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9895U - 饮品设备 - Google Patents

饮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9895U
CN220859895U CN202322136432.2U CN202322136432U CN220859895U CN 220859895 U CN220859895 U CN 220859895U CN 202322136432 U CN202322136432 U CN 202322136432U CN 220859895 U CN220859895 U CN 220859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coupler
cup
outlet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64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怀胜
顾艺迪
李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Kingcle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Kingcle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Kingcle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64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9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9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9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饮品设备,所述饮品设备包括:杯体组件以及出水座,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以及设于所述杯体底部的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件;所述杯体组件上设有第一锁定部;所述出水座上设有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件;所述出水座上设有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锁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饮品设备利用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锁定连接可以减少杯体组件相对出水座的晃动,也能够有效保证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电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饮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饮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机、饮料机、果汁机等饮品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饮品设备上增设可以加热的杯体组件。一些饮品设备中,在杯体的底部和杯座均设置了耦合器,以便杯体安装到杯座时,杯体上的耦合器和杯座上的耦合器电连接,进而实现为杯体底部的加热组件供电。然而,杯体与杯座装配时,会出现相对晃动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影响耦合器的供电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杯体和杯座会产生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饮品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品设备,所述饮品设备包括:
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以及设于所述杯体底部的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件;所述杯体组件上设有第一锁定部;以及,
出水座,所述出水座上设有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件;所述出水座上设有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锁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器还包括第一对接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壁呈环状;所述第一耦合器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器的出水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对接壁环绕所述出水避让空间设置。
可选地,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壁上。
可选地,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间隔环绕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壁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壁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导电容置槽,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与若干个所述导电容置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电件位于对应的所述导电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呈扇环柱形。
可选地,所述杯体的底壁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面积,与所述杯体的底面积的比值为0.1~0.5。
可选地,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均为卡合部;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一纵向限位部;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纵向限位部匹配的第二纵向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杯体组件上设有第一环向定位部,所述出水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向定位部匹配的第二环向定位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向定位部为沿周向延伸的定位插槽;所述第二环向定位部为与所述定位插槽匹配的定位件;所述第二环向定位部可在所述第一环向定位部内沿周向滑动。
可选地,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出水口及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管;
所述第二耦合器上也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耦合器的出水避让空间,所述出水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通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穿设于所述第二耦合器上的所述出水避让空间;所述第二出水管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出水管可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杯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出水座,且所述第二耦合器与所述第一耦合器装配到位且所述第二出水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杯体中的液体可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
可选地,在所述杯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出水座,且所述第二耦合器与所述第一耦合器装配到位且所述第二出水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以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实现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密封对接,以隔绝所述第二出水管内腔与外部器件。
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呈环状;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侧壁均密封对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水管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对接端;
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对接端密封抵接。
可选地,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为不同内径的环状件,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对接壁的轴心重合。
可选地,一个所述第一对接壁的一侧上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或,一个所述第一对接壁的相反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用以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接触的耦合接触部;
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对接体;所述对接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对接壁匹配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一一对应的第一过孔;所述耦合接触部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孔内,且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侧壁之间有间隔;
所述出水座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对接体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所述耦合器安装位上设有位于所述对接体底侧的安装位底壁,所述安装位底壁上设有第二过孔;穿过所述第一过孔的水流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流出。
可选地,所述耦合器安装位上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对接体的外边缘密封贴合。
可选地,所述出水座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底侧;所述第二壳体的底侧设有排水孔、以及导水避让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导水避让孔连通;
所述出水座还包括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插设于所述导水避让孔内,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导水避让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排水孔设于所述导水避让孔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出水座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对接体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三过孔,且所述第三过孔偏离所述耦合器安装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锁定部覆盖所述第三过孔。
可选地,所述出水座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耦合器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三过孔,且所述第三过孔偏离所述耦合器安装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用以对所述杯体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
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二耦合器装配到位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电连接,以至少为所述发热组件供电。
可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两个设于所述杯体底部的导电触点、以及若干个与所述杯体的底部热接触的发热件;若干个所述发热件均与两个所述导电触点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为发热片。
可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发热支电路;若干个所述发热支电路中,至少其一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且同一所述发热支电路中的发热件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杯体组件底侧的接水容器;所述接水容器用以承接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的液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二耦合器同轴。
可选地,所述杯体的底壁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同轴。
可选地,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耦合器同轴。
可选地,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
机体,包括:净水箱、管路和外壳,所述净水箱和所述管路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管路的入口与所述净水箱连通,所述管路的出口用于向所述杯体内加液;
加热结构,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结构用于对所述管路内通向所述杯体内方向的液体加热。
可选地,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杯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实用新型的效果
上述饮品设备中,由于杯体组件上设有第一锁定部,出水座上设有第二锁定部,利用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锁定连接可以减少杯体组件相对出水座的晃动,也能够有效保证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电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饮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中安装了接水容器,且杯盖组件处于闭合状态的饮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中安装了接水容器,且杯盖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饮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杯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杯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第一耦合器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出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出水座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图8为图6中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9为图6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出水座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11a为图1中杯体组件和出水座装配后的剖视图(第二出水管位于第二位置)。
图11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和出水座装配后的剖视图(第二出水管位于第一位置)。
图11c为图11a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11d为图11b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1a中杯体的底壁的仰视图。
图13为图11a中杯体的剖视图。
图14为图5中出水座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15a为图2所示杯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图2中杯体组件与图5中出水座未装配到位时,饮品设备的剖视图。
图15c为图2中杯体组件与图5中出水座装配到位时,饮品设备的剖视图。
图16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与出水座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16b为图16a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6b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为图16a中杯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为图16a中出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c为图18b中出水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d为图18b中去掉第二耦合器后的出水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a中杯体组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饮品设备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局部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局部特征的细节;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即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清楚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所指示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三个等;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的除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之上”、“上方”和“上面”、“下”、“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
参见图1至图1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饮品设备,包括杯体组件110以及出水座120。其中,杯体组件110包括杯体111以及设于杯体111底部的第一耦合器112。第一耦合器112包括第一对接壁112a以及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间隔设于第一对接壁112a上。出水座120上设有第二耦合器121。第二耦合器121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导电件112b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件121a。
上述杯体组件110,由于将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设于第一对接壁112a上,而无需进行多圈设置,进而避免因此而导致底壁的面积较大。如图15a、图15b和图15c所示,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可以设置在一个对接壁112a上。
具体的,可以理解的是,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包括零线导电件、火线导电件、地线导电件、两个信号线导电件以及备用导电件。备用导电件可以不与零线、火线、地线或信号线等任一导线电连接,而处于不使用状态。示例性地,如果零线导电件、火线导电件、地线导电件、信号导电件有损坏的,可以使用备用导电件替换。
杯体111上设有用以对杯体11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11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耦合器112和第二耦合器121的设置,用以为发热组件117通电,以使得发热组件117发热。
第一对接壁112a呈环状。
第一耦合器112上设有贯穿第一耦合器112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第二耦合器121上也设有贯穿第二耦合器121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在杯体组件110安装在出水座120且第二耦合器121与第一耦合器112装配到位时,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和第二耦合器121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对接,共同形成用于供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的液体通过的出水空间。
第一对接壁112a环绕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对接壁112a形成为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的侧壁。需要说明的是,出水座120还包括第二出水管128。在杯体组件110安装至出水座120时,第二出水管128插设于第二耦合器121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内。杯体111内的水可通过第二出水管128流出。出水避让空间112c用于供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的液体通过,以起到避让目的。
在第一耦合器112上设置出水避让空间112c,可以使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的液体与第一耦合器112共用相同的空间,无需在第一耦合器112之外再占用杯体组件110底部的空间避让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的液体,有利于提高对杯体组件110底部空间的利用率,减小杯体组件110底部的面积。
更具体的,第一对接壁112a呈圆环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壁112a不限于呈圆环状,还可以呈方环状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第一对接壁112a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导电容置槽112d,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与若干个导电容置槽112d一一对应。第一导电件112b位于对应的导电容置槽112d内。一方面,通过导电容置槽112d,可以方便实现对第一导电件112b的限位和安装;另一方面,通过导电容置槽112d将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间隔开,可以避免短路现象。
具体的,第一导电件112b呈扇环柱形,便于与第二导电件121a电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112b不限于呈扇环柱形,还可以呈任何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12b除了可以如图4所示以扇环柱形环绕设于第一对接壁112a的外侧外,还可以呈环状。
图16a至图19示例性示出了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饮品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8a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对接壁112a呈环状,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为不同内径的环状件,且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的轴心与第一对接壁112a的轴心重合。
与图1至图15c对应的实施例相比,图16a至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接壁112a数量为至少一个。如果第一对接壁112a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第一对接壁112a的内径不同,且多个第一对接壁112a的轴心重合。第一耦合器112a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由多个第一对接壁112a中内径最小的第一对接壁112a限定形成。也就是说,内径最小的第一对接壁112a形成为第一耦合器112a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
对于圆环来说,第一导电件112b的轴心为第一导电件112b所在圆的圆心。对于矩形环来说,第一导电件112b的轴心为第一导电件112b所在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
以圆环为例:第一对接壁112a呈圆环状,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为同一圆心,不同直径的圆环件,且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的圆心与第一对接壁112a所在圆的圆心重合。
第一导电件112b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实现安装:一个第一对接壁112a的一侧上安装一个第一导电件112b;一个第一对接壁112a的相反两侧各安装一个第一导电件112b;第一耦合器112上还具有与第一对接壁112a同轴且间隔分布的插槽(未图示),第一导电件112b卡设或插接在插槽内。
一个饮品设备的第一耦合器112上的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可以分别采用上述不同的方式安装。例如:如图18a所示,第一导电件112b的数量为五个,第一对接壁112a的数量为三个,为了区分,分别记为第一对接壁112a(A)、第一对接壁112a(B)和第一对接壁112a(C),其中,第一对接壁112a(B)位于第一对接壁112a(A)和第一对接壁112a(C)之间,且三个第一对接壁112a中,第一对接壁112a(A)内径最小,第一对接壁112a(C)内径最大。第一对接壁112a(A)和第一对接壁112a(B)之间设置由插槽(未示出)。第一对接壁112a(A)的内侧可以安装一个第一导电件112b,第一对接壁112a(B)相反两侧各安装一个第一导电件112b,插槽内安装一个第一导电件112b,插槽内安装的这个第一导电件112b因两侧无遮挡,可以两侧导电。第一对接壁112a(C)的内侧安装一个第一导电件112b,如此,实现了五个第一导电件112b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图18a所示的环状第一导电件112b的安装方式而言,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
第一导电件112b呈环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112b不限于呈圆环状,还可以呈方环状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参见图3,杯体111的底壁设有第一出水口111a。第一出水口111a的面积,与杯体111的底面积的比值为0.1~0.5。从而,能够使得杯体111中的液体能够顺利的流出。
杯体组件110还包括设于第一出水口111a的第一出水管116,第一导电件112b与第一出水管116间隔设置,以降低第一导电件112b受潮的风险。
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用于供与第一出水口111a连通的第一出水管116通过。第二耦合器121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用于供与出水管116连通的第二出水管128通过。第二耦合器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可与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同轴。
经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的液体进入第一出水管116,然后再由第一出水管116进入到第二出水管128。一般地,为了避开第一出水口111a,减少液体对第一导电件112b的影响,会将第一出水口111a与第一耦合器112间隔开来,但这样会导致杯体组件110底部直径较大。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出水避让空间112c容纳第一出水管116和第二出水管128,可以使第一出水管116与第一耦合器112占用同一空间,有利于减少杯体组件110底部面积。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及第二耦合器121上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的内壁不会与液体接触,液体位于第一出水管116和第二出水管128内,第一导电件112b也不会因为第一耦合器112上设有出水避让空间112c而受到影响。
参见图4,第一导电件112b间隔环绕设于第一对接壁112a的外侧,以更好的使得第一导电件112b与第一出水管116间隔设置,进而降低第一导电件112b的受潮风险。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沿杯体111轴线方向的投影中,第一出水口111a的投影位于第一耦合器112上出水避让空间112c的投影范围内。第一出水口111a的内径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耦合器112上出水避让空间112c的内径,第一出水管116至少部分区域的内径小于第一耦合器112上出水避让空间112c的内径,以便穿设于第一耦合器112上出水避让空间112c。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112上出水避让空间112c与第一出水口111a同轴分布。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112上出水避让空间112c、第一出水口111a、第一出水管116和第二出水管128同轴分布。
出水座120与杯体组件110可拆卸连接,从而,一方面,方便杯体组件110的拆卸,进而实现对杯体组件110中杯体111的清洗;另一方面,杯体组件110与出水座120拆卸后,断开第一耦合器112的电源,进而避免出现短路的风险;再一方面,也方便对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的维护。
参见图2、图5和图18a,杯体组件1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部114,出水座1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锁定部123;第一锁定部114和第二锁定部123锁定连接,以实现杯体组件110与出水座120的锁定。
示例性地,如果第一锁定部114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锁定部114沿杯体组件110周向间隔分布。每相邻两个第一锁定部114的间隔可以相同。
具体的,第一锁定部114和第二锁定部123均为卡合部;第一锁定部114和第二锁定部123卡扣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不限于卡合部,还可以是其它可以锁定的结构。
如图5所示,第一锁定部114包括第一周向限位部114a和第一纵向限位部114b。第二锁定部123包括与第一周向限位部114a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部123a、以及与第一纵向限位部114b匹配的第二纵向限位部123b。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10上设有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出水座120上设有与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匹配的第二环向定位部124。从而,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在组装时,一方面,可以较为快速的实现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的对位,进而提高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的组装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导电件112b与对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的精准对位,避免因为第一导电件112b和第二导电件121a对位错误而无法实现电连接或者短路的现象。
具体的,第一环向定位部115为沿周向延伸的定位插槽。第二环向定位部124为与定位插槽匹配的定位件。第二环向定位部124可在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内沿周向滑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和第二环向定位部124的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是任何可以实现定位的结构,如楔形结构等,可以实现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的定位即可。
图15b和图15c示例性地示出了饮品设备的剖视图,其中,D处为第一锁定部114和第二锁定部123装配处,E处为第一纵向限位部114b与第二纵向限位部123b装配处。
出水座120与杯体组件110装配时,可以将杯体组件110的第一锁定部114与出水座120上的第二锁定部123对准接触,此时,如图15b所示,杯体组件110与出水座120处于未装配到位的状态。接着,沿出水座120的周向旋转出水座120,和/或,沿杯体组件110的周向旋转杯体组件,使第一周向限位部114a与第二周向限位部123a抵接以阻止出水座120和/或杯体组件110继续转动,第一纵向限位部114b与第二纵向限位部123b抵接,以限制出水座120和杯体组件110之间有沿纵向的相对运动,此时,如图15c所示,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装配到位。
出水座120与杯体组件110装配后,出水座120与杯体组件110同轴或大致同轴,纵向可以理解为轴向。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的旋转方向相反。
杯体组件110的第一锁定部114与出水座120上的第二锁定部123对准接触后,第一环向定位部115也与第二环向定位部124对准接触,出水座120和/或杯体组件110旋转时,第一环向定位部115也相对第二环向定位部124旋转。如果第一环向定位部115为沿周向延伸的定位插槽,第二环向定位部124为与定位插槽匹配的定位件,则出水座120和/或杯体组件110旋转前后,定位件处于定位插槽的不同位置。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可以设置在第一耦合器112上,如图5所示,第二环向定位部124可以设置在第二耦合器121上。
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装配到位时,也意味着第一耦合器112和第二耦合器121装配到位,第一导电件112b与对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实现了精准对位。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未装配到位时,也意味着第一耦合器112和第二耦合器121未装配到位,无法保证第一导电件112b与对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实现了精准对位。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图2至图11a、图11c,以及图12至15c所示的饮品设备而言,由于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间隔地安装在同一个第一对接壁112b上,为了保证第一耦合器112和第二耦合器121装配到位时,第一导电件112b与相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对准,需要设置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和第二环向定位部124。而对于图16a至图19所示的饮品设备而言,由于第一导电件112b为环状,旋转第一耦合器112和/或第二耦合器121时,第一导电件112b比较容易实现与相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对准,因此,对于图11b、图11d,以及图16a至图19所示的饮品设备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和第二环向定位部124。
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和第二环向定位部124的配合可实现第一导电件112b与对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的初步定位,第一锁定部114与第二锁定部123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件112b与对应的第二导电件121a定位的精准性。
参见图6至图8,第二导电件121a包括用以与第一导电件112b电接触的耦合接触部121b。第二耦合器121包括对接体121d。对接体121d具有与第一对接壁112a匹配的对接槽121e。对接槽121e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二导电件121a一一对应的第一过孔121f。耦合接触部121b插设于对应的第一过孔121f内,且与第一过孔121f的侧壁之间有间隔,以使得流入对接槽121e内,且位于第二导电件121a附近的水流可以通过第一过孔121f落下,避免第二导电件121a周围有水流堆积,进而避免短路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对接槽121e的槽壁不仅包括底壁,还包括间隔分布的对接槽121e内侧壁121g和外侧壁,除了将第一过孔121f设置在对接槽121e的底壁外,还可以设置在对接槽121e的其他槽壁上。
出水座120还包括用于承载第二耦合器121的底座壳,底座壳上具有排水口,排水口低于第一过孔121f,且与第一过孔121f连通,穿过第一过孔121f的水流可通过排水口流出。流出可以指流出出水座120外,例如:如果饮品设备放置在桌面上,流出可以指流出出水座120外的集水盒上。
示例性地,如图6、图8、图9、图18c和图18d所示,底座壳包括第一壳体125和位于第一壳体125底侧的第二壳体127,排水口包括:位于第一壳体125上的第二过孔125c,以及位于第二壳体127上的排水孔127a;第二过孔125c低于第一过孔121f,排水孔127a低于第二过孔125c;穿过第一过孔121f的水流能够经第二过孔125c流向排水孔127a,并通过排水孔127a流出。
第一壳体125上设有与对接体121d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125a。耦合器安装位125a上设有位于对接体121d底侧的安装位底壁125b,示例性地,第二过孔125c开设在安装位底壁125b上。穿过第一过孔121f的水流可通过第二过孔125c流出,从而将穿过第一过孔121f的水流及时排出。
具体的,一个第二过孔125c可以与一个第二导电件121a对应,也可以与多个第二导电件121a对应设置。参见图7所示的第一壳体125,设有五个第二过孔125c。其中,图7中位于上侧的第二过孔125c与两个第二导电件121a对应设置。位于下侧的第二过孔125c均与一个第二导电件121a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过孔125c的设置不限于此,使得第二导电件121a均设于第二过孔125c内即可。
参见图6和图18d,耦合器安装位125a上还设有第一密封圈126,第一密封圈126与第二耦合器121密封贴合,例如:第一密封圈126与第二耦合器121的对接体121d的外边缘密封贴合。从而实现第二耦合器121与耦合器安装位125a的密封对接,避免水流等通过第二耦合器121的边缘落入。此外,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件121a还包括电源接触部121c,且电源接触部121c位于对接体121d的底侧,且凸出对接体121d的外边缘设置。对接体121d与耦合器安装位125a密封对接,以防止电源接触部121c受潮。
参见图6和图9,出水座120还包括第二壳体127,第二壳体127位于第一壳体125底侧。第二壳体127的底侧设有排水孔127a以及导水避让孔127b。排水孔127a与导水避让孔127b连通。出水座120还包括第二出水管128,第二出水管128插设于导水避让孔127b内,且第二出水管128与导水避让孔127b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通过第二过孔125c流出的水流,可以依次经排水孔127a、以及第二出水管128与导水避让孔127b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出。以避免液体在出水座120内存留,进而避免出水座120内的器件因受潮而损坏或损伤,提高出水座120的使用寿命。
此外,第一锁定部114与第二锁定部123锁定后会增加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可以增加饮品设备中密封处的密封紧密性。例如:相对于未安装有杯体组件110的出水座120而言,第一锁定部114与第二锁定部123锁定后,杯体组件110至少利用自身的重力可在锁定后增加对出水座120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作用下至少可以增加第一密封圈126的密封作用。
参见图9,排水孔127a设于导水避让孔127b的侧壁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排水孔不限于设置在避让孔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在任何其它位置,使得排水孔与导水避让孔连通,且排水孔中的水流可以向导水避让孔内流动即可。
参见图5、图10和图18d,出水座120包括第一壳体125,第一壳体125上设有与对接体121d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125a。如图10和图18b所示,第一壳体125上设有第三过孔125d,且第三过孔125d偏离耦合器安装位125a设置。从而,使得落在出水座120上且偏离耦合器安装位125a的水流,可以通过第三过孔125d流下。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过孔125d流下的水流,也可以依次经排水孔127a、以及第二出水管128与导水避让孔127b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出。
图5和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定部123设于第一壳体125上。第二锁定部123覆盖第三过孔125d。从而,在可以将水流排出的情况下,还能避免第三过孔125d的裸露,进而避免环境中的杂质通过第三过孔125d进入出水座120内。
可选地,如图18b所示的实施例方式,第二锁定部123也可也不覆盖第三过孔125d。
本申请中,第三过孔125d和第二锁定部123均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过孔125d的个数不限于两个,还可以是一个或多于两个。同样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过孔125d和第二锁定部123也不限于一一对应。具体的,第二锁定部123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三过孔125d,也可以不与任何一个第三过孔125d对应。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过孔125d也可以不被第二锁定部123覆盖,或者不完全被第二锁定部123覆盖。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图5和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过孔125d为方形孔。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过孔125d可以呈圆孔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参见图1、图11a、图11b和图12,杯体组件110还包括用以对杯体111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117、以及第一出水管116。饮品设备还包括设于杯体组件110底侧的接水容器160。接水容器160用以承接第一出水管116流出的液体。
发热组件117的设置,可以对流入杯体111中的液体进行再加热,以使得流入承接容器中的液体温度更高,以满足人们对水流的更多需求。
具体的,发热组件117包括两个设于杯体111底部的导电触点117a、以及若干个与杯体111的底部热接触的发热件117b。若干个发热件117b均与两个导电触点117a电连接。发热件117b通电后发热,以将热量通过杯体111的底壁传递至杯体111内的液体,实现对杯体111内液体的加热。可以理解的是,杯体111的底壁可以进行热传导。因此,发热件117b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杯体111的底壁传递至杯体111内的液体。
具体的,发热件117b为发热片,贴合在杯体111的底壁上,以向杯体111的底壁传递热量。发热片与杯体111的底壁贴合,发热片与杯体111的底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更好的将热量传递至杯体111内的液体。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件不限于发热片,还可以是其它任何通电可以发热的构件。
参见图12,发热件117b大致均匀的设置在杯体111的底壁上,从而使得杯体111的底壁可以更加均匀的受热,进而使得杯体111内的液体受热更加均匀。
更具体的,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件117b均呈扇环形,且共圆心。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件117b的形状不限于扇环形,还可以呈任何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发热组件117包括三个发热支电路117c。发热支电路117c中,具有三个或五个发热件117b,且同一发热支电路117c中的发热件117b串联连接。具体的,图12中,通过虚线框选出三个发热支电路117c。可以理解的是,虚线仅为了框选示出发热支电路117c,在发热组件117或杯体111的底壁上并不存在。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发热支路中发热件的个数不限于三个或五个,还可以是一个、两个、四个或多于五个。
另外,发热件117b避开第一耦合器112上的干烧件和熔断件设置。干烧件和熔断件与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热接触,以在杯底壁111c温度过高时,切断第一耦合器112对发热组件117供电。
参见图11a和图11b,第二出水管128可活动地设于出水座120。第二出水管128可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出水管128在第一位置时,杯体111中的液体可从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第二出水管(128)位于第一出水管(116)的外侧,参见图11b。参见图11a,第二出水管128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杯体111中的液体无法从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饮品设备还包括密封结构130。密封结构130用以在第二出水管128位于第一位置时,实现第二出水管128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密封对接,以隔绝第二出水管128内腔与外部器件。从而,避免经过第二出水管128的水流中水汽蒸发至外部器件,进而避免外部器件受潮,提高外部器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可以理解的是,外部器件包括第二耦合器121中的第二导电件121a、与第二耦合器121电连接的电源引脚等位于第二耦合器121上的所有电器元件以及位于杯体111的底部的发热件。
具体的,密封结构130包括第二密封圈131。第二出水管128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密封圈131呈环状;第二密封圈131与第一出水管116的侧壁和第二出水管128的侧壁均密封对接,参见图11b。第二密封圈131套设在第一出水管116上,即第二密封圈131的内侧面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外侧面密封贴合,实现第二密封圈131与第一出水管116的侧壁密封对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出水管的侧壁的密封对接的方式不限于此,可以实现与第一出水管的侧壁密封对接即可。
第二出水管128具有靠近第一出水管116的对接端128a。第二出水管128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密封圈131与第二出水管128的对接端128a密封抵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出水管128的内径大于第一出水管116的外径,从而第二出水管128可以部分套设在第一出水管116上,以使得第一出水管116中的水流可以顺利的流入第二出水管128中。
第二耦合器121包括对接体121d。对接体121d具有与第一对接壁112a匹配的对接槽121e。如图6和图11c所示,对接槽121e的内侧壁121g与第二密封圈131密封抵接。从而,进一步隔绝第二出水管128的内腔与外部器件,以更好的保护外部器件。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实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密封对接的方式也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对接体与第二密封圈密封对接,且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出水管密封对接的方式,实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密封对接。
关于第二出水管的活动方式,参见申请号为CN202021450472.4的申请文件中关于出水嘴130的驱动方式,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第二出水管活动的方式不限于CN202021450472.4中记载的方式,还可以是任何其它可以驱动第二出水管活动的方式。
参见图3和图13,杯体111包括杯侧壁111b和杯底壁111c。可以理解的是,杯底壁111c与杯侧壁111b密封对接。杯底壁111c由导热材料形成,以达到前述所需的导热功能。可选地,杯侧壁111b至少部分由隔热材料形成,进而达到保温功能;或者,杯侧壁111b由透明材料形成,以方便用户看到杯体111内腔情况,进而达到美观的效果。
可选地,杯底壁111c边缘设有与杯侧壁111b的底部匹配的环形槽111e。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与杯侧壁111b通过食用胶水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与杯侧壁111b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任何其它方式实现。
参见图3、图11a至图11c、以及图13,第一出水管116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匹配的边沿116a。边沿116a呈环状,并与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密封搭接,即可以搭接在杯体111的底壁上,以防止杯体111中的液体通过第一出水管116和第一出水口111a之间的间隙流出。此外,第一出水管116搭接在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上,也可以防止第一出水管116从第一出水口111a滑脱。
进一步地,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的内侧设有与边沿116a匹配的搭接凹槽111d。搭接凹槽111d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边沿116a的定位,即可以实现对第一出水管116的定位,也可以防止第一出水管116沿与杯底壁111c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搭接凹槽111d也呈环状。
杯体组件11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18。第三密封圈118位于搭接凹槽111d内,并与边沿116a密封贴合,从而实现边沿116a与搭接凹槽111d的内壁的密封搭接,即实现边沿116a与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的密封搭接。
具体地,第三密封圈118的横截面呈L型,增大了第三密封圈118与搭接凹槽111d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了第三密封圈118与边沿116a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边沿116a与搭接凹槽111d之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出水管116的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如图11c所示,杯体组件110还包括用以固定第一出水管116的固定件119,固定件119具有与第一出水管116上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固定件119位于杯体111的底侧,并与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抵接。即固定件119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出水管116向指向杯体111内腔的方向移动。故固定件119与边沿116a共同作用,使得第一出水管116与杯体111保持相对固定,以保证边沿116a与搭接凹槽111d之间的密封性能,即保证第一出水管116与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如图11c所示,具体的,杯体组件110包括设于杯体111底部的防护壳体1110。沿第一出水口111a的轴向,固定件119与防护壳体1110抵接,防护壳体1110与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抵接,以实现固定件119与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的抵接。
防护壳体1110可为第一耦合器112的一部分,例如:防护壳体1110为第一耦合器112中承载第一导电件112b的耦合器支架,上述对接体121d为耦合器支架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杯体组件110也可以不设置用以固定第一出水管116的固定件119。如图11b和图11d所示的第一出水管116外没有固定件19。
参见图11c,杯体组件110还包括设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腔的过滤件1111。具体的,过滤件1111设于第一出水管116的靠近杯体111内腔的一端,以避免被过滤掉的物质在第一出水管116中堆积,进而避免水流顺畅流出,也能避免被过滤掉的物质因在第一出水管116中堆积而导致第一出水管116的清洗次数增加以及难以清洗的情况。
可选地,过滤件1111可拆卸地设于第一出水管116上,从而方便第一出水管116和过滤件1111的清洗。
具体地,第一出水管116包括靠近杯体111的内腔的安装段116c、以及位于安装段116c的远离杯体111的内腔的主体段116d;安装段116c的内径大于主体段116d的内径;过滤件1111与安装段116c的侧壁抵接。从而,避免过滤件1111向远离杯体111的一端移动,以使得过滤件1111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第一出水管116的靠近杯体111的内腔的一端。
可选地,过滤件1111的侧面可以整体与安装段116c的侧壁抵接,也可以部分与安装段116c的侧壁抵接。
参见图11c,杯体组件110还包括设于第一出水管116内腔的阀组件1112。具体的,阀组件1112包括阀芯1112a、复位件1112b以及阀密封件1112c。阀芯1112a设于第一出水管116内腔,并可活动以在密封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阀芯1112a可活动以带动阀密封件1112c活动。阀芯1112a位于密封位置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件1112b的复位力活动至打开位置。阀芯1112a位于打开位置时,可在复位件1112b的作用下回复至密封位置。阀芯1112a位于密封位置时,阀密封件1112c封堵第一出水管116,阻挡水流通过第一出水管116流出。阀芯1112a位于打开位置时,阀密封件1112c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以使得水流可以通过第一出水管116流出。
具体的,第一出水管116的内侧壁上设有阀限位环116b。阀密封件1112c位于阀限位环116b的靠近杯体111内腔的一侧,并固定设于阀芯1112a上。阀芯1112a可沿第一出水管116延伸的方向移动,以在密封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复位件1112b设于阀限位环116b的远离杯体111内腔的一侧。具体的,复位件1112b为弹性复位件。沿第一出水管116的延伸方向,复位件1112b两端分别与阀限位环116b和阀芯1112a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阀限位环116b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可选地,图11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阀限位环116b与第一出水管116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阀限位环与第一出水管还可以各自成型,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密封固定连接。
更具体的,阀芯1112a的侧壁上设有环形防脱槽,阀密封件1112c包覆阀芯1112a的靠近杯体111的内腔的一端,且阀密封件1112c底侧设有与环形防脱槽匹配的防脱部,以使得阀密封件1112c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阀芯1112a上。
图11a和图11c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出水管128处于第二位置时,饮品设备内部的结构状态。此时,阀组件1112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壁处于密封状态,阀芯1112a处于密封位置,杯体111中的液体无法从第一出水口111a经第一出水管流出,如图11c所示,第二出水管128的侧壁与第二密封圈131之间有间隙H。图11b和图11d,示例性地出了第二出水管128处于第一位置时,饮品设备内部的结构状态。第二出水管128的内筋将阀芯1112a顶起,阀组件1112对第一出水管116不再有密封作用,阀芯1112a位于打开位置,杯体111中的液体可以从第一出水口111a经第一出水管116流出。而且,第二出水管128的侧壁与第二密封圈131密封对接,第二出水管128的侧壁与第二密封圈131之间的间隙H消失,以隔绝第二出水管128内腔与外部器件。其中,第二出水管128的内筋位于第二出水管128的侧壁内部。
参见图14和图18c,第二壳体127内侧设有挡水件127c;出水座120上设有电机129,电机129位于挡水件127c的远离排水孔127a的一侧,以将电机129与排水孔127a隔离,防止水流流至电机129上,也能防止水流通过电机129流至饮品设备的内部。
参见图15a,第一耦合器112上设有导电弹片112e。导电弹片112e用以与导电触点117a抵接,以与导电触点117a电接触,进而为发热组件117供电。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导线实现电接触的方式,本申请使用导电弹片112e与导电触点117a电接触。导电弹片112e受热不易老化,与发热件117b热接触不易损坏,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进而增加第一耦合器112的使用寿命,无需为导线设置隔热结构,节省设计空间。
另外,导电弹片112e具有弹性,与导电触点117a抵接,可以更好的确保导电弹片112e与导电触点117a的电连接。另外,导电弹片112e与导电触点117a的接触面积较大,也可以更好的与导电触点117a电连接。
可选的,导电弹片112e为铜弹片。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弹片112e不限于铜弹片,还可以由其它导电材料形成。
参见图16a和图16b,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饮品设备中,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具有由杯体111的底壁向底侧延伸的延伸段111f;第一出水管116部分插设于第一出水口111a内。一方面,延伸段111f的设置,增大第一出水口111a的深度,增大第一出水口111a与第一出水管116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一出水口111a的侧壁的压强;另一方面,延伸段111f的设置,增大了第一出水管116伸入第一出水口111a的长度,增大第一出水管116与第一出水口111a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一出水管116的侧壁的压强;在一方面,延伸段111f的设置,增大了第一出水管116伸入第一出水口111a的长度,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出水管116的过度倾斜。
进一步地,杯体组件还包括第四密封圈1113,第四密封圈1113具有与延伸段111f匹配的密封插槽1113a;密封插槽1113a的内侧壁与第一出水管116环形密封贴合。一方面,第四密封圈1113与延伸段111f的接触面大致呈U型,增大了第四密封圈1113与延伸段111f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第四密封圈1113与延伸段111f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16b所示,第四密封圈1113位于延伸段111f和第一耦合器112的耦合器支架(即防护壳体1110)之间,第四密封圈1113还与第一耦合器112的耦合器支架密封抵接,如此可以进一步限制出水口111a液体流向第一耦合器112,减少第一耦合器112中包括第一导电件112b在内的电器元件与液体接触。
参见图16b和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过滤件1111设于杯体111的内腔;过滤件1111固定设于杯体111的底壁,并盖设第一出水口111a。
具体的,过滤件1111上设有卡固件1111a。卡固件1111a插设于第一出水管116内,并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侧壁抵接固定。从而使得过滤件1111与第一出水管116保持固定。
更具体的,参见图17,卡固件1111a上设有三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抵接部1111b。抵接部1111b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侧壁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抵接部1111b的分布方式不限于此,抵接部1111b的个数也不限于此,可以实现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内侧壁抵接,以实现过滤件1111与第一出水管116的固定即可。
参见图18a,杯体组件110的底壁上设有漏水孔1114,以在用户不慎将杯体组件110放置在有水的位置时,将液体存入漏水孔1114所在的腔体内,此腔体与第一耦合器112隔离设置,并在用户拿取杯体组件110时,通过漏水孔1114排出杯体组件110中存入的液体,避免杯体组件110中的器件受潮或浸水,提高杯体组件110的使用寿命。
如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10还包括第三壳体1116,第三壳体1116具有杯体组件110的底壁,第三壳体1116用于承载第一耦合器112,第三壳体1116上沿第一耦合器112的周向形成有容水槽1116a,漏水孔1114位于容水槽1116a的底壁上,容水槽1116靠近第一耦合器112的一侧侧壁作为挡水壁1116b以限制容水槽1116a中液体流向第一耦合器112,减少第一耦合器112上的电器元件收到液体影响。
如图19所示,第一耦合器112上电器元件包括第一导电件112b,以及与第一导电件112b连接的电源接触端子112f。电源接触端子112f自第一耦合器112向容水槽1116内延伸。
如图19所示,第三壳体1116与杯侧壁111b连接,杯底壁111c位于杯侧壁111b和第三壳体1116之间。
如图18a所示,示例性地,杯体组件110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支撑凸点1115,若干个支撑凸点1115与出水座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耦合器112上电器元件与出水座120之间的距离。支撑凸点1115朝向出水座120方向凸出,当杯体组件110与出水座120分离,并将杯体组件110放置在桌面等支撑表面时,杯体组件110依靠支撑凸点1115与支撑表面接触,起到支撑、防滑作用,还可以减少杯体组件110的底壁与支撑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与支撑表面的磨损。同时凸出的支撑凸点1115与杯体组件110的底壁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即使支撑表面有一些水渍,利用支撑凸点1115可以隔离水渍,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支撑凸点1115与出水座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耦合器112上电器元件与出水座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支撑凸点1115位于杯体组件110的最低处,这样可以更好减少第一耦合器112上电器元件受到支撑表面上水渍的影响。
如图1和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饮品设备还包括:杯盖组件140,杯盖组件140能够盖合在杯体111上,杯盖组件140具有与杯体111内部连通的入水口,入水口用于向杯体111内加液。
杯盖组件140相对杯体111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杯盖组件140处于闭合状态时,杯盖组件140盖合在杯体111上。
图1和图1a示例性地示出了杯盖组件140处于闭合状态时,饮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例性地示出了杯盖组件140处于打开状态时,饮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地,如图20所示,饮品设备还包括传感器150b和进出水控制阀,传感器安装在杯盖组件140或杯体111的入口处,进出水控制阀、传感器150b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杯盖组件140盖合在杯体111上,即杯盖组件140处于闭合状态时,传感器150b产生感应信号,控制器根据感应信号可以控制进出水控制阀进而控制液体由入水口进入杯体111内;杯盖组件140与杯体111处于打开状态时,传感器150b不产生感应信号,没有液体由入水口进入杯体111内。
如图20所示,进出水控制阀可以包括多个电磁阀156,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进出水控制阀也可以为一个电磁阀。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杯盖组件140相对杯体111处于的开启状态,可以停止加水;控制杯盖组件140相对杯体111处于闭合状态,可以实现对杯体111内加水,也可以在水量到达预定水量和/或接收到停止加水指令时,停止加水。
如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饮品设备还包括:原水箱159和机体150,机体包括:净水箱152、过滤组件153、管路154。结合图1所示,饮品设备还包括外壳151,净水箱152、过滤组件153和管路154均位于外壳151内,过滤组件153连通原水箱159和净水箱152,管路154的入口与净水箱152连通,管路154的出口与杯盖组件140的入水口连通,杯盖组件140连接于外壳151。
原水箱159可用于存储自来水或泉水等,过滤组件153用于对原水箱159中的水进行过滤、净化,得到净水,净水存储在净水箱152中。管路154至少用于将净水箱152中的水输送到杯体111内。
示例性地,过滤组件153包括:活性炭滤芯、反渗透滤芯等。
净水箱152中的净水经杯盖组件140的入水口进入杯体111内,对杯体111内的食品进行冲泡,之后发热件117b可对杯体111内的液体进行继续加热,之后杯体111的液体经第一出水口111a进入第一出水管116后流向第二出水管128,最后由第二出水管128流向接水容器160供用户饮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品设备还包括:加热结构155,加热结构155位于外壳151内,加热结构155位于净水箱152和杯盖组件140的入水口之间,加热结构155用于对管路154内通向杯盖组件140的入水口方向的液体加热。
加热结构155可以对管路154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进而使进入杯体111内的液体为温度较高的液体。可以满足用户喝热水的需求,或煮茶的需求。
如图20所示,加热结构155可以是加热管。
以煮茶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饮品设备作进一步说明。杯盖组件140枢转连接于机体150,因而,杯盖组件140可以转动,以在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管路154至少包括与杯盖组件140的入水口连通的出茶口。煮茶之前可以先在杯体111内放置茶叶,并将杯体组件110与出水座120装配到位,使第一耦合器112中的第一导电件112b与第二耦合器121中的第二导电件121a接触以便为杯体组件110底部的发热组件117供电。杯盖组件140处于关闭状态且杯体组件110装配到位之后,通过与机体150连接的控制屏150a的屏幕进行按键操作或触控操作施加指令,控制净水箱152中的净水加热后,经管路154的出茶口154b由杯盖组件注入杯体111内,先对茶叶进行冲泡,以供煮茶之用。当注水完成后自动停止注水,此时厚膜发热盘(即发热组件117)开始全功率加热,开始煮茶,此时,可通过杯体111中的温度传感器170检测水温,当杯体111内的水开始沸腾时,降低功率至100W进行微煮,约2到3min后停止加热。如图11c所示,煮茶时,位于第一出水管1116内的阀芯1112a处于密封位置,阀密封件1112c封堵第一出水管116,阻挡水流通过第一出水管116流出。煮茶结束后,如图11b所示,电机129(具体可为步进电机)带动翘杆翘起,翘起的翘杆将第二出水管123向上顶起,第二出水管123进而向上推动阀芯1112a,阀芯1112a活动至打开位置,阀密封件1112c不再封堵第一出水管116,茶水可以经第一出水管116进入第二出水管123,并流向第二出水管123下方的杯子(即接水容器160)中。杯体111中茶水落尽后,步进电机反转归位,阀芯1112a恢复密封位置。
接水容器160除了可以是杯子外,还可以是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上部开口的水壶。
第一耦合器112与第二耦合器121安装到位时,不仅可以与发热组件117电连接,实现为发热组件117供电,还可以与温度传感器170电连接,以为温度传感器170供电。第一耦合器112可以通过第一导电件112b分别实现与发热组件117和温度传感器170的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170可以位于杯体111的内部,以检测杯体111内液体的温度。图11a示例性地示出了安装在杯体111的杯底壁111c上的温度传感器170。温度传感器170并不限于安装在杯底壁111c上,温度传感器170还可以被安装在杯体111的侧壁上,或杯体111内的其他位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温度传感器170检测到杯体111内的液体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时,发热组件117可以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直至温度传感器170检测到杯体111内的液体达到预设温度后,发热组件117可以以第二功率进行加热至一定时间(例如2-3Min)后停止加热;或者,温度传感器170检测到杯体111内的液体达到预设温度后,发热组件117可以立即停止加热。非限制地,预设温度可以为100℃,第二功率可以为100w,第一功率大于第二功率。
出水座120固定在机体上,参考图1所示,可以直接握住杯体组件110的手柄111g旋转取下图1所示饮水设备的杯体组件110,此时阀芯1112a的弹簧(即复位件1112b)推紧阀芯1112a进行密封,第一出水管116不会漏水,可对杯体组件110进行清洗。
如图20所示,出水座120下方还可以具有保温集水盒150c,杯体111可以放置在保温集水盒150c内以对杯体111内的茶水进行保温。
由管路154的出茶口154b流出的净水是经过加热结构155加热过的,因此,煮茶前,可以对杯体111中的茶叶进行冲泡,还可以根据煮的茶叶的类型的不同,利用发热组件117对杯体111内的水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座120固定在外壳151上。杯盖组件140和出水座120均安装在外壳上,杯体组件110可以不安装在外壳上,利用出水座120可以支撑杯体组件110,并方便加茶叶时将杯体组件110从机体上分离,而不需要携带杯盖组件140和出水座120,使用更方便。
如图20所示,管路154还可以包括出水管口154a,出水管口154a与出茶口154b分离设置,出水管口154a可以提供经加热结构155加热后的热水,也可也提供不经加热结构155加热的净水/或经加热结构155不加热的净水,以满足不同需求。图20中管路154上的箭头为水流方向。
此外,管路154中还可以设置增压泵157b、流量泵157a和水汽分离体158等。其中,水汽分离体158与出水管口和净水箱连通,以便使汽体排入净水箱152中,净水箱152的水并不能直接从出水管口154a流出,避免出水管口154a滴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茶口154b高于净水箱152最高液面水位线,由于水不会往高处流,这样可以减少出茶口154b不使用时的滴水问题。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10凸出于机体150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饮品设备既包括用于煮茶的杯体组件110和出水座120,还包括提供净水并具有加热功能的机体150,功能更丰富,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之间或不同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确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Claims (38)

1.一种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设备包括:
杯体组件(110),所述杯体组件(110)包括杯体(111)以及设于所述杯体(111)底部的第一耦合器(112),所述第一耦合器(112)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件(112b);所述杯体组件(110)上设有第一锁定部(114);以及
出水座(120),所述出水座(120)上设有第二耦合器(121);所述第二耦合器(121)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件(121a);所述出水座(120)上设有第二锁定部(123);所述第一锁定部(114)和所述第二锁定部(123)锁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112)还包括第一对接壁(112a),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呈环状;所述第一耦合器(112)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器(112)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环绕所述出水避让空间(112c)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间隔环绕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导电容置槽(112d),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与若干个所述导电容置槽(112d)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位于对应的所述导电容置槽(112d)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呈扇环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11)的底壁设有第一出水口(111a);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的面积,与所述杯体(111)的底面积的比值为0.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1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的第一出水管(116),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6)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114)和所述第二锁定部(123)均为卡合部;所述第一锁定部(114)和所述第二锁定部(123)卡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114)包括第一周向限位部(114a)和第一纵向限位部(114b);所述第二锁定部(123)包括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114a)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部(123a)、以及与所述第一纵向限位部(114b)匹配的第二纵向限位部(123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110)上设有第一环向定位部(115),所述出水座(1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匹配的第二环向定位部(1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向定位部(115)为沿周向延伸的定位插槽;所述第二环向定位部(124)为与所述定位插槽匹配的定位件;所述第二环向定位部(124)可在所述第一环向定位部(115)内沿周向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110)还包括第一出水口(111a)及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的第一出水管(116);
所述第二耦合器(121)上也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耦合器(121)的出水避让空间(112c),所述出水座(120)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6)连通的第二出水管(128),所述第二出水管(128)穿设于所述第二耦合器(121)上的所述出水避让空间(112c);所述第二出水管(128)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耦合器(121);所述第二出水管(128)可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杯体组件(110)安装在所述出水座(120)且所述第二耦合器(121)与所述第一耦合器(112)装配到位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28)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杯体(111)中的液体可从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组件(110)安装在所述出水座(120)且所述第二耦合器(121)与所述第一耦合器(112)装配到位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28)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出水管(128)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16)的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密封结构(130),所述密封结构(130)用以在所述第二出水管(128)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实现所述第二出水管(128)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6)的密封对接,以隔绝所述第二出水管(128)内腔与外部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130)包括:
第二密封圈(131),所述第二密封圈(131)呈环状;所述第二出水管(128)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圈(131)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6)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出水管(128)的侧壁均密封对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31)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116)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128)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116)的对接端(128a);
所述第二出水管(128)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圈(131)与所述第二出水管(128)的对接端(128a)密封抵接。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为不同内径的环状件,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的轴心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的一侧上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或,一个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的相反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
22.根据权利要求4或20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121a)包括用以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电接触的耦合接触部(121b);
所述第二耦合器(121)包括对接体(121d);所述对接体(121d)具有与所述第一对接壁(112a)匹配的对接槽(121e);所述对接槽(121e)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件(121a)一一对应的第一过孔(121f);所述耦合接触部(121b)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孔(121f)内,且与所述第一过孔(121f)的侧壁之间有间隔;
所述出水座(120)包括第一壳体(125),所述第一壳体(125)上设有与所述对接体(121d)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125a);所述耦合器安装位(125a)上设有位于所述对接体(121d)底侧的安装位底壁(125b),所述安装位底壁(125b)上设有第二过孔(125c);穿过所述第一过孔(121f)的水流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125c)流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安装位(125a)上还设有第一密封圈(126),所述第一密封圈(126)与所述对接体(121d)的外边缘密封贴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座(120)还包括第二壳体(127),所述第二壳体(127)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25)底侧;所述第二壳体(127)的底侧设有排水孔(127a)、以及导水避让孔(127b);所述排水孔(127a)与所述导水避让孔(127b)连通;
所述出水座(120)还包括第二出水管(128),所述第二出水管(128)插设于所述导水避让孔(127b)内,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28)与所述导水避让孔(127b)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27a)设于所述导水避让孔(127b)的侧壁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座(120)包括第一壳体(125),所述第一壳体(125)上设有与所述对接体(121d)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125a);所述第一壳体(125)上设有第三过孔(125d),且所述第三过孔(125d)偏离所述耦合器安装位(125a)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123)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25)上;所述第二锁定部(123)覆盖所述第三过孔(125d)。
2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座(120)包括第一壳体(125),所述第一壳体(12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耦合器(121)匹配的耦合器安装位(125a);所述第一壳体(125)上设有第三过孔(125d),且所述第三过孔(125d)偏离所述耦合器安装位(125a)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110)还包括用以对所述杯体(111)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117);
所述第一耦合器(112)与所述第二耦合器(121)装配到位时,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与所述第二导电件(121a)电连接,以至少为所述发热组件(117)供电。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117)包括两个设于所述杯体(111)底部的导电触点(117a)、以及若干个与所述杯体(111)的底部热接触的发热件(117b);若干个所述发热件(117b)均与两个所述导电触点(117a)电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117b)为发热片。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117)包括若干个发热支电路(117c);若干个所述发热支电路(117c)中,至少其一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117b),且同一所述发热支电路(117c)中的发热件(117b)串联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杯体组件(110)底侧的接水容器;所述接水容器用以承接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流出的液体。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112)与所述第二耦合器(121)同轴。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11)的底壁设有第一出水口(111a),所述第一耦合器(112)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同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1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11a)的第一出水管(116),所述第一出水管(116)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耦合器(112)同轴。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
机体(150),包括:净水箱(152)、管路(154)和外壳(151),所述净水箱(152)和所述管路(154)均位于所述外壳(151)内,所述管路(154)的入口与所述净水箱(152)连通,所述管路的出口用于向所述杯体(111)内加液;
加热结构(155),位于所述外壳(151)内,所述加热结构(155)用于对所述管路(154)内通向所述杯体(111)内方向的液体加热。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70),所述温度传感器(170)位于所述杯体(11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70)用于检测所述杯体(111)内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一导电件(112b)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70)电连接。
CN202322136432.2U 2023-08-09 2023-08-09 饮品设备 Active CN220859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6432.2U CN220859895U (zh) 2023-08-09 2023-08-09 饮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6432.2U CN220859895U (zh) 2023-08-09 2023-08-09 饮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9895U true CN220859895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6432.2U Active CN220859895U (zh) 2023-08-09 2023-08-09 饮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9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1715U (zh) 液体加热器具、用于液体加热器具的阀组件和溢出限制系统
EP2491836A1 (e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with quick pressure relief function
KR102042575B1 (ko) 정수기
CN106073503B (zh) 磨豆咖啡机
CN220859895U (zh) 饮品设备
CN220859896U (zh) 饮品设备
CN220832682U (zh) 饮品设备
CN220832685U (zh) 饮品设备
CN220832683U (zh) 饮品设备
CN220832684U (zh) 饮品设备
CN113951724A (zh) 饮品机
US20220142443A1 (en) Floor mopping machine and cleaning dock for floor mopping machine
KR102146148B1 (ko) 자주식 청소 로봇과 워터 서버의 설치 방법
CN103908156A (zh) 一种饮水设备
CN213309035U (zh) 一种电压力煲
US8397629B2 (en) Assembly for beverage preparing machine containing a boiler
JP2016202325A (ja) 飲料抽出装置
CN114081344B (zh) 一种电压力煲
CN112674600B (zh) 用于茶吧机的出水装置和茶吧机
US20220095826A1 (en) Beverage brewing machine
CN112914367B (zh) 一种集消毒仓蒸汽热水开水为一体的智能茶吧机
CN216822876U (zh) 一种饮水机
JP2016202326A (ja) 飲料抽出装置
CN219538044U (zh) 饮水设备
CN114081343B (zh)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