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4206U -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4206U
CN220844206U CN202322496786.8U CN202322496786U CN220844206U CN 220844206 U CN220844206 U CN 220844206U CN 202322496786 U CN202322496786 U CN 202322496786U CN 220844206 U CN220844206 U CN 220844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onveying line
feeding mechanism
upper belt
bel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67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c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c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c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c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67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4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4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4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共同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送料机构包括上皮带输送线,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供料单元对接,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物料的回收单元。本实用新型实现能对多个IC进行升高上料、平移送料及能将多余的IC自动循环回流等一系列操作,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对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而导致其具有供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对IC芯片(以下简称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一般是由振动盘上料、料轨及错位分料机构组成的,该类结构的上料机构一般先是通过振动盘对IC进行上料,接着,由料轨对IC进行送料,最后由分料机构对IC进行错位分料,导致其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和上料,其不但具有上料效率低的不足,其还无法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需求,同时,其也无法满足企业大规摸、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整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实现能对多个IC进行升高上料、平移送料及能将多余的IC自动循环回流再次上料等一系列操作,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对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而导致其具有供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分别沿直线反向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送料机构包括上皮带输送线,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供料单元对接,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物料、并将物料从上皮带输送线传送到回料机构上的回收单元。
作为优选,回料机构包括下皮带输送线,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位于回收单元的下方,下皮带输送线的末端与供料单元对接。
作为优选,回收单元为侧限位罩,但不以此为局限。具体地,回收单元的上部呈方形设置,回收单元的下部设置有方便下料的斜面。回收单元还可为漏斗等能用于上下层接料的其它部件。侧限位罩是对限位罩的功能性描述。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侧限位罩的设计能对IC从上皮带输送线末端经其掉落到下皮带输送线上的过程进行限位,以保证IC从上皮带输送线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的过程不会出现飞溅的现象而离开下皮带输送线。
作为优选,供料单元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内圆周从下往上斜向设置有升料料轨,振动盘面向上皮带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振动盘面向下皮带输送线的一侧开设有回收口。振动盘的下面设置有直震器。升料料轨是指能用于升高物料传送的料轨。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IC首先摆入到振动盘内,当振动盘在其下方的直震器的驱动下振动时能将多个IC震入升料料轨内,并沿升料料轨升高到上料口,接着,多个IC从振动盘的上料口落入到上皮带输送线上,使其通过上皮带输送线实现能对多个IC同步进行传送,以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从上皮带输送线中吸取IC的要求,其实现了能高速上料及确保了IC的上料效率高,并解决了传统结构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上料一个IC而导致其无法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要求。
作为优选,上料口斜向设置在上皮带输送线始端的上方,振动盘通过上料口与上皮带输送线对接;下皮带输送线通过回收口与振动盘对接。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当IC从上皮带输送线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上时,IC随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往振动盘的方向传送;当IC传送到靠近振动盘时,IC通过回收口能传送入振动盘内,并在振动盘内沿升料料轨再次升高传送到上料口,其使IC实现能自动循环上料。
作为优选,下皮带输送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皮带输送线的长度。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上皮带输送线在传送多个IC的过程中,当上皮带输送线上有未被机械手吸走的IC时,IC会经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此设计确保了IC能全部从上皮带输送线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上,以避免IC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外,其确保了IC回流的精准性。
作为优选,上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侧板,下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限位侧板。
作为优选,同一侧的上限位侧板与下限位侧板连接安装有支柱,支柱设置有一根以上;其中一块下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下皮带轮,该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主动皮带轮,且主动皮带轮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上。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支柱的设计能确保上皮带输送线与下皮带输送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以不影响IC随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而回流,同时,支柱还能对上限位侧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上限位侧板能对上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避免IC偏离上皮带输送线传送。同理,下限位侧板能对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避免IC偏离下皮带输送线回流传送,其确保了IC的传送精度高及IC的回流传送精度高。
作为优选,上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上皮带轮,且上皮带轮、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为同侧设置。
作为优选,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张紧轮定位杆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张紧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
作为优选,长槽内安装有定位螺丝,张紧轮定位杆通过定位螺丝和与之同侧的下限位侧板进行安装。
作为优选,上皮带输送线和下皮带输送线均是对皮带输送线的功能性描述。上限位侧板和下限位侧板均是对限位板的功能性描述。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均是对皮带轮的功能性描述。张紧轮定位杆是对定位杆的功能性描述。
作为优选,上皮带输送线与下皮带输送线的具体组成结构及工作已是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详细解释。上皮带轮通过转轴与上皮带输送线其中一端连接安装,而下皮带轮也是通过转轴与下皮带输送线其中一端连接安装。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当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由于主动皮带轮、张紧轮和上皮带轮连接有皮带,且皮带是绕过下皮带轮与上皮带轮连接的,使主动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通过皮带能共同带动下皮带轮作顺时针转动及带动上皮带轮作逆时针转动,作逆时针转动的上皮带轮能带动上皮带输送线往远离振动盘的方向传送,作顺时针转动的下皮带轮能带动下皮带输送线往靠近振动盘的方向传送,即上皮带输送线与下皮带输送线能反方向传送,使IC从上皮带输送线经下皮带输送线能回流入振动盘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其通过对送料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使送料机构中的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振动盘中的上料口对接,当IC从振动盘经上料口传送到上皮带输送线的上面并随上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而传送时,多个机械手能同时从上皮带输送线中吸取IC,使其实现能同时对多个IC进行上料,以满足多个机械手能同时吸料的要求,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并解决了传统结构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上料而导致其具有上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
2、其通过对回料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在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侧限位罩与回料机构的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进行衔接,使未被机械手吸走的多余IC从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经侧限位罩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的过程中,侧限位罩能对IC的掉落过程进行限位,其保证了IC不会飞溅而偏离下皮带输送线;其还通过将上皮带输送线的传送方向设置为与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方向相反,使多余的IC随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实现能自动回流入振动盘内,其在满足高速送料的同时并实现循环回收多余的IC再次供料。
3、其通过在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张紧轮定位杆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张紧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长槽通过定位螺丝与下限位侧板进行固定安装,其使长槽与定位螺丝配伍使用时实现能调节张紧轮定位杆在下限位侧板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能对皮带的张紧状态进行调节,进而保证上皮带输送线和下皮带输送线能稳定传送,其确保了IC的上料效果好及回流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拆除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的图3中的驱动机构的放大右视图。
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包括供料单元1,及用于从供料单元1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1的回料机构2,及用于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2分别沿直线反向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3。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送料机构包括上皮带输送线4,上皮带输送线4的始端位与供料单元1对接,上皮带输送线4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物料、并将物料从上皮带输送线4传送到回料机构2上的回收单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回料机构2包括下皮带输送线5,下皮带输送线5的始端位于回收单元的下方,下皮带输送线5的末端与供料单元1对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回收单元为侧限位罩6,但不以此为局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供料单元1包括振动盘7,振动盘7的内圆周从下往上斜向设置有升料料轨,振动盘7面向上皮带输送线4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8, 振动盘7面向下皮带输送线5的一侧开设有回收口9。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料口8斜向设置在上皮带输送线4始端的上方,振动盘7通过上料口8与上皮带输送线4对接;下皮带输送线5通过回收口9与振动盘7对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下皮带输送线5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皮带输送线4的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皮带输送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侧板9,下皮带输送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限位侧板10,同一侧的上限位侧板9与下限位侧板10连接安装有支柱11,支柱11设置有一根以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下限位侧板10端部的下皮带轮12,该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4,安装板13的另一侧设置有主动皮带轮15,且主动皮带轮15安装在电机14的驱动轴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限位侧板9的端部设置有上皮带轮16,且上皮带轮16、下皮带轮12与主动皮带轮15为同侧设置,下皮带轮12与主动皮带轮15之间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17。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张紧轮定位杆17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18,张紧轮定位杆17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19;主动皮带轮15、张紧轮18和上皮带轮16连接有皮带2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长槽19内安装有定位螺丝21,张紧轮定位杆17通过定位螺丝21和与之同侧的下限位侧板10进行安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的操作流程及结构设计原理为:IC首先摆放入振动盘7内,当振动盘7震动时能将其内的多个IC震入升料料轨,使多个IC能沿振动盘7的升料料轨进行升高送料,沿升料料轨升高送料的多个IC经上料口8能同步落入到上皮带输送线4上。当电机14转动时能带动主动皮带轮15转动,转动的主动皮带轮15通过皮带20能带动下皮带轮12、上皮带轮16和张紧轮18同步转动,且下皮带轮12与上皮带轮16的转动方向相反,而张紧轮18能对与之接触的皮带20进行张紧调节,上皮带轮16转动时能带动上皮带输送线4转动送料,同理,下皮带轮12转动时能带动下皮带输送线5转动送料,而转动的上皮带输送线4能对多个IC实现同时传送,以实现多个机械手能同时从上皮带输送线4上吸取多个IC的目的,其满足了能对IC进行高速上料的需求。其又通过将上皮带输送线4的长度设置为比下皮带输送线5短,及在上皮带输送线4的末端设置有侧限位罩6,使上皮带输送线4在传送IC的过程中,如有未被多个机械手吸走的IC传送到上皮带输送线4的末端时能经侧限位罩6自动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5上,侧限位罩6的设计能对IC从上皮带输送线4掉落到下皮带输送线5的传送过程进行限位,以保证IC不会出现飞溅的现象而偏离下皮带输送线5。其又通过将下皮带输送线5的传送方向设置为与上皮带输送线4的传送方向相反,使跌落到下皮带输送线5上的IC随下皮带输送线5的传送经回收口9能回流入振动盘7内进行回收,其实现在满足多个机械手能同时吸取多个IC的需求后再将多余的IC回收到振动盘7内,并将IC升高上料后再次为上皮带输送线4进行供料,以实现能对上皮带输送线4进行下一轮的供料操作;其还通过在下皮带输送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限位侧板10,及在其中一块下限位侧板10靠近振动盘7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14的安装板13,及在下限位侧板10的同一端设置有下皮带轮12,并在下皮带轮12与主动皮带轮15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17,张紧轮定位杆17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18,张紧轮定位杆17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19,长槽19通过定位螺丝21与下限位侧板10进行固定安装,其使长槽19与定位螺丝21配伍使用时实现能调节张紧轮定位杆17在下限位侧板10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能对皮带20的张紧状态进行调节。其整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实现能对多个IC进行升高上料、平移送料及能将多余的IC自动循环回流再次上料等一系列操作,且其在结构上无需安装错位分料机构,使其实现能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对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而导致其具有供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分别沿直线反向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
送料机构包括上皮带输送线,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供料单元对接,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物料、并将物料从上皮带输送线传送到回料机构上的回收单元;
回料机构包括下皮带输送线,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位于回收单元的下方,下皮带输送线的末端与供料单元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供料单元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内圆周从下往上斜向设置有升料料轨,振动盘面向上皮带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 振动盘面向下皮带输送线的一侧开设有回收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口斜向设置在上皮带输送线始端的上方,振动盘通过上料口与上皮带输送线对接;下皮带输送线通过回收口与振动盘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皮带输送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皮带输送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侧板,下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限位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上限位侧板与下限位侧板连接安装有支柱,支柱设置有一根以上;其中一块下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下皮带轮,该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主动皮带轮,且主动皮带轮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上皮带轮,且上皮带轮、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为同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张紧轮定位杆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张紧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长槽内安装有定位螺丝,张紧轮定位杆通过定位螺丝和与之同侧的下限位侧板进行安装。
CN202322496786.8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Active CN220844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6786.8U CN220844206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6786.8U CN220844206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4206U true CN22084420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6786.8U Active CN220844206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4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2169B (zh) 一种蜂蜜灌装设备
CN206142322U (zh) 一种双导轨送料器
CN220844206U (zh) 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CN209127448U (zh) 一种刮板提升机
CN111408300A (zh) 一种采血管摇匀传输装置
CN113306760B (zh) 一种柔性震动机械手摆盘机
CN110329747A (zh) 一种零件排序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排序设备
JP3764928B2 (ja) バッファコンベア
CN210677448U (zh) 一种极片上料机构和极片上料安装结构
CN110587183A (zh)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安装设备
CN211350679U (zh) 一种辅助石墨舟电池片放片的振动台装置
CN221025838U (zh) 一种针阀座输送用旋转振动盘
CN113353628B (zh) 一种推板上料装置
CN220866450U (zh) 一种血糖试纸的瓶子高速上料机构
CN220264279U (zh) 一种硅片分选机输送机构
CN219233133U (zh) 一种煤矸石分拣装置
CN220844356U (zh) 一种皮带线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CN218618810U (zh) 一种胶带运输机落煤清理装置
CN211490340U (zh) 金属片组装上料机构
CN219751019U (zh) 一种方便上料的定量给料机
CN109279302B (zh) 一种圆片式阻容器件自动上料机构
CN214235988U (zh) 一种基于机械手治具自动定位功能的转轴送料装置
CN220519553U (zh) 一种矿山机械匀料装置
CN209787736U (zh) 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电路板自动上料机构
CN221092449U (zh) 一种圆管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