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0316U -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0316U
CN220860316U CN202322441204.6U CN202322441204U CN220860316U CN 220860316 U CN220860316 U CN 220860316U CN 202322441204 U CN202322441204 U CN 202322441204U CN 220860316 U CN220860316 U CN 22086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ed
sliding sleeve
switching
lift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12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红杰
白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igh Tech Zone Y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igh Tech Zone Y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igh Tech Zone Y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igh Tech Zone Y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12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包括:前端升降柱机构,包括前端升降柱本体、前端升降柱滑座、旋转设置的前端旋转轴、设置在前端旋转轴上的旋转轴驱动组件和设置在前端旋转轴上的切换组件;尾端升降柱机构,包括尾端升降柱本体、尾端旋转支撑座和旋转设置的尾端旋转轴;两组床体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尾端旋转轴的端部和前端旋转轴的端部上;功能床,用于支撑并固定患者;切换组件闭合,旋转轴驱动组件驱动前端旋转轴旋转,进而驱动功能床旋转,旋转轴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前端旋转轴旋转并自锁以使功能床固定;切换组件开启,手动驱动功能床旋转,进而使前端旋转轴同步旋转,功能床旋转到位后切换组件闭合,通过旋转轴驱动组件自锁以使功能床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床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背景技术
现在骨科手术中,大多采用单柱手术台进行手术,但是伴随着骨科微创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手术机器人、导航、三维C臂、O臂在手术中开始大规模应用,但是传统的手术台透视面积小,遮挡多,无法满足骨科手术微创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临床继续透视面积大、无遮挡的手术台面来支撑患者,配合手术机器人、导航、三维C臂、O臂在术中的使用。
同时,市场上现有全透视手术台功能结构单一,只能适用于单一病症或者单一科室的使用需求,而且其偏转角度较小,无法实现术中仰卧位和俯卧位的无缝切换,在脊柱手术台的状态下,又无法满足创伤、关节、四肢等其他科室的手术需求。
在医疗领域中,医护人员使用翻身手术床对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手术治疗和后期康复,可极大的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增加患者的使用体验。在康复治疗阶段,可通过向翻身手术床增设骨牵引架实现骨折的复位、固定及许多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
翻身手术床在翻转时通过手动翻转机构快速调节手术床床体的体位,之后通过锁止在该体位。而通过自动翻转机构缓慢稳定的将手术床床体翻转至特定的体位并锁止在该体位。两种翻身的方式可应用于不同医护场景,将自动翻转机构和手动翻转机构结合可大大增加翻身手术床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安全地实现自动化机构和手动翻转机构之间的衔接切换的多功能的手术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包括:
前端升降柱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前端升降柱本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上端面上的前端升降柱滑座、旋转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的前端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前端旋转轴上的旋转轴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前端旋转轴上的切换组件;
尾端升降柱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尾端升降柱本体、设置在所述尾端升降柱本体上的尾端旋转支撑座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支撑座上的尾端旋转轴;
两组床体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轴的端部和前端旋转轴的端部上,所述床体支撑架包括支撑架连接梁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连接梁上的两支撑杆组件;
功能床,设置在两所述床体支撑架上,所述功能床的一端与一所述床体支撑架的支撑杆组件连接,所述功能床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床体支撑架的支撑杆组件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功能床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连接位置,以使所述功能床呈一端高一端低或两端持平的状态;所述功能床用于支撑并固定患者;
所述切换组件闭合,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端旋转轴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床旋转,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前端旋转轴旋转并自锁以使所述功能床固定;
所述切换组件开启,手动驱动所述功能床旋转,进而使所述前端旋转轴同步旋转,所述功能床旋转到位后所述切换组件闭合,通过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自锁以使所述功能床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相对设置有两滑座立板,所述前端旋转轴旋转设置在两所述滑座立板上,所述前端旋转轴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旋转轴连接部、旋转轴光杆部和旋转轴键部;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键部上的滑套、套设在所述滑套上的转接环、与所述转接环连接的驱动杆和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的切换驱动部件,所述切换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旋转,进而使所述驱动所述滑套在所述旋转轴键部上滑动;
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包括拨杆和拨杆驱动电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光杆部上,所述拨杆驱动电推杆的下端铰连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所述拨杆驱动电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拨杆的另一端铰连;
所述拨杆朝向所述滑套的一端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拨杆对接槽,所述滑套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设置有滑套对接凸台;
所述滑套滑动以使所述滑套对接凸台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中,所述切换组件闭合;所述滑套滑动以使所述滑套对接凸台远离所述拨杆对接槽,所述切换组件开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轴键部的截面成多边形状,所述滑套上对应所述旋转轴键部的截面开设有多边形状的滑套键孔,所述滑套通过所述滑套键孔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键部上;
所述滑套上设置有环形的滑套凹槽,所述转接环套设在所述滑套凹槽内,所述转接环的外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转接环凸轴,所述驱动杆整体呈U字形状,其两竖部上均开设有凸轴滑槽,所述转接环凸轴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轴滑槽内,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连接轴;
所述切换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的切换驱动支撑座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一侧的切换把手,所述驱动杆连接轴穿过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后与所述切换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切换把手上可拔插设置有切换把手销钉,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上对应所述切换把手销钉设置有两个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
旋转所述切换把手,使所述驱动杆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转接环和滑套在所述旋转轴键部上滑动;所述切换把手到位后将所述切换把手销钉插入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内,使得所述滑套停止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拨杆朝向所述滑套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所述拨杆对接槽,所述滑套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设置有两所述滑套对接凸台;
所述功能床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拨杆上的两所述拨杆对接槽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相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对应所述滑套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对应所述滑套对接凸台设置有凸台导向槽,所述凸台导向槽的上部对应所述滑套设置有平滑的弧形结构;
所述功能床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凸台导向槽与拨杆对接槽相对用于导向所述滑套对接凸台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中;
所述切换组件从闭合状态切换化到开启状态时,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侧,之后手动旋转所述功能床翻转180°,然后所述切换组件从开启状态切换回闭合状态,另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接环的下部连接设置有到位指示板,所述到位指示板的自由端设置有指示竖板,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上对应所述指示竖板设置有到位传感器,所述指示竖板与所述到位传感器相抵以指示所述切换组件闭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滑轨导向块,所述滑轨导向块上开设有滑轨导向槽,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上对应所述滑轨导向槽开设有滑轨避让槽,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滑轨导向槽设置有滑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导向槽内;
所述功能床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发生变化时,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滑动以补偿所述功能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尾端旋转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牵引架安装座,所述功能床旋转以驱动所述尾端旋转轴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牵引架安装座上的牵引架旋转;
所述尾端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尾端旋转连接块,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所述牵引架安装座上对应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设置有尾端连接块容置槽,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嵌合设置在所述尾端连接块容置槽内,并通过尾端旋转连接组件连接固定;
所述尾端旋转连接组件包括把手螺栓,所述牵引架安装座上贯通开设有把手螺栓过孔,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上对应所述把手螺栓过孔开设有螺纹孔,用于穿设所述把手螺栓以将所述牵引架安装座和尾端旋转连接块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牵引架安装座的截面成L形状,其包括牵引架安装座立块和牵引架安装座横板,所述牵引架安装座立块的下部开设有所述尾端连接块容置槽,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与所述牵引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牵引架上开设有牵引架螺纹孔,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上对应所述牵引架螺纹孔开设有牵引架安装座横板通孔,用于穿设螺栓组件以将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与所述牵引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连接梁两侧的两支撑杆、床体连接轴和连接轴锁紧螺栓,所述支撑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杆通孔,所述床体连接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床体连接孔,所述支撑杆通孔与所述床体连接孔相对以穿设所述连接轴锁紧螺栓进而将所述床体连接轴固设在两所述支撑杆之间;
所述功能床包括前床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前床板上的造影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前床板下端面上的床体支撑梁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撑梁上的附加梁;
所述床体支撑梁的一端设置有床体支撑梁连接部,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部上开设有床体支撑梁连接部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床体连接轴;
所述前床板的一端设置有前床板连接部,所述前床板连接部上开设有前床板连接部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床体连接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前端升降柱机构和后端升降柱机构的配合,可实现功能床整体的升降,或使功能床呈一高一低的状态。本申请通过调节功能床两端在两床体支撑架上的固定位置也可使功能床呈一高一低的状态。通过旋转轴驱动组件驱动前端旋转轴旋转可实现功能床的自动翻转,通过旋转轴驱动组件的拨杆驱动电推杆的自锁功能可将翻转到位后的功能床固定,综上,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多体位调节的手术床。
本申请的前端旋转轴上设置有切换组件,通过开启和闭合切换组件可实现功能床的手动翻转和自动翻转的切换,且切换过程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牵引架安装座安装在尾端升降柱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牵引架安装座和尾端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前端升降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前端升降柱机构隐藏前端升降柱顶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的切换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的前端旋转轴、切换组件和旋转轴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是实施例的切换组件和旋转轴驱动组件的各零件以及前端旋转轴和前端升降柱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的切换组件和旋转轴驱动组件的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的前端升降柱滑座、前端升降柱本体、滑轨导向块和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的另一种功能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爆炸图。
图19是图1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6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的下肢支撑架安装座和下肢支撑架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前端升降柱机构;1-0 前端升降柱顶罩;
1-1 前端升降柱滑座;1-1-1 滑座立板;1-1-2 滑轨;1-1-3 导向块;1-1-4到位传感器;
1-2 前端升降柱本体;1-2-1滑轨避让槽;1-2-2 滑轨导向块;
1-3 前端旋转轴;1-3-1前端旋转轴连接部;1-3-2 旋转轴光杆部;1-3-3 旋转轴键部;
1-4 拨杆;1-4-1 拨杆对接槽;1-4-2 拨杆铰连部;
1-5 拨杆驱动电推杆;
1-6 滑套;1-6-1 滑套凹槽;1-6-2 滑套键孔;1-6-3 滑套对接凸台;
1-7 转接环;1-7-1 到位指示板;1-7-2 转接环凸轴;
1-8 驱动杆;1-8-1凸轴滑槽;1-8-2 驱动杆连接轴;
1-9 切换驱动部件;1-9-1 切换驱动支撑座;1-9-2 切换驱动支撑座凹槽;1-9-3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1-9-4切换把手螺帽部;1-9-5 切换把手销钉;1-9-6 切换把手;
1-10压簧组件;
2 尾端升降柱机构;2-0 尾端升降柱外壳;2-1-1 尾端旋转底座;2-1-2 尾端旋转支撑座;2-1-3 尾端旋转轴;2-1-4 尾端旋转连接块;2-2 尾端升降柱本体;
3 床体支撑架;3-1 支撑架连接梁;3-2 支撑杆;3-3 支撑杆通孔;3-4 床体连接轴;3-5 连接轴锁紧螺栓;
4 功能床;4-1 前床板;4-1-1 前床板连接部;4-1-2 前床板支撑台;4-1-3支撑台销孔;
4-2 造影支撑板;4-2-1 造影支撑板连接销;
4-3 床体支撑梁;4-3-1床体支撑梁连接部;4-3-2 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3床体支撑梁固定部;
4-4 附加梁;4-4-1 附加梁连接部;4-4-2 附加梁限位部;4-5 下肢支撑架安装座;4-5-1下肢支撑架套筒;4-6 造影支撑座;4-6-1 造影支撑座连接板;4-7 下肢支撑架立杆;
5 牵引架安装座;5-1 牵引架安装座立块;5-1-1 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2 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3 把手螺栓;5-4 变向滑轮;5-5 绳索过孔;
6 牵引架;7 限位伸缩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和图6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包括:
前端升降柱机构1,参见图7至图16包括可升降的前端升降柱本体1-2、滑动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1-2上端面上的前端升降柱滑座1-1、旋转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的前端旋转轴1-3、设置在所述前端旋转轴1-3上的旋转轴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前端旋转轴1-3上的切换组件;
尾端升降柱机构2,参见图2至图5包括可升降的尾端升降柱本体2-2、设置在所述尾端升降柱本体2-2上的尾端旋转支撑座2-1-2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支撑座2-1-2上的尾端旋转轴2-1-3;
两组床体支撑架3,参见图4、图11和图20,分别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轴2-1-3的端部和前端旋转轴1-3的端部上,所述床体支撑架3包括支撑架连接梁3-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连接梁3-1上的两支撑杆组件;
功能床4,参见图1、图6以及图17至图19,其设置在两所述床体支撑架3上,所述功能床4的一端与一所述床体支撑架3的支撑杆组件连接,所述功能床4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床体支撑架3的支撑杆组件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功能床4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连接位置,以使所述功能床4呈一端高一端低或两端持平的状态;所述功能床4用于支撑并固定患者;
限位伸缩梁7,连接设置在尾端升降柱机构2和前端升降柱机构1之间,用于保持和调节尾端升降柱机构2和前端升降柱机构1之间的相对距离,是设备整体稳定性提高,且限位伸缩梁7的高度不会干涉拍片设备或手术设备的使用。
所述切换组件闭合,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端旋转轴1-3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床4旋转,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前端旋转轴1-3旋转并自锁以使所述功能床4固定;
所述切换组件开启,手动驱动所述功能床4旋转,进而使所述前端旋转轴1-3同步旋转,所述功能床4旋转到位后所述切换组件闭合,通过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自锁以使所述功能床4固定。
本实施例中前端升降柱本体1-2和尾端升降柱本体2-2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电推杆机构实现相对地面的升降
详见图13和图14,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相对设置有两滑座立板1-1-1,所述前端旋转轴1-3旋转设置在两所述滑座立板1-1-1上,所述前端旋转轴1-3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旋转轴连接部1-3-1、旋转轴光杆部1-3-2和旋转轴键部1-3-3。
参见图11至图15,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的滑套1-6、套设在所述滑套1-6上的转接环1-7、与所述转接环1-7连接的驱动杆1-8和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的切换驱动组件1-9,所述切换驱动组件1-9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1-8旋转,进而使所述驱动所述滑套1-6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滑动。
详见图13,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包括拨杆1-4和拨杆驱动电推杆1-5,所述拨杆1-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光杆部1-3-2上,所述拨杆驱动电推杆1-5的下端铰连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所述拨杆驱动电推杆1-5的输出端与所述拨杆1-4的另一端铰连。
参见图13和图15,所述拨杆1-4朝向所述滑套1-6的一端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拨杆对接槽1-4-1,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1-4-1设置有滑套对接凸台1-6-3。所述滑套1-6滑动以使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所述切换组件闭合;所述滑套1-6滑动以使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远离所述拨杆对接槽1-4-1,所述切换组件开启。此方案中,拨杆1-4不会直接驱动前端旋转轴1-3旋转,而是通过滑套1-6的转接控制前端旋转轴1-3,滑套1-6为易损件,优先损坏,维护时通过更换滑套1-6(或拨杆1-4)即可,保护了前端旋转轴1-3,降低了维护难度和成本。
参见图13至图15,所述旋转轴键部1-3-3的截面成多边形状,所述滑套1-6上对应所述旋转轴键部1-3-3的截面开设有多边形状的滑套键孔1-6-2,所述滑套1-6通过所述滑套键孔1-6-2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所述滑套1-6上设置有环形的滑套凹槽1-6-1,所述转接环1-7套设在所述滑套凹槽1-6-1内,转接环1-7可相对滑套1-6旋转用于前端旋转轴1-3旋转时转接环1-7与驱动杆1-8相对静止,所述转接环1-7的外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转接环凸轴1-7-2,所述驱动杆1-8整体呈U字形状,其两竖部上均开设有凸轴滑槽1-8-1,所述转接环凸轴1-7-2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轴滑槽1-8-1内,所述驱动杆1-8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连接轴1-8-2;
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切换驱动组件1-9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的切换驱动支撑座1-9-1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1-9-1一侧的切换把手1-9-6,所述驱动杆连接轴1-8-2穿过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1-9-1后与所述切换把手1-9-6固定连接,所述切换把手1-9-6上可拔插设置有切换把手销钉1-9-5,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1-9-1上对应所述切换把手销钉1-9-5设置有两个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1-9-3;
结合图10,旋转所述切换把手1-9-6,使所述驱动杆1-8旋转,转接环凸轴1-7-2在凸轴滑槽1-8-1内滑动,此设计使得驱动杆1-8旋转动作变为转接环1-7的水平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转接环1-7和滑套1-6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滑动。所述切换把手1-9-6到位后将所述切换把手销钉1-9-5插入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1-9-3内,使得所述滑套1-6停止滑动。
参见图11至图13,所述拨杆1-4朝向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所述拨杆对接槽1-4-1,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1-4-1设置有两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所述功能床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拨杆1-4上的两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相垂直。
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对应所述滑套1-6设置有导向块1-1-3,所述导向块1-1-3上对应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设置有凸台导向槽,所述凸台导向槽的上部对应所述滑套1-6设置有平滑的弧形结构。所述功能床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凸台导向槽与拨杆对接槽1-4-1相对用于导向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所述切换组件从闭合状态切换化到开启状态时,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远离所述导向块1-1-3的一侧,之后手动旋转所述功能床4翻转180°,然后所述切换组件从开启状态切换回闭合状态,另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
优选的,所述拨杆1-4朝向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四所述拨杆对接槽1-4-1,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1-4-1设置有四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所述切换组件从闭合状态切换化到开启状态时,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远离所述导向块1-1-3的一侧,之后手动旋转所述功能床4翻转90°,然后所述切换组件从开启状态切换回闭合状态,另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本实施例中,前端旋转轴1-3的一端还设置有压簧组件1-10,压簧组件1-10的压簧可用于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时辅助其迅速滑动,完成切换组件的快速闭合,有利于将功能床4手动翻转180°或90°后的快速自锁。
参见图11和图12,所述转接环1-7的下部连接设置有到位指示板1-7-1,所述到位指示板1-7-1的自由端设置有指示竖板,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对应所述指示竖板设置有到位传感器1-1-4,所述指示竖板与所述到位传感器1-1-4相抵以指示所述切换组件闭合。
参见图16,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滑轨导向块1-2-2,所述滑轨导向块1-2-2上开设有滑轨导向槽,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1-2上对应所述滑轨导向槽开设有滑轨避让槽1-2-1,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滑轨导向槽设置有滑轨1-1-2,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通过所述滑轨1-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导向槽内。所述功能床4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发生变化时,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滑动以补偿所述功能床4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
参见图2至图5,所述尾端旋转轴2-1-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牵引架安装座5,所述功能床4旋转以驱动所述尾端旋转轴2-1-3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上的牵引架6旋转。所述尾端旋转轴2-1-3的一端设置有尾端旋转连接块2-1-4,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上对应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设置有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1-1,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嵌合设置在所述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1-1内,并通过尾端旋转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尾端旋转连接组件包括把手螺栓5-3,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上贯通开设有把手螺栓过孔,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上对应所述把手螺栓过孔开设有螺纹孔,用于穿设所述把手螺栓5-3以将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和尾端旋转连接块2-1-4连接固定。
参见图4和图5,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的截面成L形状,其包括牵引架安装座立块5-1和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所述牵引架安装座立块5-1的下部开设有所述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1-1,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与所述牵引架6可拆卸连接。所述牵引架6上开设有牵引架螺纹孔,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上对应所述牵引架螺纹孔开设有牵引架安装座横板通孔,用于穿设螺栓组件以将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与所述牵引架6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在尾端升降柱本体2-2上端的尾端旋转底座2-1-1、相对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底座2-1-1上的两尾端旋转支撑座2-1-2和旋转设置在两所述尾端旋转支撑座2-1-2上的尾端旋转轴2-1-3,以及固定在尾端旋转轴2-1-3一端的牵引架安装座5,且牵引架安装座5上安装固定牵引架6,实现了当功能床4旋转时带动尾端旋转轴2-1-3旋转,进而使牵引架安装座5上的牵引架6同步旋转,使得患者调整功能床4体位的时候能同步调整牵引架6的体位,使得患者能在一个舒适、恰当的体位进行牵引理疗。
参见图17至图20,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连接梁3-1两侧的两支撑杆3-2、床体连接轴3-4和连接轴锁紧螺栓3-5,所述支撑杆3-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杆通孔3-3,所述床体连接轴3-4的两端均开设有床体连接孔,所述支撑杆通孔3-3与所述床体连接孔相对以穿设所述连接轴锁紧螺栓3-5进而将所述床体连接轴3-4固设在两所述支撑杆3-2之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述功能床4的结构,其包括前床板4-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前床板4-1上的造影支撑板4-2、设置在所述前床板4-1下端面上的床体支撑梁4-3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撑梁4-3上的附加梁4-4。所述床体支撑梁4-3的一端设置有床体支撑梁连接部4-3-1,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部4-3-1上开设有床体支撑梁连接部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床体连接轴3-4。所述前床板4-1的一端设置有前床板连接部4-1-1,所述前床板连接部4-1-1上开设有前床板连接部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床体连接轴3-4。造影支撑板4-2和前床板4-1的上端面相平齐。
在使用时,参见图21.床体支撑梁4-3和附加梁4-4可拆卸设置有下肢支撑架安装座4-5,下肢支撑架安装座4-5包括两个中心对称的支撑架安装座本体,两支撑架安装座本体通过施加螺栓组件固定在床体支撑梁4-3和附加梁4上,其中一支撑架安装座本体上设置有下肢支撑架套筒4-5-1,下肢支撑架套筒4-5-1上竖直贯通设置有下肢支撑架通孔用于插入下肢支撑架的立杆,下肢支撑架套筒4-5-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下肢支撑架通孔连通的螺纹孔,通过施加螺钉以将下肢支撑架的立杆固定,下肢支撑架用于支撑患者的脚部或腿部(图中为画出)。优选的,床体支撑梁4-3可不设置下肢支撑架安装座4-5,利用前述的牵引架6对患者一侧的下肢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加梁4-4的一端上开设有竖直的附加梁固定孔,所述附加梁4-4的一端的下端面对应所述附加梁固定孔周向设置有端面齿形结构,所述床体支撑梁4-3靠近所述前床板4-1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上对应所述附加梁固定孔开设有连接凸台通孔,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的上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凸台通孔周向设置有端面齿形结构,所述连接凸台通孔与所述附加梁固定孔相对用于施加螺栓组件以将附加梁4-4与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固定连接。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和附加梁4-4一端上的端面齿形结构相咬合用于限制所述附加梁4-4相对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的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调整所述附加梁4-4的角度以使患者两腿之间的夹角为合适角度,之后旋紧螺栓组件将附加梁4-4固定在床体支撑梁连接凸台4-3-2上,以用于将患者的下肢固定呈“人”字形,方便施术和造影。
本实施例中,床体支撑梁4-3靠近所述前床板4-1的一端设置有床体支撑梁固定部4-3-3,用于和前床板4-1的下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8和图19,前床板4-1的端部设置有前床板支撑台4-1-2,其上对称开设有两支撑台销孔4-1-3,所述造影支撑板4-2的下端面上对应两所述支撑台销孔4-1-3设置有两造影支撑板连接销4-2-1,所述造影支撑板连接销4-2-1与所述支撑台销孔4-1-3对插,用于快速地将造影支撑板4-2安装在前床板4-1上。床体支撑梁4-3上对应所述造影支撑板4-2可拆卸设置有造影支撑座4-6,所述造影支撑座4-6包括两中心对称的造影支撑座本体,两中心对称的造影支撑座本体通过横向施加螺栓组件以将造影支撑座4-6固定在床体支撑梁4-3上,所述造影支撑座本体上设置有造影支撑座连接板4-6-1,造影支撑座连接板4-6-1与所述造影支撑板4-2的下端面相抵,并通过螺钉组件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和固定造影支撑板4-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前端升降柱机构(1),包括可升降的前端升降柱本体(1-2)、滑动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1-2)上端面上的前端升降柱滑座(1-1)、旋转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的前端旋转轴(1-3)、设置在所述前端旋转轴(1-3)上的旋转轴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前端旋转轴(1-3)上的切换组件;
尾端升降柱机构(2),包括可升降的尾端升降柱本体(2-2)、设置在所述尾端升降柱本体(2-2)上的尾端旋转支撑座(2-1-2)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支撑座(2-1-2)上的尾端旋转轴(2-1-3);
两组床体支撑架(3),分别设置在所述尾端旋转轴(2-1-3)的端部和前端旋转轴(1-3)的端部上,所述床体支撑架(3)包括支撑架连接梁(3-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连接梁(3-1)上的两支撑杆组件;
功能床(4),设置在两所述床体支撑架(3)上,所述功能床(4)的一端与一所述床体支撑架(3)的支撑杆组件连接,所述功能床(4)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床体支撑架(3)的支撑杆组件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功能床(4)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连接位置,以使所述功能床(4)呈一端高一端低或两端持平的状态;所述功能床(4)用于支撑并固定患者;
所述切换组件闭合,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端旋转轴(1-3)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床(4)旋转,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前端旋转轴(1-3)旋转并自锁以使所述功能床(4)固定;
所述切换组件开启,手动驱动所述功能床(4)旋转,进而使所述前端旋转轴(1-3)同步旋转,所述功能床(4)旋转到位后所述切换组件闭合,通过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自锁以使所述功能床(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相对设置有两滑座立板(1-1-1),所述前端旋转轴(1-3)旋转设置在两所述滑座立板(1-1-1)上,所述前端旋转轴(1-3)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旋转轴连接部(1-3-1)、旋转轴光杆部(1-3-2)和旋转轴键部(1-3-3);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的滑套(1-6)、套设在所述滑套(1-6)上的转接环(1-7)、与所述转接环(1-7)连接的驱动杆(1-8)和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的切换驱动部件(1-9),所述切换驱动部件(1-9)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1-8)旋转,进而使所述驱动所述滑套(1-6)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滑动;
所述旋转轴驱动组件包括拨杆(1-4)和拨杆驱动电推杆(1-5),所述拨杆(1-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光杆部(1-3-2)上,所述拨杆驱动电推杆(1-5)的下端铰连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所述拨杆驱动电推杆(1-5)的输出端与所述拨杆(1-4)的另一端铰连;
所述拨杆(1-4)朝向所述滑套(1-6)的一端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拨杆对接槽(1-4-1),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1-4-1)设置有滑套对接凸台(1-6-3);
所述滑套(1-6)滑动以使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所述切换组件闭合;所述滑套(1-6)滑动以使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远离所述拨杆对接槽(1-4-1),所述切换组件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键部(1-3-3)的截面成多边形状,所述滑套(1-6)上对应所述旋转轴键部(1-3-3)的截面开设有多边形状的滑套键孔(1-6-2),所述滑套(1-6)通过所述滑套键孔(1-6-2)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
所述滑套(1-6)上设置有环形的滑套凹槽(1-6-1),所述转接环(1-7)套设在所述滑套凹槽(1-6-1)内,所述转接环(1-7)的外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转接环凸轴(1-7-2),所述驱动杆(1-8)整体呈U字形状,其两竖部上均开设有凸轴滑槽(1-8-1),所述转接环凸轴(1-7-2)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轴滑槽(1-8-1)内,所述驱动杆(1-8)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连接轴(1-8-2);
所述切换驱动部件(1-9)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的切换驱动支撑座(1-9-1)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1-9-1)一侧的切换把手(1-9-6),所述驱动杆连接轴(1-8-2)穿过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1-9-1)后与所述切换把手(1-9-6)固定连接,所述切换把手(1-9-6)上可拔插设置有切换把手销钉(1-9-5),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1-9-1)上对应所述切换把手销钉(1-9-5)设置有两个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1-9-3);
旋转所述切换把手(1-9-6),使所述驱动杆(1-8)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转接环(1-7)和滑套(1-6)在所述旋转轴键部(1-3-3)上滑动;所述切换把手(1-9-6)到位后将所述切换把手销钉(1-9-5)插入所述切换驱动支撑座销孔(1-9-3)内,使得所述滑套(1-6)停止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1-4)朝向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所述拨杆对接槽(1-4-1),所述滑套(1-6)的一端对应所述拨杆对接槽(1-4-1)设置有两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
所述功能床(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拨杆(1-4)上的两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对应所述滑套(1-6)设置有导向块(1-1-3),所述导向块(1-1-3)上对应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设置有凸台导向槽,所述凸台导向槽的上部对应所述滑套(1-6)设置有平滑的弧形结构;
所述功能床(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凸台导向槽与拨杆对接槽(1-4-1)相对用于导向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
所述切换组件从闭合状态切换化到开启状态时,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远离所述导向块(1-1-3)的一侧,之后手动旋转所述功能床(4)翻转180°,然后所述切换组件从开启状态切换回闭合状态,另一所述滑套对接凸台(1-6-3)沿所述凸台导向槽滑动至插入所述拨杆对接槽(1-4-1)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1-7)的下部连接设置有到位指示板(1-7-1),所述到位指示板(1-7-1)的自由端设置有指示竖板,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上对应所述指示竖板设置有到位传感器(1-1-4),所述指示竖板与所述到位传感器(1-1-4)相抵以指示所述切换组件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滑轨导向块(1-2-2),所述滑轨导向块(1-2-2)上开设有滑轨导向槽,所述前端升降柱本体(1-2)上对应所述滑轨导向槽开设有滑轨避让槽(1-2-1),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滑轨导向槽设置有滑轨(1-1-2),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通过所述滑轨(1-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导向槽内;
所述功能床(4)相对水平面的倾角发生变化时,所述前端升降柱滑座(1-1)滑动以补偿所述功能床(4)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旋转轴(2-1-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牵引架安装座(5),所述功能床(4)旋转以驱动所述尾端旋转轴(2-1-3)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上的牵引架(6)旋转;
所述尾端旋转轴(2-1-3)的一端设置有尾端旋转连接块(2-1-4),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上对应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设置有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1-1),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嵌合设置在所述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1-1)内,并通过尾端旋转连接组件连接固定;
所述尾端旋转连接组件包括把手螺栓(5-3),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上贯通开设有把手螺栓过孔,所述尾端旋转连接块(2-1-4)上对应所述把手螺栓过孔开设有螺纹孔,用于穿设所述把手螺栓(5-3)以将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和尾端旋转连接块(2-1-4)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安装座(5)的截面成L形状,其包括牵引架安装座立块(5-1)和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所述牵引架安装座立块(5-1)的下部开设有所述尾端连接块容置槽(5-1-1),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与所述牵引架(6)可拆卸连接;
所述牵引架(6)上开设有牵引架螺纹孔,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上对应所述牵引架螺纹孔开设有牵引架安装座横板通孔,用于穿设螺栓组件以将所述牵引架安装座横板(5-2)与所述牵引架(6)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连接梁(3-1)两侧的两支撑杆(3-2)、床体连接轴(3-4)和连接轴锁紧螺栓(3-5),所述支撑杆(3-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杆通孔(3-3),所述床体连接轴(3-4)的两端均开设有床体连接孔,所述支撑杆通孔(3-3)与所述床体连接孔相对以穿设所述连接轴锁紧螺栓(3-5)进而将所述床体连接轴(3-4)固设在两所述支撑杆(3-2)之间;
所述功能床(4)包括前床板(4-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前床板(4-1)上的造影支撑板(4-2)、设置在所述前床板(4-1)下端面上的床体支撑梁(4-3)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撑梁(4-3)上的附加梁(4-4);
所述床体支撑梁(4-3)的一端设置有床体支撑梁连接部(4-3-1),所述床体支撑梁连接部(4-3-1)上开设有床体支撑梁连接部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床体连接轴(3-4);
所述前床板(4-1)的一端设置有前床板连接部(4-1-1),所述前床板连接部(4-1-1)上开设有前床板连接部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床体连接轴(3-4)。
CN202322441204.6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Active CN22086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1204.6U CN22086031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1204.6U CN22086031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0316U true CN220860316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1204.6U Active CN22086031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0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7622B2 (en) Synchronized patient elevation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patient positioning support systems
US6697659B1 (en) Method of imaging a joint in a body of patient
US5577503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medical imaging
CN116919762A (zh)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US8375489B2 (en) Hospital chair beds with drop foot section
US11576625B2 (en) Multi-directional x-ray imaging system
CN110916920B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装置
US5418990A (en) Operation table
CN220860316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CN107744442A (zh) 一种影像科中病人侧躺检查用床
CN204274912U (zh) 截石位检查床
CN211213150U (zh) 一种适应性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
CN205814428U (zh) 一种位姿机械调节式可移动平台
CN209770819U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CN220860314U (zh) 一种手术床翻转装置
CN212913593U (zh) 一种移动式医疗ct病床
CN213249658U (zh) 一种手术机器人
CN112998779A (zh) 一种医疗手术创口撑开固定装置
CN114532705A (zh) 一种临床医学诊断图片对照库及其用法
CN107080628A (zh) 一种医疗用椅
CN115634033B (zh) 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机构
CN217853753U (zh) 一种用于手术的体位限位装置
CN213759212U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的旋转装置
CN214369999U (zh) 一种消化科用检查照明装置
CN217525159U (zh) 一种肢体检测放射影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