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1789U -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1789U
CN220851789U CN202322577327.2U CN202322577327U CN220851789U CN 220851789 U CN220851789 U CN 220851789U CN 202322577327 U CN202322577327 U CN 202322577327U CN 220851789 U CN220851789 U CN 220851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valve pipe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73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华
赵凯东
赵玉国
常晓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XIN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XI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XIN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XI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73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1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1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1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温减压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其包括阀管本体以及前后两端的进水管与排水管,阀管本体中部设有的散热风机通过阀管本体上端一侧的PLC控制器控制,且阀管本体一侧开设多个散热孔,隔板贴合的第一空腔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旁的循环组件用于对阀管本体循环散热,阀管本体外环设有多个散热片,使用散热风机向第二空腔中吹入空气,空气将第二空腔中的热量排出,在循环组件的作用下将冷却的水排到第一空腔中,对阀管本体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回到水箱中再次被冷却系统利用,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散热片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对阀管本体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温减压阀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减温减压装置是一种用于管道系统中的特殊设备,用于减少管道中的温度和压力,以维护系统的安全运行。它们通常用于处理高温高压的流体或气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可控的方式实现温度和压力的降低。
针对减温装置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3452335U公开了一种减温减压阀的新型减温装置,包括阀管降温管,所述阀管降温管上侧壁左右两部均竖直向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端部与横板底面垂直固定连接,横板上竖直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对齐的散热风扇;所述阀管降温管外部缠绕贴附有簧型散热管,位于所述阀管降温管内腔水平向左设置有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部冷水从簧型散热管进入到阀管降温管内腔的直管中,然后从直管的若干喷淋孔喷出冷水对阀管降温管进行降温,设置的簧型散热管可以保证冷水输送过程中可以对阀管降温管进行吸附大量热量,从而达到散热效果;避免现有技术中仅仅设置输送水管在阀管降温管内腔导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管道在使用时,为了对管道进行散热,一般直接向管道上泼水的方式进行降温,由于管道温度较高,泼水部位阀体温度聚变落差大,导致阀体出现裂纹泄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上述虽然设置了风机和簧型散热管对阀管降温管进行散热,但是,在通水装填下,簧型散热管中的冷水不断向阀管降温管中喷出,热水直接将喷出的冷水混合,使得冷水对阀管降温管的降温效果降低,其次,簧型散热管需要源源不断对阀管降温管供水才能散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降温的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使用散热风机向第二空腔中吹入空气,空气将第二空腔中的热量经过散热孔排出,其次,在循环组件的作用下将冷却的水排到第一空腔中,对阀管本体进行冷却,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一空腔中的水温,冷却后的水回到水箱中再次被冷却系统利用,从而实现循环冷却,进一步的,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散热片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对阀管本体进行散热,防止阀管本体开裂。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包括阀管本体以及前后两端的进水管与排水管,所述阀管本体中部设有的散热风机通过阀管本体上端一侧的PLC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机用于对隔板进行散热,且所述阀管本体一侧开设多个散热孔,所述隔板贴合的第一空腔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旁的循环组件用于对阀管本体循环散热,所述阀管本体外环以阵列的方式设有多个散热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和循环管,所述循环泵中开设多个喷孔,循环泵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循环管一侧的排水管连接到阀管本体一侧开设的排水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管本体内部设有的隔板与阀管本体内外径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循环泵位于第二空腔中,循环泵上开设有出水口,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散热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对侧一端的循环管上通过连接管和水箱相连,进水管连接的冷却系统也和水箱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中,使用散热风机向第二空腔中吹入空气,空气将第二空腔中的热量经过散热孔排出,其次,在循环组件的作用下将冷却的水排到第一空腔中,对阀管本体进行冷却,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一空腔中的水温,冷却后的水回到水箱中再次被冷却系统利用,从而实现循环冷却,进一步的,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散热片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对阀管本体进行散热,防止阀管本体开裂。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阀管本体剖切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阀管本体剖切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阀管本体;101、进水管;102、排水管;103、隔板;104、第一空腔;105、排水口;106、散热片;107、第二空腔;108、散热孔;
200、散热风机;201、PLC控制器;202、温度传感器;
300、循环组件;301、循环泵;302、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管道在使用时,为了对管道进行散热,一般直接向管道上泼水的方式进行降温,由于管道温度较高,泼水部位阀体温度聚变落差大,导致阀体出现裂纹泄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上述虽然设置了风机和簧型散热管对阀管降温管进行散热,但是,在通水装填下,簧型散热管中的冷水不断向阀管降温管中喷出,热水直接将喷出的冷水混合,使得冷水对阀管降温管的降温效果降低,其次,簧型散热管需要源源不断对阀管降温管供水才能散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阀管本体100以及前后两端的进水管101与排水管102,阀管本体100中部设有的散热风机200通过阀管本体100上端一侧的PLC控制器201控制,散热风机200用于对隔板103进行散热,且阀管本体100一侧开设多个散热孔108,隔板103贴合的第一空腔104中设有温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2一旁的循环组件300用于对阀管本体100循环散热,阀管本体100外环以阵列的方式设有多个散热片106,使用散热风机200向第二空腔107中吹入空气,空气将第二空腔107中的热量经过散热孔108排出,其次,在循环组件300的作用下将冷却的水排到第一空腔104中,对阀管本体100进行冷却,温度传感器202实时检测第一空腔104中的水温,冷却后的水回到水箱中再次被冷却系统利用,从而实现循环冷却,进一步的,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散热片106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对阀管本体100进行散热,防止阀管本体100开裂。
首先对循环组件300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循环组件300包括循环泵301和循环管302,循环泵301中开设多个喷孔,循环泵30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水管101连接,循环管302一侧的排水管102连接到阀管本体100一侧开设的排水口105,阀管本体100内部设有的隔板103与阀管本体100内外径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4和第二空腔107,循环泵301位于第二空腔107中,循环泵301上开设有出水口,且第二空腔107连通散热孔108,排水管102对侧一端的循环管302上通过连接管和水箱相连,进水管101连接的冷却系统也和水箱相连,使用冷却系统将水箱中的水进行冷却,并从进水管101中注入循环泵301内,冷水经过循环泵301的出水口向外喷水,从而对阀管本体100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水在第一空腔104中储存。
当阀管本体100向第一空腔104中的冷水传递热量时,第一空腔104中的冷水温度上升,此时,温度传感器202检测到第一空腔104内部水温的变化,当水温超过设定的阈值时,PLC控制器201控制散热风机200启动工作,PLC控制器201将外部抽入的空气吹向隔板103,空气在第二空腔107中流通,流通的空气将隔板103内的热量带走,最后从散热孔108排出,以此对隔板103进行冷却。
其次,循环管302启动工作通过排水管102将第一空腔104中温度升高的热水抽入水箱中,水箱中的水被冷却系统冷却,于是,再次向循环泵301中供应冷水,以此对阀管本体100循环冷却,进一步的,由于阀管本体100处于外部环境下,通过自然风吹向阀管本体100,在散热片106的作用下能够提高阀管本体100的受风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阀管本体100的散热效率,实现快速散热。
综上所示,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使用冷却系统将水箱中的水进行冷却,并从进水管101中注入循环泵301内,冷水经过循环泵301的出水口向外喷水,从而对阀管本体100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水在第一空腔104中储存,当阀管本体100向第一空腔104中的冷水传递热量时,第一空腔104中的冷水温度上升,此时,温度传感器202检测到第一空腔104内部水温的变化,当水温超过设定的阈值时,PLC控制器201控制散热风机200启动工作,PLC控制器201将外部抽入的空气吹向隔板103,空气在第二空腔107中流通,流通的空气将隔板103内的热量带走,最后从散热孔108排出,以此对隔板103进行冷却。
其次,循环管302启动工作通过排水管102将第一空腔104中温度升高的热水抽入水箱中,水箱中的水被冷却系统冷却,于是,再次向循环泵301中供应冷水,以此对阀管本体100循环冷却,节省原水的利用,进一步的,由于阀管本体100处于外部环境下,通过自然风吹向阀管本体100,在散热片106的作用下能够提高阀管本体100的受风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阀管本体100的散热效率,实现快速散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包括阀管本体(100)以及前后两端的进水管(101)与排水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本体(100)中部设有的散热风机(200)通过阀管本体(100)上端一侧的PLC控制器(201)控制,散热风机(200)用于对隔板(103)进行散热,且所述阀管本体(100)一侧开设多个散热孔(108),所述隔板(103)贴合的第一空腔(104)中设有温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2)一旁的循环组件(300)用于对阀管本体(100)循环散热,所述阀管本体(100)外环以阵列的方式设有多个散热片(1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300)包括循环泵(301)和循环管(302),所述循环泵(301)中开设多个喷孔,循环泵(30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水管(101)连接,所述循环管(302)一侧的排水管(102)连接到阀管本体(100)一侧开设的排水口(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本体(100)内部设有的隔板(103)与阀管本体(100)内外径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4)和第二空腔(107),循环泵(301)位于第二空腔(107)中,循环泵(301)上开设有出水口,且所述第二空腔(107)连通散热孔(10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2)对侧一端的循环管(302)上通过连接管和水箱相连,进水管(101)连接的冷却系统也和水箱相连。
CN202322577327.2U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Active CN220851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7327.2U CN220851789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7327.2U CN220851789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1789U true CN220851789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7327.2U Active CN220851789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1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1715U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散热箱
CN108258594A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散热箱
CN206892786U (zh)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装置
CN108010663A (zh) 一种变压器的自动散热装置
CN206330446U (zh) 一种防白雾复合型闭式冷却塔
CN220851789U (zh)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CN109489316A (zh) 一种自保护的注塑机用冷却系统
CN214470181U (zh) 一种间冷辅机循环水泵系统
CN209230112U (zh) 一种自保护的注塑机用冷却系统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KR100731717B1 (ko) 난방장치
CN203308561U (zh) 弧形散热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6459318U (zh) 一种空调机废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6131311U (zh) 一种造纸用空压机房的散热系统
CN214698246U (zh)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功能的空气压缩机
CN110671764A (zh) 一种集成喷雾功能的空调机组
CN216048017U (zh) 一种节水储能散热器
CN215421442U (zh) 一种用于盾构机的组装式散热循环水箱
CN219433526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0568979U (zh) 一种采用铝管降温的冷风机
CN217636875U (zh) 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横流开式冷却塔
CN214148899U (zh) 方形横流式闭式冷却塔
CN219223391U (zh) 一种防冻型节能冷却塔
CN216409851U (zh) 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
CN218672690U (zh) 一种水产环保水冷制冷机并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