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0955U -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0955U
CN220830955U CN202322374949.5U CN202322374949U CN220830955U CN 220830955 U CN220830955 U CN 220830955U CN 202322374949 U CN202322374949 U CN 202322374949U CN 220830955 U CN220830955 U CN 220830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water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basin
bas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49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峰
陶慈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uangsheng Hort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uangsheng Hort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uangsheng Hort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uangsheng Hort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49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0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0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0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包括栽培盆本体和设置在栽培盆本体底部的盆托,栽培盆本体的内侧安装有隔板,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种植腔,栽培盆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输送机构,栽培盆本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指示机构,栽培盆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水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通过隔板和种植腔的设置,可使得隔板顶部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透过隔板落入到栽培盆本体的底部,达到控水的效果,通过循环输送机构的设计,使得在进行营养液浇灌培养时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使得营养液不易变质,且在对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的过程中能够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利于植物根系呼吸。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栽培的花盆等栽培装置,需要根据种植的植物生长特性进行浇水,传统的是采用人工浇水,需要定时定量对植物土壤进行浇水,对水量的控制要求高,为了图方便省事,有些没有经验的人会一次性对植物浇灌大量的水,但是就导致土壤甚至植物的根系整体浸泡在水中,易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现在市面上存在有一些通过电动抽水对栽培植物进行供水的装置,采用电动水泵,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地对栽培植物进行浇灌,这种装置具有电动水泵,需要另外铺设管路,成本高,由于需要接电控制水泵供水,存在电路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植物根系浸泡在水中后,还会导致植物根部缺氧,极易导致闷根、烂根,进而造成植物快速死亡;
同时,部分植物在培养时需要采用营养液浇灌,营养液大多为长时间处于不流动状态,容易变质;植物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液体中,液体中氧气含量小,根系呼吸作用差,造成根系不发达,影响植物生长;
另一方面,部分植物在培养时采用水浇灌,通过需要控制浇灌的水的量,一般会使用隔板将花盆分隔成种植区和底部储水区,在培养时在储水区储存一定量的水供植物吸收,但对于水量需要严格控制,过多可能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无法呼吸,过少可能会因为水分不足而枯萎,因此控水成了关键培养因素,现有的栽培盆大多不能直接观测储水的多少,进而不好控制水的多少,不利于种植。
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控水、循环输送营养液并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植物栽培盆。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包括栽培盆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栽培盆本体底部的盆托,所述栽培盆本体的内侧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种植腔,所述栽培盆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输送机构,所述栽培盆本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指示机构,所述栽培盆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滤水孔一,所述种植腔的外周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种植腔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滤水孔二,所述栽培盆本体内侧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
优选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盆本体内壁上的循环输送管,所述循环输送管顶部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安装有排气塞,所述排气塞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循环输送管的底部贯穿所述隔板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盆本体外侧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管二,所述导管二的一端贯穿所述栽培盆本体且与所述循环输送管的内部空间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导管一,所述导管一的一端贯穿所述栽培盆本体且与所述集水槽的内部空间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盆本体内壁上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底部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隔离罩内侧的顶部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底盖,所述底盖底部的外周开设有漏液孔,所述隔离罩的顶部安装有观测罩,所述观测罩与所述顶盖卡接,所述观测罩为透明材质,所述连接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的内侧嵌接有悬浮块,所述安装外壳的顶部插接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的顶部贯穿所述顶盖且位于所述观测罩的内侧,所述指示杆与所述顶盖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观测罩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栽培盆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蓄水瓶,所述蓄水瓶的底部通过管道一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靠近所述隔离罩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贯穿所述栽培盆本体且位于所述隔离罩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隔离罩内侧的顶部设置有透水盒,所述管道二贯穿所述透水盒且与所述透水盒的内侧空间连接,所述透水盒的外周开设有内扩散孔,所述隔离罩顶部的外周开设有与所述内扩散孔相对应的外扩散孔,所述栽培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通过隔板和种植腔的设置,可使得隔板顶部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透过隔板落入到栽培盆本体的底部,达到控水的效果,能够有降低因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导致植物根部缺氧,进而造成植物快速死亡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通过循环输送机构的设计,使得在进行营养液浇灌培养时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使得营养液不易变质,且在对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的过程中能够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以此可增加对营养液中氧气的浓度,利于植物根系呼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通过指示机构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时能够直接观察到隔板底部的液面的高度,从而能够很好的对种植所需的水分或者营养液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通过控水机构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灌溉需求对植物进行浇水,且水分从两侧扩散到土壤中,其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长,扩散面积大,利于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栽培盆本体和盆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植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离罩和观测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指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透水盒和蓄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栽培盆本体;2、隔板;3、盆托;4、循环输送管;5、导管一;6、水泵;7、导管二;8、滤水孔一;9、种植腔;91、透气孔;92、滤水孔二;10、排气塞;11、隔离罩;12、观测罩;13、指示杆;14、顶盖;15、安装外壳;16、悬浮块;17、底盖;18、集水槽;19、透水盒;20、支撑架;21、蓄水瓶;22、电磁阀;23、排水管;2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8,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包括栽培盆本体1和设置在栽培盆本体1底部的盆托3,栽培盆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隔板2,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种植腔9,栽培盆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输送机构,栽培盆本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指示机构,栽培盆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水机构。
隔板2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滤水孔一8,滤水孔一8的设置可防止植物烂根,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可以从滤水孔一8排出,从而因土壤中水分过多导致植物烂根,闷坏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情况出现;
同时,滤水孔一8的设置也可为植物与隔板2底部的空气接触提供便利,便于植物的根系进行呼吸;
种植腔9的外周开设有多个透气孔91,种植腔9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滤水孔二92,栽培盆本体1内侧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18,具体使用时,隔板2内部的水会先在集中收集在集水槽18的内侧,种植腔9可作为导根部位便于植物的根系向下延伸,从而利于植物根系与隔板2底部空间的物质接触;
同时,透气孔91的设置便于植物根系的呼吸,滤水孔二92的设置防止种植腔9的内侧积水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栽培盆本体1内壁上的循环输送管4,循环输送管4与栽培盆本体1之间密封连接,循环输送管4顶部的内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侧安装有排气塞10,排气塞10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塞10的设置可使得外界空气能够进入到隔板2底部,便于栽培盆本体1内部与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循环输送管4的底部贯穿隔板2且位于隔板2的下方。
循环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栽培盆本体1外侧的水泵6,水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管二7,导管二7的一端贯穿栽培盆本体1且与循环输送管4的内部空间连接,水泵6的输入端连接有导管一5,导管一5的一端贯穿栽培盆本体1且与集水槽18的内部空间连接;
具体使用时,启动水泵6,即可将栽培盆本体1底部的水或者营养液通过导管一5和导管二7输送到循环输送管4内部的顶部,从而对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且在水或者营养液进入到循环输送管4内侧上方时,可通过排气塞10与外部空气交流,从而增加液体的氧含量。
指示装置包括安装在栽培盆本体1内壁上的隔离罩11,隔离罩11的底部位于隔板2的下方,隔离罩11内侧的顶部固定有顶盖14,顶盖14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24,连接管24可插接在顶盖14的内侧,连接管24的底部安装有底盖17,底盖17可插接在连接管24的外侧,以此实现连接管24、顶盖14与底盖17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底盖17底部的外周开设有漏液孔,通过漏液孔的设置,使得连接管24的内部空间与隔板2底部的空间相互连通,根据连通管原理,隔板2内部的液体可通过底盖17进入到连接管24的内部且液面与连接管24的内部持平;
隔离罩11的顶部安装有观测罩12,观测罩12与顶盖14卡接,以此便于观测罩12的安装和拆卸;
观测罩12为透明材质,使用时可通过观测罩12看到其内部的情况,便于观察栽培盆本体1底部的液面情况;
连接管2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外壳15,安装外壳15的内侧嵌接有悬浮块16,安装外壳15可对悬浮块16起到防护作用你,悬浮块16的材质为能浮在水面的轻质泡沫或者塑料等;
安装外壳15的顶部插接有指示杆13,指示杆13的顶部贯穿顶盖14且位于观测罩12的内侧,指示杆13与顶盖14滑动连接,指示杆13可作为指示标,通过指示杆13的不同高度可直观地看出栽培盆本体1内侧底部的液面情况。
观测罩12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具体使用时,通过指示杆13的顶部与不同的刻度线对应可以精确地看出栽培盆本体1内侧底部的液面情况,利于精确化进行植物培养。
栽培盆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蓄水瓶21,支撑架20可卡接在栽培盆本体1的顶部,通过支撑架20对蓄水瓶21进行支撑,蓄水瓶21的底部通过管道一连接有电磁阀22,电磁阀22靠近隔离罩11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二,管道二贯穿栽培盆本体1且位于隔离罩11的内侧,当电磁阀22开启时,蓄水瓶21内部的水或者营养液可通过管道一和管道二流入隔离罩11内侧。
隔离罩11内侧的顶部设置有透水盒19,管道二贯穿透水盒19且与透水盒19的内侧空间连接,透水盒19的外周开设有内扩散孔,隔离罩11顶部的外周开设有与内扩散孔相对应的外扩散孔,栽培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3,流入到透水盒19的液体可通过内扩散孔和外扩散孔渗透到隔离罩11的外侧,且渗透方向为双向渗透,提高了渗透效率,便于植物吸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的使用过程如下:
在使用本栽培盆时,通过隔板2可将其顶部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过滤到栽培盆本体1内侧的底部,达到初步控水效果;
通过滤水孔一8、种植腔9、透气孔91和滤水孔二92的设计,便于土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便于植物吸收;
当栽培盆本体1内侧注入液体时,多余的液体会保存在栽培盆本体1内侧的底部,此时随着液面逐渐升高,悬浮块16悬浮在液面的顶部也逐渐升高,从而带动指示杆13升高,培养员即可通过指示杆13的高度观察栽培盆本体1内侧底部液面的高度;
当需要对营养液或者水进行循环输送时,启动水泵6,即可带动栽培盆本体1内侧底部的液体通过导管一5和导管二7进入到循环输送管4内侧顶部达到循环效果,并且循环的过程中液体可与外界空气接触,增加其内部的含氧量;
当需要向隔板2顶部土壤中加入浇灌液时,开启电磁阀22,蓄水瓶21内部的水或者营养液可通过管道一和管道二流入隔离罩11内侧的透水盒19内部,流入到透水盒19的液体可通过内扩散孔和外扩散孔渗透到隔离罩11的外侧,且渗透方向为双向渗透,提高了渗透效率,便于植物吸收。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本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包括栽培盆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栽培盆本体(1)底部的盆托(3),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盆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种植腔(9),所述栽培盆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输送机构,所述栽培盆本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指示机构,所述栽培盆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滤水孔一(8),所述种植腔(9)的外周开设有多个透气孔(91),所述种植腔(9)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滤水孔二(92),所述栽培盆本体(1)内侧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盆本体(1)内壁上的循环输送管(4),所述循环输送管(4)顶部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安装有排气塞(10),所述排气塞(10)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循环输送管(4)的底部贯穿所述隔板(2)且位于所述隔板(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盆本体(1)外侧的水泵(6),所述水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管二(7),所述导管二(7)的一端贯穿所述栽培盆本体(1)且与所述循环输送管(4)的内部空间连接,所述水泵(6)的输入端连接有导管一(5),所述导管一(5)的一端贯穿所述栽培盆本体(1)且与所述集水槽(18)的内部空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盆本体(1)内壁上的隔离罩(11),所述隔离罩(11)的底部位于所述隔板(2)的下方,所述隔离罩(11)内侧的顶部固定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24),所述连接管(24)的底部安装有底盖(17),所述底盖(17)底部的外周开设有漏液孔,所述隔离罩(11)的顶部安装有观测罩(12),所述观测罩(12)与所述顶盖(14)卡接,所述观测罩(12)为透明材质,所述连接管(2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外壳(15),所述安装外壳(15)的内侧嵌接有悬浮块(16),所述安装外壳(15)的顶部插接有指示杆(13),所述指示杆(13)的顶部贯穿所述顶盖(14)且位于所述观测罩(12)的内侧,所述指示杆(13)与所述顶盖(1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罩(12)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盆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蓄水瓶(21),所述蓄水瓶(21)的底部通过管道一连接有电磁阀(22),所述电磁阀(22)靠近所述隔离罩(11)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贯穿所述栽培盆本体(1)且位于所述隔离罩(11)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11)内侧的顶部设置有透水盒(19),所述管道二贯穿所述透水盒(19)且与所述透水盒(19)的内侧空间连接,所述透水盒(19)的外周开设有内扩散孔,所述隔离罩(11)顶部的外周开设有与所述内扩散孔相对应的外扩散孔,所述栽培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3)。
CN202322374949.5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Active CN220830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4949.5U CN22083095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4949.5U CN22083095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0955U true CN22083095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4949.5U Active CN22083095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0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18879B1 (ko) 파이프팜 순환재배장치
KR101223763B1 (ko) 가정용 수경재배 장치
CN220830955U (zh) 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盆
CN210226313U (zh) 一种林业种植育苗装置
CN20980661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林业幼苗培育装置
CN110122290B (zh) 节水型自动滴水养花机
CN213587017U (zh) 一种林业树苗育苗装置
CN213639180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温湿度感应灌溉花盆
CN21599225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换水功能的水培系统
CN204994388U (zh) 组合式便捷分根水培装置
CN107439248A (zh) 一种盆栽装置
CN207011419U (zh) 一种仿地气植物多植株盘根定植植物墙
CN215530910U (zh) 一种花草与观赏鱼生态养护管理系统
CN219125024U (zh) 一种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KR20150057641A (ko) 장미재배용 원수충전 순환식 수경재배시스템
CN212035290U (zh) 容器栽培自动浇水补水装置
CN210959597U (zh) 一种自动吸水养护盆栽装置
CN214853045U (zh) 一种适用于葡萄限根栽培的智慧灌溉装置
CN221128063U (zh) 一种自动灌溉浇水的栽培装置
CN218278155U (zh) 一种家用无土种菜机
CN213960923U (zh) 一种可控制水温的节水种植系统
CN216017973U (zh) 一种浇水防滴漏吊盆
CN220511841U (zh) 一种广藿香水培装置
CN220831247U (zh) 一种可控制土壤湿度平衡的陶瓷滴灌器
CN219555887U (zh) 一种浅液层毛管水灌溉的作物栽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