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5610U -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5610U
CN220875610U CN202322363454.2U CN202322363454U CN220875610U CN 220875610 U CN220875610 U CN 220875610U CN 202322363454 U CN202322363454 U CN 202322363454U CN 220875610 U CN220875610 U CN 220875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fishing rod
rod
line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34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佑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3634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5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5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5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杆多线钓竿,包括钓竿本体和至少一套钓线组件,各钓线组件均包括放线器、插地稍以及报警器。钓竿本体的竿尖位置设置有八字卡,钓竿本体上靠近手持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卡座;八字卡包括套筒和两个限位卡,套筒的内径与钓竿本体的竿尖外径匹配,可套设在钓竿本体的竿尖位置,两限位卡对称设在套筒顶部两侧,共同构成向外张开的“八”字形;插地稍的上部安装有报警器,并且报警器的安装角度可调节,插地稍中上部设置有第二卡座;放线器引出的鱼线头端挂在报警器上并连接钓钩;该钓竿能够以一杆多线取代传统海竿的一杆一线模式,降低钓鱼成本,使钓者行装更加轻便,同时能有效强化鱼讯灵敏度,且鱼讯灵敏度可灵活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背景技术
海竿(telescopic fishing rod),又叫投竿或抛竿。它在钓竿的柄部安有一个绕线轮,上面缠满钓线,这样,当用力甩投时,就能把饵钩抛到较远的水域,扔的距离非常远。海竿的钓组配置比较常见的是串钩钓组和爆炸钩钓组进行底钓,并采用钓鱼报警器来指示鱼讯。使用海竿时,钓鱼者可以采用一人多竿也叫定竿多置的方式施钓来增加上鱼概率。
现有的海竿具有以下缺陷:(1)鱼讯的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2)鱼讯的灵敏度反应不可调控;(3)只能一杆钓一线,效率较低且用杆量大;(4)远抛能力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杆多线钓竿,能够以一杆多线取代传统海竿的一杆一线模式,降低钓鱼成本,使钓者的行装更加轻便,同时能够有效强化鱼讯灵敏度,且鱼讯灵敏度可灵活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一杆多线钓竿,包括钓竿本体和至少一套钓线组件,各所述钓线组件均包括放线器、插地稍以及报警器。其中:
所述钓竿本体的竿尖位置设置有八字卡,所述钓竿本体上靠近手持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八字卡包括套筒和两个限位卡,所述套筒的内径与钓竿本体的竿尖外径匹配,可套设在钓竿本体的竿尖位置,两所述限位卡对称设置在套筒顶部两侧,共同构成向外张开的“八”字形;
所述插地稍可插入地面以固定,所述插地稍的上部安装有报警器,并且所述报警器的安装角度可调节,所述插地稍的中上部设置有第二卡座;所述放线器引出的鱼线头端挂在报警器上并连接钓钩,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检测到鱼咬钩后发出鱼讯,所述放线器可安装在第一卡座或第二卡座上,所述放线器与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地稍与报警器之间设置有夹具,所述报警器固定设置在夹具上,所述夹具夹持在插地稍的上部并且夹持角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插地稍为刚性材质的扁长条状件,所述插地稍的底部为尖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夹具具体为山形夹。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座包括卡槽、滑动卡以及限位斜板,所述卡槽开设在插地稍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插地稍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滑动卡设置在卡槽上并可沿卡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限位斜板固定设置在卡槽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比传统海竿的鱼讯灵敏度更强,可有效提高中鱼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的鱼讯灵敏度可以根据钓者的需求进行调整,钓者可以根据期望钓到的鱼种以及当前的季节对鱼讯灵敏度适当调节,更加灵活、更具个性化;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摒弃了导环的设计,使鱼线所受阻力大大降低,比传统海竿具有更强的抛投能力;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在相较于传统海竿一杆一线的模式大大减少所需的鱼竿数量,也就大大降低了钓鱼成本,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出行时的负重和渔具体积,使钓者的行装更加轻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的钓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杆多线钓竿的八字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的插地稍的侧视图;
附图中,1-钓竿本体,11-第一卡座,12-八字卡,121-套筒,122-限位卡,21-放线器,22-插地稍,23-报警器,24-第二卡座,241-滑动卡,242-限位斜板,243-卡槽,25-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杆多线钓竿,包括钓竿本体1和至少一套钓线组件,各钓线组件均包括放线器21、插地稍22以及报警器23,其中:
如图1所示,钓竿本体1的竿尖位置设置有八字卡12,钓竿本体1上靠近手持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座11;如图2所示,八字卡12包括套筒121和两个限位卡122,套筒121的内径与钓竿本体1的竿尖外径匹配,可套设在钓竿本体1的竿尖位置,两限位卡122对称设置在套筒121顶部两侧,共同构成向外张开的“八”字形;
如图3所示,插地稍22可插入地面以固定,插地稍22的上部安装有报警器23,并且报警器23的安装角度可调节,插地稍22的中上部设置有第二卡座24;放线器21引出的鱼线头端挂在报警器23上并连接钓钩,报警器23用于在检测到鱼咬钩后发出鱼讯,放线器21可安装在第一卡座11或第二卡座24上,放线器21与第一卡座11和第二卡座24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报警器23安装在插地稍22上,插地稍22与报警器23之间设置有夹具25,报警器23固定设置在夹具25上,夹具25夹持在插地稍22的上部并且夹持角度可调节,夹具25的角度改变即可带动报警器23的角度改变;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夹具25具体为山形夹,其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为了确保山形夹夹持插地稍22的稳定性,插地稍22优选采用刚性材质的扁长条状件,插地稍22的底部为尖锥结构,以便于将其插入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放线器21安装在插地稍22上时的稳定性,第二卡座24包括卡槽243、滑动卡241以及限位斜板242,卡槽243开设在插地稍22的侧壁上,并且卡槽243的长度方向与插地稍22的长度方向平行,滑动卡241设置在卡槽243上并可沿卡槽243的长度方向滑动,限位斜板242固定设置在卡槽243的底端;安装时,将放线器21放入卡槽243中,限位斜板242可对放线器21插卡的下部进行限位,再向下移动滑动卡241,由于放线器21插卡表面具有斜面结构,因而向下移动滑动卡241可将放线器21的插卡锁定,确保放线器21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座11也可采用类似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八字卡12优选为金属材质,其套筒121的壁厚优选为0.1cm,长度优选为1cm。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杆多线钓竿相较于传统海竿来说,摒弃了在钓竿本体1上间隔设置多个导环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套设在竿尖位置的八字卡12设计,这样设计以后,在抛投时鱼线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因而具有更强的远抛能力,而且该一杆多线钓竿的竿尖优选地设计地比传统海竿更粗,更有利于大力远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放线器以及用于安装放线器的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均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故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该一杆多线钓竿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钓者先将放线器21装在钓竿本体1的第一卡座11上,然后将鱼线头端与钓钩连接并挂上饵料,再将鱼线距离钓钩30cm的位置挂在八字卡12的两个限位卡122之间,随后进行抛竿;
S2,将放线器21从钓竿本体1的第一卡座11拆下,随后安装在插地稍22的第二卡座24上;
S3,使鱼线经过报警器23的感应区域,再利用放线器21收线使鱼线张紧至钓鱼状态,等待鱼讯出现;
S4,鱼咬钩触发报警器23发出鱼讯,钓者收到鱼讯后立即将放线器21从插地稍22的第二卡座24拆下,然后再次安装在钓竿本体1的第一卡座11上,随后再次使鱼线挂在八字卡12的两个限位卡122之间,最后利用放线器21收线将咬钩的鱼钓起。
当该一杆多线钓竿仅设置有一套钓线组件,按照上述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常规的“一杆钓一线”模式;当该一杆多线钓竿设置有多套钓线组件时,能够改传统的“一杆钓一线”模式为“一杆钓多线”模式,以一个钓竿本体1,N套钓线组件为例(N≥2),在使用第一套钓线组件进行完上述S3步骤以后,再使用第二套钓线组件配合钓竿本体1重复S1至S3步骤,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钓线组件均配合钓竿本体1完成S1至S3步骤,随后哪套钓线组件的报警器23发出鱼讯,即将其放线器21从其插地稍22的第二卡座24拆下,然后再次安装在钓竿本体1的第一卡座11上,随后再次使鱼线挂在八字卡12的两个限位卡122之间,最后利用放线器21收线将咬钩的鱼钓起。
这种“一杆钓多线”的模式相较于传统的“一杆钓一线”模式能够大大减少所需的鱼竿数量,也就大大降低了钓鱼成本,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出行时的负重和渔具体积,使钓者的行装更加轻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针对该一杆多线钓竿进行了鱼讯灵敏度测试,测试方法具体如下:
将该一杆多线钓竿的鱼线头端和常规海竿的鱼线头端分别从竿尖穿出约1m的长度后打结在一起,再用一根筷子勾住线体,模拟鱼咬钩的状态往下拉,观察谁的鸣笛器率先发出鱼讯即鱼讯灵敏度更强。
经过100次测试,结果显示,该一杆多线钓竿的鱼讯灵敏度强于常规海竿的概率接近100%,由此可见,该一杆多线钓竿的鱼讯灵敏度强于常规海竿。
报警器23的感应区域设置在报警器23的底部,报警器23与插地稍22之间的夹角越大,鱼讯灵敏度越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报警器23的感应区域设置在报警器23的底部,通过调整夹具25夹持在插地稍22上的角度可以调整报警器23与插地稍22之间的夹角大小,针对报警器23与插地稍22之间处于不同的夹角大小的情况对该一杆多线钓竿进行了鱼讯灵敏度测试,测试方法具体如下:
用一根筷子勾住线体,模拟鱼咬钩的状态往下拉,对鸣笛器发出鱼讯的耗时进行记录,耗时越短即鱼讯灵敏度更强。
经过测试发现,报警器23与插地稍22之间的夹角越大,鱼讯灵敏度越高,当报警器23与入水端鱼线在同一条直线时,鱼讯灵敏度最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器出线口的朝向可调节,通过调整放线器出线口的朝向可以调整放线器出线端线段与入水端线段之间的夹角大小,针对放线器出线端线段与入水端线段之间的不同夹角大小的情况对该一杆多线钓竿进行了鱼讯灵敏度测试,测试方法具体如下:
用一根筷子勾住线体,模拟鱼咬钩的状态往下拉,对鸣笛器发出鱼讯的耗时进行记录,耗时越短即鱼讯灵敏度更强。
经过测试发现,所述放线器出线端线段与入水端线段之间的夹角小,鱼讯灵敏度越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一杆多线钓竿,其特征在于:包括钓竿本体和至少一套钓线组件,各所述钓线组件均包括放线器、插地稍以及报警器,其中:
所述钓竿本体的竿尖位置设置有八字卡,所述钓竿本体上靠近手持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八字卡包括套筒和两个限位卡,所述套筒的内径与钓竿本体的竿尖外径匹配,可套设在钓竿本体的竿尖位置,两所述限位卡对称设置在套筒顶部两侧,共同构成向外张开的“八”字形;
所述插地稍可插入地面以固定,所述插地稍的上部安装有报警器,并且所述报警器的安装角度可调节,所述插地稍的中上部设置有第二卡座;所述放线器引出的鱼线头端挂在报警器上并连接钓钩,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检测到鱼咬钩后发出鱼讯,所述放线器可安装在第一卡座或第二卡座上,所述放线器与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杆多线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稍与报警器之间设置有夹具,所述报警器固定设置在夹具上,所述夹具夹持在插地稍的上部并且夹持角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杆多线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稍为刚性材质的扁长条状件,所述插地稍的底部为尖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杆多线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具体为山形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杆多线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座包括卡槽、滑动卡以及限位斜板,所述卡槽开设在插地稍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插地稍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滑动卡设置在卡槽上并可沿卡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限位斜板固定设置在卡槽的底端。
CN202322363454.2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Active CN220875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3454.2U CN22087561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3454.2U CN22087561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5610U true CN220875610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3454.2U Active CN22087561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5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03245U (zh) 自动弹钩钓鱼器
CN201192038Y (zh) 高效金枪鱼延绳钓渔具
CN220875610U (zh)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
CN106879564B (zh) 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
CN202285921U (zh) 一种钩漂一体钓具
CN117136918A (zh) 一种一杆多线钓竿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36622B (zh) 伸缩式鱿钓钩设计方法
US7278233B2 (en) Dual fishing rod holder
CN210382329U (zh) 一种自动钓鱼器
CN208191929U (zh) 一种鳜资源调查用捕捞装置
CN110269053B (zh) 一种消除刺鱼弹簧弹性分力的可调式钓鱼装置
CN111165416B (zh) 一种鱼类标记回放装置
CN216018613U (zh) 一种鱼钩
CN212232759U (zh) 一种弹簧爆炸式鱼钩结构
CN214431208U (zh) 一种钓鱼线组
US20050120613A1 (en) Fishing weight
CN220174232U (zh) 一种手竿钓法、抛线钓法切换结构
CN205409211U (zh) 双叉弹钩
CN218999305U (zh) 一种可拆换配件的钓鱼组件
CN210538313U (zh) 一种多功能的翻板钩
CN220359959U (zh) 一种防挂底鲢鳙组合钓具
CN211064722U (zh) 一种拉力检测鱼竿
CN216088404U (zh) 一种软尾串珠浮漂
CN217609073U (zh) 一种防缠绕仕挂
CN211185539U (zh) 具有自动刺鱼功能的渔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