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0015U -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0015U
CN220830015U CN202322446568.3U CN202322446568U CN220830015U CN 220830015 U CN220830015 U CN 220830015U CN 202322446568 U CN202322446568 U CN 202322446568U CN 220830015 U CN220830015 U CN 220830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module group
pack box
source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65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庆鹏
孙常贺
王宾
丁齐明
潘国琴
祝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ihao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ihao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ihao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yihao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65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0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0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0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冷源系统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泵、电池冷板、加热器和PLC控制机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形成制冷侧循环模块组,所述水泵、电池冷板、加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形成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连接所述PLC控制机组,并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交联运行;所述电池冷板连接PACK箱体电芯,吸收PACK箱体电池电芯产生的热量,对PACK箱体电池部位进行降温冷却,并保证其在规定恒温范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冷却后温度均匀性好、安装拆卸快捷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冷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储能市场已步入发展快车道,随之储能温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液冷技术的市场渗透率或将逐步提升,储能液冷市场价值未来4年预计将提升25倍,有望增长至74.1亿元。储能温控系统技术将引领行业带来新的变革,为新能源市场开拓新的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增长蓝海。
液冷储能系统的发展与当下市场的需求也密不可分,新型储能的规模扩大,占比逐步提升。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通过分析历年的储能方式可以看出,新型储能的份额逐年提升。随着液冷技术的突破及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液冷储能系统其应用场景和规模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储能温控行业分析:液冷方案是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现有储能冷源装置在大功率(200KW及以上)的PACK箱体上多采用液冷系统,液冷系统主要由液冷机组、多组的进液管、回液管以及液冷管板组成,各个部件为独立结构,安装较为复杂、繁琐。另外,PACK箱体内部电源模组位置不同,冷却过程会导致各部位温度不均匀、温差较大。为此,现有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结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冷却后温度均匀性好、安装拆卸快捷方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PACK箱体的储能冷源系统的技术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泵、电池冷板、加热器和PLC控制机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形成制冷侧循环模块组,所述水泵、电池冷板、加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形成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连接所述PLC控制机组,并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交联运行;所述电池冷板连接PACK箱体电芯,吸收PACK箱体电池电芯产生的热量,对PACK箱体电池部位进行降温冷却,并保证其在规定恒温范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缩机为制冷侧循环模块组提供动力,在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制冷循环过程中实现冷却气体的压缩。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缩机结构为往复式、涡旋式、螺杆式或离心式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组以上,并通过管路与水泵、冷凝器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凝器为制冷循环放热设备,在压缩→冷凝 →膨胀→蒸发的制冷侧循环过程中借助空气或水,将压缩机泵出的高温高压冷却剂气体冷凝成中温高压液体,并将放出热量借助空气或水带走。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子膨胀阀上设有节流板和节流管,通过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并控制冷却剂流量作用,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器为电阻丝加热,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可快速加温,保证PACK箱体内电池工作稳定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采用微通道设计,且均位于可移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冷却后温度均匀性好、安装拆卸快捷方便等特点;通过冷源装置分为制冷侧循环模块组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两个模块组,整体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且避免出现安装错误问题;通过将制冷侧循环模块组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采用微通道设计,可以充分保障电池的均温性,实现系统温差在3℃以内,可以提高电芯寿命17%;另外,通过采用PLC控制机组控制两个模块组,可实现一键加注,省去人工干预操作,冷却液加注时间缩至30分钟;维护期间冷却液自动补液,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冷凝器,3、电子膨胀阀,4、板式换热器,5、水泵,6、电池冷板,7、加热器,8、PLC控制机组,9、PACK箱体电芯,10、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1、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水泵5、电池冷板6、加热器7和PLC控制机组8,所述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板式换热器4形成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0,所述水泵5、电池冷板6、加热器7和板式换热器4形成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0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连接所述PLC控制机组8,并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4交联运行;所述电池冷板6连接PACK箱体电芯9,吸收PACK箱体电池电芯产生的热量,对PACK箱体电池部位进行降温冷却,并保证其在规定恒温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1为制冷侧循环模块组提供动力,在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制冷循环过程中实现冷却气体的压缩;具体的,所述压缩机1结构为往复式、涡旋式、螺杆式或离心式中的一种,优选螺杆式,螺杆式压缩机产气更加稳定,可提供更加稳定充沛的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换热器4设置有两组以上,并通过管路与水泵5、冷凝器2进行连接;具体的,所述板式换热器4为一种制冷循环吸热设备,在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过程中利用冷剂蒸发气化形成低温低压气体过程中吸热,对被冷介质(如:空气、水)进行降温,达到制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2为制冷循环放热设备,在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制冷侧循环过程中借助空气或水,将压缩机泵出的高温高压冷却剂气体冷凝成中温高压液体,并将放出热量借助空气或水带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膨胀阀3上设有节流板和节流管,通过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并控制冷却剂流量作用,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电阻丝加热,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可快速加温,保证PACK箱体内电池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0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采用微通道设计,且均位于可移动底座上,从而方便冷源装置的整体运输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工作原理:冷源装置按左右布置分为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和制冷侧循环模块10;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包括循环相连的电池冷板6、水泵5、板式换热器4、加热器7,通过电池冷板6吸收PACK箱体电芯9的热量,利用水泵5运行产生的动力,将带有热量的冷却液进入板式换热器4进行换热降温;此时通过制冷侧循环模块10的机组运行,板式换热器4从液冷循环系统中吸取的热量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制冷剂经压缩机1后进入冷凝器2,并通过制冷剂的冷凝将热量释放到周围空气环境中,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电子膨胀阀3返回到板式换热器4,然后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对PACK箱体储能电池进行冷却的效果,且整个过程都通过PLC控制机组8进行自动控制,保证冷却液系统温差在3℃以内。
本实用新型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案只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在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水泵(5)、电池冷板(6)、加热器(7)和PLC控制机组(8),所述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板式换热器(4)形成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0),所述水泵(5)、电池冷板(6)、加热器(7)和板式换热器(4)形成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0)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连接所述PLC控制机组(8),并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4)交联运行;所述电池冷板(6)连接PACK箱体电芯(9),吸收PACK箱体电池电芯产生的热量,对PACK箱体电池部位进行降温冷却,并保证其在规定恒温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为制冷侧循环模块组提供动力,在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制冷循环过程中实现冷却气体的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结构为往复式、涡旋式、螺杆式或离心式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4)设置有两组以上,并通过管路与水泵、冷凝器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为制冷循环放热设备,在压缩→冷凝 →膨胀→蒸发的制冷侧循环过程中借助空气或水,将压缩机泵出的高温高压冷却剂气体冷凝成中温高压液体,并将放出热量借助空气或水带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3)上设有节流板和节流管,通过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并控制冷却剂流量作用,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7)为电阻丝加热,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可快速加温,保证PACK箱体内电池工作稳定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侧循环模块组(10)和冷却液侧循环模块组(11)采用微通道设计,且均位于可移动底座上。
CN202322446568.3U 2023-09-10 2023-09-10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Active CN220830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6568.3U CN220830015U (zh) 2023-09-10 2023-09-10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6568.3U CN220830015U (zh) 2023-09-10 2023-09-10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0015U true CN220830015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2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6568.3U Active CN220830015U (zh) 2023-09-10 2023-09-10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0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3466B (zh) 一种热环境控制系统
CN112562879B (zh)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系统
CN101825319A (zh) 具有分离式辐射板蒸发器的基站专用空调机
CN113818934B (zh) 一种可调节式冷电联供系统及其工艺和运行方法
CN113123873A (zh)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提高燃气轮机效率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20830015U (zh) 一种pack箱体储能冷源装置
CN102563973B (zh) 新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热水制备方法
CN102147135A (zh) 一种直冷式冷风蒸发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CN201463403U (zh) 一种恒温工业冷水机组
CN200986345Y (zh) 一种介于单效与两级之间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102331042A (zh) 蓄能式热能空调
CN201898435U (zh) 风力发电的纯水循环系统的冷却系统
CN212511926U (zh) 热管式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
CN111342167B (zh) 一种基于极耳风冷方式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2409130U (zh) 板式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机组
CN211372824U (zh) 一种可利用pvt光伏组件热量的空气能热泵供热装置
CN210033735U (zh) 一种模拟地热发电的高温和低温热水自循环系统
CN111336714B (zh) 一种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CN201697253U (zh) 具有分离式辐射板蒸发器的基站专用空调机
CN201443930U (zh) 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CN201532048U (zh) 热泵空调装置
CN104457020A (zh) 一种利用压缩热制冷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方法
CN100567853C (zh) 一种回热式硫氰酸钠-氨吸收式热泵系统
CN110207519B (zh) 一种串并联式环路两相热虹吸管
CN219350370U (zh) 一种储能3kW液冷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