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2257U -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2257U
CN220842257U CN202322867424.5U CN202322867424U CN220842257U CN 220842257 U CN220842257 U CN 220842257U CN 202322867424 U CN202322867424 U CN 202322867424U CN 220842257 U CN220842257 U CN 220842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ing piles
connecting seat
module
prote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674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强
王永军
孙震
刘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674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2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2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2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控制设备领域,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包括壳体、控制模组、保护盒和人机交互模组,所述人机交互模组安装在壳体的前端,用于设备与用户的信息传递,还包括:第一收纳槽,设于保护盒的上端;第一衔接座,安装在第一收纳槽内;第二衔接座,安装在第一衔接座的外侧;第二收纳槽,设于保护盒的下端;金属棒,安装在第二收纳槽的槽孔内,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一端穿过第二收纳槽与第一衔接座和第二衔接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单个本设备智能完成多个充电桩的升降操作,使充电桩充电电源与升降电源分离,令充电桩在充电作业时,电力输出更高效、稳定,同时减少充电桩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兴起,使得充电桩日益增多,通常充电桩分为单独家庭使用和充电站集中使用,充电桩多数矗立在地表上,地下联通电网,地表上进行充电作业。
但裸露的充电桩不利于防盗,同时占地面积较大,如CN112706637A公开了一种基于升降机构的地埋式充电桩,用于防止恶劣环境对充电桩的影响,如CN108909476A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可升降双充充电桩,用于提升路面状况的同时可以进行防盗,但是充电桩地埋后,需要单独的升降机构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升降机构的供电系统需要与充电口供电系统区分,同时需要将地埋充电桩充电数据与使用者车辆充电数据匹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解决了充电桩地埋后,需要单独的升降机构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升降机构的供电系统与充电口供电系统区分,同时需要将地埋充电桩充电数据与使用者车辆充电数据匹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包括壳体、控制模组、保护盒和人机交互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保护盒安装在控制模组的下方,所述人机交互模组安装在壳体的前端,用于设备与用户的信息传递,还包括:
第一收纳槽,设于保护盒的上端;
第一衔接座,安装在第一收纳槽内,用于卡合玻璃管保险丝;
第二衔接座,安装在第一衔接座的外侧,用于卡合继电器;
第二收纳槽,设于保护盒的下端;
金属棒,安装在第二收纳槽的槽孔内,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一端穿过第二收纳槽与第一衔接座和第二衔接座连接。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包括:
中控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上端;
计费模块,安装在中控电路板右侧,与中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震荡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端的中部,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升降;
变压器,安装在壳体内端的下部,为设备提供稳定电力。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盒还包括:
电极片,安装在第一衔接座的内部;
弹性件,一端与第一衔接座内壁连接,一端与电极片连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盒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二衔接座电性连接,且与第一衔接座处于不同电路上。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中控电路板内装有无线模组,用于连入广域网,与管理终端完成信息交互。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计费模块,装有射频模组,与壳体前端的读卡器连接。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模组,包括触控屏、实体按钮与读卡器,用于使用者与设备的信息传递。
在进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部由隔板分为多层收纳仓,且底端收纳仓与地面距离应大于公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由单个设备智能完成多个充电桩的升降操作,使充电桩充电电源与升降电源分离,令充电桩在充电作业时,电力输出更高效、稳定。
2、本设备将充电桩的升降控制系统与计费模组集成在一起,减少充电桩的建设成本。
3、通过中控电路板,将设备与多个充电桩组成局域网,完成信息交互,减少周围环境的信号干扰,同时令设备可以将信息上传至广域网,与管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护盒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护盒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极片与弹性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壳体;
20、控制模组;21、中控电路板;22、计费模块;23、震荡电路板;24、变压器;
30、保护盒;31、第一收纳槽;32、第一衔接座;33、第二衔接座;34、第二收纳槽;35、金属棒;36、电极片;37、弹性件;
40、人机交互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解决了充电桩地埋后,需要单独的升降机构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升降机构的供电系统需要与充电口供电系统区分,同时需要将地埋充电桩充电数据与使用者车辆充电数据匹配的问题,在使用时,实现了地埋充电桩与使用者车辆信息相匹配,同时减少充电桩的建设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将多个地埋式充电桩的升降控制电路,集成在本设备内,同时多个地埋式充电桩的计费模组整合成一个,放置在本设备内,通过本设备与多个地埋式充电桩组成的局域网,传输充电量信息,对计费进行计算,由使用者通过本装置进行付费操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4,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包括:壳体10、控制模组20、保护盒30和人机交互模组40,控制模组20安装在壳体10内部,保护盒30安装在控制模组20的下方,人机交互模组40安装在壳体10的前端,用于设备与用户的信息传递,还包括:
第一收纳槽31,设于保护盒30的上端;
第一衔接座32,安装在第一收纳槽31内,用于卡合玻璃管保险丝;
第二衔接座33,安装在第一衔接座32的外侧,用于卡合继电器;
第二收纳槽34,设于保护盒30的下端;
金属棒35,安装在第二收纳槽34的槽孔内,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一端穿过第二收纳槽34与第一衔接座32和第二衔接座33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盒30将多个充电桩升降装置与控制模组20电性连接,由人机交互模组40与使用者进行充电数据匹对,从而通过控制模组20电启动相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升降,完成充电作业。
在进一实施例中,控制模组20包括:
中控电路板21,安装在壳体10内部的上端;
计费模块22,安装在中控电路板21右侧,与中控电路板21电性连接;
震荡电路板23,安装在壳体10内端的中部,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升降;
变压器24,安装在壳体10内端的下部,为设备提供稳定电力。
这样设置,缩减了现有充电桩的计费模块,由本设备完成计费操作,优化充电桩结构,减少建设成本。
在进一实施例中,保护盒30还包括:
电极片36,安装在第一衔接座32的内部;
弹性件37,一端与第一衔接座32内壁连接,一端与电极片36连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样设置,保险丝在保护充电桩控制电路损毁时,可以快速更换保险丝,减少维修时间。
在进一实施例中,保护盒30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二衔接座33电性连接,且与第一衔接座32处于不同电路上。
这样设置,在某一保险丝出现烧毁时,由继电器将电路开合至相对应的指示灯上,方便维修人员识别损毁保险丝的位置。
在进一实施例中,中控电路板21内装有无线模组,用于连入广域网,与管理终端完成信息交互。
这样设置,由中控电路板21与多个充电桩组成局域网,接收充电桩的自检信息与充电电量信息,再由无线模组上传信息至广域网,完成扣费操作,使本设备单一联通广域网,保证周围环境信号的稳定。
在进一实施例中,计费模块22,装有射频模组,与壳体10前端的读卡器连接。
这样设置,方便使用者通过IC卡进行缴费。
在进一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模组40,包括触控屏、实体按钮与读卡器,用于使用者与设备的信息传递。
这样设置,生成多样化操作模式,以提供使用者选择,同时为缴费操作增添便利。
在进一实施例中,壳体10,内部由隔板分为多层收纳仓,且底端收纳仓与地面距离应大于20公分。
这样设置,可以对设备内电子元件进行防潮保护,减少安全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寿命。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模组40,与设备完成充电信息录入, 由中控电路板21根据充电信息,匹对相应的充电桩,通过震荡电路板23控制该充电桩的升降,从而由使用者操作充电桩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由充电桩无线模组将使用电量数,通过局域网传输至中控电路板21,由中控电路板21将充电桩收回地下,同步启动计费模组22,由使用者选择付费模式,完成充电操作,当某一充电桩升降电路发生过载时,相对应的第一衔接座32内的保险丝熔断,断开电路,同时由第二衔接座33内的继电器开合指示灯,完成维修提醒操作。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设备将充电桩的升降控制系统与计费模组集成在一起,减少建设成本,同时充电桩发生故障时,可以帮使用者规避故障充电桩,将故障信息上传至终端,同时在保护盒30内设置提醒指示灯,识别故障点,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包括壳体(10)、控制模组(20)、保护盒(30)和人机交互模组(40),所述控制模组(20)安装在壳体(10)内部,所述保护盒(30)安装在控制模组(20)的下方,所述人机交互模组(40)安装在壳体(10)的前端,用于设备与用户的信息传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收纳槽(31),设于保护盒(30)的上端;
第一衔接座(32),安装在第一收纳槽(31)内,用于卡合玻璃管保险丝;
第二衔接座(33),安装在第一衔接座(32)的外侧,用于卡合继电器;
第二收纳槽(34),设于保护盒(30)的下端;
金属棒(35),安装在第二收纳槽(34)的槽孔内,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一端穿过第二收纳槽(34)与第一衔接座(32)和第二衔接座(3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20)包括:中控电路板(21),安装在壳体(10)内部的上端;
计费模块(22),安装在中控电路板(21)右侧,与中控电路板(21)电性连接;
震荡电路板(23),安装在壳体(10)内端的中部,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升降;
变压器(24),安装在壳体(10)内端的下部,为设备提供稳定电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30)还包括:
电极片(36),安装在第一衔接座(32)的内部;
弹性件(37),一端与第一衔接座(32)内壁连接,一端与电极片(36)连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30)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二衔接座(33)电性连接,且与第一衔接座(32)处于不同电路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电路板(21)内装有无线模组,用于连入广域网,与管理终端完成信息交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模块(22),装有射频模组,与壳体(10)前端的读卡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组(40),包括触控屏、实体按钮与读卡器,用于使用者与设备的信息传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由隔板分为多层收纳仓,且底端收纳仓与地面距离应大于20公分。
CN202322867424.5U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Active CN220842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67424.5U CN220842257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67424.5U CN220842257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2257U true CN220842257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3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67424.5U Active CN220842257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2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8298B1 (ko) 쓰레기 수거용 모듈 장치 및 상기 모듈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205160166U (zh) 一种充电桩用智能化充电电路结构及智能化充电桩
CN106114254A (zh) 智能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10258062U (zh) 一种智能型充电桩
CN1056912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新型无线充电装置
CN209795233U (zh) 一种多媒体式充电桩
CN220842257U (zh)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的设备
CN112918296B (zh) 一种防触电并能自动报警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9263503B (zh) 带车车互联功能的充电桩
CN209265586U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预付费型智能电表
CN110143142A (zh) 一种分控式充电桩和充电桩系统
CN111049248A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5663032U (zh) 一种功率过载自动断电的智能充电站
CN207691435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控制计量无功动态补偿单元
CN215204502U (zh) 一种无人值守式自动充电桩
CN211015749U (zh) 一种共享充电器
CN108032741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1000973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智能充电桩
CN210271129U (zh) 一种电费报警装置
CN207360112U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系统
CN207587079U (zh) 基于app操作结算的智能型充电桩
CN11218500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桩的智能配电管理系统
CN212979952U (zh) 具备多种安全保护功能的智能充电桩
CN212022383U (zh) 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CN215971173U (zh) 一种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