开始驱动第二动触头组件向靠近第二静触头组件方向运动时,第二侧位弹簧被压缩,第二推杆推动第二动触头组件直线运动,在第二动触头组件与第二静触头组件接触后,第二中心弹簧的顶端开始抵在第二动触头组件上,继续运动的第二动触头组件压缩第二中心弹簧,以增加第二动触头组件的受力,使得第二动触头组件与第二静触头组件之间接触的更加牢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位弹簧235设置有两个,第一中心弹簧236设置有一个,两个第一侧位弹簧235关于第一中心弹簧236对称分布,相应的,第一推块2331上设置有与第一侧位弹簧235和第一中心弹簧236适配的三个第一复位槽2334,以第一复位槽2334对第一复位组件进行导向,提高第一复位组件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侧位弹簧设置有两个,第二中心弹簧设置有一个,两个第二侧位弹簧关于第二中心弹簧对称分布,相应的,第二推块上设置有与第二侧位弹簧和第二中心弹簧适配的三个第二复位槽,以第二复位槽对第二复位组件进行导向,提高第二复位组件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静触头组件21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静铜排,第一静铜排朝向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静触点211。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为第一动铜排,第一动铜排朝向第一静触头组件2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一静触点211对应分布的第一动触点221,第一动触点221用于与第一静触点211接触电连接。
第二静触头组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二静铜排,第二静铜排朝向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静触点。第二动触头组件为第二动铜排,第二动铜排朝向第二静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二静触点对应分布的第二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用于与第二静触点接触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静铜排的结构与第一静铜排的结构相同,以第一静铜排为例介绍其结构。第一静铜排包括固定段和由固定段的一端向靠近第一动铜排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段,固定段与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静触点211安装在连接段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PCB板4可以固定在壳体1上,也可以固定在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的顶端。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取消设置限流电阻、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半导体开关和第二半导体开关,为避免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在通断时产生电弧,可以通过陶瓷封装进行灭弧。
如图10所示,所说的陶瓷封装是指将主正接触器结构2的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主负接触器结构3的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密封在陶瓷外壳5内。陶瓷外壳5是由两个侧板52、前盖板、后盖板和上盖51围成的开口朝下的壳体结构,陶瓷外壳5的下端罩设在第一静铁芯231和第二静铁芯的顶端,以形成密闭的空间,陶瓷外壳5内为真空状态或充满惰性气体,以避免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在通断时产生电弧。
封装时,先安装左右两个侧板52,再安装前后两个盖板,通过特定的焊接方法密封固定,与下方第一静铁芯231和第二静铁芯接触部分的缝隙也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密封。然后,向陶瓷外壳5内充入一定的惰性气体或抽真空,再盖上上盖51进行焊接,即可完成触点的陶瓷密封。
陶瓷封装技术为本领域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第一静触头组件231的第一静铜排为C型,第二静触头组件的第二静铜排为C型时,第一静铜排和第二静铜排的弯曲处需要塑胶件6固定,以防止第一静铜排和第二静铜排变形。因此,侧板52上需要留出对应的避让孔和避让槽,塑胶件6上位于陶瓷外壳5外的部分作为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安装的定位件,便于主正接触器结构2、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壳体1的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3可以驱动第一动触头组件22往复转动运动,以实现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的接通、断开。例如,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激励线圈、铁芯、转动轴和可绕转动轴转动的衔铁,第一动触头组件22固定在衔铁的转动端,激励线圈通电时,铁芯磁吸衔铁绕转动轴转动,以使第一动触头组件22与第一静触头组件21接触。
第二驱动组件可以与第一驱动组件23的结构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铁芯232可以仅包括第一板部,第一板部位于第一静铁芯231靠近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侧,第一板部靠近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侧与第一推杆233固定连接。此时,第一线圈可以绕设于第一静铁芯231的外周。
第二动铁芯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动铁芯232的结构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推杆233可以仅包括第一推块2331,第一动铁芯232的第一杆部向靠近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方向穿出第一线圈支架234的中心孔,第一推块2331与第一动铁芯232的第一杆部固定连接。
第二推杆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推杆233的结构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簧可以设置在第一推块2331的外侧,第一复位组件可以固定在第一推块2331和第一静铁芯231之间。当然,第一复位组件也可以是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和第一动铁芯232的底端。
第二复位组件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复位组件的结构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触头组件22可以包括第一导杆和套设在第一导杆的端部的弹簧触指,第一静触头组件21可以包括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具有供第一导杆插入的第一导孔,第一导杆插入第一导孔内后,弹簧触指与第一导孔的孔壁接触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BDU,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在电池与负载之间,包括壳体(1)、主正接触器结构(2)、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PCB板(4),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主负接触器结构(3)和PCB板(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PCB板(4)上包括控制模块,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3)、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一动触头组件(22),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21)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21)接触或分离,以使得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或断开;
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以使得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3)接通或断开;
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21)和第二静触头组件用于连接电池和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和负载之间设有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所述正极电路连接电池正端和负载正端,所述负极电路连接电池负端和负载负端;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用于连接在正极电路上,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3)用于连接在负极电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并联,在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3)接通后且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前,所述控制模块能够预充电压以限制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接通时的电流;在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断开前,所述控制模块能够预充电压以限制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断开时的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限流电阻、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连接在所述限流电阻两端的第一半导体开关和第二半导体开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开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半导体开关开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和主负接触器结构(3)并列布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PCB板(4)固定在所述主正接触器结构(2)背向所述主负接触器结构(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第一复位组件、第一静铁芯(231)、第一线圈、第一动铁芯(232)和第一推杆(233),所述第一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静铁芯(231),所述第一动铁芯(232)相对于所述第一静铁芯(231)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推杆(2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铁芯(2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线圈断电时驱动所述第一动铁芯(232)向远离所述第一静铁芯(231)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复位组件、第二静铁芯、第二线圈、第二动铁芯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二静铁芯,所述第二动铁芯相对于所述第二静铁芯活动设置,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动铁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二线圈断电时驱动所述第二动铁芯向远离所述第二静铁芯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铁芯(231)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静铁芯(231)内固定有所述第一线圈支架(234),所述第一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一线圈支架(234)上,所述第一动铁芯(232)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线圈支架(234)的中心孔,所述第一杆部的向背离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方向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支架(2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部相连,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一推杆(233)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静铁芯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静铁芯内固定有所述第二线圈支架,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二线圈支架上,所述第二动铁芯包括第二杆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二线圈支架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杆部的向背离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方向穿出所述第二线圈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部相连,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233)包括第一推块(2331)和两个第一连接板(233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332)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332)靠近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块(2331)相连,所述第一动铁芯(232)的第一杆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33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33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推块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相连,所述第二动铁芯的第二杆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BD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2331)的朝向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333),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槽(2333)内,所述第一容纳槽(2333)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复位槽(2334),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复位槽(2334)内,所述第一推块(2331)上于所述第一容纳槽(233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2)从所述第一容纳槽(2333)内脱出;
所述第二推块的朝向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复位槽,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复位槽内,所述第二推块上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脱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6598.1U CN220896350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一种bdu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6598.1U CN220896350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一种bdu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96350U true CN220896350U (zh) | 2024-05-03 |
Family
ID=9086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46598.1U Active CN220896350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一种bdu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96350U (zh) |
-
2023
- 2023-09-19 CN CN202322546598.1U patent/CN2208963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223222A1 (en) | Direct-current contactor, power distribution box, power battery assembly, and vehicle | |
CN220896350U (zh) | 一种bdu | |
CN214254245U (zh) | 一种智能型永磁真空接触器 | |
CN206312831U (zh) |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装置 | |
CN209804561U (zh) | 接触器及车辆 | |
CN214589161U (zh) | 一种新型防反器及其电池簇和电池模块 | |
CN214589160U (zh) | 一种改进型防反器及其电池簇和电池模块 | |
CN213782913U (zh) | 一种包括防反并联开关组件的电池管理系统 | |
CN215418299U (zh) | 一种蓄电池 | |
CN106653491A (zh) |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装置 | |
CN114497907B (zh) | 一种新型防反器及其电池簇和电池模块 | |
CN114497905B (zh) | 一种改进型防反器及其电池簇和电池模块 | |
CN118231189B (zh) | 具有监测主回路工作状态及抗短路功能的高压直流接触器 | |
CN210984639U (zh) | 低厚度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21651408U (zh) | 一种推杆机构及电池断路装置 | |
CN211628991U (zh) | 一种300a电磁式直流接触器 | |
CN209282140U (zh) | 一种高压接触器 | |
CN220106373U (zh) | 一种转换型直流接触器 | |
CN210006677U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 | |
CN221747099U (zh) | 集成式接触器及电池供电电路 | |
CN219329223U (zh) | 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18602335U (zh) | 一种用于电力机车车顶的永磁真空主断路器 | |
CN210006678U (zh) | 一种网络能源用500a磁保持接触器 | |
CN2335252Y (zh) | 一种电磁式交流接触器 | |
CN213212054U (zh) | 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