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6935U -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6935U
CN220876935U CN202322044311.5U CN202322044311U CN220876935U CN 220876935 U CN220876935 U CN 220876935U CN 202322044311 U CN202322044311 U CN 202322044311U CN 220876935 U CN220876935 U CN 220876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arm
seat
position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43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芳
杨玉辉
罗助荣
叶洪江
林毅
郑玉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3220443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6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6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6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手臂定位技术领域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定位座、调节座和床垫板;所述压板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底部,所述定位座固设在底板顶部的外侧边沿,所述调节座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顶部弧面内,所述调节座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能够通过本装置将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术及治疗的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并且能够方便的通过本装置将手臂固定后再进行转动调节手臂旋转角度,使桡动脉体表投影部位能够固定向上,从而方便的进行手术,而且调节方便,又能将手臂束缚稳定,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手臂移动或旋转导致导丝导管等手术器材发生移位,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保护,减少风险,确保手术稳定顺利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臂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桡动脉路径,并将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或其他形式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
在临床中,由于桡动脉路径手术后穿刺点压迫方便,止血效果好,且患者不需卧床,较股动脉路径有明显优势,因此已称为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的主要选择。
正常情况下,患者平卧于血管造影机平床上,患者手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需要将患者手臂被动呈外旋状态,桡动脉体表部位才能较好的暴露,也就是将患者的桡动脉朝上展示给手术的医护人员,方便医生进行穿刺操作。这就需要患者或术者持续给予手臂一个外旋力量,使手臂保持外旋状态,不然,在人体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状态下,手臂会自然向内翻转,导致手臂的内侧又转动朝向患者的人体侧面,这样在手术时,手臂会带动穿刺的器械向内转动,这可能会导致桡动脉穿刺失败。尤其经桡动脉路径置入心导管、球囊或支架至心脏冠状动脉过程中,手臂旋转有可能导致这些器械移位、脱离冠状动脉甚至损伤冠状动脉,增加手术风险。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手臂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臂固定装置,能够通过本装置对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的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并且能够方便的通过本装置将手臂固定后再进行转动调节方向,使桡动脉的体表投影部位能够根据需求更好暴露,从而方便的进行手术,而且调节方便,又能将手臂束缚稳定,使手术过程更加顺畅,有效避免手臂转动而导致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确保手术稳定顺利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包括:
底板、定位座、调节座和床垫板;
所述床垫板为平板状床板;
所述底板为支撑平板,所述底板内侧设置了压板,所述压板与底板为完整平板状结构,所述压板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底部,
所述定位座为底部水平块状结构,所述定位座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槽,所述定位座固设在底板顶部的外侧边沿;
所述调节座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片状结构,所述调节座的顶部和前后两端都开口,所述调节座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顶部弧面内,所述调节座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
每个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定位座;
同一个所述底板上的两个定位座前后方向的水平轴线重合;
所述压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分别贴靠在床垫板的左右两侧边沿;
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置了加强架,所述加强架与床垫板侧边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所述定位座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为贴合定位座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内的前侧竖直侧壁上还开设了齿状的卡槽,所述定位滑槽的后侧还设置了弹簧片;
所述调节座底部向下凸设了卡凸块,所述卡凸块圆弧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卡凸块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卡凸块的前侧竖直侧壁上凸设了齿状的卡齿;
所述卡凸块通过弹簧片能分离的弹性卡装在定位滑槽内,所述卡齿能分离的对接卡紧在卡槽内;
所述卡凸块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滑槽内;
所述卡槽的左右方向长度d大于卡凸块的左右方向长度s。
所述调节座的底部弧面与定位座顶部弧面滑动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板底部架设了架板和床架,所述床架为稳定支撑的框架,所述架板为平板,所述架板稳定的架设在床架顶部,所述床垫板稳定的贴合摆放在架板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带为带有魔术贴的绑带,所述束缚带能解开的套紧在手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垫板底部压装底板,而定位座又使固定在底板上,通过调节座能够对手臂进行限位还能将手臂在定位座上进行旋转,从而方便的调节手臂朝向,使手术过程中手臂能够适度外旋,还能通束缚带绑定手臂,确保手术过程,手臂被稳定限制朝向,避免手术过程中手臂自然功能位内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本装置的调节非常方便,只需要向脚的后端按压调节座,就能将调节座与定位座脱钩,从而使调节座进行转动调节,操作简单,放松调节座后,弹簧片又能将调节座在定位座的卡槽内咬紧,确保调节座与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了患者手臂的朝向,定位方便,能够适用于能转动不同角度的患者的手臂固定,调节也非常方便,而且左右两侧都设置了定位座,能够对左右手都进行束缚,使用便捷;
3、本装置在床垫板的同一侧都有两个定位座,能够对手掌和手臂一起束缚,从而露出需要手术的部位,将手术部位的前后两侧都进行约束定位,使整根手臂都被束缚稳定,使手臂在手术中不会扭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个定位座和调节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和调节座转动角度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顶部的定位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滑槽和卡凸块的配合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座底部的卡凸块仰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座底部的卡凸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11-压板,12-加强架,2-定位座,21-定位滑槽,22-卡槽,23-弹簧片,3-调节座,31-卡凸块,32-卡齿,33-束缚带,4-床垫板,41-架板,42-床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包括:
底板1、定位座2、调节座3和床垫板4;
所述床垫板4为平板状床板;
所述底板1为支撑平板,所述底板1内侧设置了压板11,所述压板11与底板1为完整平板状结构,所述压板11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4底部,
所述定位座2为底部水平块状结构,所述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槽,所述定位座2固设在底板1顶部的外侧边沿;
所述调节座3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片状结构,所述调节座3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2顶部,所述调节座3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33,能够通过本装置的束缚带33将需要再桡动脉进行刺穿手术的患者手臂进行绑定,并且能够方便的通过本装置将手臂绑定后再进行转动调节朝向,使桡动脉的朝向能够根据需求朝向外部,从而方便的进行手术,而且调节方便,又能将手臂束缚稳定,不再需要人员专门对患者手臂进行按压固定,使手术过程更加顺畅,有效避免手臂转动而导致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确保手术稳定顺利的进行。
其中,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1;
每个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定位座2;
同一个所述底板1上的两个定位座2前后方向的水平轴线重合;
所述压板1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底板1,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1分别贴靠在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边沿;
所述底板1的底部还设置了加强架12,所述加强架12与床垫板4侧边抵靠,能够将底板1进行稳定夹装,使用方便,支撑稳定;
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所述定位座2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21,所述定位滑槽21为贴合定位座2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内的前侧竖直侧壁上还开设了齿状的卡槽22,所述定位滑槽21的后侧还设置了弹簧片23;
所述调节座3底部向下凸设了卡凸块31,所述卡凸块31圆弧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卡凸块3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卡凸块31的前侧竖直侧壁上凸设了齿状的卡齿32;通过卡齿32和卡槽22的配合,能够将调节座3在定位座2顶部弧面内进行位置限定,而且不受转动角度的限制,转动调节更加方便。
所述卡凸块31通过弹簧片23能分离的弹性卡装在定位滑槽21内,所述卡齿32能分离的对接卡紧在卡槽22内;
所述卡凸块31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滑槽21内;
所述卡槽22的左右方向长度d大于卡凸块31的左右方向长度s。
所述调节座3的底部弧面与定位座2顶部弧面滑动贴合设置,能够通过这样的结构,使调节座3在定位座2顶部弧面进行转动式的滑动,并且调节座3底部弧面与定位座2顶部弧面相互贴合,弧度也贴靠配合,使得角度调节更加稳定;
床垫板4底部架设了架板41和床架42,所述床架42为稳定支撑的框架,所述架板41为平板,所述架板41稳定的架设在床架42顶部,所述床垫板4稳定的贴合摆放在架板41顶部,能够形成稳定的手术床,结构简单,还能将底板夹装在架板41和床垫板4之间;
束缚带33为带有魔术贴的绑带,可以是弹力带,所述束缚带33能解开的套紧在手臂上,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方便的对手臂进行绑定,而且不限制于魔术贴,只要能将手臂绑紧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手臂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是:心脏冠脉造影手术中,根据病情患者可能单纯行冠脉造影术,或于冠脉造影术后即刻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时间由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桡动脉是这一介入手术的主要路径,因此桡动脉穿刺建立手术路径是完成手术的基本环节。患者平卧于导管室手术床上,正常状态下手腕置于身体两侧呈内旋位。行桡动脉穿刺时,需将患者前臂外旋以暴露手腕部桡动脉体表投影部位。穿刺时过程中,患者前臂可能自然内旋导致穿刺失败。完成穿刺置管后的手术过程中,心导管、导丝、扩张球囊、支架球囊等通过桡动脉路径置入患者心脏冠脉。目前冠脉介入手术多为穿刺部位局麻手术,患者术中一般保持清醒状态而自行控制手臂保持适度外旋位。如果患者注意力度不够手臂会自然内旋,可能导致心导管、导丝、扩张球囊、支架球囊等器材移位,增加患者心脏、冠脉损伤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手术时,患者由于心率或意识异常而手臂不自主移位或抽搐,导致冠脉手术器材移位和脱出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导致手术失败,患者失去手术机会。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简单的装置,能方便的调节手臂翻转朝向,也能对手臂持续固定,确保手术过程中手臂既不会移动也不会转动,操作简单,结构稳定。
实现了的技术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垫板4底部压装底板1,而定位座2又使固定在底板1上,通过调节座3能够对手臂进行限位还能将手臂在定位座2上进行翻转,从而方便的翻转调节手臂朝向,使手术过程中手臂能够朝外翻转,还能通束缚带33绑定手臂,确保手术过程,手臂被稳定限制朝向,也能限制手臂的位置,通过本装置,手术中,不再需要人专门对患者手臂进行按压,也能更稳定的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本装置的调节非常方便,只需要向后端,也就是脚的方向按压调节座3,使弹簧片23压缩,就能将调节座3与定位座2脱钩,从而使调节座3在卡槽22内进行转动调节,操作简单,放松调节座后,弹簧片23又能将调节座3底部的卡凸块31在定位座2的卡槽22内啮合卡紧,确保调节座3与定位座2之间的转动角度保持调节的角度,从而改变了患者手臂的朝向,使桡动脉的体表投影部位更好的暴露于手术视野内,对桡动脉的定位方便,能够适用于能转动不同角度的患者的手臂固定,调节也非常方便,而且左右两侧都设置了定位座3,能够对左右手都进行束缚,使用便捷;
3、本装置在床垫板4的同一侧都有两个定位座2,能够对手掌和手臂一起束缚,从而露出需要手术的靠近手腕的小臂部位,并将手术部位的前后两侧都进行约束定位,使整根手臂都被调节座3和束缚带33绑定,使手臂在手术中不会扭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需要制作一个底板1、4个定位座2、4个调节座3和一个床垫板4;
床垫板4为常规的手术床的垫板,也就是平板状的床板;床垫板4底部架设了架板41和床架42,床架42为稳定支撑的框架,架板41为平板,架板41稳定的架设在床架42顶部,床垫板4稳定的贴合摆放在架板41顶部。床垫板4、架板41和床架42组成完整的手术床,床垫板4为平板的床垫,架板41为硬质平板,床架42为稳定架设固定的框架结构,属于手术床的常规结构,底部带有滚轮,床架42整体为框架结构,便于对架板41进行支撑。
底板1的底部还设置了加强架12,加强架12与床垫板4侧边抵靠,加强架12也与床架42左右两侧相互抵靠稳定,确保整个底板1能稳定的对定位座2进行承托即可,也就能稳定的支撑手臂了。
底板1为支撑平板,底板1内侧设置了压板11,压板11与底板1为完整平板状结构,压板11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4底部,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1;
每个底板1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定位座2;
同一个底板1上的两个定位座2前后方向的水平轴线重合;
压板1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底板1,左右两侧的底板1分别贴靠在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边沿;左右两侧的底板1上,每侧各有两个定位座2,用于固定手和手臂,确保整个手臂前后两端都被束缚绑定。
定位座2为底部水平块状结构,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槽,定位座2固设在底板1顶部的外侧边沿;调节座3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片状结构,调节座3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2顶部,
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定位座2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21,定位滑槽21为贴合定位座2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定位滑槽21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定位滑槽21内的前侧竖直侧壁上还开设了齿状的卡槽22,定位滑槽21的后侧还设置了弹簧片23;
调节座3底部向下凸设了卡凸块31,卡凸块31圆弧形的长条状结构,卡凸块31沿左右方向延伸,卡凸块31的前侧竖直侧壁上凸设了齿状的卡齿32;
卡凸块31通过弹簧片23能分离的弹性卡装在定位滑槽21内,卡齿32能分离的对接卡紧在卡槽22内;
卡凸块31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滑槽21内;
卡槽22的左右方向长度d大于卡凸块31的左右方向长度s。
调节座3的底部弧面与定位座2顶部弧面滑动贴合设置。
调节座3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33,束缚带33为魔术贴,束缚带33能解开的套紧在手臂上。
本装置为了描述方便,前后左右是指患者平躺在床垫板4上时,前侧是指头的一侧,后侧是指脚的一侧,左右两侧是指患者平躺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选择需要手术的手臂,一般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一侧手臂,先将手臂安放在调节座3顶部的凹槽内,调节座3顶部的凹槽前后两侧开口,顶部也开口,与U型槽结构近似,只是调节座3顶部是圆弧状的凹槽弧面,然后通过束缚带33将手臂绑定,确保手臂在调节座3顶部被绑紧无法活动,然后将调节座3向床尾一侧拉动,使弹簧片23被压缩,此时卡凸块31上的卡齿32与定位滑槽21内的卡槽22脱离,然后转动调节座3,时手臂角度翻转适合手术朝向,此时卡凸块31在定位滑槽21内左右滑动,而卡凸块31的宽度s小于定位滑槽21的宽度d,这就使卡凸块31可以在定位滑槽21内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转动调节角度,也就使卡凸块31能在定位滑槽21的弧面不同位置进行定位,当调节座3转动至合适角度后,松开调节座3,在弹簧片23的作用下,卡凸块31被弹力推动顶起,使卡齿31与卡槽22啮合卡紧,如此就将调节座3在定位座2的顶部弧面锁紧了,从而时调节座3在定位座2顶部弧面上进行翻转角度调节,而定位滑槽21时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而卡凸块31也是向下凸起的弧形长条,滑动时,就变成了在定位座2顶部弧面的转动。
将同一侧的两个调节座3都在各自的定位座2上调节完成后,就对手臂进行了定位和调节了,使手术方便,而且不需要专门的人对患者手臂进行按压,还不占用手术的空间,操作省力,角度调整方便,手术更加便捷。
当需要对另一侧手术时,同样的操作,对另一支手臂进行绑定即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座(2)、调节座(3)和床垫板(4);
所述床垫板(4)为平板状床板;
所述底板(1)为支撑平板,所述底板(1)内侧设置了压板(11),所述压板(11)与底板(1)为完整平板状结构,所述压板(11)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4)底部,
所述定位座(2)为底部水平块状结构,所述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槽,所述定位座(2)固设在底板(1)顶部的外侧边沿;
所述调节座(3)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片状结构,所述调节座(3)的顶部和前后两端都开口,所述调节座(3)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2)顶部弧面内,所述调节座(3)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1);
每个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定位座(2);
同一个所述底板(1)上的两个定位座(2)前后方向的水平轴线重合;
所述压板(1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底板(1),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1)分别贴靠在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边沿;
所述底板(1)的底部还设置了加强架(12),所述加强架(12)与床垫板(4)侧边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所述定位座(2)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21),所述定位滑槽(21)为贴合定位座(2)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内的前侧竖直侧壁上还开设了齿状的卡槽(22),所述定位滑槽(21)的后侧还设置了弹簧片(23);
所述调节座(3)底部向下凸设了卡凸块(31),所述卡凸块(31)圆弧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卡凸块(3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卡凸块(31)的前侧竖直侧壁上凸设了齿状的卡齿(32);
所述卡凸块(31)通过弹簧片(23)能分离的弹性卡装在定位滑槽(21)内,所述卡齿(32)能分离的对接卡紧在卡槽(22)内;
所述卡凸块(31)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滑槽(21)内;
所述卡槽(22)的左右方向长度d大于卡凸块(31)的左右方向长度s,
所述调节座(3)的底部弧面与定位座(2)顶部弧面滑动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板(4)底部架设了架板(41)和床架(42),所述床架(42)为稳定支撑的框架,所述架板(41)为平板,所述架板(41)稳定的架设在床架(42)顶部,所述床垫板(4)稳定的贴合摆放在架板(4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33)为带有魔术贴的绑带,所述束缚带(33)能解开的套紧在手臂上。
CN202322044311.5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Active CN220876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4311.5U CN220876935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4311.5U CN220876935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6935U true CN220876935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4311.5U Active CN220876935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6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14238B1 (en) Fixation device for suturing and restoring a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c
CN220876935U (zh) 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CN213250872U (zh) 一种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
CN211634695U (zh) 婴幼儿医用多功能便携辅助装置
CN204410975U (zh) 一种具有棘齿固定组件的挠动脉穿刺固定器
CN213158561U (zh) 用于全麻手术患儿的静脉输液手臂托架
CN209518933U (zh)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转盘式定位装置
CN210962011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
CN209548038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压迫止血装置
CN209899677U (zh) 一种膝关节治疗枕
CN212996789U (zh) 一种dsa手术可卸抽拉式上肢托起固定支具装置
CN215128730U (zh) 桡动脉采血固定器
CN216629057U (zh) 用于介入手术的固定装置
CN213525116U (zh) 一种足背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CN207654379U (zh) 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
CN217244613U (zh) 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
CN216985184U (zh) 一种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
CN219516475U (zh) 一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辅助装置
CN206080963U (zh) 一种医疗防护装置
CN209529282U (zh) 一种新生儿桡动脉穿刺固定机构
CN217219106U (zh) 一种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穿刺处压迫固定装置
CN211512510U (zh) 泌尿外科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20917698U (zh) 一种冠心病手术中用的肢臂支撑装置
CN113750468B (zh) 肩关节镜术后锻炼器
CN212789057U (zh) 一种小儿手术侧卧位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