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7122U -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7122U
CN220857122U CN202322567943.XU CN202322567943U CN220857122U CN 220857122 U CN220857122 U CN 220857122U CN 202322567943 U CN202322567943 U CN 202322567943U CN 220857122 U CN220857122 U CN 220857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harging
fixedly connected
circular telegram
counter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79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鹏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Guaao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Guaao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Guaao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Guaao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79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7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7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7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充电插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包括插板组件、插座组件和接电组件,所述插板组件包括充电插板,在充电插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在充电插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座组件,通过充电底座侧部四个方向所开设的安装口内部均安装有通电接触板,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充电插座,使通电对接板与充电接触板闭合,此时零线对位杆和火线对位杆与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对接,实现通电效果,而在使用完毕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充电插座至45°角时,使得通电对接板位于相邻的两个通电接触板之间,从而在无需将插头与插座分离的状态下,实现物理断线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充电插座、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而目前现阶段的充电插座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智能插座通俗地说是节约用电量的一种插座,主要功能为远端开关,语音操控。
目前,现有的智能充电插座,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将插头与插座进行分离,来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但是插座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忘记将插头与插座分离,并且由于部分插座内部的插销片安装较紧,导致插拔困难,所以会选择将插头与插座持续长时间插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目前的智能充电插座无法在插头与插座无须分离的状态下,使得内部断电,避免危险隐患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具备能够在插头与插座不分离的状态下,使得插头插座充分断线,保证使用安全性等优点,解决了现阶段设备不使用时插头与插座长时间插接,易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包括插板组件、插座组件和接电组件,所述插板组件包括充电插板,在充电插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在充电插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座组件;
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的充电底座,在充电底座侧部的四个方向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口、且每个安装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电接触板,在充电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接电组件;
所述接电组件包括安装槽内部和充电底座侧部之间活动连接的稳固环,在稳固环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电对接板。
当所需通电使用设备与智能充电插座进行插接使用时:通过电源线前端的插头与供电设备插接,实现将充电插板通电,此时通电接触板上所安装的零线对位杆和火线对位杆处于通电状态,通过将需要通电使用的设备电源线前端的插头插入充电插座上,使得电源线插头与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的顶端连接,此时通过顺时针转动充电插座,使得稳固环在稳固对接槽的内部转动,当转动到三、六、九和十二任意点钟方向时,使得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的底端与零线对位杆和火线对位杆对接,此时接通电源,使得电流通过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向顶端所连接的电源线插头通电,此时对应的设备通电后进行运作,使用完毕后,无需将电源线插头取下,再次转动充电插座,使得稳固环在稳固对接槽的内部转动,当转动45°后,使得通电对接板与通电接触板分离,此时通电对接板停留在两个相邻的通电接触板之间断电,此时停止向所需通电使用的设备进行供电。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和充电底座的侧部之间呈稳固对接槽、且稳固环的侧部活动连接在稳固对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稳固环两端的侧部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收缩凹槽,在收缩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张力弹簧,在张力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且定位环内侧面的四个水平相对应方向均开设有定位口,同时定位块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定位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侧部与收缩凹槽的内部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充电底座顶部的四个方向角位置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钮、且固定螺钮的底端贯穿充电底座的顶部,同时螺纹连接在安装槽内部的对应位置。
优选的,所述通电接触板的内部、且远离前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零线对位杆,而通电接触板的内部、且远离尾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线对位杆,同时零线对位杆和火线对位杆的顶端与通电接触板的顶部齐平,另外通电对接板的内部、且远离前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零线对接杆,而通电对接板的内部、且远离尾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线对接杆,同时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的底端与通电对接板的底部齐平。
优选的,所述稳固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座、且充电插座的顶部开设有充电插口。
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口分为两插插接口和三插插接口。
优选的,所述通电对接板的底部贴合在通电接触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充电插座,通过在充电插座的底部安装有稳固环,稳固环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通电对接板,而充电插板所开设的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充电底座,充电底座侧部四个方向所开设的安装口内部均安装有通电接触板,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充电插座,使通电对接板与充电接触板闭合,此时零线对位杆和火线对位杆与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对接,实现通电效果,而在使用完毕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充电插座至45°角时,使得通电对接板位于相邻的两个通电接触板之间,从而在无需将插头与插座分离的状态下,实现物理断线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该智能充电插座,通过在充电插座的底部安装有稳固环,稳固环内侧面的四个方向角均开设有定位口,而安装槽的内侧面安装有定位环,通过转动充电插座,在张力弹簧展开后推动定位块的作用力下,使得定位块进入定位口的内部,此时实现对充电插座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固定后的位置,使得充电对接板与充电接触板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零线对位杆和火线对位杆与零线对接杆和火线对接杆对接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槽内部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槽内部与稳固环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电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插板组件;101、充电插板;102、电源线;103、安装槽;104、稳固对接槽;105、定位环;106、定位口;
2、插座组件;201、充电底座;202、固定螺钮;203、安装口;204、通电接触板;205、零线对位杆;206、火线对位杆;
3、接电组件;301、充电插座;302、充电插口;3021、两插插接口;3022、三插插接口;303、稳固环;304、收缩凹槽;305、张力弹簧;306、定位块;307、通电对接板;308、零线对接杆;309、火线对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包括:插板组件1、插座组件2和接电组件3,插板组件1包括充电插板101,充电插板10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102,充电插板10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03,安装槽1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座组件2;插座组件2包括安装槽103内部固定连接的充电底座201,充电底座201侧部的四个方向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口203、且每个安装口20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电接触板204,充电底座2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接电组件3;接电组件3包括安装槽103内部和充电底座201侧部之间活动连接的稳固环303,稳固环30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电对接板307。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智能充电插座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有充电插板101,在充电插板101的尾端安装有电源线102,电源线102前端的插头与供电设备插接,实现将充电插板101通电,此时通电接触板204上所安装的零线对位杆205和火线对位杆206处于通电状态,通过将需要通电使用的设备电源线前端的插头插入充电插座301上,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根据设备的插头选择对应的两插插接口3021或三插插接口3022插入,使得电源线插头与零线对接杆308和火线对接杆309的顶端连接,此时通过顺时针转动充电插座301,使得稳固环303在稳固对接槽104的内部转动,当转动到三、六、九和十二任意点钟方向时,使得零线对接杆308和火线对接杆309的底端与零线对位杆205和火线对位杆206对接,此时接通电源,使得电流通过零线对接杆308和火线对接杆309向顶端所连接的电源线插头通电,此时对应的设备通电后进行运作,使用完毕后,无需将电源线插头取下,再次转动充电插座301,使得稳固环303在稳固对接槽104的内部转动,当转动45°后,使得通电对接板307与通电接触板204分离,此时通电对接板307停留在两个相邻的通电接触板204之间断电,此时停止向所需通电使用的设备进行供电。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相比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槽103的内部和充电底座201的侧部之间呈稳固对接槽104、且稳固环303的侧部活动连接在稳固对接槽104的内部,稳固环303两端的侧部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收缩凹槽304,在收缩凹槽3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张力弹簧305,在张力弹簧30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06,安装槽10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105、且定位环105内侧面的四个水平相对应方向均开设有定位口106,同时定位块306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定位口106的内部,定位块306的侧部与收缩凹槽304的内部相吻合,充电底座201顶部的四个方向角位置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钮202、且固定螺钮202的底端贯穿充电底座201的顶部,同时螺纹连接在安装槽103内部的对应位置,通电接触板204的内部、且远离前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零线对位杆205,而通电接触板204的内部、且远离尾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线对位杆206,同时零线对位杆205和火线对位杆206的顶端与通电接触板204的顶部齐平,另外通电对接板307的内部、且远离前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零线对接杆308,而通电对接板307的内部、且远离尾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线对接杆309,同时零线对接杆308和火线对接杆309的底端与通电对接板307的底部齐平,稳固环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座301、且充电插座301的顶部开设有充电插口302,充电插口302分为两插插接口3021和三插插接口3022,通电对接板307的底部贴合在通电接触板204的顶部;
在该实施例中,稳固环303的厚度与稳固对接槽104内部的宽度相吻合,从而在转动充电插座301时,使得稳固环303能够在稳固对接槽104的内部平稳转动的效果,张力弹簧305具备展开向前推动的作用力,使得张力弹簧305向前推动定位块306,在转动稳固环303时,使定位块306的前端贴合在定位环105的内侧面时,此时张力弹簧305压缩,使定位块306进入到收缩凹槽304的内部,在转动充电插座301时,充电插座301每转动90°,并且处于三、六、九和十二任意点钟方向时,使得定位块306卡入定位口106的内部,从而确定通电接触板204与通电对接板307对接,当张力弹簧305受力压缩后,使得定位块306进入收缩凹槽304的内部,通过定位块306侧部与收缩凹槽304内部相吻合的设计,增加定位块306前后移动的稳定性,充电底座201侧部呈向外侧倾斜状,并且侧部的四个方向均开设有固定螺钮202所连接的圆孔,在顺时针转动固定螺钮202,使得固定螺钮202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安装槽103内部的底部对应位置,实现将充电底座201进行固定的效果,当定位块306进入定位口106的内部后,使得通电对接板307与通电接触板204对接,此时零线对位杆205与零线对接杆308对接,火线对位杆206与火线对接杆309对接,从而实现连通效果,在零线对位杆205和火线对位杆206有电的状态下,将电流向零线对接杆308和火线对接杆309输送的作用,根据所需通电设备的电源线插头的插头数量选择对应的两插插接口3021或三插插接口3022进行插接通电使用的效果,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充电插座301时,使得通电对接板307的底部能够与通电接触板204的顶部充分接触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包括插板组件(1)、插座组件(2)和接电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组件(1)包括充电插板(101),在充电插板(10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102),在充电插板(10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03),在安装槽(1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座组件(2);
所述插座组件(2)包括安装槽(103)内部固定连接的充电底座(201),在充电底座(201)侧部的四个方向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口(203)、且每个安装口(20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电接触板(204),在充电底座(2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接电组件(3);
所述接电组件(3)包括安装槽(103)内部和充电底座(201)侧部之间活动连接的稳固环(303),在稳固环(30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电对接板(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3)的内部和充电底座(201)的侧部之间呈稳固对接槽(104)、且稳固环(303)的侧部活动连接在稳固对接槽(10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环(303)两端的侧部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收缩凹槽(304),在收缩凹槽(3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张力弹簧(305),在张力弹簧(30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105)、且定位环(105)内侧面的四个水平相对应方向均开设有定位口(106),同时定位块(306)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定位口(10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06)的侧部与收缩凹槽(304)的内部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201)顶部的四个方向角位置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钮(202)、且固定螺钮(202)的底端贯穿充电底座(201)的顶部,同时螺纹连接在安装槽(103)内部的对应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接触板(204)的内部、且远离前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零线对位杆(205),而通电接触板(204)的内部、且远离尾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线对位杆(206),同时零线对位杆(205)和火线对位杆(206)的顶端与通电接触板(204)的顶部齐平,另外通电对接板(307)的内部、且远离前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零线对接杆(308),而通电对接板(307)的内部、且远离尾端和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线对接杆(309),同时零线对接杆(308)和火线对接杆(309)的底端与通电对接板(307)的底部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环(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座(301)、且充电插座(301)的顶部开设有充电插口(3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口(302)分为两插插接口(3021)和三插插接口(30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对接板(307)的底部贴合在通电接触板(204)的顶部。
CN202322567943.XU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Active CN220857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7943.XU CN220857122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7943.XU CN220857122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7122U true CN22085712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5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7943.XU Active CN220857122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7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3034U (zh) 电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
TWI399002B (zh) 具易連能力的模組式連接器
CN103262348A (zh) 用于接线装置的端子结构
CN104852225A (zh) 光电连接组件
CN203850492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CN102957062B (zh) 连接器
WO2021017505A1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2368187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9586050B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电气线缆连接器
CN209029597U (zh) 一种磁吸连接器及具有磁吸连接器的设备
CN220857122U (zh)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CN101431205A (zh) 具有结合臂的转接头结构
US20130300366A1 (en) Charger
WO2023143231A1 (zh) 低压大电流的防水连接器
CN201138715Y (zh) 一种电源插头转换器
CN205406846U (zh) 一种防松动的连接器
CN102437479A (zh) 一种旋转式电连接器
CN209766684U (zh) 一种矩形印制板电连接器
TWM583645U (zh) 多國充電器結構
CN204834956U (zh) 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CN208226212U (zh) 一种连接器
CN2737012Y (zh) 电子转接器
CN105577865A (zh)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213542300U (zh) 橱柜灯
CN213184867U (zh) 一种转接头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