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0088U -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0088U
CN220860088U CN202321811601.1U CN202321811601U CN220860088U CN 220860088 U CN220860088 U CN 220860088U CN 202321811601 U CN202321811601 U CN 202321811601U CN 220860088 U CN220860088 U CN 220860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er
developing
laser
turntable
develo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16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116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0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0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0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C型臂X光机领域,具体是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显影部、第二显影部和具有第三显影部的定位盘;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分别为一字线激光器;第一显影部和第二显影部分别为直线状;第三显影部为钟表刻度状的坐标;第一激光器、第一显影部、第二激光器和第二显影部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旋转路径相对于第三显影部转动,第二激光器和第二显影部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弧线路径运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显影部、第二显影部和第三显影部,通过计算分别获得第一显影部需要被调整的角度,和第二显影部需要被调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第一显影部和第二显影部的调整的效率。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型臂X光机领域,具体是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名称为C臂X线机,申请号为201220515236.5的专利文献;在该现有技术中,具体的在影像增强器上设置有在X射线下显影的十字架,以及在X射线发生器上设置有激光定位器,其中,激光定位器上设置有十字标记,通过将十字架、十字标记X射线中心点吻合,在获得的病患体内的靶点的X图像中,可以看到十字架的影像与靶点的影像是否吻合;如果二者吻合,那么激光定位器发射的十字激光照射在病患身体上的焦点,即为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在病患体表的位置;如果二者不吻合,根据X图像中指示的靶点的位置和十字架的位置所形成的偏差方向,调整C臂X线机或病患的位置,直至十字架的影像与靶点的影像是否吻合,进而通过十字激光照射在病患身体上的角度获得靶点投影在病患体表的位置。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X图像可以被医护人员观察并获得‘十字架的影像’与‘靶点的影像’的‘偏差的距离和方向’等信息,但是,不能获得详细的偏差数据,从而,需要医护人员多次的调整C臂X线机或病患的位置,降低了获得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位置的效率;同时,增加了对病患和医护人员遭受X射线的辐射量。
因此,如何提高获得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位置的效率,减少病患和医护人员遭受X射线辐射的辐射量,成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获得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位置的效率,减少病患和医护人员遭受X射线辐射的辐射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显影部、第二显影部和具有第三显影部的定位盘;
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分别为一字线激光器;
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分别为直线状;
所述第三显影部为钟表刻度状的坐标;
所述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显影部、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旋转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三显影部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路径和所述第一显影部被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弧线路径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器的光路径和所述第二显影部被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弧线路径的弧心、所述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显影部的中心线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分别为呈直线状的铅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显影部包括多个点状部和多个字符部;
多个所述点状部被设置在同一个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点状部之间的圆周间距相同,其中,所述点状部为圆形或矩形;
多个所述字符部包括字母和/或数字。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盘、转盘、第一指针和第二指针;
所述安装盘设置有圆形安装孔,所述转盘和所述定位盘分别设置在所述圆形安装孔内,其中,所述转盘被限制在所述定位盘和所述安装盘之间,所述定位盘相对于所述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安装盘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指针沿着所述转盘的其中一个直径的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其中,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第一指针和所述定位盘之间,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一显影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指针上,所述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所述转盘的中心共线;
所述第一指针上设置有弧状槽,所述第二指针设置在所述第一指针上,其中,所述第二指针与所述第一指针的连接处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弧状槽内,所述第二指针和所述第一指针呈交叉状,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指针上,所述第二指针通过所述弧状槽形成的运动路径与所述弧线路径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一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一位置,沿着所述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安装盘的轮廓的外部;
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二位置,沿着所述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安装盘的轮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一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沿着所述转盘的轴向覆盖于所述转盘的中心;
所述第二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四位置,沿着所述弧状槽,所述第四位置可被调节为沿着所述转盘的轴向覆盖于所述转盘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针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所述第一显影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
所述第二指针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道,所述第二显影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示;
所述第一指针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示;
所述第一刻度标示的任一个所述刻度分别与所述第三显影部的其中一个的坐标对应,所述第一刻度标示围绕这所述转盘的轴心线呈圆周分布;
所述第二刻度标示沿着所述弧状槽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C型臂X光机,包括C型的机架、球管和影像增强器;
所述球管和所述影像增强器分别设置在所述C型的机架的两端;
所述影像增强器上设置有如前述的定位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显影部、第二显影部和第三显影部,使得X射线的影像中能够显示十字状影像、靶点影像和呈钟表刻度状的坐标影像;在十字状影像与靶点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十字架与靶点不重合),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显影部指向的坐标影像的刻度、第二显影部指向的坐标影像的刻度和‘十字状影像的交点、靶点影像’指向的坐标影像的刻度,通过计算分别获得第一显影部需要被调整的角度,和第二显影部需要被调整的距离,从而在调整第一显影部和第二显影部的过程中,第一显影部和第二显影部分别具有明确的数据作为调整的基础,从而提高了第一显影部和第二显影部的调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第一显影部、第一指针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第一显影部、第一指针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第二显影部和第二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第二显影部和第二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装置的X射线影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7,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1、第二激光器2、第一显影部3、第二显影部4和具有第三显影部6的定位盘5;
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分别为一字线激光器;
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分别为直线状;
第三显影部6为钟表刻度状的坐标;
第一激光器1、第一显影部3、第二激光器2和第二显影部4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旋转路径相对于第三显影部6转动,其中,第一激光器1的光路径和第一显影部3被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
第二激光器2和第二显影部4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弧线路径运动,其中,第二激光器2的光路径和第二显影部4被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
弧线路径的弧心、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第三显影部6的中心线共线。
在实际应用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时,将定位装置设置在C型臂X光机的影像增强器上,使得定位装置位于C型臂X光机的球管和影像增强器之间;将具有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C型臂X光机移动至病患处,使得病患的体内的靶点被设置在C型臂X光机的球管和影像增强器之间,其中,病患的体内的靶点实际位于球管与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之间。
将第二显影部4的位置沿着弧线路径调整为与旋转路径的轴心线重合,从而形成了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的空间交叉状态。
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分别向平面(例如地面或墙面)上发射激光,平面上显示出两条相互交叉或相互垂直的直线状光条。
在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形成空间交叉状态之后,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分别向病患的体表发射激光,病患的体表上显示出相互交叉的线条。
在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形成空间交叉状态之后,启动C型臂X光机,使得球管发射出X射线;X射线穿透病患的体内的靶点处、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而被影像增强器捕获,被捕获的X射线通过与影像增强器配合的CCD摄像机获得电子图像,将电子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上,即可被医护人员观察到;其中,显示屏上的电子图像为静态图像(参见图8),该电子图像中能够显示出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和第三显影部6的坐标影像,其中,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呈十字状影像。
医护人员观察显示屏上的静态图像,通常具有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大概率的发现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的交点,与病患体内的靶点的影像之间具有间距;第二个结果,小概率的发现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的交点,与病患体内的靶点的影像相互重合。
在第一个结果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观察此时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照射在病患体表的两个激光线条,医护人员此时能够判断出,两个激光线条的交叉点的位置,与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的位置,二者不再同一位置;
在第一个结果的情况下,参见图8,医护人员观察显示屏上的静态图像,通过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分别相对于第三显影部6的坐标影像的位置,并通过坐标影像计算并获得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相对于靶点的影像A的偏差角度,以及通过坐标影像计算并获得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相对于靶点的影像A的偏差距离;
在显示屏的静态画面上,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001指向的第三显影部6的其中一个坐标,该坐标例如:第二象限内的第三刻度;
在显示屏的静态画面上,十字状影像的交点、靶点的影像、第三显影部6的其中另一个坐标,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该坐标例如:第二象限内的第七刻度;
根据第二象限的第三刻度和第七刻度,很容易获得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001,与‘十字状影像的交点、靶点的影像、第二象限内的第七刻度’所在的直线之间的角度;该角度为第一显影部3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角度。
应当理解的是,第三显影部6为钟表刻度状的坐标,其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圆周间距相等,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公知常识。
在显示屏的静态画面上,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指向的第三显影部6的其中一个坐标,该坐标例如:第三象限内的第五刻度;
根据第二象限内的第七刻度和第三象限内的第五刻度,很容易获得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与‘十字状影像的交点、靶点的影像A、第三象限内的第五刻度’所在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且根据十字状影像的交点,至第三象限内的第五刻度之间的半径,可以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并获得第二显影部的直线影像002与靶点的影像A之间的间距;应当理解的是,该距离为第二显影部4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距离。
应当理解的是,C型臂X光机的球管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当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设置在影像增强器上时,球管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同时,球管向影像增强器发出的X射线呈圆锥状,从而影像增强器获得的X射线的图像中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的尺寸,相对于第二显影部4的尺寸,是按照预设比例扩大的,从而产生了偏差;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设置在影像增强器上,使得第二显影部4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间距比较小,从而图像中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的尺寸与二显影部的尺寸之间的偏差可以被医护人员忽略,仅按照前述的‘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并获得第二显影部的直线影像与靶点的影像A之间的间距’即可。
在医护人员获得了第一显影部3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角度,和第二显影部4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距离之后,医护人员首先按照第一显影部3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角度,并沿着旋转路径调节第一显影部3的位置,使得第一显影部3实际转动的角度,满足第一显影部3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角度;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显影部3被转动的同时,第二显影部4、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分别随着第一显影部3同时且同向的转动。
在第一显影部3被转动之后,由于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被改变,从而,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001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组成的十字状影像的交点,相对于靶点影像之间的间距没有被改变;此处可以通过第二次的获得X射线的影像而被医护人员直接观察到。
在第一显影部3被旋转之后,医护人员接着按照第二显影部4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距离,并沿着弧线路径调节第二显影部4的位置,使得第二显影部4实际移动距离,满足第二显影部4实际需要被调整的距离;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二显影部4被移动的同时,第二激光器2随着第二显影部4同时且同向的移动。
在第二显影部4被移动之后,由于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之间的相对位置出现改变,从而,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001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组成的十字状影像的交点,相对于靶点影像之间的间距被改变;此处可以通过第三次的获得X射线的影像而被医护人员直接观察到。
在第一显影部3被转动、且第二显影部4被移动之后,重新获得X射线影像;为了区别前述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获得的X射线的影像,将本次获得的X射线的影像定义为校验影像。
在获得校验影像之后,医护人员通过显示器观察校验影像,根据校验影像中的十字状影像的交点与靶点的影像A判断二者是否重合;如果二者重合,说明此时的第一激光器1的激光和第二激光器2的激光照射在病患体表的位置,就是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的位置,激光定位靶点在体表的位置的工作完成;如果二者不重合,则根据当前校验影像,重新计算并获得第一显影部3需要第二次被调整的角度和第二显影部4需要第二次被调整的间距,并重复前述的调节过程,直至二者重合即可。
现有技术(名称为C臂X线机,申请号为201220515236.5的专利文献)中,采用了激光定位器和显影的十字架,使得X射线图像下可以显示十字架是否与靶点吻合;在不吻合的情况下,说明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的位置与激光十字标记照射在病患体表的位置具有偏差,进而需要调整移动C臂X线机或病患的位置,消除偏差;但是,其消除偏差的基础仅仅是由医护人员判断的偏差的方向,医护人员并不能获得需要消除偏差的具体数据,导致其调整移动C臂X线机或病患的位置时,其调整的效率低。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显影部3、第二显影部4和第三显影部6,使得X射线的影像中能够显示十字状影像、靶点影像和呈钟表刻度状的坐标影像;在十字状影像与靶点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十字架与靶点不重合),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显影部3指向的坐标影像的刻度、第二显影部指向的坐标影像的刻度和‘十字状影像的交点、靶点影像’指向的坐标影像的刻度,通过计算分别获得第一显影部3需要被调整的角度,和第二显影部4需要被调整的距离,从而在调整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的过程中,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分别具有明确的数据作为调整的基础,从而提高了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的调整的效率。
在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的调整的效率提高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获得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位置的定位效率提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获得病患体内的靶点投影至体表位置的效率,减少病患和医护人员遭受X射线辐射的辐射量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参见图4至图7,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分别为呈直线状的铅线。
铅材料吸收X射线的效果比较好,经济成本相对比较低廉,在X射线领域是常用的材料之一。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用其他可吸收X射线的材料作为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例如:金、银、铜、铁等。
在铅材料被制造为直线状的铅线的情况下,被X射线照射的铅线,其在X射线影像中显示为直线状的影像。
进一步的,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第三显影部6包括多个点状部601和多个字符部602;
多个点状部601被设置在同一个圆周上,相邻的两个点状部601之间的圆周间距相同,其中,点状部601为圆形或矩形;
多个字符部602包括字母和/或数字。
其中,点状部601和字符部602分别采用铅材料制成;点状部601相当于钟表表盘上的刻度,字符部602相当于钟表表盘上的数字或字母,用于提示医护人员。
点状部601的数量还需要根据角度设计,优选的采用整数的角度,例如:相邻的两个点状部601所在的半径的夹角为2°、3°或5°等,这样能够便于医护人员的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对应到夹角为5°的方案中,需要设置72个点状部601。
字符部602用于提示医护人员,以便提高测量效率;优选的,采用4个字母A、B、C、D作为象限交界处的点状部601的指示字符;按照夹角为5°,在任一个象限内,分别采用1~8的数字顺序排列。
进一步的,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盘7、转盘8、第一指针9和第二指针10;
安装盘7设置有圆形安装孔,转盘8和定位盘5分别设置在圆形安装孔内,其中,转盘8被限制在定位盘5和安装盘7之间,定位盘5相对于安装盘7固定连接,转盘8相对于安装盘7可转动的连接;
第一指针9沿着转盘8的其中一个直径的方向固定设置在转盘8上,其中,转盘8位于第一指针9和定位盘5之间,第一激光器1和第一显影部3分别设置在第一指针9上,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转盘8的中心共线;
第一指针9上设置有弧状槽901,第二指针10设置在第一指针9上,其中,第二指针10与第一指针9的连接处可活动的设置在弧状槽901内,第二指针10和第一指针9呈交叉状,第二激光器2和第二显影部4分别设置在第二指针10上,第二指针10通过弧状槽901形成的运动路径与弧线路径重合。
其中,安装盘7用于设置在C型臂X光机的影像增强器上,其主要作用是定位。
转盘8和第一指针9优选的采用一体制成(参见图1),例如:通过3D打印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转盘8和第一指针9制造为分体结构,例如:采用注塑工艺分别制成转盘8和第一指针9,将转盘8和第一指针9组合在一起即可。
参见图1或图2,转盘8与安装盘7的圆形安装孔安装之后,二者形成了转动副;转盘8与安装盘7之间的转动副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转动副结构实现,例如:在圆形安装孔的孔边缘处设置旋转槽,且匹配有盖板,将转盘8的边缘扣合在旋转槽内,将盖板连接至安装盘7,且盖板覆盖于转盘8,使得转盘8被限制在盖板和安装盘7之间,即可形成转盘8相对于安装盘7的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定位盘5作为‘盖板’,用于将转盘8限制在定位盘5和安装盘7之间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转盘8设置在安装盘7的正面,那么定位盘5应当设置在安装盘7的背面。
参见图1、图2、图4或与5,第一指针9被制造为直杆状,且第一指针9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激光器1的安装槽;同时,第一指针9的侧部被制造有弧状槽901,第一指针9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显影部3的第一指针9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902,第一显影部3被设置在第一安装通道902内。
参见图1、图2、图6或图7,第二指针10被制造为直杆状,且第二指针10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激光器1的安装槽;同时,第二指针10的表面或内部设置用于安装第二显影部4的第二安装通道401,第二显影部4被设置在第二安装通道401内。
第一指针9的长度应当大于第二指针10的长度,且第一指针9与转盘8的连接处应当位于第一指针9的两端之间,可以使得第一指针9的弧状槽901分别能够以‘第一指针9与转盘8的连接处’为中心,向第一指针9的两端方向延伸,从而为第二指针10的位置调节提供两个调节方向,能够提高调节效率。
第二指针10与第一指针9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连接结构,例如:在第一指针9的安装槽内设置有多个略微突起的定位卡槽,在第二指针10的其中另一个端部设置有略微突起的卡突,当第二指针10的另一个端部设置在安装槽内时,第二指针10的卡突与其中一个定位卡槽卡合;在调整第二指针10时,受到外力驱动的第二指针10产生运动趋势,进而卡突与定位卡槽之间的应力迫使卡突和/或卡槽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卡突越过当前的卡槽而到达下一个卡槽内;又如:可以采用锁紧螺栓将第一指针9和第二指针10形成可拆卸的锁紧结构,第一指针9上应当设置有用于被锁紧螺栓穿透的滑槽,锁紧螺栓在穿透滑槽之后与第二指针10形成螺纹连接,在锁紧螺栓将第一指针9和第二指针10锁紧时,第二指针10相对于第一指针9无法移动,在锁紧螺栓没有将第一指针9和第二指针10锁紧时,第二指针10相对于第一指针9可沿着弧状槽901滑动。
由于第一激光器1和第一显影部3设置在第一指针9上,以及第二激光器2和第一显影部3设置在第二指针10上,且第一指针9和第二指针10相互连接,当医护人员调整第一指针9进行转动时,第一激光器1、第一显影部3、第二激光器2和第二显影部4同时且同向的相对于安装盘7转动;以及,当医护人员调整第二指针10进行移动时,第二激光器2和第二显影部4同时且同向的相对于第一指针9进行移动;此外,通过调整第二指针10相对于第一指针9的位置,可以将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调整为空间交叉状态,进一步的,可以将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的空间交点调整为与转盘8的轴心线(即旋转路径的轴心线)和第三显影部6的中心线共线,使得第一显影部3和第二显影部4在X射线影像中的十字状影像的交点与第三显影部6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的,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第一激光器1和第一指针9的连接位置为第一位置,沿着转盘8的径向,第一位置位于安装盘7的轮廓的外部;
参见图1至图3,第二激光器2和第二指针10的连接位置为第二位置,沿着转盘8的径向,第二位置位于安装盘7的轮廓的外部。
其中,将第一激光器1所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激光器2所在的第二位置,分别设置在安装盘7的轮廓外,是为了避免第一激光器1和第二激光器2阻挡球管的X射线,进而避免在X射线影像中出现过多的阴影。
进一步的,参见图4或图5,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第一显影部3和第一指针9的连接位置为第三位置,第三位置沿着转盘8的轴向覆盖于转盘8的中心;
第二显影部4和第二指针10的连接位置为第四位置,沿着弧状槽901,第四位置可被调节为沿着转盘8的轴向覆盖于转盘8的中心。
其中,将第一显影部3所在的第三位置设置在覆盖于转盘8的中心处,其目的是使得第一显影部3在X射线影像中的直线影像与第三显影部6的影像中心重合;同理,将第二显影部4所在第四位置通过调节的方式覆盖于转盘8的中心处,其目的同样是使得第二显影部4在X射线影像中的直线影像与第三显影部6的影像中心重合;在第一显影部3的直线影像001和第二显影部4的直线影像002分别重合与第三显影部6的影像中心的条件下,无论怎样转动第一指针9,第一指针9与第二指针10的十字状影像的交点至靶点的影像A的间距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提高了计算第二显影部4需要被移动的距离的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转盘8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示(图中未出示);
第一指针9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示(图中未出示);
第一刻度标示的任一个刻度分别与第三显影部6的其中一个的坐标对应,第一刻度标示围绕这转盘8的轴心线呈圆周分布;
第二刻度标示沿着弧状槽901分布。
第一刻度标示可以在转盘8的制造过程中被加工成型,例如,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在转盘8的制造过程中加工有第一刻度标示;
同理,第二刻度标示可以在第一指针9的制造过程中被加工成型,同样采用3D打印的方式实现。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刻度标示和第二刻度标示还可以分别采用在贴纸上印刷刻度的方式实现,将印刷有第一刻度标示的贴纸粘贴在转盘8上即可,以及,将印刷有第二刻度标示的贴纸粘贴在第一指针9上即可。
在医护人员获得第一显影部3需要被转动的角度之后,医护人员可以观察第一刻度标示,找到第一指针9被转动之后的第一目标刻度,然后,医护人员驱动第一指针9转动,且在第一指针9到达第一目标刻度时,停止转动第一指针9。
医护人员获得第二显影部4需要被移动的距离之后,医护人员可以观察第二刻度标示,找到第二指针10被移动之后的第二目标刻度,然后,医护人员驱动第二指针10移动,且在第二指针10到达第二目标刻度时,停止移动第二指针10。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C型臂X光机,包括C型的机架、球管和影像增强器;
球管和影像增强器分别设置在C型的机架的两端;
影像增强器上设置有如前述实施例1中的定位装置。
应当理解的是,定位装置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接方式、或卡合连接方式等。
应当理解的是,在定位装置设置在影像增强器上之后,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球管的焦点被配置为同轴状态;以及,通过调整第二激光器2的位置,使得第一激光器1的激光与第二激光器2的激光形成的十字交叉的交线与球管的焦点可被配置为同轴状态;还有,第一指针9上的弧状槽901的圆形被配置为与球管的焦点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显影部、第二显影部和具有第三显影部的定位盘;
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分别为一字线激光器;
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分别为直线状;
所述第三显影部为钟表刻度状的坐标;
所述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显影部、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旋转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三显影部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路径和所述第一显影部被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被限制为同时沿着同一个弧线路径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器的光路径和所述第二显影部被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弧线路径的弧心、所述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显影部的中心线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分别为呈直线状的铅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影部包括多个点状部和多个字符部;
多个所述点状部被设置在同一个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点状部之间的圆周间距相同,其中,所述点状部为圆形或矩形;
多个所述字符部包括字母和/或数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盘、转盘、第一指针和第二指针;
所述安装盘设置有圆形安装孔,所述转盘和所述定位盘分别设置在所述圆形安装孔内,其中,所述转盘被限制在所述定位盘和所述安装盘之间,所述定位盘相对于所述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安装盘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指针沿着所述转盘的其中一个直径的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其中,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第一指针和所述定位盘之间,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一显影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指针上,所述旋转路径的轴心线与所述转盘的中心共线;
所述第一指针上设置有弧状槽,所述第二指针设置在所述第一指针上,其中,所述第二指针与所述第一指针的连接处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弧状槽内,所述第二指针和所述第一指针呈交叉状,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指针上,所述第二指针通过所述弧状槽形成的运动路径与所述弧线路径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一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一位置,沿着所述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安装盘的轮廓的外部;
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二位置,沿着所述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安装盘的轮廓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一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沿着所述转盘的轴向覆盖于所述转盘的中心;
所述第二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指针的连接位置为第四位置,沿着所述弧状槽,所述第四位置可被调节为沿着所述转盘的轴向覆盖于所述转盘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针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所述第一显影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
所述第二指针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道,所述第二显影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示;
所述第一指针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示;
所述第一刻度标示的任一个所述刻度分别与所述第三显影部的其中一个的坐标对应,所述第一刻度标示围绕这所述转盘的轴心线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二刻度标示沿着所述弧状槽分布。
9.C型臂X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的机架、球管和影像增强器;
所述球管和所述影像增强器分别设置在所述C型的机架的两端;
所述影像增强器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
CN202321811601.1U 2023-07-11 2023-07-11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Active CN220860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1601.1U CN220860088U (zh) 2023-07-11 2023-07-11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1601.1U CN220860088U (zh) 2023-07-11 2023-07-11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0088U true CN220860088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1601.1U Active CN220860088U (zh) 2023-07-11 2023-07-11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0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6046B1 (en) Exact patient positioning by compairing reconstructed x-ray images and linac x-ray images
US5792146A (en) Rectilinear linac phantom pointer system
US632224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a multileaf collimator
US485213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graphy of the dental, jaw, and skull regions
US5080100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or checking the position of a patient in a radio-therapy machine
EP1815794B1 (en) Dental x-r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ositioning a patient therein
FI120668B (fi) Röntgenkuvauslaite ja röntgenkuvauskohteen paikannusjärjestely
US6447164B1 (en) X-ray imaging system with viewable beam angulation adjustment
CN111132730B (zh) 与放射治疗设备一起使用的患者监测系统的校准方法
CN107913079B (zh) 医疗设备的射野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
US9370627B2 (en) Needle guidance with a dual-headed laser
CN109717956A (zh) 基于c臂x光机的激光定位仪、手术导航系统及使用方法
WO2007029520A1 (ja) 放射線治療装置
JP5298265B2 (ja) 患者位置決め装置
WO2005043225A2 (en) Targe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targeting
TWI669105B (zh) Local three-dimensional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220860088U (zh)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EP0514971A1 (e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verifying a target position
CN116831611A (zh) 定位装置和c型臂x光机
US7170968B2 (en) CT scan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positioning
SK19232000A3 (sk) Spsob stanovenia prstupu k podpovrchovmu cieu a prstroj na jeho vykonvanie
CN110236583B (zh) 旋转平台锥形束ct系统、标定模体及标定方法
JP2526372B2 (ja) 定位的放射線治療装置
EP08989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 radiology instrument
US20030078595A1 (en) Stereotactic localizer system with dental i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