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6165U - 喷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36165U CN220836165U CN202322378979.3U CN202322378979U CN220836165U CN 220836165 U CN220836165 U CN 220836165U CN 202322378979 U CN202322378979 U CN 202322378979U CN 220836165 U CN220836165 U CN 2208361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ay
- spraying
- sprayed
- assembly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449 preven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壳体、盖体、喷淋组件和支撑组件,壳体具有喷淋腔,盖体与壳体活动连接,喷淋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喷淋腔内且与壳体连接,喷淋组件的喷口的朝向可调,支撑组件位于喷淋腔内且与壳体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承载待喷淋部件,喷口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在第一朝向,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在第二朝向,盖体盖合喷淋腔的开口,喷口的至少部分朝向盖体。该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喷淋装置用于给待喷淋部件喷洒喷淋液体。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内流通有喷淋液体,喷淋液体经喷淋组件的喷口喷出后喷洒至待喷淋部件的表面。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低,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淋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壳体、盖体、喷淋组件和支撑组件,壳体具有喷淋腔,盖体与壳体活动连接,喷淋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喷淋腔内且与壳体连接,喷淋组件的喷口的朝向可调,支撑组件位于喷淋腔内且与壳体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承载待喷淋部件,喷口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在第一朝向,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在第二朝向,盖体盖合喷淋腔的开口,喷口的至少部分朝向盖体。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喷淋装置,通过设计喷淋组件的喷口的朝向可调,将喷淋组件的喷口调整至第一朝向,使喷淋组件的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设置,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的喷口喷出后可直接喷洒至待喷淋部件的表面;将喷淋组件的喷口调整至第二朝向,使喷淋组件的喷口至少部分朝向盖体设置,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的喷口喷出后,其中的至少部分喷淋液体会直接喷洒到盖体上,且经盖体反射后朝背离喷淋组件的喷口的一侧喷淋,从而使位于喷淋组件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两侧的待喷淋部件都能够被喷淋液体喷淋到,以提高该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喷淋装置;10、壳体;11、底板;12、侧板;121、内侧面;13、喷淋腔;20、盖体;30、喷淋组件;31、喷淋泵;32、喷淋管道;321、主管;322、支管;33、喷头;34、保压筒;40、支撑组件;41、支撑架;411、支撑杆;4111、杆本体;4112、凸部;4113、限位槽;50、驱动组件;51、气缸;60、加强结构;2、待喷淋部件;XX’、预设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喷淋装置1,其能够有效提升喷淋效率。
喷淋装置1包括壳体10、盖体20、喷淋组件30和支撑组件40。壳体10具有喷淋腔13。盖体20与壳体10活动连接。喷淋组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喷淋腔13内且与壳体10连接,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朝向可调。支撑组件40位于喷淋腔13内且与壳体10连接,支撑组件40用于承载待喷淋部件2。喷口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在第一朝向,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2,在第二朝向,盖体20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喷口的至少部分朝向盖体20。
以下结合图1-图4对喷淋装置1的具体结构进行展开介绍。
如图1-图2所示,喷淋装置1包括壳体10、盖体20、喷淋组件30和支撑组件40。
壳体10作为喷淋装置1的机壳。这里对壳体1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这里对壳体10的具体材质也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壳体10的制备材料可以但不仅限于是不锈钢、铝合金等等。
壳体10具有喷淋腔13,喷淋腔13即为壳体10内部的中空区域,这里对喷淋腔1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盖体20作为喷淋装置1的上盖。这里对盖体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这里对盖体20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为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喷淋腔13内的情况,盖体20可以具有视窗区,视窗区可以仅覆盖盖体20的部分区域,也可以覆盖盖体20的整个区域;当视窗区仅覆盖盖体20的部分区域时,视窗区可以采用如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等材质制成;当视窗区覆盖盖体20的整个区域时,整个盖体20可以采用如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等材质制成。
盖体20与壳体10活动连接,这里对盖体20与壳体10之间的具体活动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例如,盖体20可以与壳体10滑动连接,以使盖体20具有滑动至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的第一状态,以及使盖体20具有滑动至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的第二状态。又例如,盖体20可以与壳体10转动连接,以使盖体20具有转动至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的第一状态,以及使盖体20具有转动至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的第二状态。
如图1-图2所示,喷淋组件30作为喷淋装置1中用于输送并喷洒喷淋液体的结构件,关于喷淋组件30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展开介绍。
喷淋组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喷淋腔13内;例如,喷淋组件30可以部分位于壳体10的喷淋腔13内,剩余部分位于壳体10的喷淋腔13外;又例如,喷淋组件30还可以全部位于壳体10的喷淋腔13内。
喷淋组件30与壳体10连接。这里对喷淋组件30与壳体10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当喷淋组件30与壳体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时,喷淋组件30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螺接、卡接或者插接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与壳体10固定连接。又例如,当喷淋组件30与壳体10之间为不可拆卸式连接时,喷淋组件30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焊接或者胶接等方式与壳体10固定连接。
喷淋组件30的喷口朝向可调,其中“喷口”指喷淋组件30的用于供喷淋液体喷出的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自动调整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朝向、也可以手动调整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朝向。例如,当采用自动调整的方式来调整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朝向时,喷淋装置1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壳体10以及喷淋组件30连接,可通过调节组件来调整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朝向。这里对调节组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直接采用相关技术中具有位置调整功能的一些现有的调节组件替代。
支撑组件40作为喷淋装置1中用于承载待喷淋部件2的结构件,关于支撑组件40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展开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待喷淋部件2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且针对不同具体表现形式的待喷淋部件2,喷淋液体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当待喷淋部件2为线性马达的导轨时,喷淋液体对应的为润滑油。
支撑组件40位于容纳腔内且与壳体10连接。这里对支撑组件40与壳体10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当支撑组件40与壳体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时,支撑组件40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螺接、卡接或者插接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与壳体10固定连接。又例如,当支撑组件40与壳体10之间为不可拆卸式连接时,支撑组件40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焊接或者胶接等方式与壳体10固定连接。
喷淋组件30的喷口具有第一朝向,在第一朝向,喷淋组件30的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2;此时,待喷淋部件2位于喷淋组件30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一侧,喷淋组件30的喷口调整至第一朝向,使喷淋组件30的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2设置,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后可直接喷洒至待喷淋部件2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后呈伞状喷洒,呈伞状喷洒的喷淋液体的喷淋区域几乎能够完全覆盖位于喷淋组件30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一侧的所有的待喷淋部件2。
喷淋组件30的喷口还具有第二朝向,在第二朝向,盖体20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至少部分朝向盖体20;此时,待喷淋部件2位于喷淋组件30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两侧,喷淋组件30的喷口调整至第二朝向,使喷淋组件30的喷口至少部分朝向盖体20设置,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后,其中的至少部分喷淋液体会直接喷洒到盖体20上,且经盖体20反射后朝背离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一侧喷淋,从而使位于喷淋组件30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两侧的待喷淋部件2都能够被喷淋液体喷淋到,提高该喷淋装置1的喷淋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背向喷淋组件30的喷口设置的待喷淋部件2几乎是被经盖体20反射后的喷淋液体喷淋到。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待喷淋部件2位于喷淋组件30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一侧时,此时盖体20可以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也可以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操作。例如,当喷淋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或者容易挥发时,此时操作人员可选择性让盖体20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又例如,当喷淋液体为普通的冷却水时,此时操作人员可选择性让盖体20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1,通过设计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朝向可调,将喷淋组件30的喷口调整至第一朝向,使喷淋组件30的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2设置,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后可直接喷洒至待喷淋部件2的表面;将喷淋组件30的喷口调整至第二朝向,使喷淋组件30的喷口至少部分朝向盖体20设置,喷淋液体由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后,其中的至少部分喷淋液体会直接喷洒到盖体20上,且经盖体20反射后朝背离喷淋组件30的喷口的一侧喷淋,从而使位于喷淋组件30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两侧的待喷淋部件2都能够被喷淋液体喷淋到,以提高该喷淋装置1的喷淋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考虑到喷淋组件30用于输送并喷洒喷淋液体,故设计,喷淋组件30包括喷淋泵31、喷淋管道32和喷头33。喷淋泵31的进液口与喷淋腔13连通;喷淋管道32的至少部分位于喷淋腔13内且与壳体10连接,喷淋管道32与喷淋泵31的出液口连通;喷头33具有喷口且与喷淋管道32连通。通过设计喷淋泵31的进液口与喷淋腔13连通,使喷淋液体能够直接存储于喷淋腔13中,在喷淋泵31的作用下,存储于喷淋腔13中的喷淋液体被抽送到喷淋管道32,喷淋液体在喷淋管道32内流动并经由喷头33的喷口喷出,从而对待喷淋部件2进行喷淋。另外,喷淋液体被喷淋至待喷淋部件2的表面后,部分喷淋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滴落到喷淋腔13的底部而重新存储于喷淋腔13中,以便下次喷淋。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为使喷头33的喷口的朝向可调,故设计,喷淋管道32包括主管321和支管322。主管321的至少部分位于喷淋腔13内且与壳体10连接,主管321与喷淋泵31的出液口连通;支管322为柔性管且位于喷淋腔13内,支管322的一端与主管321连通,支管322的另一端与喷头33连通。喷头33通过支管322与主管321连通,通过将支管322设计成柔性管,柔性管适用于受力发生偏折,使喷头33与主管321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喷头33的喷口的朝向。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支管322受力会产生偏折,但是支管322在喷头33的重力或者其内流通的喷淋液体的液压作用下不会产生偏折,也即支管322能够对喷头33提供足够的支撑。当然,为使喷头33的喷口的朝向可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整个喷淋管道32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可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喷头33的喷口的朝向。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为实现待喷淋部件2的均匀喷淋,关于喷头33在喷淋管道32上的设置方式、喷头33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喷头33的数量为多个,沿喷淋管道32的延伸方向,多个喷头33间隔设置,且自喷淋管道32的靠近喷淋泵31的一侧向远离喷淋泵31的一侧的方向,相邻两个喷头3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其中“相邻两个喷头33之间的间距”可以是相邻两个喷头33的喷口的中心之间的连线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喷淋管道32中靠近喷淋泵31的喷淋液体的压强较大(且越靠近喷淋泵31喷淋液体的压强越大),压强较大的喷淋液体经喷头33的喷口喷出后的喷射力较大,故所覆盖的喷淋区域较大;反之,喷淋管道32中远离喷淋泵31的喷淋液体的压强较小(且越远离喷淋泵31喷淋液体的压强越小),压强较小的喷淋液体经喷头33的喷口喷出后的喷射力较小,故所覆盖的喷淋区域较小。通过设计靠近喷淋泵31一侧的喷头33的排布较为稀疏,远离喷淋泵31一侧的喷头33的排布较为密集,使喷淋液体经喷头33的喷口喷出后所形成的喷淋区域在喷淋管道32的延伸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以实现待喷淋部件2的均匀喷淋。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当喷头33的数量为多个时,沿喷淋管道32的延伸方向,多个喷头33也可以等间隔设置。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喷头33为雾化喷头。通过将喷头33设计成雾化喷头,喷淋液体经雾化喷头的喷口喷出后能够被分散成直径更小的小液滴,使直径更小的小液滴能够更好地附着于待喷淋部件2。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喷淋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和阀门,控制器与阀门电连接以控制阀门的通断;喷淋组件30还包括保压筒34,保压筒34的一端与喷淋泵31的出液口连通,保压筒34的另一端与喷淋管道32连通,阀门串接于喷淋泵31和保压筒34之间的管路上。当需要开启喷淋时,控制器控制阀门导通并开启喷淋泵31,喷淋腔13中的喷淋液体在喷淋泵31的作用下被输送至保压筒34中,然后再从保压筒34中被输送至喷淋管道32。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考虑到喷淋液体被喷淋至待喷淋部件2的表面后,部分喷淋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滴落到喷淋腔13的底部而重新存储于喷淋腔13中,为使从待喷淋部件2上滴落的喷淋液体能够更为集中地聚集在喷淋腔13中,故设计,壳体10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侧板12绕底板11的周向设置且与底板11共同围设形成喷淋腔13,自靠近底板11的一侧至远离底板11的一侧,至少部分侧板12的内侧面121与喷淋腔13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也即侧板12的内侧面121为斜面。如此设计,侧板12的内侧面121一方面具有导向作用,从待喷淋部件2上滴落的喷淋液体滴落到侧板12的内侧面121后,在侧板12的内侧面121的导向作用下朝喷淋腔13的中部聚集,以便下次喷淋;侧板12的内侧面121另一方面具有反射作用,当喷淋组件30的喷口朝向待喷淋部件2时,从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的部分喷淋液体会直接喷洒至侧板12的内侧面121,此时该部分喷淋液体经侧板12的内侧面121反射后会有一部分喷淋液体被重新反射到待喷淋部件2的表面,以进一步优化该喷淋装置1的喷淋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喷淋装置1还可以包括加强结构60,加强结构60可以是形成于壳体10上的镂空槽,镂空槽沿垂直于预设方向XX’(下文有介绍)上的截面呈三角形,如此设计在增强壳体1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壳体1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考虑到支撑组件40用于承载待喷淋部件2,故设计,支撑组件40包括支撑架41和连接件,支撑架41经由连接件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件作为支撑架41与壳体10之间的中间连接结构,连接件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连接件可以是螺钉,此时壳体10和支撑架41的至少其中一者上设有螺纹孔,壳体10和支撑架41的至少另一者上设有穿孔,螺钉穿设穿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支撑架41固定于壳体10;又例如,连接件可以是卡块,此时壳体10和支撑架41的至少其中一者与卡块连接,壳体10和支撑架41的至少另一者设有卡槽,卡块卡接于卡槽,以将支撑架41固定于壳体10。通过设计连接件,支撑架41经由连接件与壳体10拆卸连接,便于实现支撑架41磨损后的更换。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0也可以包括支撑架41,支撑架41通过焊接或者胶接的方式实现与壳体10之间的不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考虑到使支撑架41既能够对待喷淋部件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又能够使从待喷淋部件2上滴落的喷淋液体能够滴落到喷淋腔13的底部,故设计,支撑架41包括经由连接件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的多个支撑杆411,多个支撑杆411沿预设方向XX’间隔排布,预设方向XX’与支撑杆411的延伸方向相交。其中“预设方向XX’与支撑杆411的延伸方向相交”指预设方向XX’至少包括与支撑杆4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分量。通过设计多个支撑杆411沿预设方向XX’间隔排布,至少两个支撑杆411可用于给待喷淋部件2提供支撑,以使待喷淋部件2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支撑杆411上,而相邻两个支撑杆411之间的间隔又可用于供从待喷淋部件2上滴落的喷淋液体能够顺利滴落到喷淋腔13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沿预设方向XX’,相邻两个支撑杆411之间的间距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改变,这里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考虑到从喷淋组件30的喷口喷出的喷淋液体具有一定的喷射力,若喷射力过大,会导致待喷淋部件2在喷淋液体的冲击下无法平稳地放置在支撑杆411上,为进一步增强待喷淋部件2放置在支撑杆411上的稳定性,故设计,每个支撑杆411包括杆本体4111和多个凸部4112。杆本体4111经由连接件与壳体10连接,多个凸部4112位于杆本体4111背离喷淋腔13的腔底一侧且沿支撑杆4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凸部4112之间用于围合形成限位槽4113,待喷淋部件2的部分嵌设于限位槽4113。通过设计多个凸部4112,多个凸部4112在杆本体4111上形成多个限位槽4113,当待喷淋部件2放置在支撑杆411上时,待喷淋部件2的部分嵌设于限位槽4113内,限位槽4113的槽壁面与待喷淋部件2抵接,限位槽4113的槽壁面对待喷淋部件2起到限位作用,使待喷淋部件2在喷淋液体的冲击下能够平稳地放置在支撑杆411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待喷淋部件2放置在支撑杆411上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支撑杆411上的多个限位槽4113在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且可以理解的是,当同一支撑杆411上的多个限位槽4113在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不相同时,该支撑架41能够用于承载不同尺寸的待喷淋部件2。
进一步地,喷淋装置1还包括驱动组件50,驱动组件50与盖体20连接,驱动组件50配置成驱动盖体20运动,以使盖体20具有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的第二状态,从而使盖体2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通过设计驱动组件50,盖体20通过驱动组件50实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能够提升盖体20开合喷淋腔13的开口的便捷性。
具体地,驱动组件50包括动力元件和传动元件;动力组件适用于产生驱动力;传动元件的一端与动力元件连接,传动元件的另一端与盖体20连接;动力元件配置成带动传动元件运动,以使传动元件带动盖体20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动力元件用于产生驱动力,该驱动力可以是电动力也可以是气动力;传动元件用于将动力元件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盖体20,以使盖体20在该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或者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更为具体地,考虑到动力元件和传动元件配合,使盖体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且可以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实施例。
在一种实施例中,动力元件包括气体发生器,传动元件包括气缸51;气体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气缸51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气缸51的活塞杆与盖体20连接。盖体20的一侧可以与壳体10转动连接;气体发生器产生气动力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做伸长运动,气缸51的活塞杆伸长使盖体20绕其与壳体10的铰接点转动至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处于上述第一状态;气体发生器产生反向气动力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做收缩运动,气缸51的活塞杆收缩使盖体20绕其与壳体10的铰接点反向转动至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处于上述第二状态。当然,盖体20的一侧也可以与壳体10滑动连接;气体发生器产生气动力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做伸长运动,气缸51的活塞杆伸长使盖体20滑动至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处于上述第一状态;气体发生器产生反向气动力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做收缩运动,气缸51的活塞杆收缩使盖体20反向滑动至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处于上述第二状态。
第二种实施例中,动力元件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传动元件包括丝杆(图中未示出)和滑块(图中未示出);电机的驱动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且滑块与盖体20固定连接。盖体20的一侧可以与壳体10滑动连接;电机产生电动力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滑动沿丝杆的轴向运动,滑块运动使与之连接的盖体20滑动至打开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处于上述第一状态;电机产生反向的电动力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滑动沿丝杆的轴向运动,滑块运动使与之连接的盖体20滑动至盖合喷淋腔13的开口,从而使盖体20处于上述第二状态。
以下以待喷淋部件2为线性马达的导轨,喷淋液体为防锈油为例对该喷淋装置1的喷淋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当导轨位于喷头33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一侧时,此时将喷头33的喷口的朝向调整至第一朝向(也即喷头33的喷口朝向导轨设置),启动喷淋,防锈油在喷淋泵31的作用下由喷头33的喷口喷出后可直接喷洒至导轨的表面。
当导轨位于喷头33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两侧时,此时将喷头33的喷口的朝向调整至第二朝向(也即喷头33的喷口至少部分朝向盖体20设置),启动喷淋,防锈油在喷淋泵31的作用下由喷头33的喷口喷出后,其中的至少部分防锈油会直接喷洒到盖体20上,且经盖体20反射后朝背离喷头33的喷口的一侧喷淋,从而使位于喷头33的喷口所在平面的两侧的导轨都能够被防锈油喷淋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喷淋腔;
盖体,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
喷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喷淋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喷淋组件的喷口的朝向可调;
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喷淋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承载待喷淋部件;
其中,所述喷口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在所述第一朝向,所述喷口朝向所述待喷淋部件;在所述第二朝向,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喷淋腔的开口,所述喷口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盖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
喷淋泵,所述喷淋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喷淋腔连通;
喷淋管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喷淋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喷淋管道与所述喷淋泵的出液口连通;
喷头,具有所述喷口且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喷淋管道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喷头间隔设置,且自所述喷淋管道的靠近所述喷淋泵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喷淋泵的一侧的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喷头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和/或
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包括:
主管,所述主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喷淋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主管与所述喷淋泵的出液口连通;
支管,所述支管为柔性管且位于所述喷淋腔内,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绕所述底板的周向设置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喷淋腔,自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喷淋腔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架经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经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沿预设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相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撑杆包括杆本体和多个凸部,所述杆本体经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多个所述凸部位于所述杆本体背离所述喷淋腔的腔底一侧且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部之间用于围合形成限位槽,所述待喷淋部件的部分嵌设于所述限位槽。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配置成驱动所述盖体运动,以使所述盖体具有盖合所述喷淋腔的开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打开所述喷淋腔的开口的第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动力元件,适用于产生驱动力;
传动元件,所述传动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元件连接,所述传动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元件配置成带动所述传动元件运动,以使所述传动元件带动所述盖体在所述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元件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传动元件包括气缸,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缸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盖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78979.3U CN220836165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喷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78979.3U CN220836165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喷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36165U true CN220836165U (zh) | 2024-04-26 |
Family
ID=9077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78979.3U Active CN220836165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喷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36165U (zh) |
-
2023
- 2023-09-01 CN CN202322378979.3U patent/CN2208361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72847B2 (en) | Fluidic device | |
KR20170066332A (ko) | 휴대식 초미세 분무기 | |
CN102164681A (zh) | 包含固定或可变喷射角度的具有可调液滴尺寸的平面射流流体喷嘴 | |
CN112654822A (zh) | 流体驱动的太阳能板的清洁系统 | |
CN114472302B (zh) | 一种具有高压喷头的自动调节水压清洗设备及其清洗方法 | |
US8500046B2 (en) | Turbulence control assembly for high pressure cleaning machine | |
CN220836165U (zh) | 喷淋装置 | |
CN110242480B (zh) | 一种管道发电机及其电动阀 | |
JP2006198468A (ja) | 散水装置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 |
KR101300675B1 (ko) | 액상 약제 살포용 분무장치의 분사관 | |
US6139267A (en) | Fluid machine | |
CN112243841A (zh) | 一种利用流量调节器流量系数的流量调节装置 | |
CN211914282U (zh) | 一种自动喷漆机旋转机构 | |
CN210675665U (zh) | 一种摆动式喷水装置 | |
CN107494493A (zh) |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喷雾器 | |
CN114087106B (zh) | 一种管道发电机 | |
CN114272542B (zh) | 一种移动式消防设备 | |
CN112474084B (zh) | 一种空化射流智能喷嘴及水下清洗机器人 | |
CN110721866B (zh) | 一种旱喷二维摇摆喷泉装置 | |
GB2063714A (en) | A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surfaces | |
CN113940331B (zh) | 雾化效果好的农业喷药机扩散风扇 | |
RU2257051C1 (ru) | Дождева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турбинного типа | |
CN220966167U (zh) | 一种林业用机载对靶喷药装置 | |
CN219664182U (zh) | 一种喷泉设备 | |
CN221241174U (zh) | 一种多角度调节喷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