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7678U -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7678U
CN220847678U CN202322518995.8U CN202322518995U CN220847678U CN 220847678 U CN220847678 U CN 220847678U CN 202322518995 U CN202322518995 U CN 202322518995U CN 220847678 U CN220847678 U CN 220847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anchor plate
support
cantilever beam
anchor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89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泽
路邓伟
周二锋
包航
马天林
黄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89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7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7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7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栓组装支架,涉及海上风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锚栓组装支架,包括: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顶部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柱和连接于多个支撑柱顶部的悬梁;悬梁与锚栓的上锚板连接;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锚栓的下锚板放置于底部支撑座上;悬梁和底部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锚栓的锚杆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部支撑架的悬梁和底部支撑座分别连接/放置上锚板和下锚板,实现了与其连接/放置的上锚板和下锚板的预对准,能够满足锚杆的安装空间,将安装好锚杆的上锚板起吊引导至下锚板,能够完成多个锚杆的一次性安装,提高锚栓的安装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极长的海岸线以及充足的风能资源,近海风能资源储量7.5亿千瓦,沿海各省均在高速发展建设风力发电场,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海况、地质对风机安装需求增加,如今国内风机安装基础形式总体型式分为群桩基础和单桩基础。
现有技术中,海上风电项目一般吊装作业较多,若工程所处为无遮蔽海域。施工中易受季风、突风、暴雨、台风、寒潮、涌浪等不利条件影响,年可利用天数较少。面对复杂的海上情况,如何在满足高精度的同时实现快速的安装预应力锚栓,确保预应力锚栓的同心度及水平度是工程施工中的较大挑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栓组装支架,能够实现预应力锚栓的快速安装,提高工程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栓组装支架,包括: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
所述顶部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柱和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悬梁;所述悬梁与锚栓的上锚板连接;
所述顶部支撑架和所述底部支撑座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锚栓的下锚板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座上;
所述悬梁和所述底部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锚栓的锚杆的长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包括至少4个,且等距相对设置;
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撑柱所在的圆周与所述上锚板同轴,且其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锚板的内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梁包括至少2个,任一所述悬梁连接相对的所述支撑柱,且2个所述悬梁的交叉处相互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梁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上锚板的内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梁的端部和所述上锚板均开设有螺栓孔;
述上锚板位于所述悬梁的下方,并通过穿过所述悬梁和所述上锚板的螺栓孔的螺栓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梁的顶部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至少连接于所述悬梁的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支撑架还包括多个加强柱;
所述加强柱位于相邻的所述支撑柱之间,并通过水平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的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加强柱之间,至少包括2个所述水平连接杆,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柱的顶部和底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支撑架还包括水平加强杆,任一所述水平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或所述加强柱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柱所在的圆周的圆心延伸,并与其他水平加强杆的端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分别连接/放置上锚板和下锚板,首先,由于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同轴相对设置,因此,实现了与其连接/放置的上锚板和下锚板的预对准;其次,顶部支撑架的悬梁和底部支撑座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锚杆的安装空间;最后,将安装好锚杆的上锚板起吊引导至下锚板,能够完成多个锚杆的一次性安装,提高锚栓的安装速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锚栓组装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锚栓组装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锚栓组装支架,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栓组装支架,包括: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
顶部支撑架10包括多个支撑柱11和连接于多个支撑柱11顶部的悬梁12;悬梁12与锚栓30的上锚板31连接;
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锚栓30的下锚板33放置于底部支撑座20上;
悬梁12和底部支撑座20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锚栓30的锚杆32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锚栓30在陆上完成预拼装,其由相对设置的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以及连接于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之间的锚杆32组成,在锚栓30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将锚杆32连接到上锚板31,再与下锚板32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支架,包括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分别于锚栓30的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连接或接触,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在竖直方向上同轴设置,因此,与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连接的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能够保持同轴的精度。
具体地,顶部支撑架10包括多个支撑柱11和连接于多个支撑柱11顶部的悬梁12。支撑柱11具有一定高度,悬梁12连接于支撑柱11的顶部。上锚板31与悬梁12连接,因此,上锚板31的底部悬空。支撑柱11支持悬梁12与底部支撑座20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锚杆32的长度,因此,待所有锚杆32插入上锚板31后,采用吊车起吊上锚板31,缓慢转向,引导下落至放置于底部支撑座20的下锚板33的锚栓孔中,一次完成锚栓30安装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分别连接/放置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首先,由于顶部支撑架10和底部支撑座20同轴相对设置,因此,实现了与其连接/放置的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的预对准;其次,顶部支撑架10的悬梁12和底部支撑座20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锚杆32的安装空间;最后,将安装好锚杆32的上锚板31起吊引导至下锚板33,能够完成多个锚杆32的一次性安装,提高锚栓30的安装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支撑柱11包括至少4个,且等距相对设置;
沿竖直方向,支撑柱11所在的圆周与上锚板31同轴,且其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上锚板31的内径。
可以理解的是,上锚板31和下锚板33为圆环形,支撑柱11包括4个,且等距相对设置,也就是说,相邻的支撑柱11之间的夹角为90°。同时,相邻的支撑柱11之间的距离相同,也就是说,多个支撑柱11在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多个支撑柱11所在的圆周与上锚板31同轴,并且小于上锚板31的内径。这样,沿竖直方向,支撑柱11位于上锚板31的圆环内,能够通过吊车,放置于上锚板31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悬梁12包括至少2个,任一悬梁12连接相对的支撑柱11,且2个悬梁12的交叉处相互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柱11包括4个时,相邻支撑柱11之间的夹角为90°。此时,悬梁12包括2个,任一悬梁12连接相对设置,也就是方向上为180°夹角的2个支撑柱11。在竖直方向上,2个悬梁12交叉且上下交叠。因此,2个悬梁12的交叉处也相互连接,以增加顶部支撑架10的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示例性的,悬梁12还可以包括4个,任一悬链12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柱1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向支撑柱11所在的圆周的圆心延伸,并于其他悬梁12连接。上述仅仅是悬梁12数量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悬梁12数量的限定。悬梁12的数量可以根据支撑柱11的数量,所需的支撑强度等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悬梁12的长度不小于上锚板31的内径。
可以理解的是,当悬梁12包括2个时,悬梁1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设置的支撑柱11的顶部。悬梁12不仅与支撑柱11连接,还与上锚板31连接,因此,悬梁12的端部至少伸出支撑柱11。支撑柱11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上锚板31的内径,但悬梁12的长度不小于上锚板31的内径。沿竖直方向,悬梁12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上锚板31,这样,悬梁12的端部至少部分与上锚板31接触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悬梁12的端部和上锚板31均开设有螺栓孔121;
述上锚板31位于悬梁12的下方,并通过穿过悬梁12和上锚板31的螺栓孔121的螺栓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悬梁12的端部位于上锚板31上方的部分,开设有螺栓孔121。同时,上锚板31上也开设有螺栓孔121。将上锚板31置于悬梁12下方,使上锚板31与悬梁12的螺栓孔121,通过贯穿上锚板31和悬梁12的螺栓,将上锚板31固定于悬梁12上。此时,上锚板31与顶部支撑架10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悬梁12的顶部还包括挂耳122,挂耳122至少连接于悬梁12的端部。
可以理解的是,悬梁12的顶部包括挂耳122,挂耳122连接于悬梁12的端部,用于吊车起吊锚栓组装支架,提供连接点。
具体地,顶部支撑架10的支撑柱11所在圆周的直径小于上锚板31的内径,顶部支撑架10的悬梁12的长度不小于上锚板31的上锚板31的内径。因此,需要吊车连接挂耳122将顶部支撑架10悬吊,放置于上锚板31径内,然后将上锚板31起吊,与顶部支撑架10的悬梁1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顶部支撑架10还包括多个加强柱13;
加强柱13位于相邻的支撑柱11之间,并通过水平连接杆14与支撑柱1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顶部支撑架还包括多个加强柱13,加强柱13位于相邻的支撑柱11之间,且位于支撑柱11所在的圆周上。示例性的,当支撑柱11包括4个时,加强柱13也包括4个。加强柱13与支撑柱11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加强柱13与支撑柱11通过水平连接杆14连接,沿竖直方向,多个连接于加强柱13和支撑柱11之间的水平连接杆14形成正八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任意相邻的支撑柱11和加强柱13之间,至少包括2个水平连接杆14,且分别连接于加强柱13的顶部和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加强柱13的高度小于支撑柱11,因此,水平连接杆14至少包括2组,分别连接于加强柱13的顶部和加强柱13的底部。当然了,水平连接杆14还可以连接于加强柱13的中部,目的是增强顶部支撑架1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顶部支撑架10还包括水平加强杆15,任一水平加强杆15的一端与支撑柱11或加强柱13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支撑柱11所在的圆周的圆心延伸,并与其他水平加强杆15的端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顶部支撑架10还包括水平加强杆15,水平加强杆15可以与水平连接杆14位于同一水平面。水平加强杆15的一端与支撑柱11或加强柱13连接,另一端与其他水平加强杆15连接。或者,水平加强杆15连接于相对设置的支撑柱11或加强柱14之间。其目的是,增强顶部支撑架11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栓组装支架,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分别连接/放置上锚板和下锚板,首先,由于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同轴相对设置,因此,实现了与其连接/放置的上锚板和下锚板的预对准;其次,顶部支撑架的悬梁和底部支撑座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锚杆的安装空间;最后,将安装好锚杆的上锚板起吊引导至下锚板,能够完成多个锚杆的一次性安装,提高锚栓的安装速度。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座;
所述顶部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柱和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悬梁;所述悬梁与锚栓的上锚板连接;
所述顶部支撑架和所述底部支撑座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锚栓的下锚板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座上;
所述悬梁和所述底部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锚栓的锚杆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至少4个,且等距相对设置;
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撑柱所在的圆周与所述上锚板同轴,且其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锚板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包括至少2个,任一所述悬梁连接相对的所述支撑柱,且2个所述悬梁的交叉处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上锚板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的端部和所述上锚板均开设有螺栓孔;
述上锚板位于所述悬梁的下方,并通过穿过所述悬梁和所述上锚板的螺栓孔的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的顶部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至少连接于所述悬梁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架还包括多个加强柱;
所述加强柱位于相邻的所述支撑柱之间,并通过水平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加强柱之间,至少包括2个所述水平连接杆,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柱的顶部和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栓组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架还包括水平加强杆,任一所述水平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或所述加强柱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柱所在的圆周的圆心延伸,并与其他水平加强杆的端部连接。
CN202322518995.8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Active CN220847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8995.8U CN22084767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8995.8U CN22084767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7678U true CN22084767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8995.8U Active CN22084767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7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16810U (zh) 一种半潜式海上风力发电基础
CN102102643A (zh) 风力发电机组用格构式空心钢管混凝土塔架
CN113619746B (zh) 四立柱半潜式海上浮动平台
CN113942618B (zh) 三立柱半潜式海上浮动平台
US9151437B2 (en) Stand structure
CN111441916A (zh) 一种水平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CN220847678U (zh) 一种锚栓组装支架
CN202072386U (zh) 一种用于吊装核电站安全壳筏基钢筋笼模块的吊具
CN215857826U (zh) 吸力筒式单桩基础稳桩平台
CN215160506U (zh) 一种抗风型的建筑施工用塔吊组装式塔吊
CN215593948U (zh) 一种海上升压站上部结构
CN211728056U (zh) 一种大型托卡马克线圈真空室组件的安装工装
CN214657186U (zh) 一种海洋风电桩洋流减振装置
CN212389473U (zh) 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组合塔筒连接节点
CN108086477B (zh) 一种高空防倾钢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1352058U (zh) 一种海上平台使用的柔直换流阀阀塔
CN110397064B (zh) 一种组合式环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391448U (zh) 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管片快速调平拼接装置
CN203225074U (zh) 网架结构广告牌
CN207671536U (zh) 一种塔筒吊装装置
CN212336077U (zh) 吸力桩支承锥形独柱风机基础
CN112917074A (zh) 一种大型托卡马克线圈真空室组件的安装工装
CN220246991U (zh) 一种风电工程的品字形钢桩基础
CN212924141U (zh) 一种高稳定性单臂起重机
CN102410159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