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1951U -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1951U
CN220891951U CN202322886297.3U CN202322886297U CN220891951U CN 220891951 U CN220891951 U CN 220891951U CN 202322886297 U CN202322886297 U CN 202322886297U CN 220891951 U CN220891951 U CN 220891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orm
rotary
driving assembly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862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显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yao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ya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yao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ya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862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1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1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1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太阳能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包括下驱动组件和设置在下驱动组件顶端的上驱动组件,所述下驱动组件的一侧设有灯组,所述上驱动组件的顶端设有光伏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配合,形成灯组和光伏板的安装基础,并通过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配合,将回转壳与第一电机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由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配合,将支撑轴与第二电机进行动力连接,而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调节调节光伏板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有利于将光伏板自动调整至光照最充分的位置或角度,并且通过蜗轮和蜗杆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板在任一角度的稳定,避免外力造成光伏板位置偏移,提高光伏板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背景技术
太阳能灯是采用太阳能板转换为电能的电灯,主要结构包括太阳能板、灯体、控制器和蓄电单元。光照条件下,太阳能板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经蓄电单元储存,无光照或夜晚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灯体发光照明,太阳能灯种类较多,根据其用途主要有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壁灯、太阳能投光灯等。
现有的太阳能灯安装于路灯杆顶端时,太阳能板往往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安装:
其一,太阳能板随太阳光照角度变化进行调节,太阳能板能够获得充分的光照和发电效率,但容易受风力影响发生偏转,难以保证太阳能板的稳定,甚至造成损毁;
其二,为避免风力对太阳能板产生影响,往往根据架设位置,将太阳能板的角度固定,但是随着太阳光照角度随时间变化,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压也会随之变化,导致无法获得充分的发电效率;
此外,太阳能灯大多结构分散,无法将其一体安装在灯杆的顶端,拆装极为不便。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结构稳定、方便拆装的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旨在解决现有的太阳能灯结构稳定性差,难以获得充分的发电效率,且拆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包括下驱动组件和设置在下驱动组件顶端的上驱动组件,所述下驱动组件的一侧设有灯组,所述上驱动组件的顶端设有光伏板;
所述下驱动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灯组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容置有第一蜗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固定壳内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蜗杆;
所述上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壳顶端的回转壳,所述回转壳的底端与容置在固定壳内的第一蜗轮连接,所述回转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中部连接有容置在回转壳内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回转壳内的第二蜗杆,所述回转壳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二蜗杆;
所述光伏板底面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呈“V”型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中部与支撑轴伸出回转壳的轴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顶端形成有回转台,所述回转台沉入回转壳底端的端面。
优选的,所述回转台内转动连接有上回转板,所述所述固定壳内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上回转板可拆卸连接的下回转板,所述上回转板与回转壳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回转板内沉入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伸入固定壳的一端与第一蜗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座和底盖,所述限位座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壳内,所述限位座的中部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定位沉孔,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壳的底端,所述底盖的中部形成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定位沉孔和安装孔用于连接灯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壳两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回转壳两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二电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配合,形成灯组和光伏板的安装基础,由固定壳对灯组进行承载,并由支撑轴与连接架配合,对光伏板进行转动安装,并通过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配合,将回转壳与第一电机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由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配合,将支撑轴与第二电机进行动力连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带动回转壳转动,调整光伏板的水平方向的偏转角度,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通过支撑轴带动光伏板调整其竖直方向的俯仰角度,从而自动调节光伏板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有利于将光伏板自动调整至光照最充分的位置或角度,并且通过蜗轮和蜗杆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板在任一角度的稳定,避免外力造成光伏板位置偏移,有效地提高光伏板的稳定;并通过定位沉孔对灯杆的顶端限位,由安装孔连接灯杆,进而通过限位座和底盖配合,一体式安装在灯杆的顶端,能够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灯的稳定性,且更加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配合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驱动组件;11、固定壳;12、限位座;13、定位沉孔;14、底盖;15、安装孔;16、回转台;17、上回转板;18、下回转板;19、驱动轴;110、第一蜗轮;111、第一安装板;112、第一蜗杆;113、第一电机;
2、上驱动组件;21、回转壳;22、顶盖;23、支撑轴;24、轴盖;25、第二蜗轮;26、第二安装板;27、第二蜗杆;28、第二电机;
3、灯组;4、光伏板;5、连接架;6、光感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包括下驱动组件1和设置在下驱动组件1顶端的上驱动组件2,下驱动组件1的一侧设有灯组3,具体的,灯组3包括灯臂以及与灯臂连接的灯头,灯臂背离灯头的一端与固定壳11通过螺栓连接,上驱动组件2的顶端设有光伏板4;
下驱动组件1包括可拆卸连接灯组3的固定壳11,固定壳11内容置有第一蜗轮110和第一电机113,第一蜗轮110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固定壳11内的第一蜗杆112,第一电机113连接并驱动第一蜗杆112,具体的,第一电机113和第一蜗杆112的一侧设置有相啮合的齿轮;
上驱动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壳11顶端的回转壳21,具体的,回转壳21的顶端开口可拆卸连接有顶盖22,回转壳21的底端与容置在固定壳11内的第一蜗轮110连接,回转壳2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23,具体的,回转壳21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轴盖24,两个轴盖24与支撑轴23通过轴承配合,支撑轴23的中部连接有容置在回转壳21内的第二蜗轮25,具体的,第二蜗轮25与支撑轴23孔轴配合,并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蜗轮25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回转壳21内的第二蜗杆27,回转壳21内设有第二电机28,第二电机28连接并驱动第二蜗杆27,具体的,第二电机28的轴端和第二蜗杆27的一侧设有相啮合的齿轮;
光伏板4底面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呈“V”型的连接架5,具体的,连接架5的“V”型结构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连接架5的两端与光伏板4的底面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架5的中部与支撑轴23伸出回转壳21的轴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支撑轴23的两侧分别贯穿回转壳21两侧的轴盖24,且轴端设置方形轴段,并与连接架5的中部轴孔配合,同时通过螺栓紧固;
即可通过下驱动组件1和上驱动组件2配合,形成灯组3和光伏板4的安装基础,由固定壳11对灯组3进行承载,并由支撑轴23与连接架5配合,对光伏板4进行转动安装,并通过第一蜗轮110和第一蜗杆112配合,将回转壳21与第一电机113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由第二蜗轮25和第二蜗杆27配合,将支撑轴23与第二电机28进行动力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13驱动第一蜗杆112和第一蜗轮110,带动回转壳21转动,调整光伏板4的水平方向的偏转角度,并通过第二电机28驱动第二蜗杆27和第二蜗轮25,通过支撑轴23带动光伏板4调整其竖直方向的俯仰角度,从而对光伏板4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有利于将光伏板4自动调整至光照最充分的位置或角度,并且通过蜗轮和蜗杆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板4在任一角度的稳定,避免外力造成光伏板4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光伏板4顶面的四角均设有光感元件6,光感元件6用于感应光照强度,具体的,光感元件6采用太阳总辐射传感器、光度传感器或日射强度计,通过四个光感元件6感应光伏板4四角位置的光照强度,识别光照方向,将信号反馈至第一电机113和第二电机28,通过第一电机113和第二电机28驱动光伏板4调整角度,以使光伏板4处于光照最充分的位置。
进一步的,固定壳11的顶端形成有回转台16,回转台16沉入回转壳21底端的端面,具体的,回转壳21的底面设有与回转台16孔轴配合的沉槽,即可通过回转台16与回转壳21底面的沉槽配合,不仅能够对回转壳21的安装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回转台16嵌入回转壳21底面,避免雨水侵入固定壳11内,造成内部结构生锈腐蚀以及电气元件的损坏。
进一步的,回转台16内转动连接有上回转板17,具体的,上回转板17为容置在回转台16的空腔内的阶梯状圆盘,且上回转板17较小轴径的部分设有与回转台16内腔配合的轴承,固定壳11内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上回转板17可拆卸连接的下回转板18,具体的,下回转板18为阶梯状圆盘,下回转板18较小轴径的部分套设有与固定壳11内顶面配合的轴承,且下回转板18与上回转板17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上回转板17与回转壳21可拆卸连接,即可通过上回转板17与下回转板18配合,在固定壳11的顶端形成用于安装回转壳21的转动平台,进而通过上回转板17、下回转板18与固定壳11的转动配合,对回转壳21进行转动支撑,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更加方便拆装。
进一步的,上回转板17内沉入安装有驱动轴19,驱动轴19伸入固定壳11的一端与第一蜗轮110连接,具体的,驱动轴19为阶梯轴,较小轴径的底端与第一蜗轮110键联结并通过螺栓固定,驱动轴19的顶端通过方形轴端沉入设置在上回转板17的中部,即可通过上回转板17与回转壳21配合,对驱动轴19进行夹装,进而由驱动轴19对第一蜗轮110进行定位安装,更加便于第一蜗轮110的拆装。
进一步的,下驱动组件1还包括限位座12和底盖14,限位座12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壳11内,限位座12的中部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定位沉孔13,底盖14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壳11的底端,底盖14的中部形成有贯通的安装孔15,定位沉孔13和安装孔15用于连接灯杆,即可通过定位沉孔13对灯杆的顶端限位,由安装孔15连接灯杆,进而通过限位座12和底盖14配合,连接用于架设灯组3和光伏板4的灯杆,灯杆的顶端伸入固定壳11内,能够有效地提高稳定性,且更加便于拆装。
进一步的,第一蜗杆11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11,具体的,第一蜗杆112的两端与第一安装板111轴孔配合,并通过轴承联结,第一安装板1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壳11两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板111与第一电机113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安装板111的端部与固定壳11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安装板111背离第一蜗轮110的一侧与固定壳11的内壁之间预留间距,用于安装第一电机113和第一蜗杆112之间动力链接的齿轮,第二蜗杆27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6,第二安装板26的两端分别与回转壳21两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板26与第二电机28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二安装板26的端部与回转壳21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26背离第二蜗轮25的一侧与回转壳21内壁之间预留间距,用于安装第二电机28和第二蜗杆27之间动力链接的齿轮,即可通过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26分别对第一蜗杆112和第二蜗杆27进行转动安装,同时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26分别对固定壳11和回转壳21进行加固,有效地提高固定壳11和回转壳21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定位沉孔13和安装孔15配合,将整体安装在灯杆的顶端,并将蓄电池和控制器设置在光伏板4的背面;
架设完成后,通过四个光感元件6感应光伏板4四角位置的光照强度,识别光照方向,将信号反馈至第一电机113和第二电机28,通过第一电机113和第二电机28驱动光伏板4调整角度,以使光伏板4跟随太阳光照角度进行调节,将光伏板4时刻处于光照最充分的位置或角度;
受到风力影响时,通过第一蜗轮110和第一蜗杆112配合对回转壳21的水平转向进行实时自锁,并第二蜗轮25和第二蜗杆27配合,对支撑轴23的转动角度进行自锁,从而光伏板4的角度仅能通过第一电机113和第二电机28进行主动调节,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板4在任一角度的稳定,避免外力造成光伏板4位置偏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驱动组件(1)和设置在下驱动组件(1)顶端的上驱动组件(2),所述下驱动组件(1)的一侧设有灯组(3),所述上驱动组件(2)的顶端设有光伏板(4);
所述下驱动组件(1)包括可拆卸连接灯组(3)的固定壳(11),所述固定壳(11)内容置有第一蜗轮(110)和第一电机(113),所述第一蜗轮(110)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固定壳(11)内的第一蜗杆(112),所述第一电机(113)连接并驱动第一蜗杆(112);
所述上驱动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壳(11)顶端的回转壳(21),所述回转壳(21)的底端与容置在固定壳(11)内的第一蜗轮(110)连接,所述回转壳(2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23),所述支撑轴(23)的中部连接有容置在回转壳(21)内的第二蜗轮(25),所述第二蜗轮(25)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回转壳(21)内的第二蜗杆(27),所述回转壳(21)内设有第二电机(28),所述第二电机(28)连接并驱动第二蜗杆(27);
所述光伏板(4)底面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呈“V”型的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中部与支撑轴(23)伸出回转壳(21)的轴端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1)的顶端形成有回转台(16),所述回转台(16)沉入回转壳(21)底端的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台(16)内转动连接有上回转板(17),所述固定壳(11)内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上回转板(17)可拆卸连接的下回转板(18),所述上回转板(17)与回转壳(21)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回转板(17)内沉入安装有驱动轴(19),所述驱动轴(19)伸入固定壳(11)的一端与第一蜗轮(110)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驱动组件(1)还包括限位座(12)和底盖(14),所述限位座(12)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壳(11)内,所述限位座(12)的中部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定位沉孔(13),所述底盖(14)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壳(11)的底端,所述底盖(14)的中部形成有贯通的安装孔(15),所述定位沉孔(13)和安装孔(15)用于连接灯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11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壳(11)两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11)与第一电机(1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蜗杆(27)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6),所述第二安装板(26)的两端分别与回转壳(21)两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26)与第二电机(28)可拆卸连接。
CN202322886297.3U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Active CN220891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6297.3U CN220891951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6297.3U CN220891951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1951U true CN220891951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86297.3U Active CN220891951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1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6766B1 (ko) 벽면형 태양광 추적장치
KR100902882B1 (ko) 추적장치를 구비한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20891951U (zh) 一种自动调节的太阳能灯
CN211720501U (zh) 一种适用于风沙地区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18565247U (zh) 一种风光互补智慧路灯
CN218153965U (zh) 一种智能追光节能照明装置
CN202547133U (zh) 一种阳光轴跟踪总成
CN111692557B (zh) 一种海边复合式发电路灯
CN21042482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路灯
CN110645521A (zh) 一种新能源路灯节能供电装置
CN210197165U (zh) 太阳能灯
CN210462810U (zh) 一种太阳能智慧园区智能照明装置
CN219329726U (zh) 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新能源光伏储能电站
CN219697574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平衡的光伏支架
CN112910400B (zh) 一种光伏板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20152642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路灯
CN2126180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可调式太阳能路灯结构
CN219420682U (zh) 一种可调节的新能源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5294761U (zh) 一种智慧路灯
CN217590712U (zh) 一种光伏可追踪支架
CN218626563U (zh) 一种风光互补的太阳能路灯
CN219912894U (zh) 一种路灯的安装结构
CN211600532U (zh) 一种一体简洁式太阳能路灯
CN213207639U (zh) 一种路桥用抗震型的太阳能led灯
CN210199584U (zh) 一种太阳能板支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