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1094U - 暖通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暖通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1094U
CN220871094U CN202322567674.7U CN202322567674U CN220871094U CN 220871094 U CN220871094 U CN 220871094U CN 202322567674 U CN202322567674 U CN 202322567674U CN 220871094 U CN220871094 U CN 220871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ipeline
heat recovery
compresso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76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华
王雄辉
赵恒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76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1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1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1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通热回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第一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连接;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一阀门;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二阀门;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管径。暖通热回收系统可实现部分或全部热回收,避免出现环境热污染以及造成能源浪费,并可供用户自行选择,可提高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暖通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回收领域,尤其涉及暖通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于能源有效利用率的研究不断加强,空调作为耗能大户,其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却通常浪费到空气中,即浪费了能源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系统通常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模式热回收,造成热量浪费,且其用户体验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暖通热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暖通热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
第一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连接;
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一阀门;
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二阀门;
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管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路,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路,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三管路的管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阀门结构,所述阀门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以及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结构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气的毛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结构包括先导阀,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先导阀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直接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结构包括先导阀,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先导阀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间接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和/或,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和/或,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暖通热回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暖通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第二管路和管径小于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并在第二管路上设置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一阀门以及在第三管路上设置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二阀门,且将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将第三管路一端与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从而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从三种模式中选择常规余热、大量余热或全部热回收,避免出现环境热污染以及造成能源浪费,并可供用户自行选择,可提高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暖通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暖通热回收系统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该暖通热回收系统可根据热回收需求实现暖通系统中热量的全部或者部分回收,避免出现环境热污染以及造成能源浪费,并可供用户自行选择,可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可包括压缩机10、热回收换热器20、阀门结构30、第一换热器40以及第二换热器50。该压缩机10用于压缩冷媒。该热回收换热器20与压缩机10连接,压缩机10压缩后的冷媒可部分或者全部输出至热回收换热器20进行换热。该阀门结构30可与压缩机10、热回收换热器20、第一换热器40以及第二换热器50连接。该第一换热器40为室外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50可以为室内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具有输出端以及输入端,该压缩机10的输出端可与热回收换热器20以及阀门结构30连接,可向热回收换热器20以及阀门结构30输送冷媒。该压缩机10的输入端可与阀门结构30连接,用于接入待压缩的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热回收换热器20可包括第一内管以及第一外管;该第一内管具有第一进出口以及第二进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内管的第一进出口可接自来水,该第一内管的第二进出口可输出生活热水。该第一外管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该第一外管的第三进出口可与压缩机10连接,第一外管的第四进出口与阀门结构30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内管的第一进出口可与压缩机10连接,第一内管的第二进出口可与阀门结构30连接;第一外管的第三进出口可接自来水,第一外管的第四进出口可输出生活热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门结构30可多个接口31,具体地,该阀门结构30可以为四通阀,其可包括第一接口31a、第二接口31b、第三接口31c、第四接口31d。其中第一接口31a与热回收换热器的输出端,也即第四进出口连接,可从热回收换热器接入冷媒。第二接口31b可与第一换热器40连接,可从第一换热器40接入冷媒或输出冷媒至第一换热器40。第三接口31c可与第二换热器50连接,可从第二换热器50接入冷媒或者输出冷媒至第二换热器50。该第四接口31d可与压缩机10的输入端连接,可向压缩机10输入冷媒。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门结构30还可包括先导阀32,该先导阀32为辅助阀体,且可通过设置毛细管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压缩机10接入气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可包括第一管路101,该第一管路101的一端可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热回收换热器20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管路101可与热回收换热器20的第三进出口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可以为大管径的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路101可以为软管或者钢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管路101上可设置第一单向阀1011,通过设置该第一单向阀1011可使得经过第一单向阀1011的冷媒仅可流入热回收换热器20,而热回收换热器20中的冷媒则无法通过第一管路101向压缩机10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102,该第二管路102的一端可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与第一换热器40或第二换热器50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路102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管路101,并与第一管路101连通,另一端可与第一接口31a连接,进而通过阀门结构30实现与第一换热器40或第二换热器50连接。该第二管路102的管径可大于或者等于该第一管路101的管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路102可以为软管或者钢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管路102上可设置第一阀门1021,该第一阀门1021可开启或者关闭设置。第一阀门1021打开,压缩机10输出的冷媒可经过第一管路101,部分从第二管路102向第一接口31输送,部分可直接经过第一管路101进入热回收换热器20中。第一阀门1021关闭,压缩机10输出的冷媒可大部分甚至全部经由第一管路101向热回收换热器20输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阀门1021可以为电磁阀。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阀门1021不限于为电磁阀,也可以为手动开启或者关闭的阀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管路102不限于与第一管路101连接,其可直接连接至压缩机10的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103,第三管路103一端可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40或第二换热器50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路103的一端可与第一管路101连接,并与第一管路101连通,另一端可与第一接口31a连接,也即实现与压缩机10和第一换热器40或第二换热器5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管路103的管径可小于第二管路102的管径,且小于第一管路101的管径,也即该第三管路103的流量小于第二管路102的流量以及第一管路101的流量。通过设置管径不同的第三管路103,可增加热回收时的选择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路103上可设置第二阀门1031,该第二阀门1031可打开或者关闭设置。该第二阀门1031打开时,压缩机10输出的冷媒可经过第一管路101,小部分从第三管路103向第一接口31输送。该第二阀门1031关闭时,压缩机10输出的冷媒可部分或者全部向热回收换热器20输送。
当需要进行常规热回收时,可将第一阀门1021以及第二阀门1031同时打开,此时压缩机10输出端输出的冷媒可分三路:第一路是直接经过第一管路101进入热回收换热器20;第二路是经过第二管路102进入阀门结构30再进入第一换热器40或者第二换热器50,具体地,在暖通系统制冷时,可进入第一换热器40,在暖通系统制热时,可进入第二换热器50;第三路是经过第三管路103进入阀门结构30再进入第一换热器40或者第二换热器50,具体地,在暖通系统制冷时,可进入第一换热器40,在暖通系统制热时,可进入第二换热器50。
当需要加大热回收量时,可将第一阀门1021关闭,此时,压缩机10输出端输出的冷媒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经过第一管路进入热回收换热器20,另一路是经过第三管路103进入阀门结构30再进入第一换热器40或者第二换热器50,具体地,在暖通系统制冷时,可进入第一换热器40,在暖通系统制热时,可进入第二换热器50。
当需要全热回收时,可将第一阀门1021以及第二阀门1031关闭,此时,压缩机10输出端输出的冷媒直接经过第一管路101全部输送至热回收换热器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毛细管104,该毛细管104设置在阀门结构30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之间,用于供气态冷媒进入阀门结构3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毛细管104一端可与先导阀32连接,另一端可与第一管路101连接,通过该第一管路101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间接连通。该毛细管104可将压缩机10输出的气态冷媒输送至先导阀32,经由该先导阀32将气态冷媒输送至阀门结构30内部的气腔中,以便于与阀杆移动的换向,避免该阀门结构30出现堵液问题。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毛细管104不限于与第一管路101连接,其可与压缩机10的输出端直接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毛细管104可与阀门结构30一体成型,也可以与阀门结构30为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独立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毛细管104也可以省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储液装置60,该储液装置60可用于储存冷媒。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储液装置60可以为储液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储液装置60不限于为储液罐。该储液装置60的输入端可与第二换热器50连接。该储液装置60的输出端可与第一换热器4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经济器70,该经济器70可储液装置60的输出端以及第一换热器4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四管路105,该储液装置60的输入端通过第四管路105与第二换热器50连接。该第四管路10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051,通过设置该第二单向阀1051使得经过第二单向阀1051的冷媒只能朝储液装置60的输入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五管路106,第五管路106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40连接,另一端可连接至第四管路105。该第一换热器40也可通过该第五管路106下向储液装置60输送冷媒。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五管路106上可设置第三单向阀1061,通过设置第三单向阀1061可使得经过第三单向阀1061的冷媒只能朝储液装置60的输入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六管路107,第六管路107的一端可与经济器70连接,另一端可连接至第四管路105,可将经济器70输出的冷媒输送至第二换热器5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六管路107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1071,通过设置该第四单向阀1071可使得经过第四单向阀1071的冷媒只能朝第二换热器50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单向阀1071与经济器70之间可设置第三阀门1071,该第三阀门1072可以为电磁阀。该第六管路107上且位于第三阀门1071与经济器70之间可设置过滤器80,通过设置该过滤器80可对经过第六管路107的冷媒进行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七管路108,该第七管路108一端与第六管路107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管路106连接,进而与第一换热器40连接。该第七管路108上可设置第五单向阀1081,通过设置第五单向阀1081,可使得经过该第五单向阀1081的冷媒仅能朝第一换热器40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暖通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八管路109,该第八管路109一端可与经济器70连接,另一端可与第六管路107连接。在第八管路109上可设置第四阀门109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阀门1091可以为电磁阀。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暖通热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连接;
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一阀门;
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第二阀门;
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管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路,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路,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三管路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结构,所述阀门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以及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气的毛细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包括先导阀,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先导阀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直接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包括先导阀,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先导阀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间接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和/或,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和/或,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CN202322567674.7U 2023-09-20 2023-09-20 暖通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20871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7674.7U CN220871094U (zh) 2023-09-20 2023-09-20 暖通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7674.7U CN220871094U (zh) 2023-09-20 2023-09-20 暖通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1094U true CN220871094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7674.7U Active CN220871094U (zh) 2023-09-20 2023-09-20 暖通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1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448B (zh) 喷汽增焓热泵空调热水机组
CN202119094U (zh) 多级串联即热式热泵热水器
CN201569214U (zh) 多功能空气能热泵热水机
CN201837139U (zh) 喷汽增焓热泵空调热水机组
CN103277949A (zh) 分流控制装置及方法、多联机空调系统和空调机
CN220871094U (zh) 暖通热回收系统
CN101907372B (zh) 热水空调机组
CN109595848A (zh) 一种三联供空调热水系统
CN203571839U (zh) 带变频泵的制热用地源热泵系统
CN212431388U (zh) 一种三管制温湿平衡空调系统
CN200993441Y (zh) 即热式热泵热水空调器
CN213514186U (zh) 空调器系统
CN201463136U (zh) 中央空调的辅助装置
CN102435005B (zh) 空调热水器系统
CN220871045U (zh) 冷暖热一体机
CN219955604U (zh) 空调余热全热回收系统
CN219674438U (zh) 空调余热回收系统
CN202371929U (zh) 一机三体空调热水器系统
CN212108873U (zh) 空调系统
CN206056009U (zh) 一种空调热水器循环系统
CN201126262Y (zh) 螺旋式空气热泵式冷热水器
CN219954303U (zh) 空调热回收系统及阀门结构
CN210801711U (zh) 空调管路结构和空调器
CN202371928U (zh) 空调热水器系统
CN216432143U (zh) 一体式风冷螺杆机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