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675U - 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675U
CN220856675U CN202321988436.7U CN202321988436U CN220856675U CN 220856675 U CN220856675 U CN 220856675U CN 202321988436 U CN202321988436 U CN 202321988436U CN 220856675 U CN220856675 U CN 220856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thermal management
battery
compon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84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伟达
黄小腾
李清
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84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能够满足储能系统中的不同部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温度调节需求,从而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该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和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储能技术也随之发展。储能系统包括各种元器件,比如包括电池以及除电池之外的其他部件,除电池之外的其他部件可以为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转换器、交流-直流(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AC/DC)转换器等。
通常情况下,储能系统中元器件的温度对储能系统的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能够满足储能系统中的不同部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温度调节需求,从而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和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对电池和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热管理装置,这样,在不同场景下,且电池和/或第一部件有温度调节需求时,热管理装置能够对电池和/或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储能系统中的不同部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温度调节需求,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热管理子装置和第二热管理子装置,所述第一热管理子装置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将热管理装置设置为对电池和第一部件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的两个热管理子装置,使得对电池和第一部件的温度调节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操作简单,进行温度调节时更加智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部件簇,所述多个第一部件簇中的每个第一部件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部件;其中,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与所述多个第一部件簇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热管理子装置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即第二热管理子装置的数量达到了最少。如此,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给的成本,并且降低了储能系统的空间占有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由于通常情况下在电池进行充放电时第一部件具有温度调节需求,比如冷却需求。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在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热管理子装置对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第二热管理子装置能够及时对第一部件进行热管理,降低了第一部件发生热失控的概率,进而有效提高了储能系统的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N个储能支路,所述N个储能支路中的每个储能支路包括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热管理装置的数量为N,每个所述热管理装置与所述每个储能支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热管理装置的数量与储能系统包括的储能支路的数量相同,即与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的数量相同。在热管理装置为水冷机组的情况下,与目前的水冷机组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额外增加部件就可以实现对电池和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结构简单,管路较少,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的复杂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热管理装置,所述N个储能支路包括第一储能支路,所述第一热管理装置与所述第一储能支路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中的所述电池簇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簇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热管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中的所述电池簇和所述第一部件簇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热管理装置对所述电池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池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调节需求,调节所述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
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根据电池和/或第一部件的具体温度调节需求,调整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如此,在电池和/或第一部件的温度调节需求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调节的较快,在电池和/或第一部件的温度调节需求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将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调节的较慢,从而实现了热管理的合理分配,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的能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热管理装置对所述电池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时,向所述热管理装置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
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通过向热管理装置发送用于指示温度调节的速率的第一指令,以实现对速率的调整,实现简单,降低了储能系统的复杂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热管理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且控制对所述第一部件进行冷却后的热管理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第一部件进行冷却后的热管理介质可以用于对电池进行加热,不仅能够加快对电池进行加热的速率,并且达到了能量回收的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水泵。
由于储能系统中原本包括水泵,本申请实施例将热管理装置设置为包括水泵,如此,对储能系统的改动较小,减小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在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所述储能系统中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系统的具体示意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具体示意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储能技术也随之发展。储能系统包括各种元器件,比如包括电池以及除电池之外的其他部件,除电池之外的其他部件例如可以为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等。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
可选地,电池可以为动力蓄电池。从电池的种类而言,该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铅酸电池、镍隔电池、镍氢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或者钠离子电池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从电池规模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可以是电芯/电池单体,也可以是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储能系统中元器件的温度对储能系统的影响较大。储能系统中除了电池需要进行温度调节之外,其他部件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比如,通常情况下,电池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而其他部件,如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只要电池进行充放电就需要进行冷却。因此,如何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温度调节需求,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和热管理装置,热管理装置用于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此外,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部件,热管理部件还用于在第一部件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对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对电池和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热管理装置,这样,在不同场景下,且电池和/或第一部件有温度调节需求时,热管理装置能够对电池和/或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储能系统中的不同部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温度调节需求,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系统100的示意性图。如图1所示,储能系统100可以包括电池110和热管理装置130,热管理装置130用于对电池110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储能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部件120,热管理装置130还用于在第一部件120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对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
第一部件120可以包括储能系统100中除电池110之外的其他元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20可以包括在电池110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储能系统100中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部件。例如可以为功率转换器,如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
可选地,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之间可以并联连接。
可选地,热管理装置130可以与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连接。比如,热管理装置130可以通过管路与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热管理装置130,这样,在不同场景下,且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有温度调节需求时,热管理装置130能够对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储能系统100中的不同部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温度调节需求,提高储能系统100的性能。
可选地,热管理装置130可以为水冷机组,水冷机组可以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自循环模式。如图2和图3所示,热管理装置130可以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风机、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加热器以及水泵等。
当热管理装置130单独运行水泵时,热管理装置130处于自循环模式。由于储能系统100中原本包括水泵,本申请实施例将热管理装置130设置为包括水泵,如此,对储能系统100的改动较小,减小了成本。
当热管理装置130运行压缩机、冷凝器、风机、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时,热管理装置130可以处于制冷模式。当热管理装置130运行PTC加热器时,热管理装置130可以处于制热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热管理装置130可以包括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和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与电池110连接,用于对电池110的温度进行调节,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与第一部件120连接,用于对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
该技术方案,将热管理装置130设置为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的两个热管理子装置,使得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调节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操作简单,进行温度调节时更加智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1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储能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簇,多个电池簇中的每个电池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池110。
电池簇是指由电池以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的电池组合体。其中,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簇可以是由多个电池110串联或并联形成的。再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簇可以是由多个电池110先并联后串联形成的。其中,图2和图3中的每个电池簇中的电池110之间并联连接,且多个电池簇之间也并联连接。
可选地,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的数量可以与电池簇的数量相同。每个热管理子装置与对应的电池簇中的电池110均连接。
可选地,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的数量可以小于电池簇的数量。
第一部件12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储能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部件簇,多个第一部件簇中的每个第一部件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件120。与电池簇类似,第一部件簇是指由第一部件120以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的第一部件组合体。
储能系统100可以包括储能支路,每个储能支路可以包括一个电池簇和一个第一部件簇。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储能支路中的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之间可以并联连接。
可选地,再次参考图2,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该一个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与多个第一部件簇连接。
该技术方案,将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即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的数量达到了最少。如此,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100给的成本,并且降低了储能系统100的空间占有率。
可选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的数量可以与第一部件簇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用于对每个第一部件簇中的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储能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对热管理装置130进行控制,以使热管理装置130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
可选地,控制单元可以是储能系统100中原本存在的装置,如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或者,控制单元也可以是储能系统100中增加的装置。
其中,该控制单元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110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对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
例如,当环境温度适中,电池110处于充电或放电的状态且无制冷或制热需求时,由于在某些场景下,当电池110在进行充放电时,第一部件120需要进行冷却。因此,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对第一部件120进行自循环冷却。此外,控制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不对电池110进行冷却。
再例如,当电池110正在充放电且有冷却需求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对电池110进行冷却,并且控制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
由于通常情况下只要电池110进行充放电就需要对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比如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在电池110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对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能够及时对第一部件120进行热管理,降低了第一部件120发生热失控的概率,进而有效提高了储能系统100的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储能系统100的温度较高且电池110处于充放电状态时,电池110具有冷却需求,此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压缩机、冷凝器、风机、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开始工作,即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当热管理装置130处于制冷模式时,热管理装置130可以同时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包括水泵1,第二热管理子装置132包括水泵2,水泵1用于对电池110的温度进行调节,水泵2用于对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与可以控制水泵1对电池110进行冷却,且控制水泵2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热管理装置130对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时,根据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调节需求,调节热管理装置130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
可选地,控制单元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其他模块、装置等进行通信交互。有线通信方式例如可以包括制器局域网(control area network,CAN)通信方式、菊花链(daisychain)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方式例如可以包括蓝牙通信、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ZigBee通信等各种方式,在此并不限定。
可选地,热管理装置130具有调速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根据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具体温度调节需求,调整热管理装置130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如此,在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调节需求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热管理装置130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调节的较快,在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调节需求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将热管理装置130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调节的较慢,从而实现了热管理的合理分配,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的能耗。
具体而言,在热管理装置130对电池110和/或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时,控制单元可以向热管理装置130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热管理装置130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该技术方案,控制单元通过向热管理装置130发送用于指示温度调节的速率的第一指令,以实现对速率的调整,实现简单,降低了储能系统的复杂度。
如前文举例,当储能系统100的温度较高且电池110处于充放电状态时,由于电池110具有冷却需求,因此,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水泵1的转速较高,例如,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水泵1处于最高转速对电池110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第一部件120的冷却需求较低,则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水泵2以较低的转速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电池110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对电池110进行加热,且控制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后的热管理介质对电池110进行加热。
示例性地,当环境温度较低且电池110有加热需求时,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可以对电池110进行加热。由于第一部件120的运行温度可能较高,对电池110进行加热的热管理介质的温度可能对第一部件120来说是冷却。比如,当水温为35℃-40℃时,该水温对电池110来说是加热,对第一部件120来说却是冷却。因此,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可以对电池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热管理介质可以是循环流动的,以达到更好的温度调节的效果。当热管理介质为冷却介质时,冷却介质还可以称为冷却液或冷却气体。冷却介质具体可以采用诸如水、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者空气等。
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110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后的热管理介质可以用于对电池110进行加热,不仅能够加快对电池110进行加热的速率,并且达到了能量回收的目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储能系统100可以包括N个储能支路,该N个储能支路中的每个储能支路包括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N为正整数。其中,热管理装置130的数量为N,每个热管理装置130与每个储能支路连接。
也就是说,每个电池簇和每个第一部件簇共用一个热管理装置130。
该技术方案,热管理装置130的数量与储能系统100包括的储能支路的数量相同,即与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的数量相同。在热管理装置130为水冷机组的情况下,与目前的水冷机组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额外增加部件就可以实现对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结构简单,管路较少,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100的复杂度。
在该实施例中,热管理装置130可以包括第一热管理装置,N个储能支路可以包括第一储能支路,第一热管理装置与第一储能支路连接。其中,在第一储能支路中的电池簇和/或第一部件簇有温度调节需求时,第一热管理装置可以用于对第一储能支路中的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的温度进行调节。
也就是说,在某个储能支路中的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中的任意一个有温度调节需求时,与该储能支路连接的热管理装置130对该储能支路中的电池110和第一部件120的温度都进行调节。
由于通常情况下,电池110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才需要对电池110进行热管理,而只要电池110进行充放电就需要对第一部件120进行热管理。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认为第一部件120的温度调节需求为最高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虽然单独描述了图2和图3的方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图2和图3的方案是独立的,图2和图3的描述可以相互参考。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图2和图3的可选方案可以结合使用。例如,图2中关于控制单元的描述,比如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电池110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热管理子装置131对电池110进行加热,且控制对第一部件120进行冷却后的热管理介质对电池110进行加热,同样适用于图3的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热管理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热管理子装置和第二热管理子装置,所述第一热管理子装置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部件簇,所述多个第一部件簇中的每个第一部件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与所述多个第一部件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热管理子装置对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N个储能支路,所述N个储能支路中的每个储能支路包括电池簇和第一部件簇,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热管理装置的数量为N,每个所述热管理装置与所述每个储能支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热管理装置,所述N个储能支路包括第一储能支路,所述第一热管理装置与所述第一储能支路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中的所述电池簇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簇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热管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中的所述电池簇和所述第一部件簇的温度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热管理装置对所述电池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池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调节需求,调节所述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热管理装置对所述电池和/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时,向所述热管理装置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热管理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且控制对所述第一部件进行冷却后的热管理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水泵。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在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所述储能系统中具有温度调节需求的部件。
CN202321988436.7U 2023-07-26 2023-07-26 储能系统 Active CN220856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436.7U CN220856675U (zh) 2023-07-26 2023-07-26 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436.7U CN220856675U (zh) 2023-07-26 2023-07-26 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675U true CN22085667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8436.7U Active CN220856675U (zh) 2023-07-26 2023-07-26 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1232B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CN104182809A (zh) 一种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优化方法
CN105826619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恒温热管理系统
CN108832646A (zh) 一种适用于可动态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354996B (zh) 车辆及其动力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113036261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3605389B (zh) 一种全景式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用温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190614B (zh) 一种用于消减电网功率缺额的电热负荷控制方法
CN101319808A (zh) 一种利用土壤进行换热的太阳能半导体水冷空调系统
CN112467237A (zh) 一种储能系统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储能系统
CN116470187A (zh) 适用于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的电芯均温系统及方法
CN220856675U (zh) 储能系统
CN113494740A (zh) 空调室外机及用于其控制的方法和装置、空调器
CN10507097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
CN116345014A (zh) 一种大型储能系统热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4402A (zh) 应用于液冷储能系统的环境控制系统
CN113315162A (zh) 场站级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20606372U (zh) 一种级联式储能系统的冷却机构
CN109980770A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应急电源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0509786B (zh) 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充电系统、电动汽车
CN110048187A (zh) 一种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48188A (zh) 一种基于冗余功率器件的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系统
CN116505136B (zh) 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765590U (zh) 一种智能温控电池组
CN219642949U (zh) 基于液体进行温度调节的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