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8896U -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8896U
CN220828896U CN202322413810.7U CN202322413810U CN220828896U CN 220828896 U CN220828896 U CN 220828896U CN 202322413810 U CN202322413810 U CN 202322413810U CN 220828896 U CN220828896 U CN 220828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dispersing
frame assembly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38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涛
刘安平
陈良锐
刘乾坤
陈书朋
李小兵
毛先友
梁焯劲
周凯
周何杰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38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8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8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8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和散风板,出风框具有出风风道和连通出风风道的出风口,散风板设在出风口处且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设有第一散风部,第二侧具有出风部,第一散风部与出风部错开布置且二者通过第二散风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散风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以实现出风框组件的无风感出风,并保证无风感出风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一般包括出风框以及设在出风框上的散风板,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模式时,出风框内的空气经散风板排出,散风板用于削弱流经其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及空气量,以实现出风框组件的无风感出风。
但是,现有散风板削弱能力较差,导致经出风框组件导出的空气冷量大、风感强,降低空调器的无风感效果,从而降低用户使用体验,且现有散风板还具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对风力的削弱能力强、散风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以保证空调器的无风感出风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框组件散风效果差、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出风框组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具有出风风道和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口;散风板,所述散风板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且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散风部,所述第二侧具有出风部,所述第一散风部与所述出风部错开布置且二者通过第二散风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通过将散风板上的第一散风部与出风部错开布置且二者通过第二散风部连通,在确保空气能够有效经散风板排出的同时,还可利用散风板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及空气量,保证散风板对风力的削弱能力,从而提升散风板的散风效果,也就是提升出风框组件的散风效果,这样将出风框组件应用至空调器时,可保证空调器的无风感出风效果,提升空调器的舒适性,且本申请直接在散风板的两侧上设置错开设置的第一散风部与出风部,可实现简化散风板的结构,降低散风板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出风框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出风框组件,散风效果好、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风部、所述第二散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风部、多个所述第二散风部和多个所述出风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风部分别通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散风部与同一个所述出风部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出风部分别通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散风部与同一个所述第一散风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风部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所述第二散风部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和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均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散风板的长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包括一个第一出风孔且所述第一出风孔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第二出风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包括:多个分隔部,多个所述分隔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分隔部之间限定有所述出风部;其中,多个所述分隔部与多个所述第一散风部一一正对设置,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第一散风部的一侧设有分流部,所述分流部用于将空气向所述分隔部的相对两侧分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部包括两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分流面,在出风方向上,两个所述分流面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还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风部,多个所述分隔部设于所述板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分隔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板本体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二散风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分隔部与所述板本体通过多个连接部相连,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二散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遮挡或打开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和所述第二安装轴转动连接至所述出风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出风框且与所述第一安装轴或者所述第二安装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散风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散风板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散风板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散风板与多个所述出风风道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前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可有效提升空调器的无风感出风效果,保证空调器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还可实现简化空调器的结构简单,降低空调器的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框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散风板的后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区域Ⅰ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散风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区域Ⅱ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散风板关闭出风口时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区域Ⅲ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框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区域Ⅳ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区域Ⅴ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轴套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散风板关闭出风口时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散风板打开出风口时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器;
100、出风框组件;
110、出风框;
111、出风风道;112、出风口;
113、第一安装孔;114、第二安装孔;115、第三安装孔;
120、散风板;
121、第一侧;
122、第二侧;
123、第一散风部;1231、第一散风孔;
124、出风部;1241、第一出风孔;
125、第二散风部;1251、第二散风孔;
126、分隔部;1261、分流部;1262、分流面;
127、板本体;
128、连接部;
129、安装件;
1291、第一安装轴;1292、第二安装轴;1293、加强筋;
130、驱动件;131、外壳;
140、紧固件;
150、轴套;151、卡扣;
200、壳体组件;210、前面板;220、背板;230、底盘;240、顶盖;
300、风道组件;400、蒸发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包括:出风框110和散风板120。
其中,如图1所示,出风框110具有出风风道111和出风口112,出风口112连通出风风道111。出风风道111主要用于限定流经其的空气的流动路径,从而保证进入出风风道111内的空气能够沿既定方向进行流动,也就是确保出风风道111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口112输送至预设空间内(如:室内),利用空气改变室内温度,达到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保证室内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110还具有进风口,进风口用于实现出风风道111与外部空间的连通,便于通过进风口将外部空间的空气引入出风风道111内,随后再利用出风口112将流经进入出风风道111内的空气排出,以实现将空气输送至预设空间内。
结合图1-图8所示,散风板120设在出风口112处,散风板120具有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在散风板12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121设有第一散风部123,第二侧122具有出风部124,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错开布置且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通过第二散风部125连通。这样当出风风道111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12排出时,即可使得待排出的空气能够流经散风板120,因散风板120上设置第一散风部123和出风部124,且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通过第二散风部125连通,这样在确保流经散风板120的空气能够顺利被排出的同时,还可利用散风板120打散流经其的空气,避免经出风口112排出的气体直吹用户,实现无风感出风,提升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
同时,因散风板120上设有第一散风部123和出风部124,这样当空气流经散风板120时,空气会分别被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打散,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且当流经散风板120的空气从第一散风部123流至出风部124时,因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错开布置,部分空气会流至散风板120的第二侧122上的结构件上,该结构件可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消除部分空气,以达到对空气流速以及空气量进行削弱的目的,削弱后的空气再通过第二散风部125流至出风部124,随后通过出风部124排出,这样在保证出风框组件100出风量的同时,还可降低出风框组件100导出的空气速度以及风感,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
此外,本申请将错开布置的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直接设在散风板120的相对两侧,这样在保证散风效果的同时,还可实现简化出风框组件100的结构,降低出风框组件100的生产难度,并有利于节约出风框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将具有散风作用的散风板120设在出风口112处,以实现利用散风板120打散流经出风口112空气,避免气体直吹用户,实现无风感出风,提升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这样将出风框组件100应用至空调器1000时,可保证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提升空调器1000的舒适性.
同时,在散风板120的相对两侧设置连通且错开布置的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以实现优化出风框组件100的结构,在保证无风感模式出风量的前提下,还可降低出风框组件100导出的空气速度以及风感,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同时简化散风板120的结构,节省零件使用成本和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层散风件而言,本申请在散风板12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配合可使得散风板120形成双层散风板120,以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散风件而言,本申请直接在散风板120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并将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错开布置,在保证散风板120散风效果的同时,还可简化散风板120的结构。
也就是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散风板120不仅散风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以实现提高出风框组件100的散风效果,简化出风框组件100的结构,从而实现降低出风框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还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将散风板120设在出风口112处,还可利用散风板120遮挡出风口112,以避免外部异物通过出风口112进入出风框110内,同时还可省去开关门的设置,以实现进一步简化出风框组件100的结构,降低出风框组件100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美观度和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散风部123、第二散风部125和出风部124分别包括多个,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多个第二散风部125和多个出风部124分别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这里是指,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第二散风部125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出风部124也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也就是说,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上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散风板120的第二侧122上设有多个出风部124,多个出风部124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第一散风部123配合可实现提升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的散风效果,多个出风部124配合可实现提升散风板120的第二侧122的散风效果,从而提升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确保散风板120能够有效打散流经其的空气,避免气体直吹用户,实现无风感出风。
同时,将第二散风部125设置成包括多个,多个第二散风部125配合可实现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和多个出风部124连通,确保流经散风板120的空气能够顺利被排出,并保证出风量,从而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第一方向,当散风板120为长方形板时,可以理解为是散风板120的宽度方向;当散风板120为弧形板时,可以理解为是散风板120的周向。
在具体的示例中,结合图2、图5、图7和图8所示,散风板120形成为弧形板,弧形板的第一侧121上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在弧形板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弧形板的第二侧122上设有多个出风部124,多个出风部124也在弧形板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以实现合理化利用散风板120的结构,确保散风板120上能够同时设置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和多个出风部124,从而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相邻两个第一散风部123分别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部125与同一个出风部124连通,相邻两个出风部124分别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部125与同一个第一散风部123连通。其中,将相邻两个第一散风部123设置成分别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部125与同一个出风部124连通,可使得同一个出风部124能够同时接收经相邻两个第一散风部123导出的空气,以保证流经出风部124的出风量,也就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相应地,将相邻两个出风部124设置成分别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部125与同一个第一散风部123连通,可确保同一个第一散风部123导出的空气能够分别流至相邻两个出风部124处,达到分散空气的目的,从而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也就是说,通过上述设置,在保证出风框组件100出风量的同时,还可提升出风框组件100的散风效果,从而提升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便于实现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8所示,第一散风部123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第二散风部125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和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均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延伸方向不同。也就是说,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上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每个第一散风部123又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从而实现在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上设置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配合可提升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的散风效果,便于利用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打散流经其的空气。
相应地,将第二散风部125设置成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可使得本申请的散风板120上具有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配合在实现连通第一散风部123和出风部124的同时,还可利用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打散空气,以进一步提升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和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均设置成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因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和多个第二散风部125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这样可确保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和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以实现合理化利用散风板120的结构,确保散风板120上能够设有足够多的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和多个第二散风部125,从而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可选地,第二方向为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其中,这里所说的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为是图2中所示出的上下方向,也就是所,第二方向为图2中所示出的上下方向,即,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在散风板120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也在散风板120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综上,本申请的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上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沿散风板120的周向和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以提升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散风板120上还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沿散风板120的周向和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确保流动第一散风孔1231的空气能够流动至出风部124的同时,还可利用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配合打散空气,进一步提升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4、图6和图8所示,在第一方向上,同一个第一散风孔1231同时连通相邻两个第二散风孔1251。这样在确保流经第一散风部123空气能够顺利流至出风部124的同时,还可实现打散流至出风部124的空气,从而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并保证散风板120的出风量。
可选地,第二散风孔1251的开口送风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散风孔1231的开口送风面积的一半。这样可确保流经第一散风部123空气能够全部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孔1251流至出风部124处,避免风量损失,进一步保证散风板120的出风量,也就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出风部124包括一个第一出风孔1241且第一出风孔1241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形孔。也就是说,每个出风部124均包括一个第一出风孔1241,散风板120的第二侧122上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孔1241,多个第一出风孔1241在散风板120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因第一出风孔1241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形孔,这样可使得一个第一出风孔1241能够通过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同时连通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进而实现同时将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导出的空气排出,以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
同时,通过将第一出风孔1241设置成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形孔,还可减少第二侧122上的第一出风孔1241的数量,以此实现简化散风板120的结构,降低散风板120的制造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124包括多个第二出风孔且多个第二出风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该示例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不限于将出风部124设置成包括一个第一出风孔1241,也可将出风部124设置成包括多个第二出风孔且将多个第二出风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这样多个第二出风孔配合也可同时将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导出的空气排出,以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图7和图8所示,散风板120包括多个分隔部126,多个分隔部126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个分隔部126沿第二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分隔部126之间限定有出风部124。这样即可实现将多个出风部124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以及使得每个出风部124均包括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出风孔1241,降低出风部124成型难度。
可选地,结合图4、图7和图8所示,多个分隔部126设在散风板120的第二侧122,以实现在散风板120的第二侧122形成多个出风部124,降低出风部124的成型难度。
可选地,结合图4、图7和图8所示,多个分隔部126与多个第一散风部123一一正对设置,分隔部126靠近第一散风部123的一侧设有分流部1261,分流部1261用于将空气向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分流。其中,因相邻两个分隔部126之间限定有出风部124,也就是每个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出风部124,通过将多个分隔部126与多个第一散风部123一一正对设置,可实现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的错开布置,这样当流经散风板120的空气从第一散风部123流至出风部124时,部分空气会先流至分隔部126,分隔部126用于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消除部分空气,以达到对空气流速以及空气量进行削弱的目的,削弱后的空气再通过第二散风部125流至出风部124,随后通过出风部124排出,以实现降低出风框组件100导出的空气速度以及风感,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
同时,因空气从第一散风部123流至出风部124时,部分空气会先流至分隔部126,因此,本申请在分隔部126靠近第一散风部123的一侧设置分流部1261,并将分流部1261设置成用于将空气向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分流,这样流至分隔部126的空气在被分隔部126降低流动速度后,会通过分流部1261顺利流至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也就是流至分隔部126两侧的出风部124,随后通过出风部124排出,这样在实现降低出风框组件100导出的空气速度以及风感的同时,还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设置正对第一散风部123的分隔部126,并在分隔部126靠近第一散风部123的一侧上设置分流部1261,分隔部126和分流部1261配合,在降低出风框组件100导出的空气速度以及风感的同时,还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分流部1261包括两个分流面1262,两个分流面126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在出风方向上,两个分流面1262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以确保当空气流至分隔部126并被分隔部126降低流动速度后,分流部1261能够有效将空气向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分流,避免风量损失,进而保证流至出风部124的风量,也就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分隔部126形成为分隔柱,分隔柱靠近第一散风部123的一侧上设有锥形结构以形成分流部1261,从而实现利用分隔部126限定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出风部124,并使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的错开布置,且使得分隔部126能够有效对流向出风部124的空气进行分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8所示,散风板120还包括板本体127,板本体127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多个分隔部126设于板本体127厚度方向的一侧,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板本体127之间限定有第二散风部125。其中,通过在板本体127上设置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可使得散风板120上能够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并降低多个第一散风部123的成型难度。
同时,因多个分隔部126配合形成有出风部124,且板本体127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通过将多个分隔部126设于板本体127厚度方向的一侧,可使得多个分隔部126能够与多个第一散风部123一一正对设置,并实现将第一散风部123和出风部124错开布置在散风板12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从而使得散风板120形成双层散风板120,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此外,因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出风部124,通过在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与板本体127之间限定第二散风部125,可实现利用第二散风部125连通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从而确保流经散风板120的空气能够顺利被排出,实现利用散风板120打散流经其的空气,且因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散风部125,还可使得同一个第一散风部123能够通过两个第二散风部125同时连通两个出风部124,也就是使得经一个第一散风部123导出的空气能够同时从两个出风部124排出,在实现打散流至出风部124空气的同时,还可保证散风板120的出风量。
可选地,结合图4、图7和图8所示,板本体127设在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以使得多个分隔部126能够设于板本体127厚度方向的一侧,并实现在散风板120的第一侧121形成多个第一散风部123,降低第一散风部123的成型难度,并使得第一散风部123和出风部124能够设在散风板120的相对两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每个分隔部126与板本体127通过多个连接部128相连,多个连接部128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在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个连接部128之间限定有第二散风孔1251。其中,将每个分隔部126与板本体127设置成通过多个连接部128相连,可实现分隔部126与板本体127的固定连接,使得分隔部126与板本体127相对位置稳定性,这样在保证散风板12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使得第一散风部123和出风部124的相对位置稳定,从而使得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能够始终处于错开布置,保证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同时,将相邻两个连接部128之间限定出第二散风孔1251,在确保第二散风孔1251能够有效连通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的同时,还可降低第二散风孔1251的成型难度,从而降低散风板120的成型难度,提高制造效率。
综上,本申请的出风框组件100在出风时,出风风道111内的空气首先经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流至散风板120内,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用于初始出风,经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导出的空气流至分隔部126,分隔部126用于阻挡削弱风力并分流,以引导空气流至相邻两个第二散风孔1251,两个第二散风孔1251配合用于扩大送风面积,并将空气引至第一出风孔1241,第一出风孔1241用于将流经其的空气排出,达到出风目的。
也就是说,分隔部126和第二散风孔1251主要用于送风分流,更改送风方向,对冲风力以及降低送风速度,从而提升散风板120的散风效果。
其中,如图4所示,当空气流经第一散风孔1231时,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定义为V1,此时空气以速度V1流至第二散风孔1251,但经第一散风孔1231导出的空气因遇到分隔部126阻挡弱化后,风速降低,此时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定义为V2,也就是流至第二散风孔1251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为V2,因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错开布置且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通过第二散风孔1251连通,因此,流经第二散风孔1251的空气可认为是倾斜流动,此时可将V2分解成纵向速度V3和横向速度V4,其中相邻两个第二散风孔1251导出的空气的横向速度V4大小相近,方向相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相邻两个第二散风孔1251导出的空气的横向速度V4经过对冲互相削弱,甚至消失为零,此时经第二散风孔1251导出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只剩下纵向速度V3,也就是空气以速度V2流至第二散风孔1251,以速度V3流出第二散风孔1251,并通过速度V3流至出风部124以及排出。
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在利用散风板120散风时,风力从起始风速V1降为V2,再进一步降为V3,达到层层弱化作用,使散风板120导出的空气风速降低,风感弱,无风感效果好,同时实现简化散风板120的结构,节省零件成本和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风板12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也就是说,散风板120形成为一体件,这样可省去板本体127与分隔部126之间的连接工艺,以降低散风板120的制造难度,提高散风板120的制造效率,并保证散风板120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散风板120的工作性能,也就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散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风板120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2处,以遮挡或打开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说,散风板120既可遮挡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也可打开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以提升散风板120使用的灵活性,并使得出风框组件100具有多种出风效果。
其中,如图7和图17所示,当散风板120转动至遮挡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时,出风框组件100切换至无风感出风状态,此时可利用散风板120将流经出风口112的空气打散,并使得风力能够得到大幅度削弱,避免空气直吹用户,这样在实现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可提升调节的舒适性。
如图18所示,当散风板120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时,此时出风风道111内的空气均可通过打开的出风口112排出,以达到朝向室内输送空气的目的,并实现大风量送风,冷量大且风感强,从而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将散风板120可转动地设在出风风道111内,可使得出风框组件100具有多种出风模式,以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且还可利用散风板120充当开关门,以降低出风框组件100的生产成本,进而使得出风框组件100不仅散风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件129,两个安装件129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轴1291和第二安装轴1292,第一安装轴1291和第二安装轴1292转动连接至出风框110。以实现散风板120与出风框11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将散风板120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2处,使得出风框组件100具有多种出风模式,提升出风框组件100的工作性能。
其中,通过设置安装件129以及第一安装轴1291和第二安装轴1292配合来实现散风板120与出风框110的转动连接,还可降低散风板120与出风框110的连接难度,保证连接质量以及提高连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9所示,出风框1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3和第二安装孔114,第一安装轴1291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孔113内,第二安装轴1292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14内,进而实现散风板120与出风框110的转动连接,并降低散风板120与出风框110的连接难度。
可选地,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安装件129上设有加强筋1293,加强筋1293用于加强安装件129的结构强度,也就是实现加强散风板120的结构强度,保证散风板120的工作性能并延长散风板12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确保利用安装件129能够有效将散风板120转动连接至出风框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出风框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130,驱动件130设于出风框110且与第一安装轴1291或者第二安装轴1292连接,用于驱动散风板120转动。从而使得散风板120能够在出风口112处转动,以利用散风板120遮挡或打开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驱动件130驱动散风板120转动,还可降低散风板120的转动难度,并保证散风板120在转动时的响应速度,以此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
可选地,驱动件130可为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等,驱动件13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安装轴1291或者第二安装轴1292,以便于利用驱动件130驱动散风板120转动。
在具体的示例中,如图11所示,驱动件130与第一安装轴1291连接,以便于利用驱动件130驱动散风板120转动。
可选地,结合图10、图12和图13所示,散风板120还包括轴套150,轴套150上设有卡扣151,轴套150通过卡扣151安装在出风框110的第二安装孔114内,第二安装轴1292与轴套150转动配合。也就是说,当驱动件130与第一安装轴1291连接时,第二安装轴1292通过轴套150与第二安装孔114转动配合,以确保驱动件130驱动散风板120转动时,散风板120能够有效相对于出风框110转动,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效果。
此外,因第二安装孔114位于出风框110的下方,将第二安装轴1292通过轴套150与第二安装孔114转动配合后,因轴套150自身具有一定厚度,还可利用轴套150支撑散风板120,以避免散风板120的下侧壁因重力原因与出风框110止抵配合,从而减小散风板120在转动过程中,散风板120与出风框110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散风板120在驱动件130的作用下能够有效转动。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驱动件130与第二安装轴1292连接,将轴套150通过卡扣151安装在出风框110的第一安装孔113内,第一安装轴1291与轴套150转动配合,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件130通过紧固件140固定连接至出风框110,以实现驱动件130与出风框110的固定连接,便于利用出风框110支撑驱动件130,提高驱动件130的位置稳定性,保证驱动件130的工作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件130设在外壳131内,外壳131通过紧固件140固定连接至出风框110,这样在实现驱动件130与出风框110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降低驱动件130与出风框110的连接难度,同时还可利用外壳131保护驱动件130,以提高驱动件130的使用安全性,并延长驱动件13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结合图9、图10和图11所示,紧固件140为紧固螺钉,出风框11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15,外壳131上设有配合孔,紧固螺钉连接在配合孔和第三安装孔115内,以实现外壳131与出风框110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具体的示例中,当需要装配出风框组件100时,可首先将轴套150卡装在出风框110的第二安装孔114内,驱动件130安装在外壳131内,然后将散风板120的第二安装轴1292插装在轴套150内以及将第一安装轴1291插装在第一安装孔113内,随后将驱动件130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安装孔113并插装在第一安装轴1291内,最后使用紧固螺钉将外壳131锁装在出风框110上,以实现驱动件130与散风板120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风道111和散风板120的数量为一个。这样在保证出风框组件100散风效果的同时,还可简化出风框组件100的结构,降低出风框组件100的制造成本以及制造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7所示,出风风道111和散风板120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散风板120与多个出风风道111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出风风道111、多个散风板120配合可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量,并扩大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范围,保证出风质量。
在具体的示例中,结合图1和图7所示,出风风道111和散风板120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散风板120分别一一对应地设于两个出风风道111内,两个出风风道111分别位于出风框组件100的左右两侧,以实现扩大出风框组件100的出风范围。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
如图15-图1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1000包括: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
其中,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为前述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采用前述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可有效提升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保证空调器1000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还可实现简化空调器1000的结构简单,降低空调器1000的制造难度以及节约空调器100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空调器1000还包括壳体组件200,出风框组件100连接在壳体组件200上,便于利用壳体组件200支撑出风框组件100,提高出风框组件10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保证出风框组件100的工作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壳体组件200包括前面板210、背板220、底盘230和顶盖240,前面板210、背板220、底盘230和顶盖240相互连接围设出可容纳出风框组件100的壳体组件200,以便于利用壳体组件200提高出风框组件100的位置稳定性,并可利用壳体组件200遮挡部分出风框组件100,达到保护出风框组件100的目的,并提升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6、图17和图18所示,空调器1000还包括风道组件300和蒸发器组件400,风道组件300和蒸发器组件400设在出风框组件100和背板220之间并正对出风风道111,蒸发器组件400用于改变流经其的空气温度,风道组件300用于将温度调整后的空气引入出风风道111内,随后空气再通过出风风道111排出,以达到改变室内空气温度的目的,提升空调器1000的舒适性。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空调器1000,这里的空调器1000可以是落地式空调。
其中,如图15-图18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出风框组件100。
结合图1-图14所示,出风框组件100包括出风框110、散风板120和驱动件130。
其中,结合图1和图7所示,出风框110具有出风风道111和出风口112,出风口112连通出风风道111,散风板120为弧形板且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散风板120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2处,以遮挡或打开出风口112的至少一部分。
结合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件129,两个安装件129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轴1291和第二安装轴1292,第一安装轴1291和第二安装轴1292转动连接至出风框110,驱动件130设于出风框110且与第一安装轴1291连接,用于驱动散风板120转动。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散风板120具有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在散风板12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121具有板本体127,板本体127设有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多个第一散风部123在散风板120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每个第一散风部123均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多个第一散风孔1231在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二侧122具有多个分隔部126,多个分隔部126在散风板120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每个分隔部126沿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分隔部126之间限定有出风部124,以实现在散风板120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出风部124,且使得每个出风部124均形成一个沿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出风孔1241。
结合图4和图8所示,多个分隔部126与多个第一散风部123一一正对设置,以使得第一散风部123与出风部124错开布置,每个分隔部126与板本体127通过多个连接部128相连,多个连接部128在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在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连接部128之间限定有第二散风孔1251,在散风板1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散风孔1251形成一个第二散风部125,相邻两个第一散风部123分别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部125与同一个第一出风孔1241连通,相邻两个第一出风孔1241分别通过相邻两个第二散风部125与同一个第一散风部123连通。
如图4所示,分隔部126靠近第一散风部123的一侧设有分流部1261,分流部1261包括两个在散风板120的周向上相对设置的分流面1262,在出风方向上,两个分流面1262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分流部1261用于将空气向分隔部126的相对两侧分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框组件100及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例如空调器1000的空气调节原理、驱动件130的具体结构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具有出风风道和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口;
散风板,所述散风板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且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散风部,所述第二侧具有出风部,所述第一散风部与所述出风部错开布置且二者通过第二散风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风部、所述第二散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风部、多个所述第二散风部和多个所述出风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风部分别通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散风部与同一个所述出风部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出风部分别通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散风部与同一个所述第一散风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风部包括多个第一散风孔,所述第二散风部包括多个第二散风孔,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和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均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散风板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一个第一出风孔且所述第一出风孔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第二出风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包括:
多个分隔部,多个所述分隔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分隔部之间限定有所述出风部;
其中,多个所述分隔部与多个所述第一散风部一一正对设置,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第一散风部的一侧设有分流部,所述分流部用于将空气向所述分隔部的相对两侧分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包括两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分流面,在出风方向上,两个所述分流面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还包括:
板本体,所述板本体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风部,多个所述分隔部设于所述板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分隔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板本体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二散风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隔部与所述板本体通过多个连接部相连,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二散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遮挡或打开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和所述第二安装轴转动连接至所述出风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出风框且与所述第一安装轴或者所述第二安装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散风板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散风板的数量为一个;
或者,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散风板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散风板与多个所述出风风道一一对应设置。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
CN202322413810.7U 2023-09-05 2023-09-05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828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3810.7U CN220828896U (zh) 2023-09-05 2023-09-05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3810.7U CN220828896U (zh) 2023-09-05 2023-09-05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8896U true CN220828896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3810.7U Active CN220828896U (zh) 2023-09-05 2023-09-05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8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070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372699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828896U (zh) 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CN211575289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251736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701682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476093U (zh) 空调器
CN21251147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752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345541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207259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1884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1990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21046325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111140914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200619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140921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43223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1147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